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歷史、日常、他者與“南京”想象
——評葛亮的長篇《朱雀》

2015-07-13 17:30周蕾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北京100875
名作欣賞 2015年11期
關(guān)鍵詞:葛亮朱雀南京

⊙周蕾[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北京 100875]

歷史、日常、他者與“南京”想象
——評葛亮的長篇《朱雀》

⊙周蕾[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北京 100875]

《朱雀》是70后作家葛亮的長篇處女作,一部書寫南京的小說。作品如何寫出南京這座故都屢歷滄桑而沉潛不變的底色,是本文解讀的重點。簡而言之,小說從這幾個方面下足了功夫:一是以歷史之“變”凸顯生活之“?!保瑢邮幍募覈鴼v史與家族歷史、社會環(huán)境與日常生活并置,寫出南京的“變”中之“?!保欢且搿熬滞馊恕币曇?,通過本土文化與“他者”文化的對話,使南京現(xiàn)出習(xí)以為“?!敝械摹爱悺?;此外,作家也有意識地將自己的“家城”想象納入已有的文學(xué)傳統(tǒng),向傳統(tǒng)致敬,同時尋求自我突圍。

葛亮《朱雀》南京敘事

《朱雀》①是70后作家葛亮的長篇處女作,這是一部獻給南京的小說。葛亮出生、成長于南京,盡管在成年后長居香港且最初在港臺文壇嶄露頭角,但他早期創(chuàng)作的大部分作品都與南京有著或隱或顯的關(guān)聯(lián)。按作者的說法,南京是他的“家城”,也是他寫作的重要旨歸;寫《朱雀》這樣一本書,如同償還一筆宿命的債務(wù)。也可以說,在此之前的寫作,更近似一種準(zhǔn)備,他始終在尋找一種恰如其分的“回家”的方式。②從文學(xué)的角度看,一個寫作者真正的“回家”,莫過于憑借個人的經(jīng)驗和想象,用文字重建自己的“家鄉(xiāng)”或“家城”,使其獲得廣泛的認同,從而成為標(biāo)志性的審美空間。就像魯迅筆下的魯鎮(zhèn),沈從文筆下的湘西,莫言筆下的高密東北鄉(xiāng),張愛玲、王安憶筆下的上海。顯然,葛亮有這樣的野心。他曾在一次采訪中說:“我希望《朱雀》里的城,是一個完整的城。我之前也強調(diào)過,如果讓我講《朱雀》里誰是主角——城市才是,而所有人都是建筑這座城市的磚瓦。”③這段話表明,他的最終目的不是要寫一個故事、一系列人物,而是想通過人物和故事來創(chuàng)建一座城。

“金陵自古帝王州”,擔(dān)了十朝古都的聲名,無論是暫時偏安還是短促更迭,南京曾經(jīng)過數(shù)次改朝換代、盛衰起落,可以說是慣看江山易主、繁華頹敗的歷史無常。即使到了近現(xiàn)代,這座城仍一再成為風(fēng)云際會的焦點:太平天國、中華民國、日軍侵略與“南京大屠殺”。以上種種,社會的動蕩、戰(zhàn)爭的苦難以及帝都夕陽的黯然憂傷,作為歷史和文化記憶,一起滲透進城市的底子,影響并形塑著它內(nèi)在的精神或性情。葛亮的長篇小說所試圖打撈的,正是南京屢歷滄桑而沉潛不變的底色。小說命名為“朱雀”,且以一枚“金朱雀”掛墜為暗線貫穿始終,一則是以“朱雀”這個與南京淵源頗深的意象隱喻物是人非、世事多變;再則也是希望南京的底色,如同那枚見證種種苦難的掛墜,倘若拭去歷史殘留的銅屑,它那對“血紅色的眼睛見了天日”,依舊生動如故。

如何寫出一座城市的內(nèi)在性情或底色?小說從幾個方面下足了功夫:一是以歷史之“變”凸顯生活之“?!?,將動蕩的家國歷史與家族歷史、社會環(huán)境與日常生活并置,寫出南京的“變”中之“常”;二是引入“局外人”視野,通過本土文化與“他者”文化的對話,使南京現(xiàn)出習(xí)以為“常”中的“異”;此外,作家也有意識地將自己的“家城”想象納入已有的文學(xué)傳統(tǒng),向傳統(tǒng)致敬,同時尋求自我突圍。

從敘事的整體結(jié)構(gòu)來看,《朱雀》有兩條明晰的線索:一條是宏觀歷史線:集中1923—1999年這段時間,逐一點明與南京有關(guān)的社會政治事件,還原大歷史處境;一條是民間歷史線:聚焦葉氏家族三代女性復(fù)雜的情感糾葛并圍繞她們搭建起日常生活情境。社會外部的歷史動蕩,是小說著力書寫的南京之“變”:1937年8月15日“日機首次轟炸南京”、11月10日“國民政府遷往重慶”、12月12日“日軍突破南京城池防線,由城南的缺口如潮涌入”,這些日期背后是日軍侵略與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1957年大鳴大放、1958年“二十一歲的一緯,成為‘周維明反黨右派小集團’最年輕的成員和中堅分子”,這些日期背后是反右運動;1966年“破四舊”、1967年“一三”事件及“一·二六”奪權(quán)、文攻武衛(wèi)“好”派與“屁”派械斗,這些日期和信息背后是“文化大革命”;1976年毛澤東逝世、為右派“摘帽”,及至1980年代、1990年代……一個個飽含豐富意味的時間點,被有意識地提煉出來作為時代背景,從中可以見出,作品試圖完整切近南京宏觀歷史的努力。

抽象的時間坐標(biāo),標(biāo)出了這座城市變動無常的家國歷史。小說的另一條線索——由葉毓芝、程憶楚和程囡貫穿搭建的,則是一段宿命糾纏的家族歷史。無疑,家族不能置于家國的動蕩之外。外在的大環(huán)境,不斷以強勢力量介入家族人物的生活或者推動改變他們的命運:葉毓芝在“南京大屠殺”的屠城慘案中受辱而死;程憶楚經(jīng)歷1950—1970年代,戀人被打成右派流放東北、丈夫參與“文革”械斗留下終生殘疾;程囡,后“文革”時代出生成長,開始面對這座城市以現(xiàn)代或后現(xiàn)代名義涌來的諸多紛亂怪相。不過,在作家看來,大歷史并不能涵容南京過往的全部記憶,甚至不是南京人關(guān)注的首要問題。小說后記中,談到南京與歷史的關(guān)系,葛亮說:“南京與歷史間的相濡以沫,其實有些言不由衷。就因為這‘不由衷’,倒讓這城市沒了‘較真’的興致,無可無不可……偶然也會動情,卻是因為一些極小的事。這些事是無關(guān)于時代與變革的,隱然其中的,是人之常情?!雹芄识?,沉潛在動蕩歷史外殼之下的日常生活,關(guān)乎飲食男女的人情世故,作為南京底色里綿延不變的“?!鼻?、“?!睉B(tài),成為作品極盡鋪敘書寫的重點。就“常”情而言,小說借助葉家女子的愛情,集中凸顯的是這座城市骨子里的“烈”和“冷”。說到南京女人的“烈”,是有文化淵源的,時至今天,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畔,還流傳著李香君血濺桃花扇的故事。當(dāng)然,南京女人的故事,未必是“個個都卯足了勁,要血濺桃花扇”;不過,“烈”作為一種文化基因和洶涌的暗潮,卻是一直蟄伏在這座城市綿延不息的血脈里。更有意思的是,小說欲寫“烈”先寫“冷”:三位葉家女子給人的第一印象,無一例外都是“冷”,一種云淡風(fēng)輕、不動聲色的“冷”。葉毓芝首次出場,尚是一個幾歲的小女孩,“打扮是一團錦簇的樣子。眼神卻冷漠著,不是這年紀(jì)的小孩子通常因在生人前的驚懼,表現(xiàn)出的畏縮。而是,生性里的冷”;陸一緯初遇程憶楚,先看到的也是她“疏淡的眉目里頭,倒有些深沉的東西,甚至可說是冷峻”;泰勒對程囡的第一感覺,也是“她的眉目清淡,如同她的表情。但卻不是這個年紀(jì)的女孩子慣有的因厭倦而致的不動聲色,而是冷漠的自持”。許廷邁最初被程囡吸引,還是因為她對他“若即若離”的冷淡。如前面所述,南京曾為十朝古都,不止一次上演過“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歷史戲碼。久而久之,或許這城市和置身城中的人,再面對歷史沉浮和人生分合,就多了一分達觀和冷靜。這“冷”是寵辱不驚的曠達,也是舉手投足分寸自知的矜持。

以“冷”打底,那“烈”便有了暗潮洶涌已久、終于噴薄而出的爆發(fā)力,哪怕是飛蛾撲火,也要將高潮推到極致。小說中南京的“烈”被具化為三代葉家女子熱烈而悲劇的愛情。葉毓芝在1936年日軍侵略南京前夕,不顧父親反對與日本青年芥川相愛,且暗度陳倉懷上“敵國”之人的孩子,面對父親斥責(zé)、情人遠走,她打定主意生下了帶著“孽緣”的程憶楚。憶楚愛著被打成右派的陸一緯,歷經(jīng)四十多年分合變故,執(zhí)意生下私生女程囡,直到陸死仍不能釋懷。十八歲的程囡先后與美國間諜泰勒、頹廢青年馮雅可發(fā)生情感糾葛,懵懂放縱而不知痛苦的結(jié)局早已寫定(泰勒被抓、雅可吸毒死去)。她們不管外在家國歷史如何動蕩,也很少去理性衡量其中的是非對錯,一旦內(nèi)心的情感觸發(fā)生長,便執(zhí)拗到底、全情投入。一樣熾烈的開始,一樣悲劇的收束,就像南京這座古城的歷史宿命:每一次的繁華鼎盛,都有一個頹敗蒼涼的尾聲,無從改變。如果說葉家女子的情感故事,隱喻地呈現(xiàn)了南京這座城市寵辱不驚的“冷”、飛蛾撲火的“烈”,以及“冷”與“烈”之下一再輪回的悲劇性;那么程云和、陳國忠母子則代表了這城市的另一種性情——遭遇命運起落仍篤定生活的“韌”性。程云和是程憶楚的養(yǎng)母,陳國忠是程云和的兒子,與憶楚雖是異父異母但情同手足自小一起長大。云和與國忠母子是葉家祖孫三代悲劇命運的見證者或陪伴者。是他們,用平和寬厚的善意收容和抱慰了葉家女子的重重苦難。也是他們,將南京的“韌”性,具化在一飯一蔬的日常生活中,使家國歷史動蕩中的家族生活得以常態(tài)、安穩(wěn)地過下去。作品多處動人的描寫都與“吃”相關(guān),如“包粽子”、蒸“生肖九層糕”、做“松鼠魚”“素板燒”等等。1960年代的一個端午節(jié),社會的動蕩已經(jīng)讓整個家庭充滿不安,憶楚的戀人被打成右派流放東北農(nóng)場,云和因出身風(fēng)月即將受批斗而死。在這樣的風(fēng)雨飄搖之際,小說騰出筆墨,細細描寫了云和“包粽子”的一幕:為了讓孩子們吃上一頓粽子,云和精打細算,把攢了幾年的“赤小豆,花生,栗子,火腿絲,甚至還有一小包金絲蜜棗”悉數(shù)拿出,“油滋滋地響,云和就撒下蜜棗去煎。這還是老家的方法,講究。用油將蜜棗的鮮甜味給吊出來”。不厭其煩地鋪排呈現(xiàn)每一個瑣屑細節(jié),顯示了作家對這種日常生活“韌”性的肯定。正如張愛玲所言,這是人生安穩(wěn)的底子,有著永恒的意味。寄托南京生活“韌”性的,還有另一個人物陳國忠。他對程憶楚和程囡用情至深,終其一生都在守候照顧她們。小說里,國忠的深情寫得沉靜、細膩、綿長、從不張揚,只是默默地轉(zhuǎn)化為一支用子彈殼精心打磨的銅牛發(fā)卡、一個打掃干凈的家、兩個“紅糖芝麻餡”包子、一塊“甜得沁到心里去”的梅花糕。這些綿延在一飯一蔬里的日常細節(jié),連同一種置身無常歷史、依然持守安穩(wěn)的生活常態(tài),是作家所想象的“家城”的又一底色:南京的“韌性”。這是一種以柔克剛的生命力,無論歷史怎樣堅硬,它總能找到屈身而過的姿勢,從而繼續(xù)依然故我地生活。

雖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葛亮說他對南京的很多深切感觸,卻是在他為求學(xué)和工作離開家鄉(xiāng)之后。定居香港,置身多元文化融合的異鄉(xiāng),因為有一段文化與空間的距離,反而看到了一些平素不曾注意的特質(zhì)。⑤或許是基于這樣的緣故,在構(gòu)思《朱雀》時,他選擇了“局外人”作為觀察視角。小說里,與葉家女子發(fā)生情感糾葛的人,幾乎都是外來者:葉毓芝愛的芥川,日本人;程憶楚愛的陸一緯——馬來西亞華僑,嫁的魏勝利——山東菏澤人;程囡先后愛上的泰勒——美國人,許廷邁——華裔英國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南京作為都城興亡更替的歷史,又何嘗不是一群又一群外來者沖進來或被趕出去的歷史。這座古城隱忍而寬容地接納了形形色色的外來者,各懷抱負和野心的外來者也給這座城留下了厚重又復(fù)雜的歷史記憶。當(dāng)然,小說將“外來者”設(shè)為作品中三位女性的情感對象,不僅是為了隱喻南京的歷史與“外來者”密不可分;更重要的是,作家要借助外來“他者”的眼光,重新認識和審視自己的“家城”。“局外人”視角,“他者”文化與本土文化的對比、對話,一方面可以凸顯本土因習(xí)焉不察而遮蔽的某些混沌之處,有效彌補“局內(nèi)人”視域上的盲點;另一方面也可以相對擺脫置身其中的人榮辱與共的主觀情緒,從而更為客觀地面對一些未經(jīng)辨識的問題。小說諸多的外來者中,許廷邁是作品最為倚重的旁觀視角,作為線索人物,貫穿小說始終。借助他的所見所聞所思,作家的筆觸游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穿梭于城市的過去和現(xiàn)在,以“陌生化”的方式,再現(xiàn)了這座城習(xí)以為“?!钡臓顟B(tài)中那些習(xí)焉不察的“異”。

透過許廷邁的視野,南京的“異”,首先被呈現(xiàn)為新舊雜糅的異質(zhì)性。這是一座舊的城,三千多年的歷史沉淀下來,幾乎處處是舊時遺跡,有淵源、有來歷、有掌故,走到哪里,都仿佛是走在歷史的陰影里;這又是一座新的城,數(shù)度毀壞、數(shù)度重建,斷斷續(xù)續(xù)的殘痕被重重疊疊地粉飾而有了新樣子、新名目、新用途,“雕梁畫棟”的古跡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均是一派“簇新”。一面是象征古老文明的舊,一面是追趕現(xiàn)代文明的新,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歷史和當(dāng)下、想象和現(xiàn)實、昔日的淵源和如今的樣子互相疊合并互為表里,共同搭建了南京斑駁混成的異質(zhì)風(fēng)貌。最明顯的是小說里那些情節(jié)所在的地理空間,幾乎都具有“新”和“舊”拼貼纏繞的多重面孔:明代皇帝朱元璋煞費苦心建的“甕城”,在日軍的炮火中變成了“斷垣亂石”,如今是消夏納涼的避暑山莊;舊時江南貢院的舉子吟詩作對、慶祝登科的魁光閣,幾經(jīng)毀壞和重建,現(xiàn)在雕梁畫棟處處簇新,成了一個高檔茶館;夫子廟,昔日趕考書生云集的圣地,現(xiàn)在是游客觀光的著名景點;學(xué)校里的專家樓,曾是國民黨高官的宅?。豢丛拕〉男?,原是一個紡織廠倉庫;忠叔工作的小學(xué)食堂改自一座天主教堂;“香君客?!笔莻€旅館;“落日東升”是個酒吧;“上善若水”是新開發(fā)的樓盤。那些充滿古典氣息的淵源,描述著一個沾滿歷史塵埃的老城舊夢,那些“新得過分了”的景觀和形形色色的用途,又一再提醒人們往事早已如煙。舊夢逝去,各種名目驅(qū)動的現(xiàn)代或后現(xiàn)代新夢在這個老城的內(nèi)部慢慢滋生、瘋長。就這樣,這座城被一種沒落的“舊”和急切的“新”裹挾著,在許廷邁眼里,呈現(xiàn)出半新半舊、亦新亦舊、既古老又現(xiàn)代、既“莊重”又“輕薄”的異質(zhì)混成氣質(zhì)。

借助“局外人”視角的觀照,南京的“異”,還表現(xiàn)為“信馬由韁”的異端性。這座城雖為十朝古都,卻并不以莊重嚴(yán)肅的正統(tǒng)面孔自居;相反,倒是自古以來,就沿襲著一脈不肯循規(guī)蹈矩、不愿世故從俗的異端文化基因。這類基因,遠可上溯到六朝的流風(fēng)余韻,自烏衣巷王謝子弟的名士風(fēng)度以降,經(jīng)歷代秦淮河落寞書生的推波助瀾,一種率性而為、逍遙自在、隨心所欲、放浪形骸、無力兼濟天下、但求獨善其身、拒絕向廟堂妥協(xié)、不肯為權(quán)勢折腰的名士做派,成為備受推崇的文人品格。因為自甘非主流、自外于朝堂紛擾,南京的文化傳統(tǒng)里,少了一些激烈拒絕的英雄,多了許多自我放逐的隱者,他們以默默的不合作的“隱忍”來守住內(nèi)心信仰的底線,或避居田園、縱情山水或流連風(fēng)月、沉醉詩酒。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南京性情里的“隱忍”其實有兩種表現(xiàn):一種是葷素咸宜、寵辱不驚,另一種則是信馬由韁、疏狂放縱?;蛟S是由于經(jīng)歷太多荒誕無道的亂世,有著過于沉重的歷史負荷,在古老的中國,隱而狂的名士做派,一直是作為一種潔身自好的高雅品格被認同和推崇。很多時候,南京底色里信馬由韁、不受約束的“名士氣”,是讓許廷邁感到困惑的,這與他中規(guī)中矩、個性較真、溫和而保守的英式文化性格極不相容。他不能理解為什么隱忍里有著那么多夸張的放縱,他也不能理解為什么古書上那些奇異怪誕的人被“寬容和驕縱”,甚至被“稱為賢者與名士”。憑著文化的差異比照,他隱約覺得,南京沒落的異端氣質(zhì)里,其實潛藏著危險的核,一些頹廢而暴烈的種子正在靜靜地繁衍、生長,平時不動聲色,一旦觸發(fā),便可能是驚心動魄的“崢嶸與兇猛”。這一點,他在所接觸的程囡、馮雅可、程憶楚、李博士身上深有體會。尤其是馮雅可,這是小說著力塑造的一個最具有六朝名士遺風(fēng)的南京男孩,他天資極高、狂放不羈,有著神秘的身世、迷人的藝術(shù)感覺,平日里過著純粹而耽美的生活,畫畫、演話劇、讀詩與史、做有個性的陶藝,看起來自足自在、自得其樂。然而,這個人物又不是真的快樂,他的所謂自足終究是蒼白脆弱的偽裝,既無力反抗外在的種種亂象,也不能抵御內(nèi)心深處的虛無。最終,這個寄托了作家某些古典幽懷的人物,因吸毒過量而死,死前殘忍地割斷了愛貓韶韶的喉管,血流如注。“局外人”許廷邁眼中的南京,有時厚重,有時家常;既有不羈的“名士氣”,又有堅執(zhí)的“蘿卜氣”,矜持而隱忍、放縱且頹廢;有“簇新”的追趕時代潮流的一面,也有“沒落”的不肯隨波逐流的一面。某些“神秘而蓬勃的力量”,“謎”一樣,讓他“困惑”;謎的深處,很難說是否是其謎底,涌動著無從把握的危險,卻也“是吸引他的所在,讓人依依難舍”。當(dāng)然,“他者”的存在和“他者”的眼光,并不見得一定是“沒有偏倚”的中允立場,也并不一定是來平等對話的。倘若是為了滿足“東方主義”的獵奇或占有欲,甚至是帶有侵略性的掠奪和占領(lǐng)(如小說設(shè)置的“芥川”和“泰勒”兩個人物),這樣的“他者”,其前理解結(jié)構(gòu)必然被動機所左右,帶給本土文化的只能是深重的災(zāi)難。

按加拿大學(xué)者弗萊的說法,“詩只能從詩中產(chǎn)生,小說只能從小說中產(chǎn)生”⑥,任何一個作家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都不能自外于其身處的文學(xué)傳統(tǒng),葛亮的創(chuàng)作也是如此。就大的傳統(tǒng)而言,作家曾一再談到江南文脈對他的影響。在散文《江南兒女生顏色》中,他談到江南文脈的“好與豐厚”,無關(guān)廟堂,有些“非主流”,一以貫之的特點不是憂國憂民的宏大威嚴(yán),而是關(guān)乎個人性情的“奇”與“通透”。自外于擾攘、溫潤如家常的風(fēng)格通過他列舉的歸有光、沈復(fù)、袁枚等人的文字一脈相沿。⑦其實江南文脈的傳統(tǒng),可以追溯得更遠。十朝古都、魏晉風(fēng)度、《世說新語》里的名士做派、東晉陶潛的田園幽懷、大謝小謝的山水詩、李唐后主的亡國詞;哪怕不是南京人,路過南京的李白、劉禹錫、杜牧,也多次盤桓逗留,寫下諸多抒傷古情思發(fā)人生感慨的傳世之作。這些,作為一種先行的文化結(jié)構(gòu)和潛在的理解視野,構(gòu)成了葛亮認識和書寫南京的大傳統(tǒng)。

具體到城市寫作這個小傳統(tǒng),作家曾談到《紅樓夢》《海上花列傳》等作品對人情世故的體貼與拿捏,讓他深有感觸。⑧另外,如同很多研究者所注意到的,作家對王安憶、張愛玲、嚴(yán)歌苓等人的創(chuàng)作也熟諳于心。⑨關(guān)注普通人和日常生活,以人的命運寫城的寓言,是這一脈作家寫作的主要特質(zhì)。默認于這個城市敘事傳統(tǒng),葛亮從早期的中短篇創(chuàng)作開始,就著眼于寫一座城中那些有地域文化意味的普通人,以人物的性情來表征城市的底色。在《朱雀》里,作家進一步把人物的生活場域放大,放回到一段有一定歷史長度的時空里,讓人與城經(jīng)歷重大的歷史變遷,又活在彼此榮辱沉浮與共的命運里。這樣一來,寫人即是寫城,寫城也是寫人,人的故事里有城的“?!迸c“變”,城的故事里有人的“悲”與“歡”。人與城、城與人,互相支撐,互相見證,也互為鏡像。

當(dāng)然,傳統(tǒng)只是一些潛移默化的影響,一部成熟的作品,還要看作家如何在傳統(tǒng)中實現(xiàn)自我突圍。結(jié)合前面的論述,我認為,《朱雀》通過家國史與家族史的融合,歷史線、情感線與日常生活的“蒙太奇”交叉碰撞,寫出了“家城”南京的“變”中之“常”;同時引入“他者”視角,借助線索人物許廷邁的“陌生化”眼光,形成外來視野與本土經(jīng)驗的對話,以重新審視“家城”南京的“?!敝兄爱悺?,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嘗試。近些年,針對“文革”后出生的一代作家沒有歷史感、寫不出大格局的批評,不斷出現(xiàn)。這部作品,聚焦一座城在歷史與現(xiàn)實的變遷中起落的命運以及滄桑起落之下沉潛的內(nèi)在性情,有開闊的文化視野、熟稔的歷史想象,也有鮮明的個人體驗,算是一位70后作家對以上批評的一次認真回應(yīng)。

想象中的“家城”,是否依然存在或能否繼續(xù)存在,是作品最后留下的問題。就像小說里寫到的,夫子廟早變成了要門票的觀光勝地,西市是古玩商城、魁光閣是高檔茶館;秦淮河“黑得發(fā)亮”,花船上“敦實粗短的中年船工”“撲”的一口痰吐向河中。這些,只是南京外在風(fēng)貌的悄然變化,作家所真正擔(dān)心的還是沉潛于這座城內(nèi)的底色。作品中有一個細節(jié),作為最具有南京氣質(zhì)的女孩,程囡被選去拍了一個名為“上善若水”的廣告,作家寫“她站在湖畔的波光前,就是若干年前的鄰家女兒。時時可見,處處可見。然而到了現(xiàn)世,卻成了一個唯一”,敘述的字里行間,已然流露出“最后一個”的嘆惋。

這最后的文化基因能否延續(xù)?小說給了一個開放的結(jié)尾:程囡懷孕了,是葉家女子和南京男孩馮雅可的血脈。不過,受孕時雅可已攜帶艾滋病毒,故事就此收束。他們的命運如何?南京的命運如何?就由讀者去思考和繼續(xù)想象吧。

①葛亮:《朱雀》,作家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文中作品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逐一贅述。

②葛亮、張昭兵:《創(chuàng)作的可能》,《青春》2009年第11期。

③葛亮:《〈書香兩岸〉專訪:我永恒的信仰和快樂》,《書香兩岸》2011年第3期。

④葛亮:《〈朱雀〉后記·我們的城池》,作家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第450頁。

⑤葛亮:《〈上海壹周〉專訪:我城與他城》,《上海壹周》2010年12月23日。

⑥弗萊:《批評的解剖》,轉(zhuǎn)引自葉舒憲《探索非理性的世界——原型批評的理論與方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頁。

⑦葛亮:《江南兒女生顏色》,《文學(xué)界·原創(chuàng)版》2013年第1期。

⑧葛亮:《我始終對文學(xué)懷著敬畏》,《中國藝術(shù)報》2011年4月20日,轉(zhuǎn)引自《中國新聞網(wǎng)》。

⑨王德威在《歸來未見朱雀航——葛亮的〈朱雀〉》(參見《朱雀》序言)中談到葛亮的小說與南京書寫傳統(tǒng)及王安憶等人的城市敘事的關(guān)系,作家本人發(fā)表的學(xué)術(shù)論文《日常的殼與歷史的核——論王安憶的上海書寫》《對照記——論都市書寫的鏡像式觀照》等均可見出作家對王安憶、張愛玲、嚴(yán)歌苓等人的城市敘事深諳于心。

作者:周蕾,副教授,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當(dāng)代文學(xué)。

編輯:張晴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歡
葛亮朱雀南京
“南京不會忘記”
作家葛亮:《瓦貓》敲碎了匠人精神的濾鏡
南京大闖關(guān)
撕掉“神獸”標(biāo)簽的朱雀
歷史本真性探詢下的城與人書寫
謎鴉
南京:誠實書店開張
南京、南京
朱雀
秘密旅行
射洪县| 辽宁省| 汉寿县| 溆浦县| 广饶县| 邯郸市| 禄丰县| 高安市| 沙田区| 临江市| 周口市| 鄯善县| 福鼎市| 浦北县| 日土县| 庆元县| 合江县| 峨眉山市| 永平县| 通江县| 忻城县| 武汉市| 广饶县| 巴彦县| 仲巴县| 西林县| 桦南县| 南华县| 格尔木市| 永春县| 新源县| 东乡县| 祥云县| 梨树县| 连江县| 衡阳市| 黄龙县| 伽师县| 开阳县| 灵山县| 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