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紅
摘 要:方言本字考,是針對方言中一些只具有音和義的詞,考察最符合其音和義的形,此形可追溯至上古的最原初形式,也可為后起字。重慶地處我國西南地區(qū),方言保存相對完整,出現(xiàn)一些方言字找不到本字的現(xiàn)象。本文運用文字、音韻和訓詁的知識,并結(jié)合古文獻材料左證,竭力于考察一些重慶方言中一些詞的本字。
關(guān)鍵詞:方言本字;廣韻
一、挺[thi?12]
“挺”在重慶方言中作動詞,其后一般少帶直接賓語,多帶結(jié)果補語,指把某事物從原地拔出來或從原位置移開。
例句:
①你找把鉗子把這顆釘子從木板里~出來。
②沒有鋼釬我們~不動這塊石頭。
《廣韻·青韻》:“挺,挺出?!薄墩f文》:“拔也。徒鼎切?!薄巴Α敝泄艜r為定母、上聲、開口,為四等韻。
《說文·手部》:“挺,拔也。從手,廷聲?!薄秶Z·吳語》:“被甲帶劍,挺鈹搢鐸?!表f昭注:“挺,拔也?!薄段倪x·潘岳<西征賦>》:“垂餌出入,挺叉來往?!崩钌谱ⅲ骸巴?,拔也。”
由是,今重慶方言口音與中古音完全一致?!巴Α睘橹貞c方言中“~[thi?12]出來”的本字。
二、跳[thiau31]
“跳”在重慶方言中是個動詞,其后一般不帶賓語,指小孩子或不爭氣的人快速走不見或跑不見。
例句:
①你娃兒一下午~到哪去耍了。
②一遇到事,他比誰都~得快。
根據(jù)[thiau31]在《廣韻》中的聲韻調(diào)地位,查到兩個字與疾走義接近,這兩個字在《說文》中亦有收納:
其一,《說文》:“跳,蹶也。從足,兆聲。一曰躍也?!?/p>
《廣韻》:“徒聊切,平蕭定?!庇帧都崱罚骸巴搅饲?,宵部?!?/p>
其二,《說文》:“趒,雀行也。從走,兆聲。”
《廣韻·蕭韻》:“《說文》云:‘雀行也。徒聊切?!蓖躞掎尷骸叭粼迫感小V溉钢?,則非許君之意。雀能躍不能步,人之跳似之,故雀行仍指人?!笨梢姟摆q”的本義是像雀一樣跳躍行走。
由此,“跳”字雖然今讀為去聲,實際中古音為平聲,與今重慶方音同。然“跳”和“趒”是義相近的字。根據(jù)唐蘭先生的觀點:“凡義相近的字,在偏旁里可以通轉(zhuǎn)?!辈⒄J為這種通轉(zhuǎn)和演變不同,它“卻不是時間關(guān)系,在文字的形體沒有十分固定以前,同時的文字,會有好多樣寫法,既非特別摹古,也不是有意創(chuàng)造新體,只是有許多通用的寫法,是當時人所公認的?!?/p>
王筠《釋例》云“(趒)與足部跳同”。按,跳趒當為一對音變構(gòu)詞。原始詞趒讀請聲母平聲(吐雕反),專指雀行。雀行以跳為主要特征,其后詞義擴大,指一般意義的跳。通過聲母旁紐變讀為濁聲母平聲,字作跳。原始詞與滋生詞為清濁母對立,符合變讀構(gòu)詞的一般規(guī)律。
《現(xiàn)代漢語字典》中“跳”作[thiau31]讀時除“跳躍”義之外還有“疾走”義,例《史記·荊燕世家》:“澤還兵備西界,遂跳驅(qū)至長安。”裴骃集解引《漢書音義》曰:“跳驅(qū),馳至長安也?!庇纱?,“跳”字從音和義兩方面說明了其在重慶方言中的音和義,由此推測“跳”為“[thiau31]哪去了”的本字。
三、拽[ie53]
“拽”在重慶方言中作動詞,義為把東西緊緊揣在手里或身上。
例句:
①把錢~好,不要掉了。
②不能把錢放在外面,要~在衣服里頭。
從音看,“拽”在《廣韻》中:“羊列切,又余世切?!蓖裰貞c方音?!队衿な植俊罚骸啊В畳w?!薄都崱ぜ理崱罚骸白?,拖也?!背巴稀钡囊馑纪?。《現(xiàn)代漢語字典》中“拽”作[ie53]讀時除“拖”義外還有“揣帶”義,例《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十八回:“(蓋道云)便把札子取了出來,給大家瞧一瞧,仍就拽在身上。”由此,“拽”字從音和義兩方面說明了其在重慶方言中的音和義,由此推測“拽”為“[ie53]在身上/手里”的本字。
四、抻[t?h?n55]
“抻”在重慶方言中作動詞,義為扯、拉長。
例句:
①不要狠起~,把衣服~爛了。
②拿太硬的泥巴去補墻容易把墻~破。
《廣韻·震韻》:“抻,物長也。試刃切?!逼湓凇稄V韻》中的聲韻調(diào)地位為書母、真韻、去聲。按反切規(guī)律,“試”為次清聲母(非全濁聲母)故被切子為送氣音,故切音為 [t?h?n55]。清翟灝《通俗篇·雜字》:“抻,展物令長也?!薄度辶滞馐贰返诙换兀骸埃ㄅF掷桑┌焰i~開,見里面重重包裹?!瘪T驥才等《義和拳》:“兩個有人命血債的財主,被團民~著發(fā)辮,砍頭示眾。”由此,“抻”字從音和義兩方面說明了其在重慶方言中的音和義,由此推測“抻”為“[t?h?n55]爛/破”的本字。
五、挋[?en12]
“挋”在重慶方言中作動詞,義為用手或借助帕子等擦某物使其潔凈。
例句:
①水弄得到處都是,快用塊布把這灘水~干凈。
②不要用你那個濕闕闕的手來我身上~。
《爾雅·釋詁下》:“挋,清也?!惫弊ⅲ骸罢裼?,抆拭,掃刷,皆所以為潔清?!鼻宥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手部》:“挋,謂抑按之使干?!薄秲x禮·士喪禮》:“乃沐櫛,挋用巾。”鄭玄注:“挋,晞也,清也?!惫盼膾櫧宰髡瘛!抖Y記·喪大記》:“浴用絺巾,挋用浴衣?!笨追f達疏:“挋,拭也。用生時浴衣拭尸肉,令燥也?!碧苿⒂礤a《說驥》:“起之居之,燥之挋之?!笨梢娭辽瞎攀?,“挋”便有擦干使?jié)崈舻囊馑迹⒂形墨I左證這一含義。由此,“挋”字從音和義兩方面說明了其在重慶方言中的音和義,由此推測“挋”為“[?en12]干”的本字。
六、焮[?ie31]
“焮”在重慶方言中作動詞,義為火氣炙烤著人。
例句:火架大了很~人。
《廣韻·欣韻》:“焮,火氣,香靳切。”《玉篇·火部》:“焮,炙也。”《集韻·焮韻》:“焮,炙也。一曰爇也。”《左傳·昭公十八年》:“司馬、司寇列居火道,行火所焮?!倍蓬A(yù)注:“焮,炙也。”(唐)杜甫《火》:“熱欲焚昆侖,火彌焮洲渚。”由此,按《廣韻》中的反切,“焮”字切為[?in12]音。與今重慶方音聲母相同,韻母不同。今筆者考慮,這可能是由于重慶方言中各地次方言音的差異之別。從總體上看,“焮”與重慶方言中“火烤人”的意義相同,且音相近。故可初步推測“焮”為“火[?ie31] 人”的本字。
七、?[ua53]
“?”在重慶方言中作動詞,指用凹狀器皿(如勺、瓢等)去盛起散狀物的動作;也指用手做凹狀拿起物品的動作。
例句:拿個瓢去壇子里~點米。
《<說文>徐鉉等》音瓦。《西游記》第八十一回:“我相你有些兒偷生~熟被公婆趕出來的?!?/p>
由此,“?”從音與義兩方面說明了其在重慶方言中“[ua53]”的讀音和“用來表示用瓢等器物盛東西這一意義”,所以判斷“?”為“[ua53]米”的本字。
八、?[lau53]
“?”在重慶方言中作動詞,義為扛。其后可接賓語,可不接賓語。
例句:
①把這袋米~回屋里去。
②你要是~不動就不要~了。
《字匯補》:“落好切,音老。”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二章:“右肩頭~一根梭鏢。”
由此,“?”字從音和義兩方面說明了其在重慶方言中的音和義,由此推測“?”為“[lau53]不動/米”的本字。
九、?[?i12]
“?”在重慶方言中是個形容詞,義為黏,使用時多為詞組“油~~的”。
例句:
①桌子沒抹干凈,油~~的。
②你看你頭發(fā)好幾天沒洗,都油~~的了。
《廣韻》:“脯長尺有二寸曰?,儀禮作膱。之翼切?!庇帧稄V韻》:“?,肥腸。除力切,音直?!薄都崱罚骸百|(zhì)力切,并音職?!薄吨芏Y·冬官考工記相膠注》:“脂膏?敗。?,黏也。”《疏》:“今人頭發(fā)積有脂膏者,則謂之?。?亦黏也?!薄侗静菥V目·草部·蘭草》:“夏月采置發(fā)中令頭不??!惫饩w二十六年《墊江縣志·風俗》:“發(fā)黏曰??!?/p>
按“?”在《廣韻》中都為入聲,根據(jù)語音演變規(guī)律,入聲字在重慶方言中多歸入陽平,此為調(diào)值變化之緣由。除此,今重慶方言中無卷舌音,故“?”的讀音也遵循了語言內(nèi)部演變規(guī)律,聲母由舌尖音[?]而舌面化為[?]?!?”字從音和義兩方面說明了其在重慶方言中的音和義,由此推測“?”為“油[?i12] [?i12]的”的本字。
十、拃[?a53]
“拃”在重慶方言中做量詞和動詞,作量詞時義為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兩端間的距離;作動詞時表示張開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長度。
例句:
①我測了下,這差不多就一~寬。
②你~一~,看有多長。
“拃”用作動詞和量詞的情況可見于多處文獻。如王綬青等《斗天圖》:“抱起望水石,伸開手指量又拃?!贝颂帯皰€”做動詞。阮章競《漳河水·盼喜報》:“那天給你剪鞋幫,多大多小我不用想,一拃拃長來再加三指,不肥不瘦合腳樣?!惫吻濉洞蟮队洝返诙淼诹拢骸八麑⒋竽粗疙斣谧约旱念^皮上,又伸直中指頂在大爺?shù)氖中睦?,然后說:‘還差一拃呀!”此兩處“拃”用作量詞。
現(xiàn)北京話使用該義時多讀作[t?a214],但重慶方言中無卷舌音,所以[t?a214]遵循語言內(nèi)部演變規(guī)律,聲母由舌尖音[?]而舌面化為[?]?!皰€”字從音和義兩方面說明了其在重慶方言中的音和義,由此推測“拃”為“一[?a53]長”的本字。
參考文獻:
[1] 陳彭年.《宋本廣韻》.江蘇教育出版社,1982 .
[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第二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 蔣宗福.《四川方言詞語考釋》.成都:巴蜀書社,2002.
[4] 紀國泰.《屬方言》 疏證補》.巴蜀書社,2007.
[5][ 清 ] 錢繹 《方言箋疏》, 中華書局,1991 .
[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 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 .
[7][ 清 ] 李寶 《屬語校注》,巴蜀書社,1990 .
[8] 彭金祥.川西入聲方言本字考 [J].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