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霞
“有余力,則學文”出自《弟子規(guī)·總敘》,其源頭則須追溯到《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薄兜茏右?guī)》也正是在《論語》經典教義的基礎上加以拓展引申,列述弟子居家、外出、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原則與規(guī)范。該文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經賈存仁修訂改編,更名為《弟子規(guī)》,全篇在“總敘”之后分為“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余力學文”七個部分,共有360句、1 080個字,三字一句,兩句或四句連意,合轍押韻,朗朗上口,雖短短千余字,卻精要地闡明了灑掃、應對、進退之禮,成為近代以來童蒙養(yǎng)正的經典。
《弟子規(guī)》開篇,即依托《論語·學而篇》中的教義,向弟子們發(fā)出了倡導—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
那么,何謂“有余力”?為什么要在這里強調有“余力”之后,才“學文”呢?
這里就關涉教育的次第問題。古人教育重視循序漸進,強調德行的養(yǎng)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友愛弟妹。其次,在日常生活中一切言語行為要小心謹慎,篤守信用。進而培養(yǎng)自己的仁愛之心,平等友愛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而對有學問道德之人,則要主動地去親近,以他為榜樣,向他學習……所有這些,都是立身行事的根本,是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就應該好好地學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其他有益的學問。
由此可見,這里的“有余力”,是建立在良好的道德養(yǎng)成基礎之上的。在儒家看來,學問的根本,在于培養(yǎng)孝悌仁愛之心。一個人,文采斐然、知識淵博、技藝嫻熟固然好,但如果缺失了做人之道,還是沒有真正抓住學問之本?!兜茏右?guī)》倡導德才兼?zhèn)?,但“德”是首要和根本,立德方能樹人,培德方能啟智,正所謂“君子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①。故《弟子規(guī)》前面的六門主課側重的是“德”,之后的一門輔修功課則關乎的是“才”,即才藝的習得,而在才藝和書本知識的習得中,也尤為強調“力行”: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倡導知行合一,注重對圣賢之道的踐行,從而去除偏見,辨明道理,不做浮夸虛華、愚癡冥頑的偽君子。因此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寫到“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②—這正是對德與才辯證關系的精辟闡釋,而對比當下教育中“唯知識技能論”的傾向,就可以看出后者舍本逐末的弊端。
前不久,網上出現(xiàn)了關于《弟子規(guī)》是不是“精神霧霾”的討論,持“霧霾論”者認為《弟子規(guī)》是刻板的教訓規(guī)范,有愚忠愚孝的嫌疑,不利于孩子成長為追求自由、崇尚獨立的公民。對此,學者邵建撰文質疑:“莫非自由就排斥規(guī)矩,規(guī)矩就妨害獨立?這是讓人看不懂的邏輯。有道是仁者無畏,‘言不諱,色不媚,這是不是獨立?一個人在貧富之間應該‘勿諂富,勿驕貧,這是教人為奴?‘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當自礪,難道是封建糟
粕?[1]”
考察一種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否合理妥當,應看其是否合乎人性,是否激發(fā)了個體生命內在的生長,是否促進了人類族群整體的發(fā)展。以《論語》為依托的《弟子規(guī)》自有其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是中華幾千年的生存智慧和教育思想的積淀,當社會上一些人將“任性”推崇為“個性”,將“粗鄙”理解為“豪邁”,將“失序”夸飾為“自由”的時候,我們更需要認清教育的根本和主旨,重新呼喚那種誠意正心、有禮有節(jié)、慎終追遠的君子之德—這也正是“有余力,則學文”帶給我們的有益啟示。
參考文獻:
[1]邵建.精神霧霾還是精神食糧?[N].都市時報數(shù)字版,2015-03-23.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文學博士,藝術學博士后)
(責任編輯:任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