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素玲
摘 要:新課改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提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和要求,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方法和質量跟不上新教程課標的各項考核標準,在以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教學宗旨的新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將更加注重學生思想教育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以及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為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充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的教學效率,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現(xiàn)狀與提高教學質量的相關教學策略兩個方面做出探討,為構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課堂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思想品德;時政教學;互動教學
初中思想品德這門學科是初中學習的基本學科,在小學思想教育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能夠了解思想教育、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培養(yǎng)自身對事物的自主認知和分析能力,并將所學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加以運用。初中是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塑造的良好時期,在這階段的學習中教師的正確引導和輔助,不僅能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效率,還可以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xiàn)學生素質的整體提升。對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方法的改善是教師著重探索的課題。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
說到政治和思想品德教育,不管是學生還是很多教師,第一個反應就是枯燥乏味,在先入為主觀念的影響下,學生其實在內心里還是比較排斥這種生硬的課堂氛圍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一般是教師對課程內容作出淺析,再劃出考綱重點,讓學生課下背誦,這種比較單一的教學模式盡管在應考制度下對學生有一定的幫助,可是學生自主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都沒有得到鍛煉和提高,對教師所授知識不能系統(tǒng)地認識,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大多數(shù)學生對課本知識掌握不牢靠,遠遠達不到新課改對學生的各項要求,這是目前急需改善的狀況。
二、優(yōu)化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質量的主要策略
針對上述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存在的各種問題,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改善:
1.營造課堂氛圍,激發(fā)自主學習興趣
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氛圍枯燥無味,學生大多興致不高,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這種單調印象的由來不單是教學內容造成的,教師也帶來了一些不積極的影響。本身教學內容就是概念性的知識偏多,教師只是簡單地做出講解,不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課后也只會單純地記背,不做過多的思考,久而久之,自主探究能力就荒廢了,對此,教師其實可以采取一些策略來調動學生的興趣,緩解課堂氛圍。例如,教師講到一些生硬的政治概念時,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概念豐富一下,例如,提出這些概念和觀點的人物是誰?在什么情況下提出來的?這些問題都可以和學生一起探究,這樣學生就會覺得這些概念是有故事的,也就更容易記?。唤處熥陨淼暮B(yǎng)和魅力也是吸引學生的條件,教師在課堂上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剛勁有力的字體,都會使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使教學更加順利;還可以采用對比教學法、情景模擬法,都可以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huán)境都是促進高效教學的有力條件。
2.改善教學模式,發(fā)揮教師引導職能
教學模式多樣化是現(xiàn)今教學的發(fā)展方向。也許政治課堂的內容比較單一,但是教學模式卻可以多變。例如,在講到“歷史啟示錄”這一課題時,教師可以采用互動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一些歷史方面的資料或者小故事,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發(fā)言,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在交流與探討中,學生感受了參與感,更體會到了自己探索問題的成就感,對于該課題也就更加易于掌握;現(xiàn)代的教學環(huán)境比較優(yōu)越,教學設備也比較充足,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模式,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一些與課題息息相關的小視屏之類的,讓學生在觀看中領悟體會,這也是改善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3.豐富課堂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概括起來主要是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兩個方面,這是實現(xiàn)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基礎,為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可以采用時事教學,適當?shù)刎S富教學內容。例如,在講到“我們的權利”這一課題時,教師可以講到日常生活中一些侵害我們權利的現(xiàn)象,例如,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類似三鹿“三聚氰胺”事件,讓學生學會維護自己的權利;講到“無序與有序”這一課題時,教師可以列舉一些違紀違法現(xiàn)象,例如“馬加爵事件”,讓學生明白違法的危害性,學會遵紀守法。課本知識本就來源于生活,將生活中的事情融入課堂,會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注重能力培養(yǎng),實現(xiàn)整體素質提升
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中,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都是為了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其目的還是要鍛煉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不能將學生的思維局限在課本知識中,僅僅是為了考試,而是要讓學生學會融會貫通,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完善自身塑造,提升綜合素養(yǎng),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
百花齊放,各有風采,為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完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不斷突破和嘗試更多的教學模式,在摸索中總結出最適合學生、適合時代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黃成杰.新課改下思品課教學的語言藝術[J].新教育,2009(08).
[2]林鈺嬋.優(yōu)化思想品德課中的情感教學[A].信息技術環(huán)境構建與教學應用[C],2009.
[3]毛齊明.教學即參與:兼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材·教法,2010(04).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