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說起巴基斯坦,我首先想到的是遮蔽在一身黑袍之下的巴基斯坦女人。作為在伊斯蘭教基礎(chǔ)上建立的穆斯林國家,96%的巴基斯坦國民信仰伊斯蘭教,因此我們見到的女人便總是穿著黑色的衣服,臉上更是以黑色的面紗遮住整個頭部,更有甚者,就連眼睛也被遮擋在一層網(wǎng)格狀的面紗之后。巴基斯坦的女人也極其不愿意照相的,雖然在我們看來,她們?nèi)绱讼嗨疲挥幸浑p眼睛可以表達各自的個性與魅力,但她們還是步履匆匆地躲避我們的照相機,甚至有的還會出言禁止。遇到友好的,她們會把自己的孩子推到鏡頭跟前,而自己則背轉(zhuǎn)過身去。
巴基斯坦女人樸素得沒有任何裝飾。不同文明有不同的傾向性,古希臘文明沖擊著人體的完美極限,古印度文明凸顯著性愛、生殖與繁衍,而當我們傾向于精神世界的時候,就會對肉體進行層層的包裹和遮蔽。我總想探尋那黑衣之下巴基斯坦女人的美麗,進而探尋那隱藏在層層戰(zhàn)火之下的巴基斯坦的歷史與現(xiàn)代之美。
巴基斯坦似乎將所有的色彩都集中到了在路上奔馳的一輛輛卡車上。每一輛都華美瑰麗,花枝招展,如同一個個盛裝而出的新娘,搶盡了風頭。多數(shù)卡車以紅色為基調(diào),圖案極富伊斯蘭風情,也引入了印度和波斯風格的彩繪,車頭或車尾往往繪有少女的頭像,顏色艷麗,手法細膩。而當夜幕降臨,這些描繪在卡車上的種種圖案又會發(fā)光閃亮,在夜景中美麗異常。這種風俗可以追溯到古代中亞駱駝商隊的裝飾,商隊們行走于山區(qū)和荒漠,自然條件惡劣,為了安全和識別貨物方便就用明亮的顏色來裝飾運貨的牲畜,他們炫耀著自己的財富,表達著自己對美麗的追求,同時也在祈求神靈的保佑。在現(xiàn)代商業(yè)文化的沖擊下,別的國家或許會裝點鮮艷的廣告,只有巴基斯坦堅持這份純粹的藝術(shù)。這或許出于對習俗的堅守,對出行的敬重,抑或是某種宗教儀式的生活化?;ㄜ囋诎突固钩蔀橐环N特殊的民族藝術(shù),當?shù)氐牟┪镳^甚至展出卡車及部分卡車裝飾品。裝修這樣一輛卡車并不便宜,折合人民幣要4000~30000元不等。他們把車裝飾得有些夸張,像一棟棟行走的宮殿。巴基斯坦人是愛車的,就像蒙古人愛自己的馬鞍,我們總能從這種日常生活對美的講究與把玩中體會一個民族豐富的情感和獨特的審美趣味。
彌漫在媒體中的恐怖主義報道為我們的行程增添了幾許驚險,幾許刺激,幾許遺憾。據(jù)報道,2013年9月白沙瓦一個最古老的教堂曾遭受自殺式連環(huán)爆炸襲擊,造成70多人死亡、100多人受傷。但豐富的佛教遺跡透過塔利班的恐怖陰影在向我們招手。我們留宿在伊斯蘭堡一家普通的旅館里,雖然這是巴基斯坦首都,但由于游客稀少,旅館外面連招牌也沒有,我們按照網(wǎng)上“驢友”的分享按圖索驥找到了這里,深感欣慰。旁邊是一家普通的幼兒園,但在我們看來頗不普通,因為幼兒園門口站著兩名荷槍實彈的士兵,而每一個進入幼兒園的孩子必須接受搜身的安檢。隔著密密的鐵欄桿,我們依稀可以看到孩子們純真的眼睛和開心的笑臉,一時恍惚了國界,忘記了民族、宗教、戰(zhàn)火。
接下來就要適應(yīng)巴基斯坦各處的安檢了,高速路上的、各個景區(qū)博物館的不說,連進入一個稍有規(guī)模的大商場、清真寺,也要一一排隊安檢查證件,似乎提醒我們塔利班活躍的恐怖主義。在各個換錢場所、購物區(qū)門口經(jīng)常看到有人背著槍走來走去,他們穿著尋常的衣服,神情漠然,卻讓我們意識到這看似太平的日子背后的兇險。我們看過一個衣著講究的貴婦人去購物就餐,身后竟帶著一個持槍的保鏢。在巴基斯坦曾經(jīng)的首都拉合爾,我們找到了創(chuàng)建于1882年的旁遮普大學,這是巴基斯坦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高等院校,曾培養(yǎng)出三名諾貝爾獎得主。我們很想進去看看,遭到持槍警衛(wèi)的阻止,即使本校的學生愿意帶我們進去也無濟于事,安全防衛(wèi)之森嚴可見一斑。這讓我想起在我們乘坐國際旅游巴士從巴基斯坦到印度陸路過境,車上大概有20多個人,車程8個小時,居然前后各有一輛警車開道護送,鳴笛聲時而傳入耳中,真有受寵若驚之感。
巴基斯坦最為迷人之處自然還是它作為古印度文明發(fā)源地所留下的文化古跡,它也曾是歷史上多種文明交匯的十字路口。大約四千多年之前,巴基斯坦境內(nèi)的印度河流域曾興起過稱為印度文明“第一道曙光”的哈拉巴文化。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遠古文明之一,直到公元前9世紀才被恒河文明所取代。對印度河文明的發(fā)掘有兩個中心,一個是印度河上游的哈拉巴文明,一個是印度河下游的摩亨左·達羅遺址。我們有幸去了哈拉巴,這里曾經(jīng)高度發(fā)達,極其繁盛,但由于破壞嚴重,也只能遙想當年的輝煌。這里的博物館并不大,展物也不多,多是些淺紅色的陶器,也有銅器,顯示著遠古的樸拙。與中國相比,印度河文明的銅器和青銅器不是屬于貴族以顯示身份等級,而是作為生產(chǎn)工具和裝飾用品為普通人所使用,這顯示了先進和富庶。哈拉巴文明衰落后,印度歷史進入“黑暗時期”,文字消失,城市消失,曾經(jīng)輝煌近500年的印度河文明終于又默默無聞。關(guān)于這一文明的衰落,有的學者認為是被雅利安人毀滅,有的認為是河流改道,也有學者提出地殼運動說,還有污染瘟疫說。但直到現(xiàn)在我們也無法提出一個比較權(quán)威的說法。至今這一文明仍保持著它神秘的面孔,我們無法解讀其文字,也沒有很多的文獻資料。如今,在遺址的不遠處散落著一些棚戶,居住著貧民,當?shù)氐呐藢⑹卟?、木柴、陶罐頂在頭上從遠古城市的輪廓間姍姍走來。撩動心弦的倒不是這輝煌一時古都的湮滅,而是那些跟著我們走了好遠的孩子們,他們沒有鞋子,不去上學,好奇地圍著我們,強烈要求照相,要求禮物。
在佛教遺址感受犍陀羅藝術(shù),體會中西文化的聯(lián)姻與混搭,這才是我們這次行程的重中之重。塔克西拉位于首都伊斯蘭堡西北約 35 公里,據(jù)說當年玄奘西天取經(jīng)時就曾來過這里,至今還可以看到遺址中的一個保留完整的石砌臺子就是當年玄奘講經(jīng)的地方,被稱為講經(jīng)臺。塔克西拉遺址很大,十幾平方公里的范圍內(nèi),城垣、佛塔、廟宇分布得錯落有致,只是千百年的風雨剝蝕,日月寒暑已將寺院和佛塔染上了歲月的痕跡。我們在夕陽中行走于遺址間荒草叢生的一個個小山包上,一個巴基斯坦老人自稱為向?qū)?,用干瘦的手指在佛塔和浮雕周圍指指點點,說著極不標準的英文單詞,我們猜測他的意思,傾聽破損的佛像和青色的殘垣斷壁無聲地訴說著當年的故事。
最早聽到白沙瓦這個城市還是從電視新聞里,它位于巴阿邊境,阿富汗戰(zhàn)爭打響后,阿富汗難民不斷涌入巴基斯坦。目前巴基斯坦全境約有200萬阿富汗難民,其中白沙瓦就有百萬,約占該市總?cè)丝诘囊话?。白沙瓦至今還是恐怖主義活動活躍的地方,巴基斯坦方面抓獲移交美國的約500名塔利班分子與“基地”組織殘余分子中,很多是在白沙瓦被捕的。
白沙瓦,在歷史上是個很美麗的名字,古梵語的意思是“萬花之城”。這個城市曾先后被波斯、希臘、印度和英帝國統(tǒng)治過,不同的文化留下不同的建筑風貌,顯得五味雜陳。在這里尤其可以感知現(xiàn)代與原始的混雜,路上汽車、摩托車、馬車、牛車、突突車各行其道,在街巷中交錯穿梭;西服筆挺的商人與頭裹白巾、身著長袍、留著長長的花白胡子的伊斯蘭居民擦肩而過。由于難民眾多,這個城市格外躁動喧囂,人潮涌動,堅實的路障和荷槍實彈的保安也格外多起來。
進入白沙瓦博物館,城市的喧囂馬上沉靜下來。塔克西拉和白沙瓦這兩個地區(qū)在公元 1 世紀被稱為犍陀羅地區(qū),是東西方貿(mào)易、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中心。犍陀羅藝術(shù)是巴基斯坦最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是兩千年前佛教文化和古希臘雕塑藝術(shù)相互交融的產(chǎn)物。公元前4 世紀末,馬其頓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東征進入這一地區(qū),公元前 2 世紀,亞歷山大帝國的歐洲人后裔與原來居住在中國河西走廊的月氏人一起建立起強大的貴霜帝國,定都犍陀羅一帶,以前也曾稱為犍陀羅國。貴霜帝國的第三代君主迦膩色迦開始提倡佛教,并用古希臘雕刻神像的手法來雕刻佛像,于是,犍陀羅藝術(shù)產(chǎn)生了。亞歷山大大帝在這段中西交流的歷史上應(yīng)該留一個特寫的,他是亞里士多德的學生,以軍事方式把古希臘文明向東方注射,同時又把東方文明帶回到西方,犍陀羅藝術(shù)就有這種文化融合的特色。
犍陀羅藝術(shù)的主要貢獻在于對佛像的創(chuàng)造。起初,佛教藝術(shù)一直是崇尚象征意義的動植物和紀念物,由于受到古希臘藝術(shù)的影響,才直接雕刻佛陀和菩薩像。古希臘的人體藝術(shù)是卓絕的,對中西方都影響巨大。這里的佛像很像希臘人,有著和太陽神阿波羅一樣的豐滿風韻:深邃的眼睛, 高聳的鼻梁,頭發(fā)卷曲且有頂髻,身體健壯,身披羅馬“托格式”僧衣,衣料質(zhì)感清晰,線條流暢,胳膊上衣褶厚重,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貼附身體。佛像的面部表情平淡、高貴、冷靜,頭后光環(huán)樸素無華。同時他又是東方的:臉型圓潤,身材短粗,修剪得很精致的印度人的胡子,手勢與姿態(tài)也有東方特色,眼睛微閉,似乎是在冥想內(nèi)省,透出東方靈魂的出世之感。犍陀羅雕塑常常采用青灰色片巖的材料,色調(diào)幽暗、沉著、冷峻,增強了佛像的古樸、凝重和靜穆。這種古希臘式的佛像,被稱為“阿拉伯式的佛像”。
犍陀羅雕刻不斷外傳,這種佛像的坐姿和立姿確立了藝術(shù)上的準則,為后世各國佛教藝術(shù)所借用,對中國新疆、敦煌、云岡的佛教藝術(shù)有重大影響,漢唐的佛像也受到其影響。在逐漸東傳的過程中,犍陀羅佛像還是發(fā)生了變化,慢慢不再帶有胡須,神情不再那么冷淡遙遠,佛的目光開始低垂,所謂“金剛怒目不如菩薩垂眉”,菩薩的目光日見柔和慈悲,似乎在注視著人間的種種苦難。
巴基斯坦的古跡保護總的來說還是欠缺的。許多犍陀羅藝術(shù)的佛像是斷殘的,沒有頭部,或是兩臂殘損。這些佛像本身的材質(zhì)并不堅實,有些是泥塑,即使是石雕,與希臘、埃及的巨石文化相比也有一種材質(zhì)上的遺憾。而許多遠古城市的廢墟勾畫著當年城市的繁華規(guī)模,有著甚為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但地面以上的古跡也屈指可數(shù)。這種毀損想必不完全是自然力的侵蝕,而是由于這塊土地上從歷史到現(xiàn)代都充滿著爭奪資源和權(quán)力的征戰(zhàn)與殺伐,以及種族和宗教的矛盾與沖突。
在巴基斯坦,現(xiàn)代性還未進入,對于這種傳統(tǒng)與原始,我們是該欣喜還是感嘆呢?閑坐在路邊的巴基斯坦平民,穿著灰色的袍子,披著土黃色的毯子,看著人來車往,仿佛已經(jīng)注視了千年。人民虔誠之至,每日禮拜五次,在清真寺的鐘聲中這些穆斯林男人開始洗臉擦身,肩并肩腳并腳叩拜祈禱,愿真主保佑這片苦難繁多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