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軍
【摘 要】 目的:觀察天王補心丸聯(lián)合鋪灸治療失眠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0例失眠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用天王補心丹行鋪灸治療;對照組采用天王補心丹內服治療。結果: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90%,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PSQI量表總分治療后比治療前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治療組PSQI量表總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天王補心丸聯(lián)合鋪灸治療失眠的臨床療效確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天王補心丹;鋪灸;失眠
【中圖分類號】R256.2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5)07-0054-02
失眠是臨床內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本病纏綿難愈,易反復發(fā)作,與精神、情志刺激等各種因素有關,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目前西醫(yī)只能對癥治療,療效一般,而且長期服藥毒副作用非常大。近年來針灸治療失眠越來越顯示出其獨特的療效,筆者采用天王補心丹聯(lián)合鋪灸治療失眠患者30例,獲得比較滿意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0例失眠患者均來自甘肅省人民醫(yī)院紅古分院中醫(yī)科門診及住院部,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鋪灸治療組與藥物對照組兩組。治療組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18~76歲,平均年齡(42.3±6.31)歲;平均病程(7.27±3.28)年。對照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20~73歲,平均年齡(43.1±4.36)歲;平均病程(7.39±2.98)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經統(tǒng)計學分析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編制的《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中有關失眠癥的診斷標準制定[1]:①幾乎以睡眠障礙為唯一癥狀,其他癥狀均繼發(fā)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難、睡眠不深、多夢、早醒、醒后不易再入睡、醒后不適、疲乏或白天困倦;②上述睡眠障礙每周至少發(fā)生3次,并持續(xù)1個月以上;③失眠引起顯著的苦惱或一部分精神障礙癥狀,活動效率下降或妨礙社會功能;④不是任何一種軀體疾病或精神疾病。
中醫(yī)診斷標準依據(jù)1993年國家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治療失眠)及1994年國家中醫(yī)管理局頒布的《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不寐”制訂如下:①有失眠的典型癥狀:入睡困難,時常覺醒,睡而不穩(wěn)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過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不足5h;②輕者入寐困難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徹夜難眠;③常伴有頭痛,頭昏,心悸,健忘,多夢等癥;④經各系統(tǒng)和實驗室檢查未發(fā)現(xiàn)異常;⑤有反復發(fā)作史。
1.3 納入標準 ①失眠癥狀典型,每周至少發(fā)作3次及以上,持續(xù)1個月以上者;②符合西醫(yī)及中醫(yī)診斷標準;③年齡在18~76歲;④未持續(xù)服用鎮(zhèn)靜催眠藥物者;⑤自愿接受本療法治療者。
1.4 治療方法
1.4.1 治療組 采用鋪灸治療。穴位:取督脈大椎至腰俞區(qū)及兩旁的華佗夾脊穴(T1-S2)。方法:讓患者俯臥位,從大椎至腰俞及華佗夾脊穴處先擦姜汁,然后撒上治療失眠的藥物(天王補心丹:生地120g,人參、丹參、元參、茯苓、五味子、遠志、桔梗各15g,當歸、天門冬、麥冬、柏子仁、酸棗仁各60g研磨混勻),在其上再放上厚約0.5cm,寬約4cm的生姜餅,然后用自制的三棱錐型艾柱從上到下施長蛇灸,每次3壯。隔日1次,5次為1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3d。
1.4.2 對照組 用天王補心丸內服(蘭州佛慈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62020800),每次8丸,1日3次,開水沖服,10次為1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3d。兩組均治療2個療程,在此期間停用其他治療性的中西藥物。
1.5 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量表總分[2]以及治療后兩組的臨床療效。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失眠療效標準擬定。臨床治愈:睡眠時間恢復正?;蛞归g睡眠時間在6h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顯效:睡眠明顯好轉,睡眠時間增加3h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癥狀減輕,睡眠時間較前增加不足3h;無效:治療后失眠無明顯改善或加重者。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TX-*3]±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0%,治療組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SQI量表總分比較 兩組PSQI量表總分治療后比治療前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治療組PSQI量表總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治療后兩組均能改善患者睡眠情況,但治療組改善程度較對照組明顯。具體見表2。
3 討論
失眠屬中醫(yī)“不寐”范疇,發(fā)病的主要原因與情志所傷、勞逸失度、久病體虛、五志過極、飲食不節(jié)等引起陰陽失交、陽不入陰而形成本病有關,但與心脾肝腎及陰血不足也關系密切。其病理變化,總屬于陽盛陰衰,陰陽失交。虛證多屬陰血不足,責在心脾肝腎;實證多因肝郁化火,食滯痰濁,胃腑不和[4]。筆者采用鋪灸治療失眠療效顯著,效果獨特,認為其機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從經絡穴位上來看,背部兩側大椎至腰俞區(qū)是督脈、膀胱經所屬區(qū)域。膀胱經在循行過程中聯(lián)絡到膀胱與腎臟;膀胱經與腎經的經氣相通,腎經在循行過程中又聯(lián)絡到肝、心、肺、腎、膀胱等臟腑;而督脈能總督全身陽經經氣,與大腸、小腸、胃、膽等六腑密切相關。故而灸以上經脈能達補臟腑之虛而瀉六腑之實以及調整陰陽的作用,這是其一;其二,在鋪灸膀胱經的穴區(qū)上,心俞配腎俞能交通心腎,心俞配脾俞能健脾補血養(yǎng)心,肝俞配腎俞能滋水涵木,脾俞、胃俞相配能健脾胃,化痰濁,消食導滯,肝俞配膽俞能疏肝利膽,鎮(zhèn)靜安神。華佗夾脊穴循行于背部的督脈與膀胱經之間,能調節(jié)臟腑陰陽,疏泄外邪,合膀胱經穴則達補虛瀉實、調整陰陽。
從艾灸上來講,鋪灸屬于灸法中刺激量最大的一類。通過經絡鋪灸,借助于鋪灸的火、煙、氣味、紅外線等綜合作用[5],能起到溫通經脈、健脾養(yǎng)血、疏肝活血、交通陰陽的作用。而鋪灸所用的中藥方劑天王補心丹中,生地可滋腎水以補陰,入血分以養(yǎng)血;玄參、天冬、麥冬甘寒滋潤以清虛火;丹參、當歸補血而又養(yǎng)血;人參、茯苓益氣寧心;酸棗仁、五味子酸澀收斂心氣而安神;柏子仁、遠志、朱砂養(yǎng)心安神;桔梗載藥上行。諸藥合用,藥力強大,通過生姜汁的濕潤溶解和艾灸的溫熱作用,加速了天王補心丹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既補陰血不足之本,一治虛煩少寐之標而達滋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之功[6]。本臨床實驗也證實,運用天王補心丹藥末進行鋪灸的臨床療效以及對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PSQI)量表總分的影響要遠遠好于內服,充分證實了鋪灸治療本病的作用。
從現(xiàn)代研究上來講,針灸一是能夠抑制快速眼動(REM)睡眠反跳,維持并增加慢波睡眠[7];二是可調節(jié)人體植物神經活動,促進人體血液循環(huán),調整人體內分泌系統(tǒng),提高人體細胞的免疫力與抗病力[8]。三是可調節(jié)顱內外血管和神經機能,還能促使腦內源性內啡肽等介質的分泌和釋放,特別是能提高失眠患者較正常人低的腦脊液C-氨基丁酸的含量[9],從而達到鎮(zhèn)靜安神、調和陰陽、促進睡眠的作用。
綜上所述,天王補心丸聯(lián)合鋪灸治療失眠的臨床療效明顯好于天王補心丸內服,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18.
[2]陳彥方,李舜偉.腦部疾病診斷治療學[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3:1290.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93:186.
[4]張伯臾.中醫(yī)內科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2:113-115.
[5]趙耀東,韓豆瑛.鋪灸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40例臨床觀察[J].西部中醫(yī)藥,2012,25(9):86-87.
[6]許濟群.方劑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2:118-119.
[7]張悅.針刺治療藥物依賴性失眠[J].中國針灸,2002,22(3):185.
[8]鮑冬香.針灸治療失眠68例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3,25(5):408-409.
[9]皮敏.針刺治療失眠及其對r-氨基丁酸影響的研究[J].江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12(4):160.
(收稿日期:201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