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水英
摘 要:自主學習是新課標變革所倡導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學生唯有積極參加了學習整個進程之后,才可以清楚認知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自主學習語文知識,能夠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理念。從初中語文教學實踐出發(fā),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入自主式學習的可行教學方案,在此和諸位從事于教學一線的老師們分享,權(quán)當拋磚引玉之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自主學習能力
在以往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學生通常處消極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在教學的過程中以老師講授為主,極少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這樣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及智力得不到發(fā)展。因此,老師需要革新以往的教學方式,發(fā)揮老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育他們自主學習的才能。
一、采用提問方式,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
在初中語文授課過程中,老師需展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引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源頭,將課堂還給學生。同時,還需給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對學生進行差異性的分層教學,在學生讀書思考的根基上,經(jīng)過老師的引導,以重點為主進行討論與溝通,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培育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講授語文版《風箏》這篇課文時,首先我采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孩子們放風箏的視頻,再對學生進行提問:“你們喜歡放風箏嗎?誰來說一說放風箏時是什么樣的心情?”學生聽到后,興致勃勃,紛紛地舉手回答。機不可失,我又對學生說:“課文中為什么前后呼應地說道‘肅殺這一個詞呢?作者是不是做錯什么事情覺得后悔了呢?作者寫這個作品時是對弟弟寄托了怎樣的情感呢?”這樣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使他們閱讀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及分析問題,長此與往,學生則會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二、注重培育學生優(yōu)良的預習習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注重培育學生優(yōu)良的預習習慣,它對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zhì)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預習的過程中,老師開始先需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老師需給予正確的引導,然后讓學生養(yǎng)成記錄預習筆記的良好習慣,這樣才能夠加深學生預習的記憶,才可以更好地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比如,在講授語文版《回憶我的母親》這一課時,我先教給學生做預習筆記的方法:(1)讀完課文之后,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些什么內(nèi)容?(2)課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作者寫這則作品時是對母親寄托了怎樣的情感?學生做課前預習,則是對課文進行了解、溝通的過程,在這些節(jié)點上,老師不宜給予學生太多的干擾,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學習經(jīng)驗及方法自主研究來理解文章內(nèi)容,如此能夠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這對培育學生優(yōu)良的自主學習習慣志在必得。
三、教學活動需展現(xiàn)靈活性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需盡可能地發(fā)揮學生思維的能動性,教學活動需具有吸引力及創(chuàng)造性,這才算是一堂好課。固有的授課模式是教學工作者達成教學思想的價值意向、科學地對授課過程及方法進行有步驟地教學,然而語文本身具備不了規(guī)范性,假如我們一直講究模式,一定會事與愿違,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制約了他們自主發(fā)展。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靈活采用符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去自主閱讀文章是自主學習的重點。如小說需要默讀,而小說中的人物語言又需要表演。詩歌、散文適宜朗讀,而具有哲理的詞句要和生活有機地結(jié)合一起去體會。古詩需要背誦,采用比賽的方法較易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閱讀課文時,老師還可以組織靈活多樣式的教學活動、針對不同文章給學生進行個人閱讀,再讓其他同學進行討論評價,如此教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引領學生積極參與課后的拓展活動
怎樣把課后拓展活動進行得更有實效性,則需要老師的智慧引領。同時,開展課后拓展活動的過程中,老師需讓學生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才能及方法,如此才可以拓寬學生的學習能源,才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新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讓他們探索到自主學習的經(jīng)驗及方法。
比如,老師可以在課后給學生開展演講的活動。首先讓學生提前做好充分的演講準備,經(jīng)過師生互動交流來展現(xiàn)演講的魅力,然后再給予鼓勵評價。實施演講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如此才能鍛煉學生的膽量,同時還可以增強他們的口語表達力才能。顯而易見,課后開展語文拓展活動,是磨煉老師教學才能的一種有效方法。
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只要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給予充分的重視,并持續(xù)地展開培育及鍛煉,長此與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必然會獲得發(fā)展。雖然學習的過程中講究方法,但并不規(guī)定采用什么方法。優(yōu)良的學習方法需要老師在授課的進程中指引學生選擇、應用及把握,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主要在于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使學生由“要學”過渡到“會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他們切實作為學習中的主人,達成“教就是為了不教”的目標,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才能獲得充足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需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作為一線的教學工作者應在這方面持續(xù)的探究、實踐、總結(jié)及提高,如此才可以切實地做到使語文課堂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陣地。
參考文獻:
[1]孫荔,滕魯陽.參與式課程實踐下的微格教學[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5(03).
[2]莫琴琴.語文比較閱讀的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01(12).
[3]龐維國.論學生的自主學習[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02).
[4]楊秀云.聯(lián)想想象能力培養(yǎng)探微[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0(Z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