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雨心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
讀“大一”的時候,我只是清楚地知道,播報新聞內(nèi)容要力求做到客觀公正,所以在播報過程中,我腦子里只想著“公正”這兩個字??上攵?,播出效果并不好。后來,在上小課時,任課老師讓我?guī)е约旱挠^點和想法去讀稿件。我也試著這樣做了,這樣做后播出效果確實有所提高,但問題還是不少。比如,音調(diào)始終比較平順,字詞起伏不大,節(jié)奏的把握也不好,等等。我當時百思不得其解,也有點委屈,我自認基本功比較到位,普通話讀音標準,吐字也很清晰,對稿件內(nèi)容的表達也較準確,一下子被老師點出這么多問題,心里很難受。
后來,在上“播音導論”這門課時,我突然悟到了一些關鍵節(jié)點:播音時要強調(diào)真實,不能花里胡哨;播稿件并不是一味的照著文字字正腔圓地念出來,而是要走心,在真正明白文章立意后,盡量用心跟大家交流,把要傳達的每個細小的意思像正常講話聊天似的講清楚。這樣做觀眾聽著會感覺播音員思路清晰,信息點很分明,令人印象深刻。我還認為,在不違反真實性的原則下,適當夸張也是必要的。各種表達手段可以相互借鑒。只要從內(nèi)容出發(fā),適度運用語言技巧而能使內(nèi)容的傳達趨于完美,這種播報方式就不用擔心不自然。
從前,在不會使用技巧時,我以為那些高超的播音效果都是純粹的自然聲處理。經(jīng)過學習后我才明白,“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自然聲是一種洗盡鉛華后才可能達到的境界。而作為學生,必須一步一步踏實地學起、做起。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在播音過程中采用真情實感,注意情景交融、碰撞,在調(diào)動主觀意識的狀態(tài)下,播音過程、播音效果就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初次拿到稿件,需要對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背景、觀點、目的及意義有所了解,并能在有效時間內(nèi)迅速做出判斷,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地。接著,盡量使用跟作者敘述語言大體一致、分寸拿捏準確、情感真實的語態(tài);不能隨心所欲,情感表達也不能失之偏頗。
如果就情、聲、氣三者關系的角度來考量播音藝術,我認為“情”應該是三者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情”是內(nèi)在基礎,是個人修養(yǎng),是個人態(tài)度,而氣息、聲音是被統(tǒng)帥的,是外在的表達方式。單獨強調(diào)這其中任何方面都是不可取的!因為只有情感體會到位,氣息才會有所變動,聲音才會有變化。不同情感表達出來的內(nèi)容效果自然也有所不同。因此,我們在播音時真的應該很用心,用心去說話和交流。真正走心、真正投入熱情也是處理好情、聲、氣關系的重要一點。
僅僅知曉在播講時要盡量真誠,這樣播報出來的效果肯定會比不真實的情感要好,但是還達不到播報的嚴格標準。在具體的播報過程中,氣息的使用自然就非常關鍵,因為新聞消息要求的就是實時且有公信力,只有在氣息通暢的情況下,沉靜甚至沉著的狀態(tài)去讀出新聞內(nèi)容才是最具公信力的。因此氣息一定要松弛與通暢。松弛是指全副精神高度集中在稿件上,而思想感情卻處于運動狀態(tài),身體肌肉不僵硬,狀態(tài)舒適,播音中有松、有緊,時松、時緊,使得氣息時強時弱時快時慢。通暢是指氣息在丹田與唇舌間沒有阻礙。不要讓聲音憋在喉嚨里或者是咬在口腔里,要口腔和喉嚨都放松,小腹用力,氣沉丹田。當氣息松弛的時候,聲音聽起來自然就很舒服。在極為通暢的氣息狀態(tài)下播出的稿件不僅真實可信,而且悅耳動聽。
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播音員、主持人,基本功一定要到位。播音中發(fā)聲時口腔的開閉大小,發(fā)音的部位(如成阻、除阻部位都需要精準的掌握)、聲音的起伏變化也需要加強。適當?shù)耐卣挂粲蛞彩直匾?,以便應對各種類型的稿件對聲音變化的要求。
在我拿到《大樹和我們的生活》這篇散文時,我先是粗讀了兩遍文章,然后又細讀了一遍。在閱讀中,我首先理解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他要歌頌大樹的偉大、高貴和智慧。在文章中,大樹的形象非常生動偉岸,頗受人們的尊重。在播誦時為了強調(diào)文章的“力度”和“質感”,氣息的傳送就顯得尤為重要。我頌讀第一遍的時候感覺“氣”是送出來了,但語調(diào)很平淡,句子聽起來都在一個調(diào)門上,沒有起伏變化。我自己不大滿意。老師聽罷告訴我,一定要把調(diào)值幅度拉大,把句式的變化讀出來,并嘗試根據(jù)這篇文章的風格帶著親切感去讀。我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了,第二遍的效果立刻就好很多。所以,只要“跟隨”作者的心境,隨時調(diào)動真情實感,播出來的語言就會立體豐滿,自然就賦予了文章(特別是藝術類文章)起伏變化中的“味道”。
如何良好處理情、聲、氣三者之間的關系,我只能算是初步入門。除此之外也還存在一些其他問題,比如:語感有點弱,語言靈活彈動得不夠等等。針對這些問題,老師讓我多聽散文,而且不僅是簡單地聽一下,還要跟讀,借此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良好語感的養(yǎng)成是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語感把握到位后,很多問題相應地就能迎刃而解,可以避免走一些彎路。
我下定決心,在好好練習基本功的基礎之上,多多地跟讀優(yōu)秀散文,培養(yǎng)語感,厘清并處理情、聲、氣三者的關系,做到聲音運用自如,氣息通暢,把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準確地表達出來。力爭做到真聽、真感受。除此之外,還要加強技巧練習,增加和拓寬自己聲音的塑形能力,調(diào)整聲音高低、強弱、長短、明暗、前后、虛實的變化幅度,自如的運用聲音!真正能夠處理好情、聲、氣三者的關系時,我就會把新聞和散文都處理得很好。能夠在任何情況下控制并放松身體的發(fā)聲系統(tǒng),能夠輕松自如地運用聲音來駕馭各種風格的文章,是我對自己的專業(yè)要求!
短短幾年間,我讀了很多文章,無數(shù)次的練習、琢磨、反復,我在處理情、聲、氣三者關系時由生疏到熟悉,由粗糙到細致,由分裂到融合,加上在此過程中對把握語感的逐步自信,陌生的文章終于被我讀“活”了!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是大三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學習,老師的及時校正和指導,我能感覺到自己對新聞類稿件的敏感度大大提升,對新聞內(nèi)容的國際國內(nèi)背景、新聞延伸出的“畫外音”、新聞內(nèi)容的意義等等方面的認識理解不斷加深。有了這些看似“功夫在詩外”的修養(yǎng)和技能,自然而然,我解讀、誦讀、播音的能力也在不斷提高。
雖然我只是個學生,所能進行的播音實踐到底有限,但我從前輩和師長那里也能體會到一些不變的規(guī)律:要想把新聞稿件播讀好,年齡和閱歷(包括對黨的大政方針和基層民眾生活的了解)很重要,可以說這是兩大法寶。年齡能帶來沉穩(wěn)成熟的心態(tài),閱歷能加深我們對社會、人生、對人的理解。一切新聞總是圍繞“人”這個主軸來展開,因而,對“人”本身的理解和關注正是對新聞主體的關注。
以上是我在上過《播音導論》這門課程之后,關于如何處理情、聲、氣三者關系的認識和體會。這也是我作為一個大學生在書本知識和個人實踐相結合的基礎上總結出的點滴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