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樓夢》中大量的死亡描寫與死亡觀念的表達似乎是在宣揚一種消極的生命觀,但小說中關(guān)于死亡的哲學(xué)思考其實正是關(guān)于生命的思考,因此,書中不僅沒有所謂消極荒誕的生命意識,反而展示了對美好生命的追求。
【關(guān)鍵詞】《紅樓夢》 死亡 生命 詩性
【中圖分類號】I207.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9-0210-02
《紅樓夢》中描寫了幾十個人物的死亡,表面上看死亡是這部作品的一個重要命題。誠然,死亡不僅是人類無法回避的宿命,也是文學(xué)作品無法回避的命題,對死亡的體悟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一部作品能夠達到的高度。然而《紅樓夢》中的死亡表達的不僅僅是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更是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因為就像只有失去才能懂得擁有一樣,只有用死亡襯托出來的生命才能更加體現(xiàn)作者的生命意識,由此可見,所謂的死亡命題歸根結(jié)底是生命意識命題。王國維說:“《紅樓夢》,哲學(xué)的也、宇宙的也、文學(xué)的也”[1],而這三者在生命意識這個問題上于這部作品中達到了高度的一致性,自然地,《紅樓夢》的這種意識也就具有了哲理的藝術(shù)美。文學(xué)不能象哲學(xué)那樣富于邏輯思辨,但能直接指向本質(zhì),以文學(xué)方式進行的哲學(xué)思考常常比哲學(xué)能觸動人的靈魂。紅樓夢的生命意識是由兩大部分組成的,一是描寫生存,一是描寫死亡。從描寫生存角度解讀的成果較多,而從死亡角度解讀的相對較少,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其生命意識有利于對作品的進一步探索。
一、死亡詩詞
作者借跛足道人的《好了歌》無疑是把關(guān)于對人生存狀態(tài)的理解在作品的開篇就向讀者展示出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2]
《好了歌》不僅僅是宣揚人生的虛無,更是一種人生體悟的表達。歌中明確指出只有經(jīng)歷了地位、金錢、愛情、親情等誘惑所帶來的苦難與折磨后才能真正了悟,猶如涅槃。所以作者把男女主人公放到鐘鳴鼎食之家,也只有如此才能把生存問題與生命問題區(qū)分開,讓讀者一看就能明了作品中主要人物的痛苦來自內(nèi)心而非身體。
作品中塑造的人物群體雕塑中賈寶玉、林黛玉無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個體。黛玉臨風(fēng)灑淚、對月傷懷的獨特個性來源于她對生命盛衰變化的敏銳感悟,從《秋窗風(fēng)雨夕》、《桃花行》等詩中可以看到她對生命的體驗基本是悲劇的,尤其是《葬花吟》不僅傳達出這種體驗,還將對這種體驗的終極追求表達了出來。“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痹谒磥恚挛镉墒⑥D(zhuǎn)衰的變化就包含了生命存在的所有價值,因此生命無可回避的死亡自然就帶上了悲劇色彩,花開花謝的自然過程只向人展示了一個自然的生死過程。黛玉這種對自然物的關(guān)懷的使她感到了生命的短暫與無奈,“花魂鳥魂總難留,鳥自無言花自羞”“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與無奈之中產(chǎn)生了“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強烈愿望,這無疑是黛玉在生命不完美的前提下對死亡的的一種預(yù)期,預(yù)期的不是死亡來臨,而是死亡來臨的方式。小說中不僅用詩表達這種思想,還借寶玉的共鳴進一步進行了解釋?!罢娌恢藭r此際欲為何等蠢物,杳無所知,逃大造,出塵網(wǎng),使可解釋這段悲傷。”現(xiàn)實的悲傷只有通過逃離現(xiàn)實才能得以解決。解決的最好結(jié)果也就是說謂“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即回歸純凈明澈的本初?!对峄ㄒ鳌酚迷姼璩隽恕盎貧w”的生命意愿,這是小說中以黛玉為代表的生命意識的詩意體現(xiàn)。
當(dāng)然,也許在現(xiàn)實生活中黛玉的這種生命意識只能代表作者個人,與當(dāng)時的社會群體的生命意識是相對立的,甚至與可以說是超前的。正因為超前,所以作者在表達這種觀念時必須要借助于筆下更多的人物,于是可以看到寶黛的身上在這個問題上是互證的。寶黛的生命觀的對比體現(xiàn)在第二十二回的詩偈中。寶玉在寶釵生日時聽了《寄生草》中“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曲詞,加以與黛玉的誤會,寫下一偈?!澳阕C我證,心證意證。是無有證,斯可云證。無可云證,是立足境。”寶玉在實現(xiàn)中看到的死亡和種種不如意使他進一步思考生命的價值。寶玉以“你證我證,心證意證”說明現(xiàn)實中種種紛擾帶來的煩惱以及擺脫這種煩惱的愿望,作者將此寄寓于佛教禪語中,希望擺脫生命的羈絆,在自由的境界中去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給此偈點睛的是黛玉,表面上她是在點醒寶玉,讓他知道悟道的不易,實際上作者正是借“無立足境,是方干凈”點明人生的最終狀態(tài)是歸于“無”,此時無所謂生,無所謂死,生死為一才是生命的最高狀態(tài)。此偈以家?,嵤聻檎T因,而得到的卻是富于理趣的人生表達,使讀者產(chǎn)生一種追問生命本質(zhì)的神秘體驗,是作者冷靜地觀照這個現(xiàn)實世界,看到生活中的許許多多人事時站在自然的立場上所發(fā)出的感慨。這種感概一定程度淡化了他對死亡的憂慮。
二、死亡預(yù)言
小說以女蝸補天的故事開頭,而女媧在中國神話中本就有始祖的地位,寓指起始,有始必有終,這個始終不僅指故事的始終,也寓指人生的始終。正因為如此,第一回就借跛足道人之口提到了作為終極歸屬代名詞的“北邙山”。古時就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的俗語,唐代詩人白居易用“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的詩句表達面對死亡的無奈。因此第一回出現(xiàn)北邙山既是預(yù)示生命走向死亡的必然的結(jié)局,又與女媧的起始意義形成呼應(yīng)。類似“北邙山”的預(yù)言在小說中還有“饅頭庵”、“鐵檻寺”?!翱v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與《好了歌》呼應(yīng),縱是榮華富貴、金銀滿筐、妻妾盈室,兒孫滿堂也終逃不過死亡。
秦可卿臨終托夢給王熙鳳說,“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息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盛極必衰的現(xiàn)實規(guī)律,經(jīng)作者演繹既增加了神秘感又更加令人警醒。而類似的話從小紅、司棋口中多次說出:“也不犯著氣他們。俗語說的好,‘千里搭長棚,沒有個不散的筵席,誰守誰一輩子呢?不過三年五載,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時誰還管誰呢?”,“再俗語說:‘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再過三二年,咱們都是要離這里的?!比俗鳛樯鐣詣游?,其價值必在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中實現(xiàn),秦可卿、小紅、司棋悲嘆的不再只是生命的消亡,還有隨著消亡帶來的離散體驗,和對現(xiàn)世榮辱、貧富、哀樂的否定。生是短暫的,死才是永恒的,現(xiàn)世的榮華富貴也無法改變這個規(guī)律。關(guān)于這一點,元妃的燈謎“能使妖魔膽盡摧,身如束帛氣如雷。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就是最好的詮釋。榮華富貴小說中誰也不及她,可正是這個得寵的元妃用一鳴即散的不祥之物炮竹預(yù)言了賈府的結(jié)局。
前面幾種預(yù)言是從規(guī)律的角度發(fā)出的,所以只是一種趨勢并不具體到每一個作品中的角色,而“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及又副冊中的判詞則是對這些角色命運的預(yù)演,超越了預(yù)言的局限性,在“萬艷同悲”、“千紅一窟”的提示中顯得更加直接而殘酷。這種殘酷是警幻希望寶玉在知道如何死之后懂得如何生,可偏偏寶玉這個“癡兒”并未醒悟,仍然沉于對人世的留念之中,不懂得詩意地棲居再美也不過是一場夢??鬃诱f:“未知生,焉知死”[3],其實在死亡中領(lǐng)悟的人生才別有境界。
三、死亡事件
正是在死亡中領(lǐng)悟的人生才別有境界,所以作者在寶玉醒悟的歷程中安排了一個個角色的死亡。第十三回秦可卿去世,這是小說中第一個死去的女性角色,得知她的死訊,寶玉“連忙翻身爬起來,只覺心中似戮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聲,直奔出一口血來?!钡谝淮蚊鎸λ劳鰧氂癖瘋^度,以至于吐血,是因為這時候的寶玉對死亡的理解還限于常人的層次,而比常人更重情。小說中只是寶玉侄兒媳婦的可卿之死作者還不惜筆墨寫了寶玉的悲傷表現(xiàn),而十六回寶玉摯友秦鐘死后作者反而寫得簡略而平淡,究其原因,可卿死得明白,她的托夢即是一種參透世事的人生態(tài)度,而秦鐘死得糊涂,至死也沒有懂得生死的意義,所以作者寫秦鐘的死不重在寶玉的感受,而重在死前的心理。“那秦鐘魂魄那里肯就去,又記念著家中無人掌管家務(wù),又記掛著父親還有留積下的三四千兩銀子,又記掛著智能尚無下落,因此百般求告鬼判?!边@段描寫說明秦鐘仍然在《好了歌》所指斥的地位、金錢、愛情、親情的夢中,不愿醒來。
第三十四回金釧之死帶給寶玉的除了傷心還有一頓幾乎要了他的命的毒打,可即便如此,黛玉勸他都改了,他卻說:“你放心,別說這樣話。就便為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到這里,寶玉對死亡又有了新的看法,雖然他為別人的死悲傷,卻愿意為了自己認為值得的人去死,死亡在他的心中已不再可怕。他所畏懼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帶來的分離,這才有了第四十三回的“不了情暫撮土為香”來祭祀金釧。也正因為他的心中有對金川的思念,他就更能理解別人心中的這份思念了,所以當(dāng)藕官為死了的菂官燒紙時,寶玉才會替她掩飾。
六十六回尤三姐自刎而盡成了柳湘蓮遁入空門的契機,死亡帶來的是對生的全新思考。尤三姐并不是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出場不過三回,且生前行跡并不完美,作者還是帶著對生命超越的哲學(xué)審美追求,同時又有著文人那種對生命的尊重與摯愛塑造了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通過寫尤三姐,作者也巧妙地寫了柳湘蓮,并且由此讓讀者看到擺在他們面前的人生難題不是生和死,而是如何生、如何死。柳湘蓮入空門詮釋了如何生,而晴雯死后寶玉堅信她做了芙蓉花神則詮釋了如何死。第七十七回晴雯含恨而死,得知消息寶玉本十分悲傷,當(dāng)聽說晴雯此去是做花神就釋然了,在他看來晴雯本配做花神,如此才是晴雯的歸屬,《芙蓉女兒誄》即表達了對晴雯思念和不舍,同時又是對她生命的肯定和對她死后的憧憬。死得其所好過活得痛苦。
前八十回中重點描寫的死去的角色地位普遍不高,即便秦可卿是賈府的媳婦,她的出身也是不高的,但作者對這些人物的死都用不同的筆法表達了憐惜之意、不舍之情,這是因為《紅樓夢》對人的尊重必然帶來對個體生命的尊重與地位無關(guān),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又反過來表現(xiàn)了“人”的主題。
結(jié)論:生命的態(tài)度
“人”原本就是一個矛盾的生物體,表現(xiàn)“人”的文學(xué)作品就不可能回避人的矛盾性,當(dāng)把這種矛盾性充分展示出來時,作品才是可信的,才有打動讀者的基礎(chǔ)。但是這種矛盾要是可解釋的,要在矛盾中去表現(xiàn)其和諧、合理才能帶給讀者更深入的思考,作品才有供人們思考的空間。
黛玉慨嘆生命的易逝,說明她對生命的珍惜,唯其珍惜就應(yīng)該喜聚,然而矛盾的是黛玉喜散。可當(dāng)明白黛玉的深意時這種矛盾就可解釋了,“人有聚就有散,聚時歡喜,到散時豈不清冷?既清冷則生傷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開時令人愛慕,謝時則增惆悵,所以倒是不開的好”,歸根究底,黛玉的喜散還是源于珍惜。當(dāng)黛玉聽到:“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唱詞時不覺心動神搖就是因為曲中青春與時光的流逝描寫觸動了她對生命美好的希望,于是產(chǎn)生了靈魂深處的共鳴。
寶玉追求煙消云散,表現(xiàn)了生命于他是無謂的,按道理這會導(dǎo)致寶玉喜散,可是寶玉卻偏偏喜聚,怕散時添了傷悲。其實寶玉認為生命的無謂只是針對自己的,他總說:“只求你們同看著我,守著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飛灰,飛灰還不好,灰還有形有跡,還有知識。等我化成一股輕煙,風(fēng)一吹便散了的時候,你們也管不得我,我也顧不得你們了。”“我只愿這會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來你們瞧見了,然后連皮帶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灰還有形跡,不如再化一股煙,──煙還可凝聚,人還看見,須得一陣大亂風(fēng)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時散了,這才好!”“活著,咱們一處活著;不活著,咱們一處化灰化煙。”“化灰化煙”的話寶玉總是針對自己所說,這并不是他不珍惜生命,而是在他看來生命只是存在的一種形式,生命還可以由別的形式存在,所以可珍惜的不是生命本身,而是失去生命與生命之間的聯(lián)系,換而言之就是離別,至于造成離別的原因是死亡還是別的因素都不重要。這不僅不是對生命的否定,相反正是對人性美的張揚,不把死亡看作幻滅時的極度失望之感,死亡是另一種存在,甚至可以說是更高形態(tài)的存在。
紅樓夢的死亡描寫從表象上看似乎是悲劇的,但理性地看,其實無所謂悲,無所謂喜,死亡只是人的精神達到自在澄明境界的必然歷程和結(jié)果。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黛玉與寶玉的生命觀外在的矛盾其實是和諧、合理的,以至于讀者幾乎不會注意到這種矛盾,于是作者在富于哲思和文學(xué)美感的文字中帶領(lǐng)讀者更加深切地去感受到了生命的美。
注釋:
[1]王國維,《王國維文學(xué)論著三種》,商務(wù)印書館,2001年版,13頁
[2]曹雪芹,《紅樓夢》,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5年版。本文中《紅樓夢》原文均出自此書,不再加注。
[3]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06版,129頁
作者簡介:
任在喻(1974-),女,文學(xué)碩士,遵義師范學(xué)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xué)教學(xué)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