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空心村”該如何養(yǎng)老

2015-05-30 01:38:00趙越超
經濟師 2015年11期
關鍵詞:養(yǎng)老問題空心村老年人

摘 要: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貧困農村的青壯年勞動力都涌入城市,這些農村就剩下一些老幼婦孺,形成了所謂的“空心村”,“空心村”老年人口比率增大,老年人的養(yǎng)老也變成了一個全社會關注的問題。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空心村” 老年人 養(yǎng)老問題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5)11-067-02

改革開放以來,很多農村人口都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投身到城市化的建設中來,從而導致了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大量缺失,形成了很多只剩下老人、婦女、兒童的“空心村”。全國第6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結果表明,2010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高達1.7億多人,而超過65歲的老年人的比例高達近9%。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數量相比,無論是60歲以上還是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的比重都有所上升。我國農村,尤其是“空心村”的養(yǎng)老問題亟待解決。

一、“空心村”是如何形成的?

理論上,是農村的推拉力和城市的推拉力相互作用造成了“空心村”,其中農村落后的發(fā)展、低下的農業(yè)生產效益以及嚴重缺乏的農村發(fā)展機會是造成人口流失的原因,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戶籍制度的改革和城市化、工業(yè)化的發(fā)展是吸引勞動力的動力。實踐上,“空心村”的形成是自然因素和歷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農村經濟落后。農村人口的家庭收入主要來源是務農,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均耕地面積減少;農作物種植技術落后,基本上靠人力進行勞作,種植的農作物品種單一,前期投入大,經濟收益小。務農收入占家庭總收入比重小,不足以支撐家庭的發(fā)展。城市發(fā)展機會多,經濟收入也遠高于農村,農村中的青壯年勞動力都大量流向城市,導致農村剩下老弱婦孺。

2.農村交通不便。在很多落后的農村尤其是山區(qū)的農村,交通非常落后,道路沒有硬化,人們只能依靠馬車或者步行與外界的人進行溝通,村里有同條件的人都會選擇到外村建設新房或到城市打工。

3.村民觀念落后。農村人民觀念相對落后,現代消費意識薄弱,掙了錢都用來修建新房,甚至沒有條件的人家也會負債建房,很少有人將錢用在投資上,攢錢建房的生活觀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在村里的經濟收入不足以滿足生活需求。

4.村莊缺乏科學的規(guī)劃。村干部文化水平低,對村莊沒有合理的科學的規(guī)劃,導致土地資源的嚴重浪費。家庭困難的村民閑置宅基地,家庭寬裕的村民建設新房后不拆除舊房,而且無人監(jiān)管,這種情況時有發(fā)生。

二、普通農村如何養(yǎng)老?

1.家庭養(yǎng)老。農村中的大多數老人都是依靠家庭養(yǎng)老,他們一般有幾個子女,生活在其中一個子女家,剩余子女每月給老人提供經濟上的支持;或者輪流住在幾個子女家里,老人的衣食住行基本上都是子女提供,基本上可以滿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在農村這種養(yǎng)老方式是最普遍和可靠的,它以血緣為基礎,是一種對父母幾十年養(yǎng)育之恩的報答。而且在農村商業(yè)保險、社會保險的普及率并不是很高,家庭養(yǎng)老是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非常普遍。但是家庭養(yǎng)老也有弊端,當老人沒有自理能力的時候,必須有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留在家中照顧老人的日常生活,只能進行簡單的勞作。這樣就會把勞動力束縛在土地上,減少家庭的經濟收入,從而相應地也會降低老人的生活水平。

2.個人養(yǎng)老。對于還有勞動能力的老人來說,大多數出于對子女的愛,并不會僅僅依靠子女,他們也會通過各種方式來提高自己的經濟收入,他們種地或者去市場進行各種交易活動。在中國一直有“養(yǎng)兒防老”的觀念,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的發(fā)展,城鄉(xiāng)差距的拉大,農村人民生活的壓力也隨之增大,對于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他們更意識到了個人養(yǎng)老的重要性,并不將所有的養(yǎng)老壓力寄托在子女身上。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勞動能力也會喪失,個人養(yǎng)老并不能伴隨一個老年人的所有老年時光。

3.社會保險養(yǎng)老。社會保險養(yǎng)老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guī),未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它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可靠的生活來源。養(yǎng)老保險具有法制性,是國家法律強制實施的,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它還具有普遍性,它針對的是所有符合條件的老年人,老年人并不會因為各種原因得不到生活保障。但是養(yǎng)老保險是國家、單位、個人共同繳納的保險,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老人來說,一生都在土地上進行勞作,并沒有單位給其繳納保險費用,自己的經濟能力也不足以支付費用的時候,社會保險養(yǎng)老這種方式就失去了任何意義。

4.集體養(yǎng)老。這種養(yǎng)老方式是老人繳納一定的費用,或者實力雄厚的村集體經濟繳納,由村集體將老人集中起來進行養(yǎng)老。老人集中養(yǎng)老可以減輕子女的精神負擔,同時老人生活在一起也有精神寄托,滿足精神需求。這種養(yǎng)老方式需要村里具有完善的養(yǎng)老機構,同時還要求老人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或者村集體有經濟能力?,F在老人對于這種養(yǎng)老方式的接受程度還比較低。

5.社會救濟和商業(yè)保險。這兩種養(yǎng)老模式在現在的農村并不普遍存在,社會救濟主要是依靠國家的救助生活,給國家財政造成很大的困難,而且這種方式僅對于那些沒有子女、生活困難的老人。商業(yè)保險是針對那些經濟收入高的老人,可以繳納商業(yè)保險,也不適用于大部分農村老人。

三、“空心村”養(yǎng)老為何如此困難?

1.家庭養(yǎng)老的瓦解。大多數“空心村”的老人雖然還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但是子女大多都外出打工,并不能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同時他們還會將自己的子女留給老人照顧,這樣就更加加重了老人的負擔?!翱招拇濉敝杏袆趧幽芰Φ睦先硕紩碌貏谧?,他們也是以此為生,土地是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隨著城市化的推進,“空心村”老人的養(yǎng)老在經濟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就算沒有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基本上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不外出打工,僅靠土地的收入根本不夠承擔家庭的各種開支,間接地降低了老人的養(yǎng)老質量。傳統(tǒng)文化的缺失,使一些子女并沒有給老人養(yǎng)老的意識,很多人對老人不聞不問,或者是僅僅寄錢回家,對老人的生活并不關心,并沒有對老人進行精神上的慰藉。

2.個人養(yǎng)老的困境。個人養(yǎng)老僅僅存在于有勞動能力的老人,但是“空心村”的老人不僅要照顧自己、配偶,還要照顧自己的孫子、孫女,他們的微薄的收入不足以支撐家庭的發(fā)展;“空心村”交通不便利,他們一般只能通過種地獲得生活來源,與外界交流甚少。

3.社會保險養(yǎng)老的不認可。大多數老人都抱著“養(yǎng)兒防老”的觀念,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但是子女大多數不在身邊,老人的經濟能力不夠支付社會保險;老人文化水平低,對國家發(fā)行的“新農保”沒有認識,導致對其不認可,對其的參與程度并不高。

4.集體養(yǎng)老的設施不健全?!翱招拇濉贝逦瘯Ρ敬宓睦先损B(yǎng)老問題沒有足夠的重視,沒有專門的機構對其進行管理;村委會的經濟能力薄弱,沒有進行集體養(yǎng)老的資本,沒有建立相應的老年組織。

5.社會救濟和商業(yè)保險養(yǎng)老的不現實。完全依靠國家救濟的養(yǎng)老模式,對國家的依賴過大,給國家的財政造成很大的負擔;“遠水解不了近渴”,僅僅依靠國家的救濟并不是很可靠的保障,“空心村”地處偏遠,國家的政策有時候鞭長莫及。

商業(yè)保險需要老人自己繳納保險費用,但是“空心村”老人的經濟能力低下,支付不起高額的費用,老人對這種養(yǎng)老方式幾乎沒有參與。

四、“空心村”該如何養(yǎng)老?

隨著社會的進步,一個老人的養(yǎng)老問題不僅僅是個人問題,也是一個家庭、一個政府、一個國家的事情,“空心村”的養(yǎng)老要依靠來自個人、家庭、社區(qū)、政府、國家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持。

1.加強子女的思想教育,強化家庭養(yǎng)老的功能。在城市化的進程中,“知識反哺”的現象越來越多,子女對父母的孝順與認同逐步減少,建立于血緣之上的親情也變得越發(fā)淡漠,家庭的凝聚力變得非常松散,家庭養(yǎng)老的模式也受到極大地沖擊。在這種情況下,村委會可對中國的孝文化進行宣傳,對孝順父母、給父母積極養(yǎng)老的子女進行表揚,對不孝順父母、不給父母養(yǎng)老的子女進行教育并監(jiān)督其對父母的贍養(yǎng)義務。

在修建房屋時,村委會應考慮子女與父母的關系,將子女與父母的居住地批在相鄰的地方,方便子女對老人進行照顧;一個家庭對老人的養(yǎng)老并不能僅僅局限于一個家庭之內,這樣會給這個家庭造成極重的負擔,應該延伸家庭養(yǎng)老的功能,借助社會的力量,強化家庭養(yǎng)老的功能;在情感上,子女應感激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在父母年老時,積極對父母進行養(yǎng)老,這種養(yǎng)老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支持,還包括和老人情感上的交流。

2.改變老年人的養(yǎng)老思想,完善養(yǎng)老機構的建設?!翱招拇濉崩夏耆?,大多數不和自己的子女居住在一起,但是他們從年輕時就抱有“養(yǎng)兒防老”的思想,想要依靠家庭進行養(yǎng)老,在子女不在身邊時,對其他養(yǎng)老模式的接受程度也不高;農村鄰里之間關系較近,在農村,父母不在家養(yǎng)老,子女將會被視為不孝,父母出于對子女的愛護,并不希望子女受到別人的非議,也不會接受其他養(yǎng)老模式,村委會應積極對老人進行開解,讓他們轉變思想。

現存的養(yǎng)老機構并不完善,村委會應建立更加舒適、輕松的養(yǎng)老機構,給老年人提供一個溫馨的養(yǎng)老環(huán)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3.加強老年人精神建設和鄰里關系的建設。在滿足老年人生活需求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加強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的建設,村委會可建立老年人活動中心,發(fā)揮每個老年人的所長,不讓他們感到孤單;增進鄰里之間的溝通,大家互幫互助,共同養(yǎng)老。

現階段,“空心村”的養(yǎng)老不是一個人的問題,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應共同努力,給老年人打造一個舒適的養(yǎng)老環(huán)境,爭取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單學勇,李宏.農村養(yǎng)老保障:從“家庭”到“社會”[J].經濟與管理,2004(9)

[2] 馮曉明,賈琳.我國“空心村”形成原因分析及對策建議.現代農村科技,2010(7)

[3] 鐘建華,潘劍鋒.農村養(yǎng)老模式比較及中國農村養(yǎng)老之思考[J].湖南社會科學,2009(4)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 山西太原 030006)

(作者簡介:趙越超,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責編:若佳)

猜你喜歡
養(yǎng)老問題空心村老年人
認識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購
海峽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現代社會養(yǎng)老問題的全新演繹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7:59:28
社會支持理論下農村空巢老人養(yǎng)老問題研究
關于老齡社會中養(yǎng)老問題的幾點思考
祖國(2016年20期)2016-12-12 19:31:03
“空心村”民生調查
百姓生活(2016年10期)2016-10-17 15:56:33
人口遷移流動下的農村居民養(yǎng)老問題探究
中國市場(2016年25期)2016-07-05 15:51:44
呂梁地區(qū)農村養(yǎng)老問題研究
商(2016年20期)2016-07-04 14:39:46
钟祥市| 金阳县| 平凉市| 星座| 田东县| 义乌市| 康定县| 澎湖县| 伊春市| 蓬安县| 顺义区| 龙南县| 康定县| 剑河县| 玉田县| 黑龙江省| 兴山县| 盐边县| 罗江县| 江安县| 原阳县| 桦川县| 乳源| 房山区| 马关县| 光泽县| 拜泉县| 南华县| 松江区| 普定县| 扶余县| 乐业县| 曲沃县| 会泽县| 满洲里市| 阆中市| 宁夏| 舒兰市| 莱州市| 乌拉特后旗|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