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8日,素有文學教皇之稱的德國著名文學批評家馬塞爾.賴希-拉尼茨基(Marcel Reich-Ranicki)病逝,消息傳出,舉國哀悼。時值德國大選前最后一周,各政黨間的角逐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但德國各大主流媒體幾乎無一例外將對拉尼茨基的悼念作為頭版頭條,各知名報刊在接下來的數日中均用整版的篇幅對此進行深度報道。德國電視一臺也臨時調整了節(jié)目,播出由拉尼茨基的傳記改編的電影《我的一生》。甚至不少娛樂新聞也一改以往的八卦,開始反思性地介紹起他的生平。網站論壇的討論與跟帖更是異常熱烈。一時之間,這一消息成為全民話題。
德國筆會主席約瑟夫.哈斯林爾強調,“拉尼茨基不僅是戰(zhàn)后德國文學批評,同時也是文學發(fā)展的靈魂人物?!薄斗ㄌm克福匯報》主編弗朗克.舍爾馬赫在悼文中寫道:“我們再也找不到一個像他那樣的人。不是任何人都能被替代?!睂τ凇稌r代周報》的著名文評家伊麗絲.拉迪什而言,拉尼茨基的死標志著“文學教皇時代的一去不返。他是終結者”。德國各大政黨領袖也紛紛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偫砟藸栒f:“我們失去了一位文學的摯友,他也是自由與民主的捍衛(wèi)者。我會懷念這位激情而杰出的男人。”總統(tǒng)高克認為,“德國人曾一度將其驅逐,并欲置其于死地。而他卻有這樣的胸懷,在歷經了這殘忍野蠻之后,為德國人理解自己的文化打開了新的窗戶。他的去世使德國文學失去了最激昂的戰(zhàn)士和最堅定的守護者?!?月26日,高克等來自德國政界、文化界、學術界和娛樂界的300多名代表出席了他的葬禮。權威綜藝節(jié)目主持人哥特夏克在致悼詞時動容地說:“干我們這行的人極少悲傷。我們會本能地逃向舒適,而試圖忘卻痛苦。但是今天,我卻深感悲慟?!边@究竟是怎樣一位特殊的文評家?他的影響力遠遠超出了專業(yè)范疇,社會各階層,上至知識精英,下至平民百姓,都對他倍加推崇,他們不約而同地用“最偉大的”“最杰出的”“獨一無二的”這樣的字眼來形容其對文學的貢獻,來概括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拉尼茨基1920年6月出生于波蘭中部城市弗沃茨瓦韋克的一個猶太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小工廠主,性格懦弱,熱愛音樂;母親生長在德國,家族世代為拉比,婚后才移居波蘭,非常抵觸猶太與波蘭文化。她與歌德同天生日,因而視此為預兆,對德國文化情有獨鐘,這對拉尼茨基一生影響巨大。1929年,他回到德國接受教育。在柏林讀中學期間,他狂熱地愛上了德語文學,幾乎把所有業(yè)余時間都花在了讀書與看戲上,立志要成為文評家。這個階段,引起他最大共鳴的是托馬斯.曼的小說《托尼歐.克洛格》。主人公克洛格無法調和生活與藝術的矛盾,陷于兩難境地,拉尼茨基認為這也正是自己處境的寫照。他后來在自傳中寫道:“擔心只活在文學中,而被生活排斥在外,渴望那片觸手可及卻無法企及的美麗的綠野。這種擔心與渴望一直糾纏著我,成為我一生的主題。”1938年,德國反猶主義甚囂塵上,拉尼茨基遭到驅逐,被遣返波蘭。1940年,他流落到華沙猶太人難民營,父母與哥哥相繼被納粹殺害。1943年,他與妻子特奧菲拉逃出難民營,躲在華沙一位排字工人家的地窖里,直至波蘭解放。
二戰(zhàn)結束后,他為波蘭政府軍服務,被派駐倫敦任副領事,1949年回國后,擔任了華沙一家大出版社的德語文學編輯,并加入波蘭作協(xié)。1953年,他的作品遭禁,波蘭的反猶傾向也日趨明顯,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他覺得唯有在德國才可能實現(xiàn)自己的職業(yè)夢想。1958年,他趁一次講學機會留在了西德,開始為電臺與報刊供稿,成為職業(yè)文評家。很快他因犀利的觀點與獨特的文風聲名鵲起,多次受邀參加德國戰(zhàn)后最重要的文學組織“四七社”的活動。1960年開始,他為德國《時代周報》文學版撰稿達13年。1973年,他受聘為《法蘭克福匯報》文學主編,使其文化版成為討論德語文學的前沿陣地。自1974年6月開始,他在報紙的周六版為他最鐘愛的文學體裁詩歌開辟專欄,每次邀請一位詩人、作家或是內行評點一首德語經典詩歌,每年這些詩歌評論會結集發(fā)表,這就是著名的《法蘭克福詩選》。直到去世前,編輯工作都是由拉尼茨基親自擔任,迄今已發(fā)表了1600余首詩評,水準有口皆碑。2001年,他在《明鏡周刊》上宣布要編撰德語文學“經典”系列叢書,因為對他而言,“不讀經典,意味著重回野蠻”。這項浩大的工程共分五部分:長篇小說、中篇小說、戲劇、詩歌與散文,2002年起由島嶼出版社逐年出版完成。
然而拉尼茨基對德語文學的貢獻還遠遠不止于此,他的影響力與知名度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他于1988至2001年在德國電視二臺主持的節(jié)目《文學四重奏》。它是德國電視史上的奇跡。拉尼茨基對電視臺提出了近乎苛刻的條件:首先這檔純文學節(jié)目要保持每次60到75分鐘的時長,不得插播任何圖片或電影花絮,不得插播歌曲或小說片段,也不得有作家朗讀或解釋自己作品的畫面出現(xiàn)。換言之,電視賴以生存的視覺效果是完全被禁止的。在屏幕上只能出現(xiàn)他與另外三位嘉賓,每次推介五本新書。每位參與者在介紹自己的推薦書目時,不得照書念或借助提詞卡,只有五分鐘的時間歸納作者或作品的特點,所以必須突出重點,一針見血,隨后約有十分鐘供四位參與者點評此書。由于常常意見不一,幾人往往唇槍舌劍,爭得面紅耳赤。拉尼茨基主持時更會拋出許多挑釁的觀點,使舌戰(zhàn)趨于白熱化。他深厚的文學功底與幽默辛辣的談吐使節(jié)目具有高度的可看性與娛樂性,收視率極高,他也因此成為德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一次民意調查顯示,98%的德國人知道他的名字。經節(jié)目討論過的新書,不論獲褒還是遭貶,第二天都會出現(xiàn)在各大書店的顯赫推薦位置,銷量激增,迅速登上暢銷書排行榜?!段膶W四重奏》成為讀者購書與書商進書的風向標。更重要的是,這檔節(jié)目使文學真正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節(jié)目推薦的小說或節(jié)目本身都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無論他們的職業(yè)是否與文學相關,文學都自然而然地變成生活的組成部分。所以,在絕大多數評論家的悼文中,都會表達對這一德國文學“黃金時期”的緬懷。在紀念節(jié)目對受眾的采訪中,大部分人都表示,當年就是由于看拉尼茨基的節(jié)目才開始重新關注文學、閱讀文學并且愛上文學的。拉尼茨基也因此成為德國名副其實最具影響力的文評家。
早在《文學四重奏》播出之前,拉尼茨基就被圈內又敬又怕地尊為文學教皇,其權威與成功源于他獨特的文評風格。其一,他強調文學評論必須要有明確的觀點與結論,“清晰就是批評家的禮貌”。最糟糕的評論莫過于模棱兩可、含糊其辭。他認為大多數批評家會中庸地來看待一部作品,說其有好有壞,有優(yōu)點也有不足,這種看似客觀的文評模式究其根本,是因為批評家害怕犯錯,中立的寫法最多只會錯一半,所以他們態(tài)度曖昧。而優(yōu)秀的評論家勇于承擔風險,他們“總是會為了清晰而不惜簡化,把想要表達的觀點放在刀刃上,以極致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他發(fā)現(xiàn),“許多讀者都為此非常感激,他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從我的評論中看出,我對一部新作到底是贊同還是反對?!睂τ谒蕾p的書,拉尼茨基從來不吝贊美之辭。對于他反感的書,他也會毫不留情地直接表示“這是本糟糕透頂的書,趕快忘了它”,或是這本書“矯揉造作”“自以為是”“令人惡心”“傻話連篇”。他兩部最著名的文評集一本名為《全是差評》,一本叫作《全是贊美》,其愛憎分明的風格由此可見一斑。
其二,他主張使用通俗易懂、簡潔曉暢的語言。拉尼茨基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為德國報刊寫文評時,這一領域完全是職業(yè)批評家和大學教授的天下,學院派文風盛行,評論冗長晦澀,造作賣弄。他們都認為這是學術范兒,而拉尼茨基則斥之為偽學術。他不明白通篇都是外來詞和專業(yè)術語有何必要,大部分讀者完全不知所云。所以與他共事的手下都深知主編的頭號禁忌:文章不得繁復,非不得已不準用外來詞。犯禁的稿件將一律被駁回,并被附贈他的名言一句:“聽到敲鐘聲了,但不知鐘在哪里?!崩岽幕约阂惨陨碜鲃t,任何時候案頭都備著一本外來語詞典,以便可隨時查到相應的德文翻譯。不是為了保持德語的“純潔性”,而是為了文章讓人更易理解。他到《法蘭克福匯報》后,文化版頓時讓讀者耳目一新,為文評界帶來一股清新之風,并扶持了一批優(yōu)秀撰稿人,其中最知名的有彼得.馮.馬特、戈羅.曼等。他們的文章觀點犀利,論證清晰,語言簡潔明了,深受讀者歡迎。
其三,他強調寓教于樂,認為文學批評也可以具有娛樂性。托馬斯.曼在談到寫作目的時,說寫作就是為了“快樂”,這給拉尼茨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認為,讓人感到愉悅和幸福,這也是文學批評的目的。因此,他愿意與最擅長娛樂的媒體——“電視”結盟,讓更多的觀眾或讀者感受到讀書與評書的樂趣。他將無聊與否作為判斷一本書好壞的重要標準。在一期《文學四重奏》節(jié)目中,一位嘉賓抗議說“無聊”怎么能作為評判標準,拉尼茨基幽默地回答說:“為何不能?上帝就是因為無聊才創(chuàng)造出人類的?!彼蛔u為德國最風趣、反應最快的文評家。在電視節(jié)目中,他甚至會為了某個笑點而將內容簡單化。他當然明白娛樂化、通俗化和鮮明的觀點可能會帶來的問題或危險。他坦言,有人指責《文學四重奏》討論文學流于膚淺,過于簡化,這全是事實,也是電視文學節(jié)目不可避免的弊端。但是,批評者也不得不承認,從來沒有一檔文學節(jié)目會對文學書,尤其是高品位的文學書的銷售具有如此直接而巨大的影響。他認為,讓更多的讀者堅守或重返書籍與閱讀,而不是轉向其他更讓人被動的消費活動,是當今時代文學批評的首要任務。
在拉尼茨基的文評生涯中,讀者始終是占第一位的。無論是他評論的風格,還是編撰《法蘭克福詩選》,或是“經典”系列,抑或是主持《文學四重奏》,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讀者能更好地理解與接受德語文學,構建作者與讀者、藝術與社會之間的橋梁。他承接的是德國文評傳統(tǒng)的一支,海涅、馮塔納、凱爾、雅各布森和圖霍爾斯基都是這一派的典范。他們和他一樣,都為報紙寫作,主要是寫給大眾而非學術圈看的,這決定了他們文章明朗、簡潔和幽默的風格。
其四,正因為要對讀者負責,所以文評應該是獨立、公正的。隨著《法蘭克福詩選》的名聲日隆,有政治家也想附庸風雅,表達了欲為其寫稿的愿望。拉尼茨基的答復是:“在德國應該有一塊地方是無需政治插手的?!痹谠u書時,他的眼中只有作品的質量,而不會顧及與作者的交情。他能來到德國并安頓下來,伯爾對他的幫助極大,他也非常欽佩和欣賞伯爾的為人,但這并不能改變他對伯爾70年代小說每況愈下的看法。他給伯爾小說《保護網下》寫的書評是這樣開頭的:“沒有什么能動搖我對伯爾的敬仰,甚至是《保護網下》也不行。”伯爾看后震怒,數年不與他來往。直至1983年他們一次偶遇時,伯爾徑直朝他走去問道:“我們還要握手嗎?”他答曰:“當然?!钡疇栠t遲沒有行動,他心想糟糕,要出大丑聞了,不料伯爾卻湊到他耳邊輕輕罵了句:“混蛋?!比缓蟠笮χ鴵肀f,“現(xiàn)在扯平了?!辈贿^并非所有作家最終都能像伯爾一樣釋懷,拉尼茨基的差評素來毫不留情,往往使原本與他交好的作家翻臉絕交,另外一些作家則會從此對他懷恨在心,甚至發(fā)展到人身攻擊。著名詩人布林克曼在一次公共場合與他討論時,忽然站起來破口大罵:“我根本不該和你討論,我該拿支沖鋒槍把你打成馬蜂窩。”漢特克則將他描繪成一只狂吠的“領頭犬”,因為在難民營待過,所以“謀殺欲”格外強烈。女詩人萊里西在書中幻想了他各種慘死的情景。當然在詛咒他的書中,最有名的當屬馬丁.瓦爾澤的《批評家之死》。拉尼茨基深知,“作家與批評家的關系僅僅取決于一件事,批評家是如何評價作家尤其是他最新的作品的?!辈钤u愈多,樹敵愈多,但他從未因此而改變判斷。也正因為他不徇私情,才讓讀者格外信賴他書評的公正性。
其五,文學批評應該體現(xiàn)和喚起對文學的熱愛。拉尼茨基在談到他成功最重要的前提時說,那是因為“我堅信,是文學使我感到存在。這可以從所有我對作家與書的點評中看出來。最終是對文學的熱愛,有時甚至是一種可怕的激情,是它讓批評家盡職盡責。有時,或許也正是因為這種愛,才讓別人可以忍受批評家,甚至偶爾還會對他產生好感。沒有對文學的愛就沒有文學批評,這一點無論怎么重復都不為過”。
拉尼茨基一生與文學為伍,痛苦絕望時,是文學一次次讓他重獲生的希望。他在柏林的中學歲月正值希特勒當權,是對托馬斯.曼的鐘愛讓他堅信,還有以曼為代表的另外一個人文德國存在。在華沙難民營,時刻面對的都是納粹的暴力與殺戮,他和妻子卻靠每晚閱讀凱斯特納的詩歌堅定了活下去的勇氣。有一次他們差點被送往集中營,在去集合的路上,他一直用關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傳說鼓勵妻子不要放棄,因為傳聞陀氏當時已上了絞刑架,并被蒙上雙眼,即將行刑之際,突然有飛騎來報沙皇發(fā)了特赦令。在逃出難民營后,他和妻子躲在華沙工人波雷克家中,因為家境窘迫,波雷克也有過數次動搖,不愿再收留他們,但因為他喜愛聽故事,拉尼茨基就每晚給他家講不同的精彩文學故事,這樣才得以活到解放。這是現(xiàn)代版的《一千零一夜》,文學又一次挽救了他的性命。是文學給了他愛的啟蒙,他說,讀了《羅密歐與朱麗葉》,才知愛情原本與死亡相連。在葬禮上,他總會想起策蘭和霍夫曼斯塔的詩行。在波蘭被禁的日子里,他覺得自己就是《審判》中約瑟夫.K的化身。所以,閱讀他的自傳《我的一生》,無異于閱讀一部德語20世紀尤其是戰(zhàn)后文學史,書中滿是他與不同作家與作品的交集,以及他對文學與文評的獨到感悟。
在1958年“四七社”聚會時,君特·格拉斯曾問他:“您究竟是什么人?波蘭人、德國人,還是什么別的?”他當時馬上答道:“我是半個波蘭人、半個德國人和一個完全的猶太人。”為自己這個看似風趣機靈的答復他很是得意了一陣,可后來卻發(fā)現(xiàn)全然不對,他從來就無法也永遠不會認同這三種身份中的任何一個。他唯一的真正的家園只有文學,所以他說,托馬斯·曼的《托尼歐.克洛格》是所有以文學為家之人的《圣經》。沒有對德語文學至高的熱愛,他不會說服自己與妻子回到這個謀殺他家人的兇手的國度,即使對家人的負疚感從此伴他一生,即使對納粹野蠻行徑的恐懼總是如影隨形。他堅持每天都要刮兩次胡子,這是在華沙猶太難民營養(yǎng)成的習慣,因為納粹在篩選去集中營的猶太人時,胡子拉碴的總會首當其沖。戰(zhàn)后,德國反猶主義數次抬頭,先是法斯賓德的反猶劇《垃圾、城市與死亡》得以公演,再就是80年代,以諾特為首的歷史學家試圖為納粹罪行開脫,認為它與上世紀其他民族之間的大屠殺沒有任何區(qū)別,史稱“歷史學家之爭”。這一切讓拉尼茨基感到切膚之痛,但他仍然選擇留在德國,因為始終無法割舍下心愛的德語文學。1979年秋,他與天才的猶太小提琴家梅紐因在北京偶遇。一個是去演奏貝多芬與勃拉姆斯,另一個則是去做關于歌德與托馬斯.曼的報告。梅紐因感慨地說:“我們從一個國家旅行到另一個國家,就是為了演奏德國音樂與宣揚德國文學。這沒錯,挺好的?!敝髢扇硕枷萑肓顺聊?,不勝傷感。對于他們來說,藝術既是使命,也是宿命,更是唯一的歸屬。
他對文學的激情與熱愛、他明晰簡潔的風格、他的獨立性、他的勤奮與努力,加之他獨特的個人魅力,使他成為戰(zhàn)后德國公認的最偉大的文評家。他的過人之處不在于他非凡的文學品位,恰恰相反,對于一些極具藝術水準的“另類寫作”,例如漢特克、耶利內克或是胡伯特.費希特的作品,他認為簡直無法卒讀;但他若意識到看走了眼,也會真心認錯。例如,他對《鐵皮鼓》和《沒有個性的人》原本貶多于褒,后來明確表示是自己失之公允。他的坦誠和愛憎分明的風格使得其評論的作品無論是受贊或是遭罵,都會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他始終將讀者放在首位,讓文學走入日常生活,消除了文評與大眾的隔閡??磳W院派的文學評論,人們往往會欣賞其術語運用的嫻熟準確,但或許會很快就將其內容遺忘,而拉尼茨基的文評卻總讓人感到新鮮而充滿活力,你會清晰地記得他的觀點,因為對他而言,文評并非僅僅是理性的智力游戲,而是在用愛向文學致敬,它應去觸及與感動人的心靈。
我們又何妨多一些這樣的文學批評。
(余楊: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德語系教授,郵編:5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