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梅洪建老師在班級實行小組合作制,成立優(yōu)勢互補的學生小組,并且通過各種活動來促進小組間的合作與競爭,讓學生快樂成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中,梅老師提出了提高班級小組凝聚力的具體做法,操作性很強,可以為廣大班主任提供一條開創(chuàng)班級工作新局面的路徑。
“要想走得快,一個人走;要想走得遠,一群人走”,這幾乎成為了時下所有人的共識。
具體到班級而言,就是要實行小組合作制,打造班級成長共同體,讓集體的氛圍影響人,讓集體的智慧提升人,讓集體的情感溫暖人??煞纸M之后,并非所有的老師都可以讓小組健康運行,老師所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能不能讓小組團結(jié)起來。
我以為,提高班級小組的凝聚力需要四個基本步驟。
第一步:設(shè)計小組文化
提高小組凝聚力不是口頭要求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形成小組的共同文化,進而形成小組的共同信仰。這是提高小組凝聚力的基本前提。
小組文化設(shè)計,可以包含以下三項內(nèi)容:
組名。這是把機械化的序號組名轉(zhuǎn)化為精神意象的重要舉措。我班的組名有“英雄聯(lián)盟” “翠竹軒” “漁者”等?!皾O者”組在解釋自己的組名含義時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我們不要死讀書,要以探究規(guī)律、低負高效為基本原則?!?/p>
組徽。對于別人來說,組徽就是一個符號,而對于自己小組的成員來說,組徽則是他們精神行走的圖騰。例如“漁者”組的組徽表現(xiàn)的是人在三岔路口尋找出路的迷茫。局外人可能認為這是一群迷茫者的精神外顯,而對他們來說,這恰恰是他們不懈追求的直觀體現(xiàn)——他們是一群勇敢的探路者。
組詩。組詩是非常有意義的選擇,它往往是小組精神的直接表述。例如“翠竹軒”的組詩是《樹》。
樹
一半在塵土里安詳
一半在空中飛揚
一半散落陰涼
一半沐浴陽光
非常沉默非常驕傲
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這首詩表達了他們樂觀向上而又謙虛低調(diào)的精神追求。
另外還可以有組口號、組訓、組旗、組歌、組誓約、組風格、組學習計劃等。不同的班級,可以有不同的設(shè)計,這里不再贅言。
第二步:建立合作機制
設(shè)計小組文化,是提高小組凝聚力的第一步。但小組文化設(shè)計出來之后,時間會讓之成為靜態(tài)的存在,很少會讓它成為流淌在小組成員血管里的血液。為此,小組的進一步凝聚,還需要第二個步驟——建立明確的合作機制。
例如我班第一小組(“英雄聯(lián)盟”)的學習合作計劃如下:
錢嘉祎負責英語學科的學習安排和引領(lǐng),職責包括組織小組內(nèi)部成員分工,把生詞、筆記要點、語法難點和易錯點、錯題整理落實到個人等;
何旻宜負責語文背誦計劃、規(guī)律分析、試題選擇、錯題整理、默寫檢查等;
陸奕周負責數(shù)學錯題整理、預習指導和計劃等;
朱立誠負責物理和化學的計劃安排、錯題整理、難題指導等;
黃萌渝負責歷史和政治的計劃安排、錯題整理和難題指導等;
姚君彥負責生物和地理的計劃安排、錯題整理和難題指導等;
陸奕周同時負責統(tǒng)籌組內(nèi)主要事務,錢嘉祎同時負責計劃落實監(jiān)督。
小組每天第一節(jié)晚自修前必須完成所有作業(yè),第二節(jié)預習新內(nèi)容,第三節(jié)小組討論、交流和整理。
可以說,這個小組合作機制的建立,是他們小組平穩(wěn)高效運行的重要保障。
誠然,這里展示的只是關(guān)于學習方面的合作機制,活動、生活等其他方面的合作機制在實際操作中也必不可少。
小組合作,也不是班主任的口頭要求就可以做到的,建立必要的機制是小組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
第三步:開展特色活動
由于班級有很多小組,如果每個小組的活動方式類似,那么小組的前進動力就會逐漸減弱。為了凸顯每個小組的個性特色,需要開展特色活動,這是提升小組活動質(zhì)量的重要途徑。
所謂特色活動,是小組獨創(chuàng)的、不同于其他小組的活動內(nèi)容。因為它的特殊,就成了小組的得意之作,成了組員自豪的“小秘密”,自然也就成了凝聚小組內(nèi)部關(guān)系的重要紐帶之一。例如我班“蘅芷苑”組就開展了一項“漂流史記”活動,由小組成員輪流書寫小組中每天發(fā)生的重大的或者有愛、有趣的事件。
1.今天(周六)我們小組一起學習,感覺心里充滿了一種說不出的幸福滋味。周五晚上我們就完成了大部分作業(yè),周六的時候有兩名組員收到了母親一起去看電影的提議,但都拒絕了,因為我們要學習。我們小組到鳳凰書城學習,做完了一個單元的《小題狂做》。在書城學習真不錯,一股書香氣,周圍的人都在孜孜不倦地讀書,學累了還可以看會兒書??偟膩碚f,和大家一起學習很舒心,效率很高。
2.周末兩天,我們早上7點半都要到組QQ群里說一句“早安”以表示早起。我早早起床,感覺自己充滿了動力與新鮮感,完全不像以往那樣賴床。本來我以為我是第一個,結(jié)果很意外地發(fā)現(xiàn)有幾個人不到7點就說了“早安”。
上面兩則就是該小組記錄的“漂流史記”,文字間充滿了對自己獨特做法的自豪和與伙伴們一起學習的快樂。這不就是凝聚小組人心的手段之一嗎?
第四步:搭建競爭平臺
外力往往是促進內(nèi)部凝聚的重要條件,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總能創(chuàng)造出讓小組之間開展良性競爭的平臺。我之所以強調(diào)良性競爭,是因為競爭需要“善”的因素,當班級內(nèi)部的競爭缺乏人性的溫暖時,那將是可怕的事情。
小組構(gòu)建之后,它們不應該是平行的運作團體(也就是說,班級的一些公共事務,不是采取簡單的分工來做),而應該構(gòu)建起一種讓所有的小組都動起來的競爭機制,讓班級工作因為競爭而上新臺階,讓小組內(nèi)部因外部競爭而更加和諧。例如我們班的“九月生日會暨小隆中慶中秋”活動,一改大多數(shù)班主任安排專人來策劃、主持等做法,采取的是小組出主意、競爭出方案的做法。先讓每個小組提出小組方案,哪個小組的方案有創(chuàng)意,就采用哪個小組的方案。
以下是第六小組(“羽翾”組)最終提出的方案(也是班級最終采取的方案):
“九月生日會暨小隆中慶中秋活動”方案
主題:讓別人因我而幸福
時間:9月24日
地點:穹窿山小隆中會堂
參加人員:全體同學及其家人,班級全體老師
流程:
1.介紹班級文化,討論何為幸福。詢問在場不同人員對幸福的看法,然后由主持人總結(jié)出班級文化的價值。
2.現(xiàn)場游戲,體驗幸福。做心理游戲,讓每個人感受到來自家人、朋友、師長的力量。
3.優(yōu)點大展示。讓小組代表談“壽星”的優(yōu)點,讓家長談自己眼中的孩子,為每個“壽星”提供正能量。
4.創(chuàng)意禮品評選。評選3~5個最有創(chuàng)意(要求不花錢還能感動人)的禮品。
5.午間加油站。切蛋糕,全體聚餐。
6.訪古惜今。飯后參觀朱買臣讀書臺,了解朱買臣刻苦讀書的故事,感受當下幸福。
分工:
主持:朱奕璇、問昊宇
茶水:“英雄聯(lián)盟”組
布置:“翠竹軒”組、“蘅芷苑”組
收費:“羽翾”組
接待:“漁者”組
后期衛(wèi)生:“桃夭灼灼”組
(注:此方案為簡化版)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方案,尤其是“創(chuàng)意禮品評選”,既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力,又避免了同學之間的攀比。競爭平臺的搭建,既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又可以讓班級的每項工作都做得精彩,可謂一舉兩得。
班級小組的良好運行,需要配套的評價機制。如果班主任按照這四個步驟來提高班級小組的凝聚力,同時配以恰切的評價機制,就可以使班級人心有效凝聚。各小組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會使班級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
(責 編 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