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亞光
古代傳記的傳主各異,作者對傳主的評價關(guān)涉其性格習性、氣度才學、品格操守、思想修為、胸襟志趣等各方面,而其中高度概括人物形象的評價性語言,進一步構(gòu)成了學生閱讀和理解的障礙。
對傳主的形象分析和概括,是每年高考文言文閱讀的常規(guī)題型。閱讀過程中很多學生望文生義、斷章取義甚至割裂文意,從而影響對人物的準確認識和對文意的正確理解?,F(xiàn)結(jié)合歷代史傳作品,對理解作品中評價傳主的詞語內(nèi)涵的方法,進行例證分析和歸納。
一、前后添加語素合成理解
很多的單音節(jié)詞變?yōu)殡p音節(jié)詞,是古代漢語向現(xiàn)代漢語的演進過程中的一個顯著特點。閱讀中可以嘗試在原有詞語的前面或后面添加一個語素,合成理解。例如:
少沉毅有志節(jié):沉穩(wěn)剛毅。(《宋史·吳玠傳》)
殊性剛簡:剛直簡約。(《宋史·晏殊傳》)
景性猜忍:猜疑殘忍。(《南史·侯景傳》)
二、運用相關(guān)成語遷移領(lǐng)會
成語中的關(guān)鍵字詞具有重要的語意導(dǎo)向性,概括傳主形象的繁難詞語的意思,可以借助相關(guān)成語環(huán)境來解讀。例如:
愷之矜伐過實:矜持自夸,言過其實。(《晉書·顧愷之傳》)(成語:矜功伐能)
善長外寬和,內(nèi)多忮刻:內(nèi)心妒忌刻薄。(《明史·李善長傳》)(成語:不忮不求)
三、借助已知詞義推求未知
可以借助前后淺顯詞語的意義,進行同向(近義)或異向(反義)推求,例如:
又雅善知人,好推轂寒士。(《明史·楊士奇?zhèn)鳌罚?/p>
由前面的“知人”和后面“推”“寒士”,不難判斷“推轂”為“薦舉、援引”之義。
也可以根據(jù)一詞多義,借助原文相鄰語素推求,例如:
祜貞愨無私,疾惡邪佞。(《晉書·羊祜傳》)
“愨”,在《說文》釋為“恭謹”之義,《辭?!分薪庾鳌罢\篤、忠厚”。根據(jù)前后的語境,例句中的“貞愨”可解釋為“堅貞誠信”。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不以廉正自居。(《三國志·司馬芝傳》)
性仁孝,多矜慈:仁義孝順,憐憫慈愛。(《后漢書·光烈陰皇后傳》)
上面兩例中的“矜”,在高中教材《陳情表》中均有涉及:“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和“凡在故老,猶蒙矜育”。通過知識遷移,上面兩例中應(yīng)該分別解作“自夸、夸耀”和“憐憫,同情”之意。
四、了解古今異義體會差別
古今異義詞大量存在于古代人物傳記閱讀中,評價人物的古今異義詞也不乏其例:
為吏持法深刻(《舊唐書·羅希奭傳》)
課文《荊軻刺秦王》:“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逼渲械摹吧睢弊⒆鳌翱潭尽?,此處強調(diào)傳主執(zhí)法過程中的程度,可解為“苛刻嚴峻”。成語“深文周納”亦為佐證。
了解了這一現(xiàn)象,對于避免望文生義甚至以今律古很有幫助。例如:
性禁害。(《舊唐書·吉溫傳》)
“禁害”不是禁絕殘害,那樣就變成仁慈了。事實上此處當講作“陰險刻毒”之義,與“噤害”(嘴里不說而存心害人)相類。
五、結(jié)合文字形體加以分析
遇春沉鷙果敢:沉著勇猛,果斷勇敢。(《明史·常遇春傳》)
“鷙”,從形體上看是一種鳥,后面有“果敢”與之連接,意會出“兇猛、勇猛”的意思。
乃堅苦持氣節(jié),不少媕(ān)娿(ē):從不逢迎他人。(《清史稿·傅山傳》)
古代與“女”相關(guān)的漢字本義上常帶有貶抑女性的封建色彩,如“奴、佞、嫉、妒、妖、嫌、妨、?!钡?。前文有堅守氣節(jié)的表述,隨后的“不少”是“絲毫也不”的意思,這種否定性修飾的后面當是貶義詞語。于是大致可以推斷出“媕娿”“曲從、逢迎”的意思。
慶之性祗慎:恭敬謹慎。(《南史·陳慶之傳》)
古代與“示”相合的漢字常與祭神祈福有關(guān),如“祭、禮、社、祀、祈、祇、祖、祐、祚、祥、祜”等?!办蟆痹诖颂幱脕硇稳萑宋镄郧?,與“慎”相連,所以當取對待神事活動的態(tài)度中“恭敬、恭順”的意思,才能切合語言環(huán)境。
履秀峙通悟:秀美超逸聰明博學。(《金史·耶律履傳》)
徳裕性孤峭:生性孤傲,不隨俗入流。(《新唐書·李德裕傳》)
拯性峭直:正直嚴厲。(《宋史·包拯傳》)
詞的引申義往往是基于其本義而變化和豐富的,與“山”相關(guān)的漢字常帶出“高、險、俊、逸、怪、奇、孤、直”等意思,如果用來概括人物特點,就應(yīng)該實現(xiàn)由“物性”到“人性”的聯(lián)想鏈接。據(jù)此,上述三例中的“峙”“峭”可以分別對應(yīng)“超逸、孤傲、正直”之義。
總之,古代傳記閱讀中對評價傳主的詞語內(nèi)涵的理解,必須立足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理清人物關(guān)系,結(jié)合具體事件,同時,注意知識的積累和遷移,多角度綜合運用各種方法,才能夠有效完成。
作者單位:河北灤南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