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讀豐子愷的《緣緣堂隨筆》,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在他的心間播下了生命的種子。雋永優(yōu)美。恬淡意遠(yuǎn)的散文,加上江南水鄉(xiāng)獨具的民俗鄉(xiāng)情的畫,讓我讀來心弦微顫,老是反復(fù)品味其中的韻味。作家王西彥曾經(jīng)說:“讀子愷先生的作品時,使你感到自己面對一位心地異常坦率的長者,聽他既無保留,也無顧忌地傾吐肺腑。”散文集中的《初冬浴日漫感》,仔細(xì)賞讀,感覺蘊含著人間的情味。
這篇隨筆是豐子愷經(jīng)歷初冬時,沐浴陽光的感受。小半書桌的陽光讓他領(lǐng)略到夏天的離去、冬天的來臨。背著窗,在椅子上看書,冬日的暖陽使人有一種難以言狀的快適?!斑@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陽似乎正在把一種祛病延年、起死回生的乳汁,通過了他的光線而流注到我的體中來?!?/p>
豐子愷說自從離開故居后,兩個月后方歸來。久違的陽光有一種重逢的感覺,仿佛是多年未曾體驗過的驚喜。物是人非,他吃驚于自己的感覺,不禁“被初冬的日光籠罩在南窗下,身上發(fā)出汗來,漸漸潤濕了襯衣”。冬天的浴日與夏天的揮扇,領(lǐng)會了自然界的歲月交替。思緒與情感逐漸開始延伸到靈魂深處。
在豐子愷看來,前日所棄變成今日所求,墻壁、熱水壺、棉被、沙發(fā)、椅子、竹榻等夏天厭惡之物,忽然在冬天又顯得虎虎生氣了?!扒叭罩米兂闪私袢罩鶒海耧L(fēng),從前人遇到了它都稱‘快哉!歡迎它進來,現(xiàn)在卻拒絕它,把它防賊一樣?!狈磸?fù)對比后,豐子愷筆鋒一轉(zhuǎn),揭示是自我的感覺變叛了。而感覺的變叛是源自自然界深深的影響。層層遞進,由表及里,把人引入對外界環(huán)境的思考。時過境遷,那種牽掛的舊物是沒有變的,變化的是人的感覺和心情,而感覺的變化又被客觀事物所感染。
最終豐子愷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人生也有冬夏。童年如夏,成年如冬;或少壯如夏,老大如冬。”人的一生在少壯期是充滿激情和活力的,夏天也如此,人生的終老期是沉穩(wěn)厚實的,孤獨的,蒼老的,陳腐的,而冬天也如此。自然四季和人生四季作一番比較后。將自己對四季的印象和人生的感受形象而深刻地表達(dá)出來,讀完該文后能領(lǐng)悟到人生最真的意義。
(摘自《遼沈晚報》徐振萍/文)
那是冬天的黃土路
顧城
那是冬天的黃土路
路邊堆積著卵石
塵土在淡漠的陽光中休息
在寒冷中保持著體溫
我們走累了
你說:看不見那幢空房子
也許沒有,我們坐一下吧
這里有一個土坎
我熟悉土坎上的干草
它們折斷了
獻出了僅有的感情
它們告訴我
在夜里,一切都會改變
最善良的風(fēng)也會變成野獸
發(fā)出一聲聲荒野的嚎叫
它們說:別坐得太久
然而,你睡著了
很輕地靠在我的肩上
你棕色的頭發(fā)在我的胸前
散開
靜靜地散開
疲倦得忘記了飄動
太陽,太陽不能再等了
同情的目光越來越淡
我失去了把你喚醒的語言
那是冬天的黃土路
黑夜開始在陰影中生長
第一顆星星沒有哭泣
它忍住了金黃的淚水
你輕輕地靠在我的肩上
在我不會冷卻的呼吸里
你嘴唇抖動著,在夢中訴說
我知道,那是請媽媽原諒endprint
黨建文匯·下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