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做一名教師容易,做一名好教師很難,做一名堂堂課都精彩的教師更是難上加難。通過這次比賽,我收獲了太多太多,也更加堅定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信念,堅守自己對課堂的熱愛與執(zhí)著。
2014年11月15日,北京師范大學迎來第十四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這是北師大為青年教師打造的一個學習、交流、反思、成長的平臺。來自全校20多個院系的優(yōu)秀青年教師,如同參加盛會一般,靚麗著裝,自信登臺,展示教學成果,體現(xiàn)作為教師的那份自信與從容。對全校的青年教師而言,這是一個難得的教學盛會。作為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的一名青年教師,在經歷層層選拔與考驗之后,我獲得一等獎的榮譽。對此,除了喜悅與感謝,回想自己從教兩年的教學經歷,回想從接到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通知到取得佳績的準備過程,我有很多話想說。
第一,從課堂的技術層面提升教學質量,重視課程設置的邏輯性,提升教學設計的合理性。清晰的邏輯思維是教師的必備素質之一,但在實際授課中,要想做到每節(jié)課條理清楚,滴水不漏,其實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在初賽到決賽的過程中,我反復對內容進行調整,在課堂的清晰邏輯性方面也取得一定的進步。我將此次課堂定位為“縱橫交錯—民族器樂作品《金蛇狂舞》鑒賞”,即從《金蛇狂舞》的縱向深度作品分析與橫向不同版本的比較欣賞入手,形成縱橫交錯、張弛有度的鑒賞模式,讓學生在聽課過程中感受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思考與回味“應當如何鑒賞民族音樂”。
具體而言,從縱向角度,我將課程設置成為“視聽階段”—“體驗階段”—“思考階段”三步。在每一階段開始時,我會提出一個問題,引領學生進入欣賞。其一,視聽階段:“你認為這首曲目表現(xiàn)的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情緒?”隨著《金蛇狂舞》鑼鼓喧天的民族器樂的旋律,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不需要學生有過多的思考,只需要直觀感受便可回答。其二,體驗階段:“你覺得全曲有哪些音樂特點?”這個問題有些難度,可能大部分學生會只言片語地說出節(jié)奏歡快、旋律突出等特點。因此,教師可以此作為引領,從作品的旋律特點、節(jié)奏節(jié)拍樣式、曲式結構特色等方面展開對作品本體的深度講解。其三,思考階段:“你認為此曲描寫了什么場景?”提出這個問題,屬于啟發(fā)式教學,旨在引出對音樂背后文化語境的闡釋,使學生能夠“透過音樂關注文化背景”,將這種思維運用到生活、學習中??傮w而言,引領學生層層遞進地進入學習環(huán)節(jié),將民族音樂作為一段旅程,帶著聽、感、想三字前行,是我對教學設計的第一個著眼點。
從橫向鑒賞來看,我選取當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全新演繹方式來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這是課堂的輔助部分,但由于較為新穎、直觀,成為此節(jié)課的又一亮點。西方交響樂改編版本《金蛇狂舞》,在曲式結構方面有了較大的擴充,再加上管弦樂隊的龐大陣容,賦予一首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器樂作品以新的味道與魅力。而由王力宏、李云迪于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晚會上雙鋼琴演奏版本的《金蛇狂舞》則是當下年輕人較為喜愛的一種方式,流行歌手的加入,絢麗的舞臺,靚麗的造型,給人耳目一新的沖擊。因此,呈現(xiàn)方式的改變,傳播途徑的改變,流行音樂、古典音樂以及民族音樂的跨界混搭等方式重新詮釋了當下民族音樂的新發(fā)展,這種教學設計不僅讓學生能夠關注當下,活躍于當下,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點,增強對民族音樂的認知與理解。
第二,從藝術角度豐富課堂,提高課堂的互動性,增強學生聽課的趣味性,這雖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一堂課的互動性與趣味感可以用當下比較流行的一個詞語—體驗式來概括。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早已有所改進,教師越來越注重與學生的互動,提高互動的質量,讓互動性變得更有意義。這是我們應當追求的體驗式教學。所謂體驗式,簡而言之,即達到對方的心理滿足度。因此,在課堂中,我逐漸學會“跳進跳出”,時而將自己當作教師,時而轉換為學生。作為教師,我會想我面對的是誰?作為學生,我會問自己在課堂我想看見怎樣的老師?欣賞《金蛇狂舞》,我想要聽到什么,了解什么?經過幾次的試驗,我發(fā)現(xiàn)體驗式的思維很容易產生良好的互動性,從而提高課堂的藝術趣味性。
此外,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讓課程充滿回味與思考。妙趣橫生的課程雖然十分受歡迎,但教學的回味與思考也是一節(jié)高質量課堂的標準。如果課程僅僅停留在幽默、風趣的階段,對學生沒有啟示作用,再好的課堂也會顯得蒼白無力。此節(jié)課的最后是“回味與思考”模塊,就是希望學生不僅停留在回答如何鑒賞民族音樂作品階段,而是要思考這一邏輯思維、鑒賞模式是否適用于其他的藝術門類,能否運用到自己的學習、生活中,要懂得用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品味生活。這應該是藝術課堂的真正魅力與意義所在。
第三,就教學目標而言,力求課堂技術與藝術的完美融合。無論是技術層面的設計,還是藝術角度的提升,目標都是一樣的。教師對學生,學生于教師,雙方的合作成就了一節(jié)完美的課堂。在我看來,這不僅是一節(jié)節(jié)課,而是我們人生的一個個縮影。在課程中體會人生、思考人生,對學生來說,不僅是傳授他們知識、理論,更多的是為他們指引方向,建立思維結構,傳播正能量。教師則要不斷修正,既包括知識體系的更新,也包括心態(tài)的調整,真正做到教學相長。正如參加這次比賽一般,我始終將其看作交流、學習、反思、成長的平臺,參與其中,享受過程,帶著課堂的技術與藝術的思維去欣賞其他優(yōu)秀選手的教學。
當然,由于個人經驗尚淺,雖然取得一等獎的殊榮,但我深知其中有太多的幸運成分,有很多的地方仍需要進一步的改進與提高。我一定會汲取專家、教授的意見和點評,再接再厲,努力完善教學技能與教學藝術,不僅是為了比賽,更是為了今后的課堂。
做一名教師容易,做一名好教師很難,做一名堂堂課都精彩的教師更是難上加難。通過這次比賽,我收獲了太多太多,也更加堅定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信念,堅守自己對課堂的熱愛與執(zhí)著。此次比賽只是一個開始,我將帶著這份榮譽更加自信地前行,認真上好每一節(jié)課,更加努力地去做一名優(yōu)秀的北師大教師!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藝術學系講師)
(責任編輯:孫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