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民經濟得到了高速的發(fā)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是空前的巨大。目前,國際政治交鋒激烈,國內的經濟社會也加快轉型,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對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也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F階段的大學生主要是以“90后”為主,但是這些高校優(yōu)秀的大學生在教育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目前在高校的發(fā)展,面臨著新的形勢,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這也同時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了創(chuàng)新的要求,需要運用新的方法及形式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夠順應時代的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具有優(yōu)良人格的大學生。本文主要闡述紅色資源的相關理論性概述,分析現代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現狀,并在最后討論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紅色資源;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目前,我國傳統的高等教育課程逐漸被以人為本的新型高等教育所取代,高校學生作為高校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對學生人格、主人翁地位和權利充分的尊重,進而調動高校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自覺性和主動性,把高等學校學生的才能最大化地發(fā)揮出來,使得學生的基本價值得到完美的體現,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因此,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教師教育課程改革問題成為了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主要熱點之一,為高校學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視點,對整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也有著深遠影響。
一、紅色資源的相關理論概述
紅色資源指的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新中國成立時期中,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的實踐相結合,所產生的革命理論、革命經驗和在革命中所形成的相關精神,或者其他的革命時期遺留下來的革命遺址、革命文物還有革命任務等珍貴資源。這些珍貴的紅色資源,將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們爭取自由和獨立的真實場景準確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紅色資源還是一種記錄,不論時間怎樣的更替,不論中國政治領導人怎樣的變換,這些紅色資源都是國家最寶貴的資源。這些珍貴的資源將一直都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偉大動力支撐,一直都會激勵人們努力向前拼搏,為美好生活而努力奮斗[1]。
二、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現狀
目前來看,紅色資源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至關重要的,雖然紅色資源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和學校里的主題活動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比較有效的手段,但是通常情況下這種教育的效果較差,教育的形式過于籠統和乏味,這些都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在一定情況下這些形式性的教育對于學生來講都很難以產生一定的效果。相對來說目前大學生的生活相對比較安逸,所處的環(huán)境也與革命時期的環(huán)境有所不同,使當代的大學生難以正確理解當時革命先驅的偉大風險精神,并且這些紅色資源的宣傳缺少新鮮感,只有極少數的學生才能真正地受到感染。通常情況下這些教育的宣傳工作缺乏實踐性,只是單純地播放圖片、PPT和影音來實行對大學生的教育。
目前紅色資源的想要更加全面的進行宣傳,就必須運用全球信息一體化時代大背景下的新媒體和互聯網的發(fā)展。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計算機和互聯網得到了極大的普及,從社會各個審視角度來看,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其中包括精神方面的影響和物質方面的影響。在國家經濟快速發(fā)展的情況下,其發(fā)展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來,這些問題是不容忽視的。目前所有數據信息都是通過互聯網來實現傳遞的,這也是造成一些社會輿論兩極分化情況出現的原因。尤其是在中國媒體和各種輿論下,更是加劇了其發(fā)展的影響力。當代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青年,自然會對互聯網產生強烈的興趣,而他們的思想也就會極大程度地受到網絡思潮的影響,這點已經毋庸置疑。國家近年來一直在號召“正能量”的傳遞,但是縱觀互聯網,相關的信息還是非常有限。而諸多媒體為了吸引關注,多數會制造虛假信息以及一些低俗、無下限的信息進行傳播,這就會無形中對大學生的思想潛移默化地產生影響。因此,高校應研究如何高效正確應用互聯網對大學生進行紅色資源教育[2]。
三、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意義
1.紅色資源的學習可以促進大學生堅定信念
每個國家都重視自身的意識形態(tài),而高校的文化建設也要重視自身的意識形態(tài)等特點。高校辦學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的方針政策,并在紅色資源的影響下根據時代的需求和社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來堅守自身的意識形態(tài)。在復雜的時代背景下,要將紅色資源所闡述的相關理念全面滲透,堅定學生的信念,增強學生的認同感,激勵學生應該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奮斗。將自身的價值與國家的價值緊密相連,才能讓學生形成強烈的責任意識與使命感。
2.紅色資源的學習可以正確引導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
紅色資源可以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和取向,有利于促進國家的繁榮興旺。通過學習紅色資源,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戰(zhàn)略任務。因此,注重國家軟實力的文化建設,才是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必然選擇。應通過紅色資源文化的建設,轉化為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3]。
3.紅色資源可以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門的隊伍建設
對現行教學模式的改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教育部門的教育人員通過學習紅色資源相關的思想教育,有利于改善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教學方法,應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論與大學生的實踐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親身感受紅色資源的魅力所在,養(yǎng)成終生學習的習慣,進而受益終生,并通過紅色資源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理念的樹立。
四、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應用
1.把紅色資源的實踐模式作為重要思想道德教育手段
將大學生的實踐生活充分地融入到紅色資源中。這些實踐教育的開展,主要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為目標,但是這些實踐教育必須要以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前提和基礎,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相對的理論必須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F階段學生已經成長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時期,這些大學生需要體驗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所經歷的歷程,把其中自身可以吸取的經驗進行二次提煉,也避免了紅色資源存在的抽象性,同時可以提高認同感。使教育變的更有力更具體,讓學生與紅色資源相互接近,避免疏遠。高校必須量體裁衣,開發(fā)并研究出具有無窮魅力的紅色體驗之旅。通過開展各種道德實踐活動,以便于豐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活動,與此同時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也會得到巨大的提升。例如開展參觀紅色景點活動,去不同的紅色基地接觸圖片文物。邀請老干部、老專家、老戰(zhàn)士來做革命傳統的專題報告和故事講述等。這樣才能讓紅色資源中的紅色精神變得具體、生動、形象、鮮活。促進學生通過自身積極參與來豐富充實精神生活,熏陶培養(yǎng)思想感情,升華思想道德境界[4]。
2.加強紅色資源的相關理論性研究和大學生的學科建設
必須以通過學科建設來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馬克思主義是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所有的學科建設必須建立在馬克思主義之上。學校的教育要通過鞏固相關政策理論以便于更好地進行學科建設,學校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積極地開展理論學術和理論建設的研究,這就需要學校的相關教育工作者通過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學科發(fā)展的優(yōu)勢和劣勢,多注意改進問題,并且研究和探討紅色資源其真正發(fā)展規(guī)律和發(fā)展流程,在體系建設的各個方面去構建具有針對性和嚴謹性的學科體系。通過不斷的分析紅色資源的學科運用研究,讓紅色資源產生巨大的效益,發(fā)揮出重大的作用。讓大學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認識到中國特色新民主主義革命道理的艱辛困難和成功的不易,也明白中國共產黨一路發(fā)展壯大的原因。研究現階段社會主義建設在理論、制度、道路這幾方面的建設的必要性。因此,加強實質性的紅色資源探討,研究出更合理更完善的教育學科體系。才能有效地為紅色資源融入思想道德工作提供更加穩(wěn)固的依托,建立更有力的支撐點[5]。
3.將學校的紅色資源文化和紅色資源相互交融
我們應在高校大學生的學校文化教育中引進紅色資源,并通過此次交融提高高校校園文化的精神教育層次。在紅色資源的教育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校園文化建設要十分重視運用紅色資源使教育發(fā)揮校園文化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將當代的西方文化和中國珍貴的紅色資源相互結合,去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大學生在這種良好的環(huán)境氣氛中自覺參與進來,例如通過在重大革命人物事件紀念日,開展有一定特色、吸引人的活動。把紅色資源作為活動的背景,并加強高校校報、???、黑板報、校內廣播的建設,讓紅色資源通過校內各個傳媒點開展起來。但是在紅色資源進行學校教育的同時也要注意多發(fā)掘校內各個傳播點,讓思想性、趣味性和知識性在不同活動中貫穿始終,讓紅色文化在校園里傳播。
五、結論
紅色資源對于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程是一項漫長的工作,在此期間,我們需要把握大學生建設的各個方面,這就必須要將各思想道德建設教育主題和教育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以便于構建量良好思想道德的教育環(huán)境。在紅色資源中通過各方面的結合充分發(fā)揮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價值和功能,切實保證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的順利開展和良好效果。引導大學生們繼承和弘揚先輩們的光榮傳統,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使命感。
參考文獻:
[1]曾紹東.論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應用[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7(03):76—78.
[2]周 立,謝建平.論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應用[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1(04):4—7.
[3]王宜娜.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20):210—211.
[4]周琢虹.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紅色資源的有效運用[J].黨史文苑,2009(04):79—80.
[5]鐘先麗.淺談紅色資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老區(qū)建設,2010(08):44—45.
(作者單位: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