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狄更斯和雨果是人道主義文學創(chuàng)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本文以二者作品《霧都孤兒》和《悲慘世界》為依據(jù),通過對狄更斯和雨果人生經(jīng)歷、作品反映人道主義思想核心及本質(zhì)體現(xiàn)的比較,分析二者人道主義的共同點與差異所在。
關(guān)鍵詞:狄更斯《霧都孤兒》 雨果《悲慘世界》 人道主義 比較
19世紀是一個資本主義與封建王朝對抗激烈的時代,資產(chǎn)階級為喚醒人們推翻封建王朝,建立資產(chǎn)階級的社會,人道主義就成了他們手中反抗的武器。而人道主義思想同樣也體現(xiàn)在這一時代的文學作品中。狄更斯和雨果,作為當時英國與法國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同樣也作為人道主義精神的宣揚與貫徹者,在他們的作品《霧都孤兒》和《悲慘世界》中很大程度地反映出人道主義思想。本文以《霧都孤兒》和《悲慘世界》為依據(jù),探究狄更斯和雨果希望通過人道主義思想構(gòu)建理想社會的設(shè)想,比較兩人在人道主義思想上的不同之處。
人道主義是“一種源于歐洲文藝復(fù)興運動時期的思潮,它的核心是關(guān)注人、關(guān)愛人,宣揚一種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狄更斯和雨果雖然宣揚的都是人道主義,但二者由于生活環(huán)境與個人經(jīng)歷的不同,在對人道主義的理解上存在著差異。
一、人生經(jīng)歷對作者人道主義思想影響的比較
狄更斯和雨果有著迥異的人生經(jīng)歷,這也是導(dǎo)致兩人在人道主義思想上有不同之處的源頭。
查爾斯·狄更斯,1812年出生于英國的樸次茅斯市郊,這個時代是英國工業(yè)革命后資產(chǎn)階級發(fā)展勢頭迅猛的年代,幼年時,狄更斯的父親因欠下了巨額債務(wù)卻無力償還而被囚于監(jiān)獄。當時正在讀書的狄更斯因此被迫輟學,全家人沒有生活來源,只能淪落到監(jiān)獄。父親的這一事件給狄更斯的心靈蒙上了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為了極力擺脫這樣的人生,他不得不自謀生路。11歲的狄更斯選擇只身來到遠方親戚拉莫特的作坊當學徒,在這里,狄更斯受盡生活的磨難,體驗了他這個年紀本不該接觸的生活。這段屈辱的日子,讓他一生都難以忘懷,也使他萌生了人道主義思想最早的念頭。
童年的痛苦回憶是狄更斯一生都難以忘懷的。由于親身經(jīng)歷過苦難,他才會對這種社會最底層的人的生活感同身受,才會心生慈悲與憐憫,才會將這一思想上升到人道主義的高度,并將這種思想作為自己一直都堅持的原則。正是他這種悲天憫人的情懷才使得他的作品時時反映出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成為現(xiàn)實主義文學中不朽的代表作。
而雨果的幼時身世與狄更斯相比可以說是平順得多。1802年,雨果出生于法國貝桑松的一個軍官家庭。這樣的背景使得雨果不會像狄更斯那樣在童年時親身經(jīng)歷下層社會的悲慘生活,因此在雨果的作品中,在反映社會小人物生活圖景的真實性方面比起狄更斯就稍顯不足。雨果的父親參加過法國資產(chǎn)階級大革命,信仰共和主義,然而雨果的母親卻是波旁王朝的忠實擁護者。父母政治觀上的敵對導(dǎo)致二人產(chǎn)生矛盾,長期分居。年幼的雨果跟隨母親生活,因此接觸到的都是保守黨人的思想,這對他早期的作品影響很大。雨果早期的作品尤其是最初的詩歌,內(nèi)容都是保皇主義和宗教。社會的現(xiàn)實與雨果自身的經(jīng)歷和判斷讓他慢慢改變著自己的政治觀。后來,雨果發(fā)表了著名的《〈克倫威爾〉序言》,在那里面雨果指出,“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藝術(shù)形式,歷史上沒有永恒不變的藝術(shù),因此盲目模仿古代是非?;闹嚨摹薄K麍詻Q主張,“新時代的藝術(shù)必須拋棄古典主義的梗桔”。那時候雨果的思想就在轉(zhuǎn)化,直到1830年七月革命后,雨果才在政治上進一步走上左翼的道路。1848年“二月革命”開始時,雨果已成為堅定的共和黨人,并當選為制憲會議的成員,成為法國國民議會中社會民主左派的領(lǐng)袖。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fā)動反革命政變。雨果立即發(fā)表宣言進行反抗。在隨后長達十九年的流亡生活期間,雨果始終堅持對拿破侖三世獨裁政權(quán)的斗爭,并堅持寫作。其《悲慘世界》就是在這樣的生活背景下完成的。
故狄更斯的人道主義來源于他兒時遭受的苦難和對下層小人物的同情;雨果的人道主義來源于對國家時局動蕩而牽扯到的人民流離的悲憫。一個細膩真實,一個視角長遠。
二、人道主義思想核心的比較
狄更斯追求自由平等,在他的作品中不但關(guān)注下層人民、弱勢群體的苦難命運,而且對不合理的社會制度進行大膽猛烈的抨擊。他認為這是造成下層人民苦難的根本原因。在《霧都孤兒》中,奧利弗是一個貧苦的孤兒,每天受到欺凌壓迫,不能追求自己生存的權(quán)利,就連在連日饑餓的驅(qū)使下向盛粥的先生“多要一點”也被“穿白袍的先生”扣上了“這小東西將來必定會被送上絞刑架”的罪惡帽子。貧苦的人們生不如死,而有錢人卻過著空虛糜爛的生活,在奧利弗空著肚子走了幾天的路,餓得“連開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的時候,富人家還在讓夏洛蒂用碎肉喂狗,讀起這段心酸的文字,真有一種杜甫當年“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悲憤。其次,他反對功利主義,他認為,人與人之間應(yīng)該是關(guān)懷與友愛,而不能事事以利益為參考。以費金為首的盜竊團伙,正是將利益放在首位而不顧倫理人性的亡命之徒。他們搶劫偷竊,誣陷利用奧利弗,他們的眼中沒有了人性與善良。當奧利弗中槍受傷后,因為怕他成為拖累而狠心將他丟棄在農(nóng)田水溝中,在是否回去找他的問題上各自以冠冕堂皇的說辭以撇清關(guān)系,推脫責任,這些人便是功利主義的化身,也正是狄更斯所要反對的。
雨果的人道主義精神的核心則是仁愛與救贖。冉阿讓在受到米里哀教主仁愛的感化之后,誠心向善,重新開始他的人生,他替芳汀撫養(yǎng)珂賽特,救助窮人,乃至后來成為市長,他想要通過自己現(xiàn)在的善行來為過去自己犯下的罪惡贖罪,他想要用自己的仁愛與救贖來喚起更多的人的善與愛。
因此狄更斯的人道主義精神是超越了金錢、權(quán)力和階級地位的人道主義,是以人、人性為核心,以怎樣解決社會問題,帶給下層人民生活質(zhì)的改變?yōu)槟康牡娜说乐髁x;雨果宣揚的人道主義精神是一種仁愛精神,抒發(fā)的也是一種平等的思想。這種仁愛可以感化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感化冰涼冷漠的人心,打破宗教、階級對人們的壓迫剝削。
三、人道主義的本質(zhì)體現(xiàn)上的比較
狄更斯的人生經(jīng)歷是十分坎坷曲折的,因此在他的作品中也反映出他對社會的要求,就是希望社會的每個利益方都能退讓一步。統(tǒng)治者對人民的嚴苛少一些,壓迫少一些;人民互相之間猜疑少一些,索取少一些,而關(guān)愛多一些,寬容多一些,以德報怨,才能構(gòu)建理想中的社會?!鹅F都孤兒》中,奧利弗誤入賊窩,雖環(huán)境險惡,費金與“貝茨小老板”也一直對奧利弗進行恐嚇威脅和逼迫,可奧利弗始終堅持著自己善良的本性,不同流合污。即便是被作為盜竊的“工具”,在被從小窗子放入房間內(nèi)時,善良的奧利弗仍然想著要在走過轉(zhuǎn)角時大叫向主人報警;在被費金等人騙去偷手帕時,他嚇得不會說話。這樣善良的人,上天也不忍對他一直殘忍,最終奧利弗找到了自己的幸福。與奧利弗一直陪伴的南希,這個善良的姑娘,雖然一直身處“賊窩”,可她卻不改自己善良的本心,不失自己的良知,最后雖然南希失去了生命,但她的死喚起了社會更大的正義力量,這也是對她善良的一種回報。從奧利弗和南希這兩個人物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狄更斯想要通過文字傳遞給我們的思想,那就是人性中的善與愛。
雨果在《悲慘世界》中反映的人道主義帶有強烈的批判性,批判暴力的法律懲治。《悲慘世界》中,沙威雖然是法律的化身,但他對冉阿讓的多年追查換來的不是社會的安定和諧,也不是被捕之人的反省懺悔,而是造就更大的惡的后果。冉阿讓迫不得已偷取面包被判重刑期滿釋放后,他因為法律的不公是以敵對的態(tài)度面向社會的,但是米里哀主教主張用愛來感化人心,而不是以暴制暴,這才是雨果想要表達的思想。冉阿讓與芳汀所代表的是下層人民,冉阿讓被生活逼迫,本想通過勞動獲得收入,卻無奈沒有出力之處,他只是不想讓姐姐的孩子餓死,其實本心并不想要為惡。芳汀也是如此,她本善良純潔,卻因不公平的社會和罪惡的法制,在她變賣一切甚至出賣自己的身體的時候,卻仍然被這個黑暗的社會逼得無處容身。他們以及千千萬萬的下層人民都沒有錯,雨果認為有錯的是這個社會暴力的法律懲治。米里哀主教的感化,不僅冉阿讓變成一個回饋社會的善良的人,沙威最終因此悔悟而選擇自殺。雨果想要傳達的便是善與惡的角逐,善能感化惡的基于人的尊嚴的思想。所以狄更斯的人道主義精神本質(zhì)體現(xiàn)為善惡有報、邪不勝正,雨果的人道主義精神本質(zhì)體現(xiàn)為善能感化惡,人性本善。
狄更斯與雨果都是這一時代偉大的人文主義者,不同的社會背景使得兩人在人道主義思想的具體內(nèi)容上有所差異,但以人為本的理念卻是兩人所共有的。人道主義思想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經(jīng)久不衰,在現(xiàn)代社會仍舊發(fā)揮著它不可或缺的力量,對人性的尊重與思考是永恒的不朽思想。
參考文獻:
[1] [英]查爾斯·狄更斯.霧都孤兒[M].黃雨石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2] [法]維克多·雨果.悲慘世界[M].李丹,方于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
[3] 李健.試論狄更斯人道主義精神的嬗變[J].張掖師專學報(綜合版),河西學院學報,1992(2).
[4] 徐常蘭.簡析《霧都孤兒》中的人道主義[J].長城,2013(1). [5] 劉曉華,霍月紅.淺析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在“悲慘世界”中的體現(xiàn)[J].芒種,2013(11).
作 者:楊曉宇,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
編 輯: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