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劍雄
【關鍵詞】 德育;實效性;工作隊伍;以身作則;關心習
慣;主動性;社會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0—0031—01
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讓中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初中學生正是發(fā)育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初步形成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本文就初中德育的實效性如何落實談幾點認識。
一、建立強有力的工作隊伍
搞好初中德育工作,首先要建立一支以學校黨組織為領導核心、以德育工作小組為指揮中心,以班主任、科任教師為主體,全體學生參與的德育工作組織網絡。
其次是提高德育工作者尤其是廣大教師的師德素養(yǎng)。要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教師就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的需要,注重人的全面發(fā)展,樹立育人為本、以德為先的教育理念,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分層次要求,提高德育的層次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二、教師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工作是一個崇高的職業(yè),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一個沒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教師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美好靈魂的人是不可能的。青少年最大的特點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強,他們總是從教師的身上尋找自己行為的規(guī)范和道德標準。因此,教師的思想境界、言談舉止、衣著儀表等無不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正如孔子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由此可見,教師的行為規(guī)范、為人師表是我們做好學生德育工作的前提,離開了這個前提,就不能把學生教育好。
三、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信任學生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愛護學生”。每一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如果不熱愛自己的學生,那就根本談不上教育。在關心學生的同時,還必須充分信任學生,教師的信任會使學生產生一種幸福感和自豪感,就會對教師產生一種親近感,從而縮短師生間的距離,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梢姡處煂W生的關心和信任,是對學生心理上的一種安慰,是推動學生前進的動力
四、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必須讓學生知道要養(yǎng)成哪些習慣,應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因此,把每學期開學的第一周定為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宣傳周,組織學生學習《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等。讓學生懂得該怎樣做,為什么要這樣做。同時讓學生對照要求進行自評、互評,增強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抓好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在校園里張貼醒目的標語,班級張貼行動口號,讓人人感受到養(yǎng)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利用櫥窗、板報、廣播站、校園網等宣傳陣地對學生進行熏陶,營造良好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氛圍。
五、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首先,在制訂德育計劃時,必須改變完全由教師制定的傳統(tǒng)方法。如:邀請學生干部和學生代表參與德育計劃的制定。教師從中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關心熱點,聽取學生的合理意見。師生共同確立德育主題,共同設計活動程序。可以進行學生設計制定的德育活動方案的評比,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其次,在德育過程中,應積極創(chuàng)造學生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受自我意識支配的教育活動方式,做到教師的指導與學生的參與相結合。如:在課堂教育中,對學生普遍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展開討論和爭辯,使學生的不同看法和思想觀點有機會和場合進行表達、交流和溝通,以達成共識,使學生從過去的被動地接受教育轉化為主動地自我教育。
六、倡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市場經濟全新的社會背景,使學校德育已不能囿于傳統(tǒng)的封閉式教育方式,德育的開放性已成潮流,必須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正確地認識社會,讓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才能提高學生的判斷、分析能力。學校應該堅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shù)刭Y源,來加強對學生的德育。
七、加強家校聯(lián)合
一是堅持開展經常性的家訪。通過電訪、信訪、面訪等多種形式做好家訪工作,及時與家長交流、探討教育對策,以 “真情”和“愛心”贏得廣大家長的好評和積極配合。二是成立家長委員會,讓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在參與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讓家長了解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習慣方面所做的努力,爭取家長支持,形成合力。三是通過家校聯(lián)合調查研究,了解知行脫節(jié)的原因以及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成功經驗,找準家教起點。四是通過召開家長會和為家長開設專題講座,交流培養(yǎng)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典型經驗,幫助家長端正教育思想,糾正一些家長對子女或教之過嚴,或簡單粗暴,或放任自流等不正確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長家教水平,引起家長對孩子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視,為孩子提供一個較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使家校教育同步。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