王志杰
(河北唐山海港經濟開發(fā)區(qū)王灘鎮(zhèn)聶莊初級中學)
語文學科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無論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鮮活的個性。兩者之間,教師的教學個性又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只有充滿智慧的個性化教師,才能真正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才能使語文教學更好地表現出創(chuàng)意和魅力,才能營造個性課堂。
從事語文教學的一線教師都有這樣的切身體會:有時去聽公開課,聽后只覺得大同小異;有些課名為同課異構,細細品味卻發(fā)覺幾乎為同課同構,不是哪些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相同的,就是有些語言也會在不同的課中不期而遇了。其實,反思自身,大多數的教學也常常是在“踩著別人的影子”。原因何在?筆者認為,是語文教學缺乏思考所致,是廣大語文教師缺乏個性所致。
一是因為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是引導,是教給學生解讀文本的方法,而不是把各種資料、各種論述轉述給學生。如今學生手頭的各種參考資料層出不窮,花樣繁多,教師對文本如果沒有自己獨到的理解,沒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無從談起,也就談不到學生能力的提高了。因此,一個優(yōu)秀的、能得到學生廣泛認可的語文老師,應該是一個能自覺跳出“同構”的樊籬,自己獨立思考解讀文本的教師,是在教學中閃爍著自身智慧、營造個性課堂的教師。
二是培養(yǎng)學生個性化閱讀的需要。以語文閱讀教學為例,《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教學的階段性目標規(guī)定:“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欣賞文字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對作品的感悟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這兒連用了五個“自己的”,都重在強調閱讀是自我的、個性化的。試想,如果教師教學毫無個性,學生又有何個性而言?
你的思想是你的個性的最好彰顯。有思想的教師應該是具備現代教學理念,具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和教學策略,具有善于學習、積累、研究、反思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教師。語文是最接近學生心靈的學科,語文教師是與學生的思想有著最直接交流的教師。因此,語文教師自身的思想素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學生精神世界的構建?!坝兴枷搿?,應該是以廣泛的終身的閱讀為基礎的,這是對語文教師不同于其他學科教師的最重要的要求。沒有博覽群書,見識勢必淺陋,思想勢必貧乏,語言勢必枯燥,教學中就不能旁征博引,信手拈來,只能就課文講課文,就字詞講字詞,就試題講試題,課堂會因此而單調乏味、死氣沉沉。
一堂好的語文課,是用語文教師一輩子的閱讀來積淀的。就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談到的:“對這節(jié)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jié)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 分鐘?!逼鋵?,語文課就應該如此的。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相同的兩位教師,但肯定會有這樣兩類教師:一類是充滿思想的,一類是思想的奴隸。
初講《威尼斯商人(節(jié)選)》,有一位教師懷著對莎士比亞這位大文豪無比的崇敬之情,亦步亦趨地按照緊張激烈的戲劇沖突、波瀾起伏的戲劇情節(jié),討論夏洛克、安東尼奧等鮮明的人物形象,感受個性化的語言這三方面來講。再教《威尼斯商人》,他開始了思考:僅僅這樣就夠了嗎?這是一部著名喜劇,堪稱藝術典范,我們怎么才能更好地領略莎士比亞這位戲劇大師高度的戲劇才能?百思之后,他在《威尼斯商人》原文中找到了答案。
從兩次《威尼斯商人》的教學中,讓他嘗到了閱讀所帶來的全新的視野。一次有個性的語文教學是離不開閱讀的,而且閱讀不應該局限在教學參考用書,應向作者作品更深更廣的層面,只有這樣,才能高屋建瓴,找到不同于他人的教學切入口。
很多教師把教參、教案等各類教輔書當作教學的拐杖,殊不知,用這根拐杖是能走路,但只有丟掉這根拐杖才能真正跑起來。
《語文教師教學用書》對每篇課文都有解讀,但是它就是語文教師解讀文本的范本嗎?回答是否定的?!墩Z文教師教學用書》固然可以起到參考作用,但更重要的是教師自己獨到的思考后的解讀,才能展現出教學的智慧。例如,解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能告訴學生說這是表示作者對腐朽的封建思想的批判嗎?解讀《我的叔叔于勒》,主題思想還是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嗎?解讀《范進中舉》,范進僅僅是一個熱衷功名、喜極而瘋的瘋癲者嗎?這樣單一的解讀方式,是無法營造個性課堂的。個性課堂應該突出地表現為在教學中有自己的創(chuàng)見。在教學中,面對一個文本,應用心去鉆研,建設性地提出自己的見解,有自己個性化的理解與感悟,甚至能引導學生生成更有價值的新問題、新思路。目前我們所擁有的教學參考用書比較豐富,對于一個問題有相同的見解也有不同的見解。其實,語文教師如果憑著一股懷疑和鉆研的態(tài)度,把教學參考書中的觀點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同時加入自己的觀點,這樣的利用就不再是照搬照抄、依葫蘆畫瓢了。
語文教師應本著培養(yǎng)有膽識、有靈魂、有頭腦、有思想的人的宗旨,所以要把課堂構建成生命課堂、真善美的課堂。那么老師在課前更應該認真地鉆研原汁原味的教材,傾聽文本,多角度解讀,個性化解讀,只有這樣才能尊重學生。
《我的叔叔于勒》被選在小說單元的教學中。小說的教學就等于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嗎?就等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描寫嗎?就等于告訴學生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路嗎?否!對于九年級的學生來說,僅僅劃分情節(jié)、說說描寫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真正通過文本的描寫進入到人物的內心,了解菲利普所生活的社會的世態(tài)人情,了解到作品的思想意義,了解作家內心的痛苦。因此,筆者把這課的教學定位在“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在學生熟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本、梳理情節(jié)之后,提出問題:“這篇小說所塑造的人物中,誰最可憐?誰最值得同情?”拋出主問題后,要求學生深入研讀課文中對人物的細致刻畫,回答問題并講清原因,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1]錢理群,黃子平,陳平原.二十世紀文學三人談.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何雪玲.重視個性化閱讀 培養(yǎng)個性化閱讀能力[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2,(02):44 -45.
[3]耿紅衛(wèi).一位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嘗試[J].中國小學教育,2011,(03):1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