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紅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補陽還五湯鼻飼聯(lián)合醒腦靜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病例選取我院2012年7-2013年10月期間的腦梗死住院患者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治療組選用補陽還五湯鼻飼聯(lián)合醒腦靜治療;對照組選用阿司匹林腸溶片、血栓通及氯毗格雷等常規(guī)藥物治療,連續(xù)用藥治療4周后觀察兩組治療方法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28例(92.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22例(73.4%),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2)治療組神經功能恢復評分結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補陽還五湯鼻飼聯(lián)合醒腦靜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的臨床治療效果確切且安全,能夠明顯促進和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腦梗死;補陽還五湯鼻飼;醒腦靜;療效觀察
腦梗死是比較常見和好發(fā)的一種腦血管疾病,又稱缺血性腦卒中。其發(fā)病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是因為腦組織局部血管由于血管痙攣、堵塞導致腦組織供血不足、從而出現(xiàn)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局部壞死[1]。常見于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臨床癥狀為:偏癱、語言遲鈍、記憶力下降等,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法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預后,給患者及家屬造成極大的傷害。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2年7-2013年10月期間的腦梗死住院患者60例進行研究分析,從而觀察補陽還五湯鼻飼聯(lián)合醒腦靜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的臨床治療效果,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病例選取我院2012年7-2013年10月期間的腦梗死住院患者60例,年齡為55-78周歲、平均年齡為66歲左右,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病程為4-6個月左右。按就診順序將所選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的一般情況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補陽還五湯藥物組成:黃芪30g? 當歸30g? 赤芍15g? 川穹15g? 地龍15g 桃仁12g 紅花12g,同時伴有語言遲鈍者加石菖蒲12g? 郁金12g? 遠9g,大便不暢者加火麻仁16g ,伴有肢體無力、活動障礙、筋脈拘急者加桑枝15g? 桂枝12g? 續(xù)斷12g? 杜仲12g? 桑寄生12g,伴有者加全蝎9g 僵蠶12g。根據(jù)具體病情再進行相應藥物加減。
1.3治療方法?? 治療組服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溫水煎服400ml,每日一劑,每天兩次,連續(xù)服用4周;醒腦靜,靜脈滴注一次10~20毫升,用0.9%氯化鈉注射液500毫升稀釋后滴注,1次/日。對照組根據(jù)病情具體情況,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包括血栓通及氯毗格雷或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
1.4療效評價
對兩組所有病例在治療前及用藥治療4周后評價其臨床治療效果。神經功能評價標準:根據(jù)1995年我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神經功能評分標準進行制定[2]。 最高評分為45分、 最低評分為0分;其中小于15分為輕型、大于15小于30分為中型、大于30小于45分為重型;無效:積分變化不足10分,病人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有效:積分變化在10-2 0之間,病人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顯效:積分變化在20-30分,病人日常生活能夠自理,不能進行勞動;痊愈:積分變化大于30分,病人完全能夠自理日常生活且能參加一定的勞動。
1.5 數(shù)據(jù)處理
本次研究所得到的所有原始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治療4周后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治療4周后兩組臨床療效情況比較
組別
例數(shù)
治愈
顯效
有效
無效
有效率%
治療組
對照組
30
30
3(10.0)
1(3.3)
14(46.6)
11(36.6)
11(36.6)
10(33)
2(6.6)
8(26.6)
92.2%
73.4%
從表1可知:兩組患者在治療4周后大部分病人臨床癥狀好轉,治療組總有效率92.2%,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4%,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臨床療效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后 4 周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治療后4周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情況比較(x±s)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4周
治療組
對照組
30
30
22±4
20±5
10±4
14±5
從表2可知:兩組患者在治療4周后大部分病人的神經恢復情況有所改善,治療組由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些年來,腦梗死的發(fā)病率有逐年增高的發(fā)病趨勢,患者的發(fā)病病程較長,預后較差,給患者的心理及家屬護理帶來巨大經濟負擔。腦梗死由于發(fā)病比較急,常常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肢體偏癱、活動受限、言語不清等情況,具有很高的致殘率,且易導致死亡。如果在發(fā)病后不能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很有可能導致出現(xiàn)一系列后遺癥,如偏癱、口眼歪斜、舌蹇等。給患者及家屬帶來巨大痛苦和負擔。中醫(yī)將腦梗死歸屬于“中風”范疇,由于本病發(fā)病急驟,病情變化迅速、證型復雜,給治療和辯證診斷帶來極大困難。經過有效的對癥治療后,許多患者在預后仍然會出現(xiàn)一系列并發(fā)癥,不能生活自理。中醫(yī)認為本病的基本病機為正氣不足、氣虛血瘀、血脈不暢,脈絡阻滯,特別是腦部瘀阻脈絡。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本病以補益正氣、活血化瘀、疏通脈絡為主。本次研究選取的補陽還五湯是中醫(yī)治療本病的經典方劑,是通過補益正氣和活血化瘀的治法來治療腦梗死后遺癥。本方中黃苠為君藥,用其補益脾胃正氣,來促使血行,也是“氣為血之帥”的具體體現(xiàn),通過血行來化瘀通絡,疏通血管;方中當歸具有補血活血、化瘀的功效來配合加強黃芪的行血之功;赤芍、川穹、桃仁、紅花均為活血通絡之品,有化瘀通絡的功效;地龍為佐使藥可引藥通行、通經活絡。本方中諸藥合用,各司其職能夠達到補益正氣、行氣活血,化瘀通絡的療效,臨床應用中可以根據(jù)具體的病情變化進行相應的藥物加減進而對癥治療。
由上述分析可知,補陽還五湯鼻飼聯(lián)合醒腦靜治療大面積腦梗死后遺癥,能夠得到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在改善患者的預后及神經功能的恢復上有確切的效果,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谷中瑞,劉曉云.疏血通注射液治療腦梗死64例臨術觀察.河北醫(yī)藥,2013,31:3120.
[2] 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及臨床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379-383.
[3] 江濤.中醫(yī)辨證治療腦梗死后遺癥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2,33(09):1871.
[4] 陸青.補陽還五湯治療腦梗死后遺癥臨床療效觀察[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27(03):42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