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義龍
久悉孫主編書通二酉、教亦多術(shù),近讀其新作《教育,就是做好普通的事》,果被吸引。這本書是孫主編近十年間教育隨筆的結(jié)集,讀后深感一種精神的滋養(yǎng),一種思想的啟迪,一種信念的淬煉。
一、書中很多觀點流露著著者對教育的卓見
如:名師們有著共同的成長歷程——熱愛甚至癡迷于這份工作,不是簡單地把它當作謀生的手段,每天不是“做事情”,而是“做事業(yè)”。事實上,這也是孫主編自身的工作風格和職業(yè)追求。我們很多教師碌碌無為,其原因是什么?就是有職業(yè)無“志業(yè)”。美國教育家克拉克說,“有的教師具有二十年的經(jīng)驗,有的教師是將一年的經(jīng)驗重復(fù)二十年”。這說明,任何工作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并不是成正比的。只有經(jīng)歷,但沒有對經(jīng)歷的體驗和認知,就會缺乏經(jīng)驗,對工作的靈感和智慧的產(chǎn)生便無從談起。
又如:教育的常識被應(yīng)試顛覆了——考試就是學習本身,考試就是教育本身;學得好不如考得好,為考而學,考什么,就學什么。這也就出現(xiàn)了應(yīng)試的高手卻是應(yīng)用的低能兒的現(xiàn)象。鮑鵬山先生指出,多數(shù)教師的教學思維里只有知識,沒有“智”識。導致學生受的教育多是育“分”,欠缺育“人”。其不良后果已在社會層面顯露出來。盧梭老早就警告過:“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p>
二、該書對當下教育的熱點話題給予了糾偏
對于教育均衡,著者認為,均衡不是“削高”,而是“補低”;不是表面上的一視同仁,而是深層次的機會均等。
校園文化是“標簽”嗎?是涂抹在墻上的名言警句、標語口號嗎?著者解讀為“一種看不見、摸不著,沒重量、沒形狀,卻又實實在在存在著,并左右著人的行為的東西”,才是“校園文化”。
教師無需做道德標本?著者擲地有聲地直指痛處——教師是種特殊職業(yè),是“人的模子”,人格魅力消退了、學問商品化了、道德楷模不屑做了,那剩下的還有什么?著者也給教師畫了一個“標準像”,小而言之是“工整流暢的板書、有標準且有表情的范讀、清晰的講述”,大而言之是“士人式的做派、高雅的言談舉止、廣博的文化積累”。
三、全書也對當前教育的種種偽命題進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
傳統(tǒng)教育思想過時了嗎?著者振聾發(fā)聵地反問道,有教無類難道不可以理解為面向全體?因材施教難道針對的不是學生間的差異?學思結(jié)合難道不與今日所謂的“反對一味的灌輸,提倡自主學習”同理?教學相長與師生互動又有何出入?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指出,“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教育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繁葉茂,不能再在繼承和創(chuàng)新間反復(fù)折騰了。但是,我們現(xiàn)在的主流意識是把現(xiàn)代教育理解為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學生成了“多媒體寄生蟲”,實在貽害無窮。
“例子說”會淪為“工具論”嗎?針對葉圣陶先生“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的爭論,著者一錘定音——“例子說”的目的是告誡教師不要把教一篇又一篇課文當作語文教育的目的,而應(yīng)把它當作典范、模板,通過教這個例子達到“不教”的目的。
當下教育“假”論的泛濫、大行其道,更凸顯“真”論的彌足珍貴。
四、書中還對目前教育教學的失位痛心疾首
關(guān)于補課,著者說道,中國孩子是需要補課,但最迫切要補的是社會實踐課、怎樣做人的課、如何學習的課。
學校規(guī)模大就意味著強嗎?著者一針見血地指出,現(xiàn)在很多學校患上了“巨型學校妄想癥”,但“全世界的雞蛋聯(lián)合起來,也打不碎一塊石頭”。
聽課“看”什么?假如一節(jié)課教師講得準確流暢、生動精彩、毫無瑕疵,而學生卻始終進入不了自主學習的狀態(tài),始終是聽眾,是“提線木偶”,是教師“表演”的配角,這樣的課的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為什么不能偏科?瓦拉赫效應(yīng)和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駿馬能歷險,耕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倘若終身都在取長補短,勢必一事無成。
“課標”需要熟知嗎?有些教師備課基本不備“課標”,甚至不知“課標”為何物,有些教師卻把課標置之案頭“讀破”“讀爛”“讀出體悟和思考”,這就是為什么同樣是教師,教書的差距卻很大的原因。
天下事莫不知易而行難,從教育思想到教育實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沒有正確的教育價值觀的引領(lǐng),教育實踐就會走彎路、走偏路。
五、孫主編曾參與修《內(nèi)蒙古教育志》,在挖掘、梳理與傳承內(nèi)蒙古地區(qū)教育史志方面,凸顯了其作為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心和歷史使命感
孫主編長期為教育的問題糾結(jié)著、苦惱著、憂慮著,殫思竭慮,甚而義憤填膺。清代有學者曾說:“學問之要,全在定心;學問得力,全在心定?!弊鰧W問也是一種心性上的修行,靜下心來,踏踏實實,才能把學問做好。其實,人生的道理一通則百通,做學問如此,做人做事又何嘗不是如此?作為教育人、出版人,他用摯愛和激情譜寫人生,以執(zhí)著和夢想成就事業(yè);他“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è)態(tài)度,深深地鼓舞著同行者。
六、這是一本有激情、有血性的書,是一本反思與問道的書
該書從教育本位、教育視角、教育情趣出發(fā),語言樸實而風趣,極富啟發(fā)和思辨性,字里行間激蕩著教育的正能量!
劉勰在《文心雕龍·知音》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發(fā)幽潛之光,垂久遠之鑒,這必是著者的一番苦心。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僅僅書品為上是遠遠不夠的,還需每位讀者的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見。如果能把本書著者的智慧轉(zhuǎn)化為集體的財富,實乃教育之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