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
摘要:企業(yè)中,存貨地位至關重要,我國現行的存貨計價方法主要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那么不同計價方法有什么特點、選用不同方法對企業(yè)的影響情況,是本文分析的點,通過本文的分析探索使企業(yè)能更好的管理存貨。
關鍵詞:存貨計價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
眾所周知,企業(yè)多以盈利為目的,所以存貨的管理及計價方法顯得至關重要。在我國現行的企業(yè)會計準則中,后進先出法已經被取消,現行的存貨計價方法主要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選用不同的計價方法對于企業(yè)的影響也是不同的。不同行業(yè)、不同規(guī)模企業(yè)選擇存貨計價方法的不同,可能導致很多方面的差別,下文我們分析一下。
1.進價不斷變化下不同存貨計量方法的結果比較
1.1 假設進貨價格不斷攀升。B公司銷售某種商品,假定所得稅25%,月初剩余W商品450件,每件18元;本月購進2批商品,分別為9月5日250件,每件20元;9月19日300件,每件25元。發(fā)出了3批,9月2日,300件;9月18日250件(100件原存貨,150件系9月5日購入);9月26日,150件(100件系9月19日購入,50件系期初存貨)。售價穩(wěn)定,保持每件30元不變。經計算,相關結果見表1:
通過表1可直觀看出,在漲價情況下,采用先進先出法的利潤最可觀,即發(fā)出的成本較低,期末剩余價值大。而其他三種方法中,根據情況和程度的不同,期末剩余存貨成本較低,即發(fā)出存貨成本較高,導致相關的利潤較低。
1.2 假設進貨價格不斷下降。B公司銷售某種商品W,假定所得稅25%,月初剩余W商品450件,每件18元;本月購進2批商品,分別為9月5日250件,每件16元;9月19日300件,每件15元。發(fā)出了3批,9月2日,300件;9月18日250件(100件原存貨,150件系9月5日購入);9月26日,150件(100件系9月19日購入,50件系期初存貨)。售價穩(wěn)定,保持每件20元不變。
通過表2,顯然可見在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先進先出法下的利潤最少,即發(fā)出的成本最高,期末剩余價值最小。而其他三種方法根據情況和程度的不同,期末剩余存貨成本均較高,即發(fā)出存貨成本較低,導致相關的利潤也相對較高。個別計價法由于計算完全吻合真實情況,所以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具有特殊項,規(guī)律較少。
1.3 假定價格不斷波動
在價格波動情況下,不同計價方法的計算結果也存在較大差異,所得稅、凈利潤等相關數據都會受到直接影響,這種情況下,加權平均法能對利潤、納稅起到均衡作用。
2.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yè)的影響
2.1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其一,對利潤表的影響。存貨計價方法的不同直接影響發(fā)出存貨和剩余存貨的計量。概括來說,利潤=收入-費用,售價固定情況下的收入不變,因此如果計算的銷售成本不同,將直接改變當期利潤。
其二,對資產負債表的影響。存貨計價方法直接影響期末資產負債表中存貨的列報金額,從而影響流動資產和資產總額的金額。同時影響所有者權益相關項目,使資產總額及權益總額的結果有了不同的變化。
2.2對企業(yè)納稅的影響。在購入價格變化較大的情況下計算所得稅時,若采用移動加權平均法計價,鑒于其對總價起到的平衡緩沖作用,會使得材料費用的單位價格相對平均,產品成本也相對穩(wěn)定,從而導致納稅相對平穩(wěn)。而增值稅的繳納方面,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均不受存貨計價方法影響,所以計價方法的選擇不考慮增值稅的影響。
2.3對財務比率的影響。其一,對企業(yè)償債能力的影響。償債能力分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的流動比率,以及長期的資產負債率,都包含了存貨信息,因此會受到計價方法的直接影響。但速動比率不含存貨數據,一般不受影響。在價格不斷上升時,先進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貨金額較大,故流動比率及資產負債率等指標的計算結果相應較高。
其二,對企業(yè)營運能力的影響。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會影響存貨的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等,一般來說,剩余存貨的計算結果越大,相關周轉率的計算值越小。
其三,對企業(yè)盈利能力的影響。由于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直接導致利潤的不同,凈資產收益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都與其緊密相關。
采用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時,要考慮對這些指標的影響,在存貨計價方法不同的選擇及運用下,相關數據均會受到影響,導致各種財務比率和對企業(yè)的分析都會存在差異,一方面影響到企業(yè)對存貨采購批次、頻率、次數等相關政策的制定,也影響外部對企業(yè)經營情況的評價。
3.影響各種計價方法選擇的因素
3.1 企業(yè)內部的存貨管理。根據存貨的特點、企業(yè)采購的實際情況以及存放地點進行選擇。如果批量少,存放位置易辨別,可選擇個別計價法,收入和費用的配比更符合真實情況;也可選擇先進先出法和移動加權平均法,能夠在個別計價的基礎上簡化分辨存貨的過程。如果批量多,存放不易分辨,且存貨的收入和發(fā)出較頻繁,則先進先出法、個別計價法、移動加權平均方法都因操作復雜,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更加適合。
3.2 企業(yè)外部的經濟環(huán)境。了解企業(yè)具體情況,以及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其一,如果企業(yè)所采購的存貨價值波動較大,并且采購頻率較高,那么先進先出法和個別計價法的操作復雜,加權平均法更符合實際。其二,視外界對存貨價格敏感程度。部分企業(yè)選擇以成本情況確定相關產品銷售價格,則要考慮外界對存貨價格的敏感程度,選擇匹配企業(yè)的存貨計價方式,保證企業(yè)競爭力的同時,實現企業(yè)目標利潤。
4.結語
對于企業(yè)選擇何種存貨計價方法,要根據企業(yè)內外部的具體情況,以及企業(yè)對財務數據要求來選擇,不同行業(yè)、不同規(guī)模都有不同的選擇。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存貨計價方法一經選定,不得隨意變更,所以選用存貨計價方法時應該慎重并且考慮長遠。(作者單位:長春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戶晗.企業(yè)存貨計價方法選擇的所得稅動機-基于案例的分析[J].企業(yè)導報.2015(1).
[2]張美星.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yè)會計核算的影響[J].中國市場,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