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
一、 辨體
雖然前一階段,大家都認為小學語文要淡化文體,但不可否認的是,文體還是很重要的,因為《課標》在“學段目標與內(nèi)容”中的“第三學段”的“閱讀”中,是以“敘事性作品”“詩歌”“說明性文章”來分別作要求的,意味著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要求。而且,根據(jù)潘新和教授的研究:“閱讀與寫作思維也可以說是一種文體思維。閱讀離開了文體,必定是不得要領的?!辈煌奈捏w,有不同的讀的要領,混淆了文體或不顧文體特點,只用一種方法讀所有的文章,必定是事倍功半的。
如五年級《談禮貌》一課,文題中的“談”是“談論”,也就是“用談話的方式表示對人或事物的看法”,屬于議論文的標題。再讀文章,符合一般議論文的結構:提出觀點——舉例論證——總結觀點。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tài)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肯定或否定某種主張。閱讀時就要按議論文的讀法來讀:讀出作者的觀點主張(也即論點);再讀讀作者是用哪些材料來證明這個觀點的(即論據(jù));如果可能,再讀讀他是怎么將這些材料有序地組合在一起,使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的(即論證過程)。按這樣的方法去讀《談禮貌》,發(fā)現(xiàn)論點是“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論據(jù)有三個:第一個事例來自小說《說岳全傳》,通過擺出牛皋態(tài)度粗暴,岳飛彬彬有禮,問路結果也截然相反的事實,講了“禮到人心暖,無禮討人嫌”的道理;第二個例子來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長裙主動道歉的事,講了“禮貌待人可以在人與人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梁,減少相互間的矛盾”的道理;第三個例子用周總理安慰理發(fā)師的事,講了“文雅、和氣、寬容的語言,不但溝通了人們的心靈,而且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yǎng)”的道理。最后總結觀點:“學會禮貌待人,恰當?shù)厥褂枚Y貌語言,就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p>
二、 識文
通過辨體進行閱讀,所獲得的是這個文體的一般特性。但是,如果相同文體的所有文章只反映這種文體的共性,似乎就沒有存在的必要,除了所表達的內(nèi)容不同,肯定也是因為它在語言風格、行文結構、思維深度等方面有它的獨到之處,這便是我們要深入解讀的。
同樣是議論文,除了所談內(nèi)容不同,這一篇和那一篇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這不同的地方,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價值所在,應該細細分析。蘇教版小語教材的議論文數(shù)量有限,共五篇:《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談禮貌》《學與問》和《學會合作》,我們不妨作一簡要分析。
《說勤奮》是最簡單的說理文,結構為提出觀點——舉例論證——提升觀點,其中舉的事例是古代司馬光聰穎早慧,現(xiàn)代童第周起步較晚,均為典型事例,足以說明“只有勤奮,才能成功”的論點。
《滴水穿石的啟示》結構稍復雜:看到現(xiàn)象、獲得啟示(提出觀點)——舉例論證(三正一反)——提升觀點。所舉例子為我國古代李時珍、外國愛迪生、我國現(xiàn)代齊白石(古今中外全涵蓋了),反面例子是滴水穿石,說明“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學與問》大結構與上述相同,只是舉例論證部分的構成有變化:以哥白尼小時候好問的事例,來說明問是成功的開端;接著,闡述了僅有問題是不夠的,還要通過向人請教解決這些問題;最后,用北宋沈括的事例來說明,解決問題的另一種方法就是“觀察思考”,是按照“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結構來安排的。
《學會合作》是一篇演講稿,以合作的普遍存在、解釋“合作”,來說明“為什么要學會合作”——“小合作有小成就,大合作有大成就,不合作就很難有什么成就”;然后,用交響樂團演奏和模擬逃生成功的事例,分層說明“怎樣學會合作”——“成功的合作不僅要有統(tǒng)一的目標,要盡力做好分內(nèi)的事情,而且還要心中想著別人,心中想著集體,有自我犧牲的精神”;最后,說明了“學會合作的結果”——“只有學會與別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而《談禮貌》恰好處于上述四者的中間,前有《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所舉事例均直接證明論點;后是《學與問》《學會合作》,所舉事例均得出分論點。分論點之間的關系一為承接型(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一為并列型(不僅要有同一目標,盡己之能,而且要為著集體,自我犧牲)?!墩劧Y貌》也通過舉例得出分論點,其所舉事例是層遞型:第一例有求于人,講禮貌較容易;第二例有負于人,講禮貌也不難,畢竟自己理屈;第三例人負于我,講禮貌就是一種風度與素質(zhì)了。所以說,“反映出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養(yǎng)”。三個例子是遞進的,從不同的層面說明了禮貌待人的好處,也為最后文章論點的提升提供了足夠的明證。
細讀《談禮貌》的事例,發(fā)現(xiàn)其敘述比較具體,有行為和對話的描寫。與議論文一般選用事例,只要能證明觀點,語言相對簡潔有悖,這是為什么呢?對照論點“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來看,這樣寫確實是在論證觀點?!岸Y貌待人”,必須要有人物的行為;“使用禮貌語言”,必須要有人物的語言,議論文的每句話實實在在都在為論點服務!
三、 定點
通過對《談禮貌》的具體解讀,其作為一篇文章所具有的與其他文本不同的特點基本上都讀到了,這些是否都作為教學目標進入課堂?假定我們的學生是理想狀態(tài)的,也就是“這個學段學生的一般情況”,那么一方面要考慮與前后此類文體的關聯(lián),另一方面要考慮課堂教學時間是個常數(shù),精當才會有效。
《談禮貌》在五年級下冊,之前學生已學過《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已經(jīng)認識了議論文這種文體,也了解了文體的基本特點,初步把握了文體的基本結構:提出觀點——舉例論證——提升觀點。通過學習《說勤奮》,學生對事例選取的典型性有一定認識,還可以用讓學生選擇的方式補充一個外國人通過勤奮成功的事例,那學生對事例典型性的認識會更深入一點。通過學習《滴水穿石的啟示》,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在舉例論證時,不但要典型,兼顧古今中外,還可以舉反面的例子,事例的語言要簡潔,只要能說明觀點就可以。通過讀后感的寫作,學習為“只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才能成功”這一觀點尋找合適的事例,初步學會數(shù)事一議的寫法。
《談禮貌》則要讓學生認識到其例證為一事一議,三議均證明觀點,層層遞進,結構嚴謹,語言生動,有別于一般議論文,恰恰是為了證明觀點。通過學寫“一個能說明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深化對一事一議結構和文章主旨的認識。所以,其核心目標表述為:在文本閱讀與比照中,認識一事一議、層層遞進的論證方法,以及語言為觀點服務的表達特點,并在學寫“禮貌待人好處的事例”中體現(xiàn)出來。
上面三篇文章雖然也是通過具體的人物事例來說明觀點,但較多地停留在認識層面,而后兩篇文章則直接進行實踐指導。《學與問》圍繞觀點“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通過兩個事例告訴學生,要學到知識,首先,要善于提出問題;接著,要想辦法解決問題——向他人請教、觀察思考,其中“向他人請教”是用了道理論證的方法。因此,核心教學目標可以定為:在閱讀和比較中理清分論點之間的承接關系,初步認識道理論證,并試著用這樣的方法說清“怎樣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會合作》圍繞這個中心論點,從“為什么”“怎么樣”“結果”這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其中“為什么要學會合作”“怎么樣學會合作”均用了歸納論證的方法,而“怎么樣學會合作”中兩個分論點為學生熟悉的舉例論證,其關系為并列型。因此,本課的核心目標可以確定為:在與同文體文章的比較中把握本文結構,理清分論點之間的關系,學習用歸納論證法寫一段話。
以上,更多的是從文本本身所具有的因素來思考其與前后其他同類文本的承接與關聯(lián),而將學生設想為理想狀態(tài),當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理想狀態(tài)有偏差時,必須根據(jù)學生實際作出調(diào)整,適當?shù)亟档突蛱岣咭?,重新制定目標?/p>
(作者單位:無錫市惠山區(qū)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