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學斌
[摘要]隨著進入21世紀,原有的高中歷史教材已經(jīng)不能夠適應當今高中教育的發(fā)展形勢,不利于學生對歷史的有效學習。本文在總結前人對于高中歷史教育的經(jīng)驗上,全面而詳細地分析了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圖片的運用狀況,相互借鑒,不斷完善,更好地服務于高中歷史教學工作。
[關鍵詞]歷史圖片歷史教材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040103
2006年,教育部對高中歷史課程教材實施全面改革,歷史課本中圖片數(shù)量明顯增加。歷史圖片作為歷史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字內(nèi)容的有益補充,直觀清楚、生動形象地體現(xiàn)了重要的歷史信息,以直觀簡明的方式來闡釋復雜的歷史。歷史圖片對于學生記憶歷史事件、消化歷史知識、提升思維能力起到了相當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見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運用中的重要性。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歷史圖片
1.定義。本文所討論的歷史圖片,除了教材中的插圖以外,還包括歷史課堂教學中使用的各種圖片,如歷史課件中的圖片、教師手繪黑板圖以及實物照片等等。圖片在其產(chǎn)生的時候沒有什么歷史價值,也沒有人可以預測到它的歷史價值而去保存它,但在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中如果被保存下來,它的歷史價值就會體現(xiàn)出來了。
2.地位。歷史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有著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歷史圖片的運用不僅對歷史教學起到了重要的輔助作用,而且對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認知能力和素質教育,同時也提高了歷史教師的教學效果。
3.分類?,F(xiàn)行高中歷史教材將歷史圖片分為:歷史地圖、歷史器物圖、歷史人物圖、歷史古跡圖、社會政治經(jīng)濟生活圖等等。
(1)歷史地圖。歷史地圖在歷史教材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直觀清晰地展示了歷史地理要素,對地理現(xiàn)象規(guī)模的大小、分布以簡明的方式加以表達。比如歷史教材中對于赤壁之戰(zhàn)的圖片選取就比較少,如果學生單單通過文字學習,很難對當時的戰(zhàn)事進行了解,這時候就需要有一張清晰的戰(zhàn)事地圖作為輔助。
(2)歷史器物圖。歷史器物圖是反映某種歷史條件下人類的生活狀況,按其功能可細分為用于生產(chǎn)的工具、生活的用具、戰(zhàn)爭的武器等。例如,發(fā)明于隋用于唐的水轉筒車,曹魏時馬均改良的用于農(nóng)耕的翻車等等。
(3)歷史人物圖。歷史人物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歷史人物外貌特征、時代服飾、動作表情的記憶。例如唐朝文成公主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圖片,從人物形象、服飾、表情、動作上體現(xiàn)了夫妻二人的莊重寬厚,也展示了藏族在唐朝時的服飾特色。
(4)歷史古跡圖。歷史古跡是歷史發(fā)展長河中留下的珍貴痕跡和遺址,見證了歷史發(fā)展的面貌。歷史古跡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強化了學生的聯(lián)想力,使他們對歷史事件形成立體而準確的認知感。例如:火燒圓明園的歷史古跡圖讓學生認識到圓明園的被毀,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蠻摧殘人類文明的見證,又是文明古國落后被挨打的證明。
(5)政治經(jīng)濟生活圖。政治經(jīng)濟生活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極好地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經(jīng)濟、生活的狀況。例如美國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政治經(jīng)濟生活圖片,就真實地還原了當時經(jīng)濟失衡、社會矛盾激化的社會情況。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歷史圖片的運用
1.歷史圖片運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對教師的幫助
(1)有助于順利完成歷史教學任務。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對歷史圖片的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和辨別能力,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順利完成教學目標。例如,在講授商品經(jīng)濟在北宋的發(fā)展狀況時,教師就可以很好地運用《清明上河圖》,講述北宋中期繁盛的城市商品經(jīng)濟和文學藝術的發(fā)展情況,這幅圖具有極高的文化審美價值和歷史價值。
(2)提高歷史教學的效果。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名勝古跡圖,感受人類發(fā)展過程留下的痕跡,進入歷史情境;通過歷史人物圖,感受歷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魅力,增強對歷史人物的記憶;通過歷史器物圖,感受人類文明和生產(chǎn)力不斷進步的軌跡,全面綜合地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2.歷史圖片運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學習的幫助
第一,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第二,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第三,培養(yǎng)了學生的鑒賞和審美能力;第四,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例如:在講解中國原始社會所使用的耕作工具和居住環(huán)境時,讓學生選取與教材相關的圖片,形成一個精彩而豐滿的原始社會生活狀態(tài)圖組,并在圖片的提示下復述原始社會的耕作和生活情景。由此可見,歷史圖片被恰到好處地運用,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主動探索歷史的積極性。
(責任編輯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