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圓
內容摘要:在高職院校英語的課堂上,有限的師資力量與繁重的教學任務之間的矛盾使高職英語教學面臨著許多困難。本文介紹了以內容為依托的外語教學模式(CBI),論述了CBI在高職院校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CBI 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 英語教學
目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現狀并不十分令人滿意,比如課程設置,教材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都有待進一步完善。內容教學法(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簡稱CBI)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教學借鑒,本文通過該教學法的理念和教學模式來探討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
一.CBI的理念
CBI的理念在于將語言教學基于某個學科教學或基于某種主題教學來進行,被認為是將外語同內容結合起來學習的一種有效教學途徑(Dupuy, 2000; Kasper, 2000; Stryker&Leaver, 1997)。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專注于某種知識的探討上。這種知識可以是任何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從嚴謹的科學知識到他們最愛的流行歌星或者電影之類的東西。讓學生使用目標語而不是母語來學習學科知識,把目標語作為工具來探索知識,最終目標語的語言能力得到了發(fā)展。這種教學理念被認為是發(fā)展語言能力更為自然的一種方式,與我們最初學習母語的方式一致(Peachey, 1999)。CBI理念已在世界各地的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教學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教師們發(fā)現學生十分喜歡CBI教學理念。當學生們學到的是某種知識,而不只是為學語言而學語言的時候,他們的學習動機油然而升。CBI理念也適合于我們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中,學生對和自己工作崗位有關的話題都有比較濃厚的興趣,我們可以運用CBI教學理念在教授崗位知識的同時提高他們的英語水平。
二.CBI教學模式在《實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國內外關于CBI教學模式的研究越來越多,成果也很多,但總的來說是理論成果豐碩,教學實踐少,缺乏實證數據的支持,對于士官英語教學的CBI教學研究很少。并且大多數論文所研究的對象都來自本科院校,探討CBI教學模式應用于高職英語課堂的實踐很少。目前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如何實施CBI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這是職校教師一直思考的問題。
1.《實用英語》教材的選用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保證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實用英語》是研究英語語音、語法、詞匯等英語語言知識在崗位中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課程。課程內容是基于“突出職業(yè)特色、適應學員崗位需求”的理念進行設置的,分為“聽說模塊”和“讀寫譯”模塊。通過“對話”和“語篇”兩種形式,以任務為載體幫助學生實現由語言基本技能向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但是現有的教材還不能系統(tǒng)解決學生對崗位英語的需求,《實用英語》教材尚未形成配套、互相銜接的體系。目前《實用英語》教材還不能全面的涉及到崗位英語所需要的知識,它的實用性也有待考證,并且每個單元相對獨立,對話和閱讀銜接不緊密。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應該緊扣崗位需求,選用原汁原味的材料,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英語教學語境。在閱讀材料方面,需要涉及更多方面的內容,比如本國與外國文化習俗、倫理道德、信息技術等等,主題應該更接近現代生活,以體現時代性、趣味性、可思性、 和使用性的特點。
《實用英語》教材應該體現CBI教學模式的特征,有利于創(chuàng)造一個完整的課堂語境。
2.以CBI教學模式為基礎的《實用英語》課堂教學設計
《實用英語》教材課堂教學設計應以CBI教學模式為基礎。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采用主題模式進行教學
CBI主題模式的教學材料選自目標語原創(chuàng)的各類主題、話題。所選話題應根據學生需求,應能引起學生興趣。圍繞主題,結合聽、說、讀、寫技能,開展綜合訓練,逐步深入。由于主題教學適用于各種水平的外語學習者,對學習者的英語水平要求并不高,且所選的主題可以做到貼切學生崗位需要,因此適用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傳統(tǒng)的士官崗位英語聽說模塊采用傳統(tǒng)的講解知識點,播放錄音,完成練習的方式方式,耗時低效,教師通常是在播放幾次錄音后,要求學員回答問題,或者填補空缺,然后講解答案,這樣對于學生來說,知識難度較大,學生處于一種被動,消極的狀態(tài),同時教師也很難了解學員在聽的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實踐中將主題教學模式應用于英語教學,增強主題的趣味性,開展各種活動來提高教學質量和實現課堂高效,進而提學生的聽說技能。
(2)使用6T模式進行閱讀教學
為了使CBI教學更直接、有效地運用于實踐,Stroller(1997)提出了“6-T”主題模式方案,即主題是貫穿整個課程計劃的中心思想。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主題的確立:依據教員對士官學員的了解與調查,結合閱讀課文內容,從學員的職業(yè)崗位出發(fā),貼近學員的崗位生活,確定一個主題和幾個進行各單元教學課文的子話題,從而擴展、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構建學生的語言知識圖示。
材料準備:教員在準備相關書面閱讀材料和視聽材料的同時,亦給學員確定主題與各單元的子話題,讓學員針對不同話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大量、廣泛的資料搜集。由于學員在自己的崗位方面可能比英語教員更加專業(yè),根據學員提供的資料對課程設計做出適當的調整,以鼓勵學生查找資料的積極性,提高學員學習自主性及學習興趣。
任務的分配:(1)課前學生任務安排:1,閱讀準備的閱讀材料,自己完成預設問題。2自己進行相關知識的搜集3講演,話題寫作或較色扮演等(2)課堂任務可以根據話題的不同安排不同的任務,具有選擇性。主要由以下幾種任務結合進行1,學員走上講臺,做演講或其他表演。其他學員提一兩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2將學員分成固定的學習小組對預設問題進行討論,選代表發(fā)言,每組輪流發(fā)表觀點。其他學員自由提問,每組至少一位學員提問?;蛘?,小組之間采訪等。3閱讀課文或教師播放錄音,找出幾篇文章的主題。
三.激發(fā)學員學習動力、提高教員專業(yè)素質
由于CBI 教學模式注重與崗位需求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畢業(yè)之后迅速適應崗位需求的能力。學??梢苑e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學習崗位知識的興趣,例如不定期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英語知識大賽等活動,鼓勵學生經常光顧英語角等等,為學生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軍事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和機會。
CBI教學模式對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要求較高,教師素質的提高是學生良好學習效果的前提和保障,因為只有既懂英語又懂專業(yè)的教師才能幫助學員盡快掌握專業(yè)內容。因此要通過各種手段加強專業(yè)外語教學的師資培訓,特別是應盡快建立一種讓教師定期、輪流地接受英語和專業(yè)培訓或進修機制。在這一點上很多院校正在摸索切實可行的做法。筆者認為,大體可分為兩步走,即走出去和請進來。走出去即鼓勵在職外語教師出去學習專業(yè)理論;請進來是聘請外單位外語水平較高的人才來擔任專業(yè)外語教員;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素質,積極推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CBI教學模式將英語學習和崗位專業(yè)知識結合起來,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CBI作為一種教學理念,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參考文獻
[1]戴慶寧,呂曄.CBI教學理念及其教學模式[J]·國外外語教學2004(4):16-20.
[2]唐樹良,張國輝.CBI教學法在專業(y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金融教學與研究2010(4):66-68.
[3] 陳莉.CBI教學模式與高職高專英語課堂教學[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9(9):32-34.
(作者單位:海軍蚌埠士官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