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寧
[摘 要]《青年雜志》的創(chuàng)辦,確有陳獨秀個人具體的現(xiàn)實考量,但更有其深刻的思想動因。這不但是受到其早年辦報經(jīng)歷的直接影響,也是他對之前政治革命的參與和反思的結果,更與其深切的青年情結密切相關。
[關鍵詞]《青年雜志》;陳獨秀;辦報經(jīng)歷;辛亥革命;青年情結
[中圖分類號] D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928X(2015)05-0018-03
百年前《青年雜志》(第2卷才更名為《新青年》)的創(chuàng)刊,后來被視為中國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其主編陳獨秀也因此成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和領袖。在當下的新文化運動研究與言說中,存在兩種有失偏頗的極端傾向:一是直接從《新青年》階段切入,僅在思想史層面闡述其重要地位而忽視具體發(fā)展過程,似乎《青年雜志》甫一問世便暴得大名直接掀起了新文化運動的巨浪;二是注意回到歷史現(xiàn)場,卻過分強調了歷史人物的現(xiàn)實抉擇而忽視其思想動因,認為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其實并沒有什么高遠的志懷和預設路徑”[1],甚至還有提出陳獨秀“完全是源于生活困窘,需要在上海尋找一份適合個人興趣,又能施展個人才華,且能有穩(wěn)定收入,解決家庭生活困難的工作”。[2]誠然,作為一份思想文化刊物的《青年雜志》并不是一下子成為“一代名刊”的,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也不是創(chuàng)刊時陳獨秀所能預料到的。但其人其時在上海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也并非偶然。
一、早年辦報經(jīng)歷的直接影響
陳獨秀是一位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書生革命家,一生謀道不謀食,雖是急性子的行動派,卻也具有濃厚的文化情懷,與報刊結下了不解之緣?!肚嗄觌s志》的創(chuàng)辦可以說是其早年辦報經(jīng)歷的進一步升華和揚棄。
1903年陳獨秀因在家鄉(xiāng)組織拒俄大會、發(fā)起成立安徽愛國學社遭到通緝逃亡上海。這時的上海文化活動十分活躍,各類報刊如春筍勃發(fā)。清政府于是對革命言論大肆打壓,終于釀成《蘇報》案。陳獨秀不畏艱險,在《蘇報》被查封后不久,即與章士釗、張繼等人合作創(chuàng)辦了《國民日日報》。這是他第一次涉足報刊事業(yè)。
1903年底《國民日日報》被迫???,次年春陳獨秀回到家鄉(xiāng)安慶旋即創(chuàng)辦白話報紙《安徽俗話報》,成為陳獨秀宣傳先進思想的重要陣地,也為其后來在新文化運動中的杰出表現(xiàn)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基礎。
1913年10月陳獨秀參加討袁革命失敗,遭到通緝逃亡上海。此時他想到了繼續(xù)自己的報刊事業(yè),找到亞東圖書館主人汪孟鄒提出創(chuàng)辦一本雜志,并說“只要十年八年的功夫,一定會發(fā)生很大的影響”[3],但限于實際條件沒有付諸實現(xiàn)。他在給章士釗的信中描述說“本擬閉戶讀書,以編輯為生。近日書業(yè),銷路不及去年十分之一,故已擱筆,靜待餓死而已”。[4]其時章士釗在日本創(chuàng)辦《甲寅雜志》,特邀請陳獨秀襄助,于是陳獨秀第五次東渡日本?!都滓s志》是比較明確的政論性刊物,對陳獨秀后來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有直接影響。但這并不是說陳獨秀是承繼了其的辦刊理念,相反加劇了其創(chuàng)辦屬于自己的雜志的緊迫感和使命感。陳獨秀在《甲寅雜志》上發(fā)表的東西并不多,真正袒露自己思想的只有一篇與《甲寅雜志》一貫政治觀念完全不同的《愛國心與自覺心》而已,文章對狹隘的愛國進行了猛烈的批判,說:“國家者,保障人民之權利、謀益人民之幸福者也。不此之務,其國也存之無所榮,亡之無所惜……蓋保民之國家,愛之宜也;殘民之國家,愛之也何居?!盵5]此論一出頗受各方爭議,陳獨秀感到“也必須有自己主編的雜志。從發(fā)表那篇文章時起,他就積極計劃著自己辦雜志了”。[6]因此當汪孟鄒來信告知妻子重病的消息后,他立即歸國,在還擔任《甲寅雜志》編輯期間就將主要精力放在籌辦新雜志上,1915年9月一份與《甲寅雜志》在辦刊宗旨、文章內容、讀者群體定位上完全不同的《青年雜志》便在上海橫空出世了。
二、對政治革命的參與和反思
陳獨秀畢生的思想經(jīng)歷和革命實踐極為曲折復雜,正由于此,才會有更深層次的思想啟蒙刊物《青年雜志》的創(chuàng)辦。
陳獨秀可謂是老牌革命黨人了。除了創(chuàng)辦和編撰《國民日日報》、《安徽俗話報》進行文化宣傳外,他還是一位異?;钴S的革命活動家。早在1902年,他就在安慶藏書樓發(fā)起演說會,成為安徽近代革命運動的發(fā)端。在編撰《安徽俗話報》的過程中,陳獨秀還曾應邀到上海參加由蔡元培、楊篤生、何海樵等組織的暗殺團。然而陳獨秀對“暗殺”這一所謂的革命方式并不完全認同和贊賞。在這種形勢下,陳獨秀與柏文蔚、常恒芳等創(chuàng)立了秘密的反清革命團體——岳王會,陳獨秀任會長?!斑@個會的取義,是要大家效法岳武穆的精忠報國……”[7]岳王會成為安徽辛亥革命運動的領導核心,在推翻滿清王朝中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如果僅以排滿反清為目標,辛亥革命可謂成功。但從建設真的民主共和國的角度來看,辛亥革命還遠沒有完成。因此陳獨秀說“中國國民黨在辛亥革命是失敗了,至少除剪了一些辮子和掛上一塊民國空招牌外,別無所謂成功”。[8]民國初期的政治現(xiàn)實,使陳獨秀在其任上沒有也不可能有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
1913年到1915年,陳獨秀親歷了革命的最低潮。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下,陳獨秀開始站在一個新的高度對政治問題謀求思想文化的解決之道。1915年6月,陳獨秀在回國的輪船上,看見日本船警打罵被竊車票的中國窮學生,而周圍的中國人都在看熱鬧,他就立即上前阻止日警的暴行,并勸大家捐錢為窮學生補票,很多為富不仁者不屑而避,他還聽見日警嘰里咕嚕說“中國人唯暴力是從”,內心被深深刺痛。[9]這個小插曲,更堅定了陳氏從思想文化入手改造中國社會的信念。當時袁世凱與日本簽訂“二十一條”激起了全國的反袁運動。但陳獨秀對此已無興趣。陳獨秀后來在談怎么辦起《青年雜志》時說:“一九一五年袁世凱承認二十一條約的時候,對他的刺激很大,他認為中國還是軍閥當權,革不成什么命,在中國進行政治革命沒有意義,要從思想革命開始,要革中國人思想的命?!盵10]他還對人說過:“欲使共和名副其實,必須改變人的思想,要改變思想,須辦雜志。”[11]由此看來,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的宗旨并非“不談政治”,也不是將“文化運動與政治運動分割開來”,而實質上是要從思想文化的啟蒙入手追求政治上的根本變革,注重國民的民主權利、個人人格獨立和倫理自覺,實現(xiàn)改造中國社會的雄心壯志。endprint
三、深切的青年情結
中國自古即有尊老、重老的傳統(tǒng),在傳統(tǒng)典籍中與“老年”相對的常用詞是“少年”,“青年”的說法雖有但比較冷僻、不常使用。自晚清之際近代中國最初流行的主要是“少年”話語,最典型的莫過于梁任公發(fā)表于1900年的名文《少年中國說》,之后“少年論述”風靡一時。陳獨秀明顯受到過梁啟超“少年中國說”、“新民說”的影響和啟發(fā),但值得玩味的是,他沒有采用流行已久的“少年”,而是選用“青年”作為自己主編雜志的名稱。
“青年”一詞在近代中國的使用,主要是受到歐洲和日本的影響,也與中國社會的深刻變化和教育制度的變革有關。1905年科舉制度被廢除,中國傳統(tǒng)的社會組織結構迅速崩塌,新式學堂、青年學生群體、各種青年社團開始大量出現(xiàn),“青年論述”因此也得以通過各類報刊雜志進行傳播。在這一過程中,清末民初大量成立的基督教青年會的影響不可小覷。創(chuàng)始于歐洲的基督教青年會是帶有宗教色彩的青年社團,自19世紀后期即傳入中國,1895年天津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城市青年會,之后青年會組織在中國遍地開花,隨著青年會報刊的大量出版發(fā)行,“青年話語”也迅速流傳。有學者統(tǒng)計,在1915年以前,國內的一般刊物以“青年”命名的大都是基督教青年會、女青年會的報刊。[12]還有人指出,陳獨秀創(chuàng)辦《青年雜志》就明顯受到基督教青年會“人格救國”主張的影響。[13]
陳獨秀多大程度受到基督教青年會的影響,目前還缺乏充分材料的證明,但其一直有著難以割舍的青年情結卻是事實。早在1902年春,陳獨秀與一班進步青年在家鄉(xiāng)安慶創(chuàng)設藏書樓,組織“青年勵志學社”,這是中國近代最早用青年冠名的進步學生團體。[14]
1915年陳獨秀36歲,與《甲寅雜志》將讀者定位在社會精英群體不同,他把雜志的思想主旨和讀者群體旗幟鮮明地集中在朝氣勃發(fā)的青年群體上。創(chuàng)刊初期的《青年雜志》作為一份綜合性思想文化刊物,無論封面設計、欄目設置、文章內容都是圍繞青年讀者群體展開的,體現(xiàn)了主編的良苦用心。雜志從創(chuàng)刊到第2卷第5號都是由陳獨秀個人在上海獨立編輯,重要的文章也是其親自撰寫,集中發(fā)表了大量青年勵志文章,傳播先進文化,專注思想啟蒙、塑造新型人格。雜志的創(chuàng)刊號上沒有發(fā)刊詞,只有簡單5條共幾百字的《社告》,其中竟4條直接與青年有關,“青年”一詞使用有6次之多。主編將中國發(fā)展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強調“國勢陵夷,道衰學弊。后來責任,端在青年。本志之作,蓋欲與青年諸君商榷將來所以修身治國之道。”[15]創(chuàng)刊號上的第一篇文章就是陳獨秀撰寫的氣勢磅礴的雄文《敬告青年》,其中創(chuàng)造了經(jīng)典的“青年論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fā)于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于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16]他鮮明提出新青年應有的六條標準,即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同時還進一步指出科學與人權“若舟車之有兩輪”,舉起了科學與民主的旗幟,拉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
不過,《青年雜志》起初并沒有產(chǎn)生太大的社會影響,發(fā)行方也承擔了很大的經(jīng)濟壓力與社會風險。雜志在1916年2月15日出版第1卷第6號后停刊,同年9月復刊開始更名為《新青年》??锏母拿⒎浅鲇陉惇毿愕谋疽?,當時雜志發(fā)行方群益書社的老板陳氏兄弟接到上?;浇糖嗄陼囊环庑?,說《青年雜志》與他們所辦的雜志名字雷同,應該及早更名。汪孟鄒的日記中提到,提出擬將《青年雜志》改名為《新青年》建議的是陳子壽,1916年3月他將這個建議與陳獨秀、汪孟鄒商量,陳獨秀表示同意。之后,同年8月陳獨秀在給胡適的一封信中也指出是“依發(fā)行者之意,已改名《新青年》,本月內可以出版”。[17]刊物雖然被迫更名,但“青年”一詞仍然保留,并添加了一個“新”字,這在當時進化論思想深入人心、新舊之辨涇渭分明的社會心理條件下,反而更激發(fā)了編者的創(chuàng)作靈感和讀者的閱讀興趣。機智的陳獨秀更將無奈的選擇說成是“勉副讀者諸君屬望”的主動改變,并隨即以此為契機創(chuàng)作《新青年》一文,以如椽之筆塑造出新時代的青年形象?!扒嗄旰螢槎菩虑嗄旰??以別夫舊青年也。同一青年也,而新舊之別安在?自年齡言之,新舊青年固無以異;然生理上,心理上,新青年與舊青年,固有絕對之鴻溝,是不可不指陳其大別,以促吾青年之警覺。慎勿以年齡在青年時代,遂妄自以為取得青年之資格也?!盵18]從此“新青年”在生理特征和年齡層次的社會人格角色之外,還進一步承載了道德和精神上的價值意蘊,完全成為了新時代新人的代名詞。作為“永遠的新青年”的陳獨秀也步入了自己人生的輝煌時期。隨著新文化運動的蓬勃興起,1919年五四運動后,“青年論述”在中國開始廣泛使用并流行開來。
參考文獻:
[1]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運動”起來的——以《新青年》為視點[J].近代史研究.2007(1):22.
[2]莊森:飛揚跋扈為誰雄——作為文學社團的新青年社研究[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3.
[3][17]汪原放:亞東圖書館與陳獨秀[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33.33-34.
[4][5][16][18]任建樹主編:陳獨秀著作選編(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43.150.158.208.
[6]鄭超麟:陳獨秀與《甲寅雜志》[J].安徽史學.2002(4):70.
[7]辛亥革命回憶錄(第四集)[M].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1:380.
[8]任建樹主編:陳獨秀著作選編(第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75.
[9]唐寶林:陳獨秀全傳[M].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1:73.
[10]劉仁靜:回憶黨的“一大”[A].“一大”前后(二)[C],人民出版社,1980.
[11]任卓宣:陳獨秀先生的生平與我的評論[J].傳記文學.第30卷第5期.
[12][14]于明盛:《新青年》創(chuàng)刊前的中國青年現(xiàn)象考[J].史學月刊.2010(12):130.131
[13]呂明濤:《青年》雜志與《青年雜志》[J].書屋.2005(8):65.
[15]社告[J].青年雜志第1卷第1號.1915-9.
作者單位: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
責任編輯:卞吉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