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廷貴
【摘 要】本文通過對體育院校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指導活動的現(xiàn)狀進行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的對策,試圖為推動體育院校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指導活動、促進體育院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多樣化做出初步探索。
【關鍵詞】體育院校 ? ?社會體育指導 ? ? 社會實踐
一、引言
體育院校在全民健身中具有獨特優(yōu)勢和地位。由于體育院校擁有一流的體育設備、場地、人才、知識、技術,體育院校學生以體育專業(yè)為主且具有體育特長,因而體育院校的學生參與全民健身的社會體育指導活動,不但可以解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緊缺問題,也能充分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研究體育院校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指導活動,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二、體育院校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指導活動的現(xiàn)狀
目前,體育院校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指導多采用專業(yè)型社會實踐模式。它是指體育院校學生根據(jù)自己所學專業(yè),開展與本專業(yè)學習相關的指導活動,旨在參加與所學專業(yè)性質相關的體育鍛煉指導活動,進一步深化專業(yè)知識,提升專業(yè)技能。它是將自身專業(yè)學習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起來的一種方式。其次,體育院校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指導還較多的采用服務型社會實踐模式,它依托于在一定時間或特定階段由學校集中性地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每年暑期的大學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及社區(qū)志愿服務活動、黨員義工日等活動。在這些活動中,體育院校學生發(fā)揮自身專業(yè)優(yōu)勢,對服務群體進行體育方面的指導。
三、體育院校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指導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體育院校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指導活動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由于學校社會實踐考評體系不完備,造成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參與性不高,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社會體育指導的意愿不強。其次是社會保障條件不足,如存在提供崗位少、無經(jīng)費來源、人身財產(chǎn)安全保障等一系列問題,致使大部分學生沒有利用或者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機會,從而失去了通過社會實踐這個平臺進行社會體育指導鍛煉的機會。再次,社會實踐活動時間較短,如每年“三下鄉(xiāng)”活動大約都在一周左右,很多學生剛剛進入角色,實踐活動就結束了,造成社會實踐中的體育指導走馬觀花、蜻蜓點水、流于形式,失去了連續(xù)性、實效性。
四、體育院校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指導活動的路徑選擇
(一)體育院校應加大社會體育指導活動的投入
目前,體育院校學生進行社會體育指導活動存在諸多問題,主要在于學校投入不足。首先,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中沒有關于學生參與社會體育指導的明確規(guī)定,導致學生在認識上無法將專業(yè)學習及社會體育指導聯(lián)系起來,學生對專業(yè)學習和參與社會體育指導活動之間的關系不明確。因此學校應將社會體育指導明確納入學生的培養(yǎng)計劃和方案。其次,學生專業(yè)特長與社會需求聯(lián)系不緊密,實踐類和操作類課程較少,學校應根據(jù)市場需求,設置適應全民健身需求的社會體育指導員課程體系,并完善課程考核機制。再次,學校對學生的培養(yǎng)和市場需求之間缺少必要的聯(lián)系紐帶,學生與社會接觸較少,難以在培養(yǎng)、需求、實踐三者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為此,學校應建立“教學—實踐”平臺為學生學以致用提供機會??傊?,由于學校對社會體育指導投入不足,沒有對社會體育指導活動進行積極地引導,造成目前存在諸多問題,因此首先應從學校高度重視、大力投入做起。
(二)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師資隊伍的專業(yè)能力建設
高校教師是學生社會體育指導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是活動具體的實施者和參與者,只有兩者有機地結合才能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高校教師自身具備的素質和知識儲備,決定了社會體育指導活動的質量。因此,要提高學生社會體育指導的能力,首先要建設好社會體育指導的師資隊伍,下大力氣加強師資隊伍的專業(yè)能力建設,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自身服務社會的專業(yè)能力。教師也要對學生具體的社會體育指導活動不斷總結,經(jīng)過“實踐—學習—實踐”的模式不斷自我提升,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服務于社會。
(三)建立有特色的社會體育指導團隊和基地
體育院校必須根據(jù)自己的專業(yè)特點,組建有自身特色的社會體育指導團隊,這是保證活動取得實效和影響力的重要因素。體育院??梢越M建一支由學校學工部、團委等部門統(tǒng)一領導社會體育指導團隊,根據(jù)各個專業(yè)特點,按比例組合。各個院系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專業(yè)特點,組建有特色的社會體育指導團隊。同時,社會體育指導可以與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建設相結合,依托于建立在城市的街道、社區(qū),農(nóng)村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企事業(yè)單位、部隊、社會服務機構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定期對群眾進行社會體育指導。
(四)豐富社會體育指導的形式和內容
社會體育指導在形式上可以靈活多樣,與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各種活動相結合。例如,與每年的“三下鄉(xiāng)”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在活動中,學生可以組成不同的小分隊,深入實踐基地,根據(jù)具體情況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指導。在內容上也應豐富多彩,貼近民眾。隨著全民健身時代的到來,廣場舞、街舞等廣泛流行于社區(qū)、街道,體育院校學生可以在這方面做出一些探索,如定期或不定期舉行一些體育舞蹈的培訓。針對當今人們日益關注身體健康的問題,體育院校學生也可以利用專業(yè)知識,舉行一些關于膳食營養(yǎng)、健身健美、疾病預防的專題宣傳和講座。
(五)提高社會體育指導的實效性
任何社會實踐的目的達到與否,在于其實際效果。體育院校學生通過社會體育指導社會實踐,如能使群眾真實地感受到服務帶來的效果,將會大大提升社會對體育院校學生的認可度和接受度。因此,在進行社會體育指導的過程中,應建立健全跟蹤與回訪機制,定期回收反饋信息,做好調研工作,以此做出準確評價,從而改進工作,提高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