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張恒
(江蘇省連云港市??h平明中心小學)
目前學校各學科都在按照新課標要求開展教改工作,小學體育關系到學生身心健康和身心素質提高,地位很重要,自然需要進一步探索如何做好教育改進工作。而要做好教學改進工作,一個重要關鍵點就是要破除體育教學枯燥無味、形式單一的缺點,改進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更加愛上體育課、愛好體育學習,這樣才能讓學生成為體育教學活動的主體,提高自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下面,筆者就以教學工作為例,分析如何讓小學體育教學更加有趣,如何讓學生更加愛上體育教學課。
無論是實踐還是理論上,眾多事實無不證明小學體育是非常重要的,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還能讓他們在此教學互動中培養(yǎng)互動、團結、愛好、堅忍不拔等良好品質,可以說是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身心素質,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必備科目。而且小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其重要的特點是愛玩,尤其是喜歡刺激、互動、快樂、新奇的活動。眾多教學實踐證明,如果能夠將這些因素尤其是快樂因素融入到教學之中,就能讓小學生更加喜歡上體育教學,讓他們在教學中體驗到愉悅感和舒適感,促進他們樂觀向上的良好品質。并且,在這種快樂體育實踐中,教師也能夠更加良好地和學生互動,改變之前比較單一的教學模式和內(nèi)容,改善教學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良好個性和能力。
因此,可以說,將趣味性因素融入到體育教學中來,也就是所謂的“快樂體育”,其特點是以學生自身興趣和愿望為出發(fā)點,追求情感上的正面滿足,突出學生主體、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快樂體驗、保持良好情緒,這些體驗包括獲得知識的滿足感、團結協(xié)作的責任感、技能提高的喜悅感、運動過后的輕松感以及自我目標實現(xiàn)的成就感等等。
要想將趣味性元素滲透到小學體育教學中,就要注重學生為主體、活動為載體、多元化為方向、終身學習為目的,這樣才能樹立一個有效的宏觀教學環(huán)境,才能讓學生全面、深入、長期地感受到快樂體育的魅力,讓他們真正內(nèi)化快樂體育內(nèi)涵。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往往受到教材的限制,死板僵硬而缺少和諧快樂氣氛,因此在網(wǎng)絡時代的教學中,教師要多利用網(wǎng)絡資源,在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上下功夫,注入更多活力因素,讓教學更加積極、平等、民主,從而讓學生愛好體育學習。比如,對于喜歡運動的學生,要讓他們明白如何才能更好地做運動,而不是簡單地運動,從技能和知識上強化他們的認知、從而讓他們更好運動,對于不喜歡運動的學生,教師要想方設法通過不同的形式給他們正面刺激,讓他們感受到運動中的樂趣,從而讓他們逐漸喜歡上運動、并爭取能夠發(fā)展出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總之,教師的言行往往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注重建立和諧有趣的課堂秩序,激發(fā)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
小學生都是非常喜歡爭強好勝的,而體育教學中的很多項目和具體環(huán)境都是競爭性非常強的,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點,把握時機、選好形式,將競爭和樂趣結合在一起,通過各種不同形式和內(nèi)容的競賽來提高體育教學的樂趣程度。這樣,就能夠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讓他們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體育比賽中得到更多的樂趣,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另外,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大多數(shù)需求,按照每節(jié)課或者每星期來設定一些專門的體育競技項目、環(huán)節(jié),通過創(chuàng)新和規(guī)律性教學來達到快樂體育教學的目的,從而讓學生能夠長期體會體育精神,感受體育的魅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和形式多是來源于人民的生活勞動實踐,可以說沒有生活就沒有體育。小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經(jīng)驗較少,教師要通過大量的情景設定來深化他們對社會生活的認識,通過體育教學這個側面來填補他們的空白,從而力爭在教學中能夠提高教學的興趣和趣味程度。比如在進行跳馬教學,就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常人在生活中跳躍遇到障礙時是如何規(guī)避的,從而讓他們學有所用,這樣才能使學習到的知識更加牢固,讓學生從生活中得到體驗和鍛煉。
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讓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因此在目前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也要爭取培養(yǎng)學生終身鍛煉的愛好,讓學生明白體育運動的最終目的,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逐漸養(yǎng)成終身參與體育運動的意識。另外,在終身體育的理念輸導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引導學生多進行自己擅長和喜愛的體育運動,這樣的終身體育才是有效的、快樂的和健康的。
小學階段一般是6 年,年齡跨度很大,而且學生之間從年齡上可以清晰地得到劃分,不同年紀的小學生興趣點也是不一樣的。因此體育教師要針對這一特點,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通過有效的教學措施來積極應對,以最大限度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點,讓他們的學習過程更加有趣。
一是在初入學的1~2 年級,小學生還運動能力很弱,很喜歡湊熱鬧,知識性的內(nèi)容最好不要教授,而應該以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合作參與意識為主要培養(yǎng)目標,讓他們在互動中掌握最基本的體育知識,提高他們參加運動的興趣,為發(fā)展出自己獨特的體育愛好奠定基礎。
二是在3~4 年級,這時候可以適當增強運動知識尤其是相關概念和運動原理,讓他們知道“投籃”“前滾翻”“跑跳步”等體育概念及其含義,并努力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讓他們感到運動的快樂。
三是在最后階段的5~6 年級,小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運動技巧和運動偏好項目,這時候可以引進籃球、足球、乒乓球等對抗性較強、互動性要求較高的球類運動,女生也可以多參加跳皮筋、花樣跳繩等運動。這個時候教師要根據(jù)這些分化的愛好,來有效迎合和引導、發(fā)展個人的運動愛好,增加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
綜上所述,快樂的體育教學就是將體育教學和玩樂結合在一起,進行體育學習,將趣味性發(fā)揮出來。教師要多動腦筋、多種形式綜合使用、多類內(nèi)容一起輸導,這樣就能夠對學生的身體以及心理素質進行鍛煉,促進小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
[1]金吉福.淺談情境教學在體育課堂中的應用[J].信息教研周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