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方
大街
石塘村很小,也就百來戶人家,卻有一條近千米長的“大街”。說是大街,卻是不大的,三四米寬的樣子。但在石塘人的眼里,這卻是村內(nèi)最大的路了,大得像是城里的一條街。
我歡喜大街上的大舅家,大約是因為這條街路。街的中間鋪著長條形的石板,余出的位置,就用了鵝卵石填充。街道兩旁是清一色的木板門,這些歷經(jīng)多年雨淋日曬的原木門板,被沖刷出一條條粗壯的溝壑,花白花白的,像是洗盡鉛華、堆滿滄桑的老人。街路人家一天的生活,大多是從一塊一塊地卸下門板開始的。白日里,這些卸下的門板有許多用途,可以曬被子、晾雜物,還可以搭成地鋪。我和弟弟最喜歡這門板鋪成的臨時地鋪。一塊塊門板像拼積木般齊整地擺在堂屋的地面上,就成了孩子可以摸爬打滾的所在了。玩著玩著,一個個就趴在門板上睡著了。這個時候,總有徐徐的風吹進來,燕子從堂屋里一會兒飛進,一會兒飛出。
大街上,每戶人家的門口都會擺著各式各樣的石凳,或是條形石板,或是大小不一的石敦。這些石凳在各自的屋檐底下,早就被日子磨得溜光黑亮。夏天的傍晚坐在石凳上,外婆是不允許的,說是石頭太燙,那些暑氣會經(jīng)過孩子的屁股,灼傷孩子的脾胃。所以,夏季的每個傍晚,外婆都會拎出幾桶水,用老蒲瓜做成的瓢子往石凳上一瓢一瓢地淋,淋夠了,就順勢往大街上一潑。于是,那些傍晚的門口就會有一股子清清涼的陽光味了。
傍晚,大街上的人就會陸續(xù)多起來。老人搖著扇子一邊納涼,一邊嘮著家常;小媳婦取出永遠打不完的毛衣漫不經(jīng)心地打著,互相扯著家長里短的;姑娘和小伙子換上清爽的衣服,開始打情罵俏;男人多是打著赤膊天南海北地吹,或是三五成堆地下棋;小孩子卻是坐不住的,沿著大街往瘋里跑,從東首到西首,沒有一處是不能鉆進去的……
小的時候,對親戚沒多少概念,以為整條大街都是我的親戚。每年正月到外婆家,總要從大街的東頭吃到大街的西頭。這些街坊我不是叫舅,就是叫姨,再年長的就是叔公叔婆什么的。我總是以為,每一個稱謂必定代表一種關系,這種關系,總該是帶了點血緣什么的。因此,我的眼里,這整條的大街就都是我的親戚了。大街上有一個我叫叔婆的老人,她滿頭的銀發(fā),脖子、肩膀、額頭上總是吸滿又圓又黑的烏痧。每次我過來,她總要模仿著我的口音說:又來了,到“婆”這里來了!我的口音與石塘人有點不同,叔婆總要糾著我的口音說笑,每次我都得憤恨許久。那個時候,我的心底多么愿意自己從來只是石塘村的人啊,能和石塘村的孩子一起上學,能說一口純正的石塘話。
埠頭
大舅家的大門面向大街,后門正對著大溪。后門外是一小塊空地,空地的下面是高高的防洪坎,小心繞過幾級十分陡峭的石階,就可以直接走到大溪的埠頭了。
大舅不喜歡熱鬧的大門口,獨獨喜歡這寂靜的后門口。晚飯后,大舅沖了涼,總得泡上一壺濃濃的綠茶,取出他心愛的鳳凰琴,擺在后門口的凳子上。端坐在埠頭上的大舅,或冥想、或撫琴、或品茗,完全不似農(nóng)田里揮汗如雨的大舅……我注意到,這個時候的大舅,眼睛是迷離的,他的目光似乎停在近處的埠頭,又仿佛已經(jīng)越過埠頭,越過大溪,甚至越過了大溪那邊重重疊疊的大山。大舅于我是神秘的,更是高深的。母親常說大舅是個淵博之人,說他讀過《七俠五義》《薛剛反唐》《封神演義》這些聽起來十分深奧的古書,說他是個懂歷史、通音律的人。盡管大人們都說大舅這樣那樣的好,但我眼中的大舅卻是孤獨的。他沒有大街上其他男人爽朗的笑,每天除了下地干活,就是撫弄那把破舊不堪的鳳凰琴。在我幼小的心里,大舅是和那把鳳凰琴一樣神秘的。當我終于長大,可以百度鳳凰琴是一種什么樂器的時候,大舅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匆匆地去了。送大舅上山的那天,母親哭得死去活來,我的眼里卻只出現(xiàn)那架古琴。我很想知道,離開大舅的那架琴,是不是被永遠地遺忘在閣樓了,是不是會慢慢生銹、腐爛,直到一個音也按不出來。
大舅家和另一戶人家中間,有一條通往大溪埠頭的小弄。每個夏天,小弄里的風總是特別大、特別涼,我們孩子總愛坐在石階上,讓風經(jīng)過臉龐,穿過耳畔。小弄的一頭連著陳舊古老的大街,另一頭連著鮮活生動的埠頭。這串石子鋪成的臺階,斜斜地掛在大街的側面,在高高的防火墻中間,顯得又細又長。從大街往小弄里頭看,就像拿了一副望遠鏡,在窄窄地鏡頭前方,慢慢呈現(xiàn)出深遠的遼闊。那時的大溪,是寬廣和清亮的,一條條漁船穿梭其間,漾起的波紋在太陽底下?lián)u曳生光。埠頭上蒼翠的古樟,浣洗的婦女,以及垂釣之人、游泳之人,還有偶爾掠過的白鷺,無不構成江南水鄉(xiāng)最濃郁的情愫。
母親是喜歡埠頭的,每每說起這里,她的眼睛會特別的亮。母親常說她是一個釣魚高手,說她小時候在這個埠頭釣過很多魚。母親還能說上許多魚的名字,什么石斑魚、青魚、白鰱魚的。我是不懂魚的,更不會釣魚,外婆說埠頭太危險,總是連靠近都不許。而我的母親,我所看見的母親,每天的日子卻是緊密得一丁點兒縫隙也沒有的,更不用說帶我去釣魚了。事實上直到現(xiàn)在,我還沒見她拿過釣魚竿。我的心底,總覺得母親說她會釣魚只是隨口說說罷了。
鄭家
鄭家其實是一個大院,準確地講,應該叫鄭家大院。據(jù)說解放前是一戶姓鄭人家的大宅子,解放后就被分到各家各戶了。鄭家,于我而言,只是一個和二舅相關聯(lián)的地方。去二舅家時,母親從不說去二舅家,只說去鄭家。而喚二舅,我也從來只喚“鄭家舅舅”。
鄭家位于石塘村的中央。小時候跟著母親去過很多次,卻還是沒能搞清楚去鄭家的路,這和鄭家大院的建筑結構有關。直到去年到過縉云河陽我才知道,這種建筑叫“十八間”,或者“二十八間”,具體叫幾間,以實際房間數(shù)量為準。間數(shù)越多,房子就越氣派,主人家就越有面子。這種建筑以明清時代為最,但我一直不知道石塘的鄭家大院是什么時候的建筑,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幾間,住著多少戶人家。我只曉得它特別大,一間一間像迷宮一般,撲朔迷離的。鄭家其實是有一個大門的,但母親卻很少帶我們由大門進去,多是由邊上的小門進去。小門很多,大院的一圈大概是都開了小門的。最麻煩的是,每個小門看上去總是大同小異,如果不是門前的路或者其他建筑有區(qū)別,幾乎分不出是不是同一道門。
那個時候,母親領著我和弟弟,七拐八彎,這家門前絮叨幾下,那家門前逗留一下,總得好不容易才繞到鄭家的小門處。走進小門,通常都是長長的過道,過道邊上滿是雕滿木花的窗格子,過道上面的橫梁角上(后來才知道那叫牛腿)掛滿各式木雕圖案。穿過過道之后,就會看見一個很大的正方形天井。天井的四周裝著各家的水龍頭,想必都是后來裝上的。天井四周就是各家各戶的房間了。這些房間,有的掛著簾子,有的裝了鐵門,被改造得雜亂不堪。母親領著我們,在天井上轉個大半圈或者小半圈,才會到二舅家。二舅家大概有三四間,縮在鄭家的角落里,毫不起眼。
母親說,二舅是過繼給太婆當兒子才住這里的。太婆行動上不怎么方便,一直住在一間特別黑的房里,她的門窗上總是掛著厚厚的簾子。盡管太婆屋內(nèi)的窗子、椅子、桌子以及太婆睡覺的架子床都雕有很好看的花和動物,但我還是不喜歡那里。其實太婆對我甚好,每次都要摸我的頭,還得把箱底好吃的都給掏出來。但我還是忍不住往母親的身后躲。記得太婆去世后的那天,那個房間突然明亮起來,我卻找不到房間里的太婆。問母親,母親說太婆躺在堂屋那個長長的盒子里面。那時大概四五歲吧,那是我第一次認識死亡。
鄭家于我是太過幽深的,它遠不及大街大舅家亮堂。鄭家的鄰居雖然都住在同一個屋檐下,也遠沒有大街上的鄰居親切和熟悉。不知道是因為這里住的人太多,還是因為她們都住在黑黑的房間里??傊?,我一個都沒有記住她們。
龍頂山
沿著大街往東頭走,在拐彎處的右邊可以看到一座小山丘,這是村子里唯一的一座小山,石塘人都喚它龍頂山。現(xiàn)在想來,龍頂山大約是村子風水眼之類的所在,整個村莊似乎都是圍繞此山而建。山上有座廟,叫龍頂廟。龍頂廟是龍頂山的入口之處,要上山必得先進廟,唯有朝拜一番之后,方可領略龍頂山的蒼翠與茂密。
從大街拾級而上,經(jīng)過一處小小的平臺,就到了龍頂廟的大門。推開大門,首先看到的不是菩薩,而是蒼翠的大樹。事實上,這龍頂山和龍頂廟的關系,不是“山上有座廟”,而是“廟里有座山”。廟里的建筑和圍墻無不是依山而建,白色的建筑物和翠綠的草木相互輝映,有一種恰到好處的和諧和靜美。我一直不大喜歡那些挺拔巍峨的大山,倒是特別鐘情這種秀氣小巧的小山坡。后來讀書時讀到魯迅先生的百草園,總想著那百草園大概也是龍頂山這般的景觀。我童年的許多日子,也如魯迅先生一般,在這山上抓過蟲子、爬過樹木、掏過鳥蛋。這滿山的花草蟲鳥,漫野的馨香彌漫,以及它獨特的靜謐和安詳無不吸引著我。每當風過之時,各種樹木和雜草便一齊晃動起來,不同頻率的鳥叫聲、蟲鳴聲此起彼伏。很多個午后,我都把自己安放在這里,一句話都不說,只想也學著那幾聲鳥叫蟲鳴,讓自己也成為這林子里的一部分。
龍頂廟雖小,香火卻是極旺的,聽說四村八鄉(xiāng)的人都會趕過來上香。至于供奉的是什么菩薩,我卻是不知道了。我還記得外婆有一張全家福就是在龍頂山上拍的,那時的母親梳著長長的辮子,大舅高高帥帥的,小姨還只是個胖乎乎的女孩。我和弟弟一人捧著一個大氣球,一個坐在外公的膝蓋上,一個坐在外婆的膝蓋上。后來,母親把這張照片翻洗了幾張出來,經(jīng)常會對著照片發(fā)呆許久許久。
龍頂廟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還與一位老人有關。老人有一種傳說中的白胡子老爺爺?shù)娘h逸,他經(jīng)常坐在龍頂廟門口的平臺上拉著二胡。那二胡的聲音特別悠長,總能把大街纏繞許久。時間長了,這二胡的聲音就成了大街的一部分,就像是電影里的主旋律,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主旋律總是不依不饒地響著。我不知道自己該喚老爺爺什么,母親對于老人總是諱莫如深,似乎不愿意去提及,也不愿意我們小孩子和老人有什么瓜葛,總讓我們離他遠一點。但每次經(jīng)過龍頂山時,那縷二胡的樂聲,就會鬼使神差般地吸引著我,有時讓我駐足很久,有時讓我不停地回頭。老人對我笑過幾次,也試圖給過我什么,我卻是不敢接的,每次都是突然就跑開了。
后來,我隱隱約約地知道,老人大概就是所謂的右派。母親,目睹過外婆被批斗的歲月,對這些事總是格外的小心。
供銷社
供銷社在大街的西頭。從大舅家出發(fā),經(jīng)過一扇又一扇的木板門,再繞過一排豬舍,遠遠地便能看見立于村頭、顯得特別高大的青磚砌成的墻體,這便是供銷社的側墻了。供銷社的墻腳和別的房子是不同的,它的墻根處澆鑄了突出墻面幾公分寬的防水臺。大人們是沿著防水臺邊上的大路走向供銷社的,我們小孩子卻是側著身子沿著防水臺走到供銷社的。二三十米長的防水臺,我們這些孩子可以反反復復地走上很久,不知道留下多少快樂的腳印。
供銷社在村子的所有建筑里無疑是最氣派的。它特別高,正中是兩扇厚厚的木頭門,很重的樣子,關上時大概連小偷也會望而生畏。開著時,拉向兩面的墻,大門也會寬闊了許多。大門頂上青磚砌成的門楣上方,有一顆碩大的五角星。大概是因為這顆星星吧,我和弟弟總覺得這里比其他地方要莊嚴得多。
供銷社自然也是我童年最愛去的地方。每次外婆說,誰去打醬油啊,我和弟弟就得爭先恐后地去搶了。但外婆通常都會讓我們姐弟一起去,還特地交待,打完醬油,可以用剩下的錢買些愛吃的。弟弟愛吃薄荷糖,我卻愛薄荷糕,姐弟倆每次都要為買什么爭個半天。
對供銷社印象最深刻的是懸在中間的長鐵絲和掛在鐵絲上的夾子。鐵絲連著柜臺最左邊到最右邊。用得最多的好像是賣布的,扯下一塊布后,服務員會寫下一張紙條,夾在鐵絲上的夾子上,再輕輕一甩,那紙條就隨著夾子箭一般滑向另一個服務員。那時,我覺得這就是天底下最瀟灑最帥氣的動作了,每次總要駐足許久,在心里模仿無數(shù)遍。那時的服務員也不叫服務員,而是叫“同志”。同志這個稱呼,是神圣的,代表著吃公家飯、有文化。母親每次帶我們?nèi)ス╀N社時,一遍又一遍教我們的禮貌用語就是:同志,我要買什么。
供銷社門口有一片很大的空地??盏厣辖?jīng)常有拖拉機開進開出,一麻袋一麻袋的物資被運到這里,再由裝著小輪子的小推車送進供銷社的倉庫。我歡喜看這種忙碌的場景,不僅僅是因為看熱鬧,更多的是因為這里有很濃郁的工廠味道。那個時候,對和工廠有關的東西總是特別崇拜。我隱隱約約地感覺到,工廠應該代表著先進的科學技術。而母親的眼里,工廠卻是一種身份,一種極其榮耀的身份。這種觀念一直很大程度地影響著我,以至于后來的念書,竟也選擇了工業(yè)類的學校。
去年再去石塘時,特意去了趟供銷社。在石塘村一排排林立的小洋樓中間,供銷社幾乎完全被淹沒了,顯得格外矮小、破舊。那扇曾經(jīng)高大的木門,正緊緊地閉著,好像關上了某條時間的通道。經(jīng)過時,我仿佛聽見大門用力扣上的聲音,重重地落在我的胸口。透過無數(shù)的喧囂,我又一次看到大門之上那顆褪了顏色的五角星,以及那些早已舊了的人和事。
責任編輯 ? 楊麗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