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俄羅斯文壇的獎項名目繁多,種類齊全,除可區(qū)分為官方文學獎和非官方文學獎兩大陣營以外,還可細分為面向新生代作家的文學獎,獎勵戰(zhàn)爭等題材作品的文學獎,針對專門體裁作品的文學獎等。各項文學獎的獎金數(shù)額也是參差不齊,有高達300萬盧布、僅次于諾貝爾文學獎的大書獎,還有僅獎勵一盧布、一瓶伏特加和一個蘋果的安德烈.別雷獎。
2014年,大書獎、俄語布克獎、雅斯納亞波良納文學獎等獎項依然吸引著公眾的眼球,但也有不少文學獎爆出冷門,例如,布寧文學獎評委會因參賽作品“體裁不符合要求”而決定當年度暫不授獎,別爾金中篇小說獎、尤里.卡扎科夫短篇小說獎在俄羅斯媒體上更是銷聲匿跡。相對于官方文學獎對愛國主義等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要求,一系列非官方文學獎因其獨立性和自由性,更能反映2014年俄羅斯文壇的概況。以下我們就通過幾個影響較大的非官方文學獎來對俄羅斯文壇做個巡禮。
大書獎
2014年11月25日,第9屆俄羅斯大書獎在莫斯科市帕什科夫之家頒發(fā)。扎哈爾.普利列平憑借《居所》榮獲一等獎,弗拉基米爾.索羅金以《碲釘共和國》、弗拉基米爾.沙洛夫以《回埃及記》分獲二、三等獎。此外,在頒獎儀式上還為獲得讀者投票最多的作家頒獎,前三甲分別是斯韋特蘭娜.阿列克西耶維奇(《二手時間》)、扎哈爾.普利列平(《居所》)、阿列克謝.馬庫申斯基(《駛向阿根廷的客輪》)。列昂尼特.卓林則被授予文學貢獻獎。
普利列平的長篇小說《居所》,講述了執(zhí)法機構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和剛剛走上勞改道路的囚犯們的艱難之路。故事發(fā)生在20世紀20年代末嚴寒而美麗的索洛維茨群島上。勞改營里生活著最后一批人,其中有知識分子、僧侶、匪首和肅反工作人員。他們之間的命運紛繁復雜,已經(jīng)無法分清誰是劊子手、誰是受害者。
扎哈爾·普利列平及其獲獎作品《居所》
索羅金在《碲釘共和國》中預言了歐洲在未來“新中世紀”的命運。那是個居住著農(nóng)奴主、十字軍軍人、侏儒、巨人、怪獸等的世界,所有人都在尋找幸福,而只有一種神奇的金屬,深藏于“碲釘共和國”中的碲,可以給他們帶來幸福,因此,人們生活的目標往往只有一個:碲釘。很多政治體制、生活方式以及風俗習慣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小國家,因為“碲”而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
沙洛夫的《回埃及記》是一部書信體小說,但除書信之外,小說中還包括了作者的摘錄和引文。具體內(nèi)容將在下文加以介紹。
大書獎是俄羅斯最高文學獎項之一,其獎金數(shù)額僅次于諾貝爾文學獎,在世界上居第二位。一等獎的獎金為300萬盧布,二等獎為150萬盧布,三等獎為100萬盧布。大書獎由俄羅斯國內(nèi)文學支持中心設立于2005年11月14日,其主要目的是“尋找并獎勵那些為俄羅斯的文藝事業(yè)作出實質(zhì)性貢獻、能夠提高俄羅斯當代文學社會價值、吸引讀者和社會注意的作家”,以“喚起民眾對于文學的興趣,使書籍成為人們?nèi)粘I钪胁豢商娲囊徊糠帧薄9灿?59部俄語作品參與了本屆大書獎的角逐,最終有29部作品進入長名單,9部作品進入短名單。
俄語布克獎
2014年12月5日晚,俄語布克獎在莫斯科金環(huán)酒店揭曉,弗拉基米爾.沙洛夫奪得大獎,他的《回埃及記》被評為年度最佳俄語小說。進入決賽的還有阿納托利.維什涅夫斯基(《彼得.司捷潘諾維奇?zhèn)饔洝罚?、娜塔莉?格羅莫娃(《鑰匙》)、扎哈爾.普利列平(《居所》)、維克多.列米佐夫(《自由意志》)、葉列娜.斯庫利斯卡婭(《大理石天鵝》)。
《回埃及記》用書信的形式講述了一個家族的歷史,這個家族與經(jīng)典作家尼古拉.果戈理有血緣關系。沙洛夫用五年半的時間完成了這部巨制,在談到小說內(nèi)容時,他說:“我認為,尼古拉.果戈理去世之后,許多俄羅斯作家都在嘗試續(xù)寫他的巨著《死魂靈》,因為在這部尚未完成的小說中有著某種非常神奇的啟示?;蛟S,如果將其續(xù)寫完成,那么我們就能夠明白生活的意義了。為什么將小說取名為《回埃及記》?我覺得在《圣經(jīng)》中所記載的出埃及之后,我們在某一時刻掉轉方向又回到了埃及。而20世紀的歷史,在我看來,就是重返埃及的歷史?!?/p>
評委會主席安德烈.阿爾耶夫指出,與蘇維埃文學相比,當今作家的自覺意識得到了解放,他們能更加自由、大膽地書寫,不斷通過作品來揭示社會上的丑惡現(xiàn)象,此次進入決賽的作家都是這樣。評委會成員杰尼斯.德拉古恩斯基認為,沙洛夫獲得本屆俄語布克獎是實至名歸, “這是一部非常嚴肅、睿智而又優(yōu)美的作品”。
評委們的贊譽并非溢美之詞,在此之前,《回埃及記》已經(jīng)進入過國家暢銷書獎短名單,并獲得大書獎三等獎,此次更是同時斬獲俄語布克獎和大學生布克獎,這些都充分說明了這部小說的價值。
沙洛夫1952年4月7日出生于莫斯科的一個作家家庭,其代表作有《演習》《我并不遺憾》《老姑娘》《拉撒路的復活》《像小孩子的樣式》等?!吨芸吩u論員說:“弗拉基米爾.沙洛夫可謂是當今文壇最耀眼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說中含有俄羅斯全體知識分子所喜愛的元素?!蹦壳埃陈宸虻淖髌芬呀?jīng)被翻譯成意大利語、法語和中文等多種語言。
雅斯納亞波良納文學獎
2014年10月21日,第12屆雅斯納亞波良納文學獎三個獎項的獲獎名單在莫斯科公布。鮑里斯.葉基莫夫憑借《皮諾切特》獲得現(xiàn)代經(jīng)典作品獎,阿爾謝恩.季托夫以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別希斯通格的影子》三部曲獲得21世紀獎,羅曼.先欽以《你們想要什么》獲得童年.少年.青年獎。
鮑里斯.葉基莫夫1938年出生于一個職員家庭,曾經(jīng)在工廠做過車工、鉗工、調(diào)試員和電工,還在秋明州和哈薩克斯坦做過建筑工人,在鄉(xiāng)村學校里當過勞動課老師。或許源于特殊的個人經(jīng)歷,葉基莫夫最主要的作品(如《皮諾切特》《不應哭泣》《為了一口熱飯》)中的主人公都是普通人,他的200多篇短篇小說和中篇小說全面而藝術地刻畫了在世紀之交的特殊時期俄羅斯的鄉(xiāng)村生活。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索爾仁尼琴曾經(jīng)這樣評價他:“鮑里斯.葉基莫夫的作品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現(xiàn)代鄉(xiāng)村生活,其中有著全新的生活習慣、無限的可能性并面臨著嚴峻的威脅。他描繪的圖景中展現(xiàn)了難以想象的現(xiàn)代鄉(xiāng)村的復雜生活,這能幫助我們恢復民族團結意識?!?/p>
弗拉基米爾·沙洛夫的獲獎作品《回埃及記》
阿爾謝恩.季托夫生于1948年,畫家、作家。1982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迄今已經(jīng)出版了13部小說?!秳e希斯通格的影子》三部曲講述的是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那些曾經(jīng)在亞洲、遠東、西伯利亞作戰(zhàn)過的俄羅斯官兵,以及經(jīng)歷戰(zhàn)爭的神甫、知識分子等帶有不同觀點和信仰的人之間相互碰撞的故事。別希斯通格是公元前6世紀波斯的一處山巖,上面刻有警示后世遠離暴亂和戰(zhàn)爭的訓言。但直到19世紀中葉,這處山巖才被發(fā)現(xiàn)。在這2000多年里發(fā)生了多少暴動和戰(zhàn)爭呢?不計其數(shù)!小說意在向現(xiàn)代人傳達這一古老的訓言。
羅曼.先欽生于1971年,作家、《文學俄羅斯報》副主編。其作品常發(fā)表在《民族友誼》《新世界》等刊物上,主要作品有《雅典之夜》《負數(shù)》《沒有關系》等。俄語布克獎10周年評選決賽選手,曾榮獲2013年度俄羅斯聯(lián)邦政府獎(文化領域)。在獲獎小說《你們想要什么》中,14歲的主人公達莎是“我”的女兒,博洛特納亞廣場反對派的立場就是通過她表達出來的。達莎已經(jīng)告別童年,進入青春期,在學校,在家里,她關注每一個對話,試圖通過人們之間的言語來弄懂國內(nèi)所發(fā)生的事情。在這部作品中,先欽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對自己的忠誠。
雅斯納亞波良納文學獎設立于2003年,主要是為了獎勵那些將博愛、仁慈和道義視作自己的理想,并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俄羅斯文學經(jīng)典及列夫.托爾斯泰創(chuàng)作中的人道主義傳統(tǒng)的優(yōu)秀作家和作品。雅斯納亞波良納文學獎的提名作品需要有文本的藝術性、全人類視野的道德性和宗教與種族的包容性。評委會主席、俄羅斯聯(lián)邦總統(tǒng)文化參贊、雅斯納亞波良納莊園博物館負責人弗拉基米爾.托爾斯泰說:“我們的任務是感受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趨勢?!?/p>
索爾仁尼琴文學獎
2014年的索爾仁尼琴文學獎授予了近10年來最權威的批評家之一,伊琳娜.羅德尼揚斯卡婭,“因其致力于尋找俄羅斯文學的美和真理,密切關注當代社會思想的變遷,并時刻保持一顆敏感的心”。頒獎儀式于2014年4月24日在莫斯科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俄羅斯僑民之家舉行。
伊琳娜.羅德尼揚斯卡婭1935年2月21日出生于哈爾科夫市(現(xiàn)位于烏克蘭境內(nèi)),父親為醫(yī)生,母親是音樂老師。1956年畢業(yè)于莫斯科圖書館學院,自1987年起供職于《新世界》雜志。1998年至2008年主持《新世界》雜志文學評論版的工作,現(xiàn)為雜志編委會成員。其研究領域主要包括19世紀俄羅斯的古典作家、當代俄羅斯文學、俄羅斯宗教哲學、美學與文藝學等。2010年獲得普希金獎章。著有《尋找真理的藝術家》《文學的七年》《文學的運動》《21世紀前十年的詩學》等。曾在《旗幟》《文學問題》《文學評論》《北方》等雜志上發(fā)表多篇文章。
1998年,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基金會設立索爾仁尼琴文學獎,獲獎作品可以是小說、短篇小說集、詩集、戲劇、論文集等用俄語寫作的不同體裁的作品,為的是獎勵那些“取得較高的文學成就,能夠促進俄羅斯的覺醒,對于俄羅斯文學傳統(tǒng)的保存和發(fā)展作出貢獻的作家”。
國家暢銷書獎
2014年6月1日,俄羅斯國家暢銷書獎揭曉,克塞尼亞.卜克莎憑其《自由工廠》榮膺此獎。其他5部進入短名單的作品分別為:謝爾蓋.沙爾古諾夫的《1993》、巴維爾.科魯薩諾夫的《首腦之王》、弗拉基米爾.沙洛夫的《回埃及記》、馬拉特.巴西洛夫的《打印機》以及弗拉基米爾.索羅金的《碲釘共和國》。
克塞尼亞.卜克莎1983年出生于圣彼得堡,畢業(yè)于圣彼得堡大學經(jīng)濟系,著有長篇小說《哈西姆.曼蘇洛夫先生的生活》、短篇小說集《我們生活不當》等。
俄羅斯著名作家德米特里.貝科夫說:“我認為,克塞尼亞.卜克莎是我們這一代人中最出色的詩人、小說家,她擅長創(chuàng)作反映當今社會甚至是政治題材的小說,但這并不妨礙她超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運用。卜克莎出奇得獨立、勇敢和聰慧。經(jīng)濟學的教育背景使得她能冷靜而清晰地看待世界,而詩人的天賦讓她的小說不僅辭藻華麗,更是充滿一種樂觀的精神,正如20年代幸福的俄羅斯空想家們一樣。如今她緊跟時代的步伐,在認真嚴謹?shù)匮芯苛舜罅坎牧现?,開始創(chuàng)作工業(yè)題材小說?!蹲杂晒S》集恐怖作品、言情小說、社會劇作于一身,它不僅是一部后蘇聯(lián)作家所寫的關于蘇聯(lián)生活經(jīng)驗的作品,也是第一部描寫蘇聯(lián)時期工業(yè)烏托邦的小說。作品筆觸殘酷卻不帶諷刺,充滿關懷卻不帶偏見。”
總之,《自由工廠》恢復了蘇聯(lián)時期所需要的工業(yè)題材小說,講述了發(fā)生在國防企業(yè)的故事。作者是在深入調(diào)查了圣彼得堡國防企業(yè)的基礎上完成此作的。
國家暢銷書獎是為獎勵用俄語創(chuàng)作的最佳長篇小說而設立的年度大獎,始于2001年,由國家暢銷書基金會提供資助,其口號是“一夜成名”。
俄羅斯民族詩人獎
2014年5月13日,第10屆俄羅斯民族詩人獎在莫斯科揭曉,頒獎儀式在俄羅斯科學院韋爾納茨基地質(zhì)博物館音樂廳隆重舉行。詩人、翻譯家格納吉.盧薩科夫摘得桂冠,2013年俄羅斯民族詩人獎得主、2014年評獎委員會主席葉甫蓋尼.葉甫圖申科為其頒獎。
格納吉.盧薩科夫1938年出生于沃羅涅日州的一個教師之家,其代表作有詩集《怒吼的狂風》《呼吸的長度》《小鳥的時間》《呼喚》等,并在《人民友誼》《旗幟》《星火》等雜志上發(fā)表詩作多篇,曾榮獲《旗幟》雜志文學獎(1996)、阿波倫.格里高利耶夫獎(1999)以及莫斯科作家協(xié)會冠冕獎(2011)等獎項。
葉甫圖申科在頒獎儀式上指出:“盧薩科夫獲得此獎是實至名歸,他既關注祖國的需要,也不忘記自己的初衷,并使得這兩者成為互益而非互損的雙方?!彼J為,盧薩科夫的詩作“辭藻并不華麗,但是在看起來的簡單背后卻隱藏著精巧而復雜的詩學”。詩人、評委會成員、2012年俄羅斯民族詩人獎得主葉甫蓋尼.萊茵則稱:“盧薩科夫是我們這一時代最出色的哲理抒情詩人,他憑借巨大的悲劇力量、驚人的超驗思想才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結語
回顧2014年俄羅斯各大文學獎項,可以感覺到過去一年創(chuàng)作的活躍氣氛,新作迭出,數(shù)量極大,雖然質(zhì)量還有待于讀者和時間的檢驗,但至少可以說明俄羅斯當代文壇的創(chuàng)作繁榮景象。一方面,作家們開始挖掘歷史題材,始終堅持對人性的叩問,不忘俄羅斯的文學傳統(tǒng),如阿爾謝恩.季托夫的《別希斯通格的影子》三部曲講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故事,是戰(zhàn)爭文學的新作;扎哈爾.普利列平的《居所》講述20世紀20年代勞改營中發(fā)生的故事,是集中營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者;克塞尼亞.卜克莎的《自由工廠》講述蘇聯(lián)時期國防企業(yè)的故事,表現(xiàn)出對蘇聯(lián)時期工業(yè)題材小說的繼承和超越;弗拉基米爾.沙洛夫的《回埃及記》表達了對果戈理傳統(tǒng)的無限眷戀。另一方面,2014年也不乏超現(xiàn)實主義的新作,如弗拉基米爾.索羅金的《碲釘共和國》關注未來中世紀歐洲的命運。同時,文學獎也開始重視文學批評對于文學發(fā)展的積極作用,伊琳娜.羅德尼揚斯卡婭榮獲索爾仁尼琴獎就說明了這一點。
文學獎是當代作家作品的重要評價標尺之一,以文學獎之管,窺當代俄羅斯文壇之豹,確實可以達到以小見大的效果。
(劉娜: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郵編:102488)
2014年12月4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次講座上,俄羅斯《十月》雜志主編伊琳娜.尼古拉耶夫娜.巴爾梅托娃感慨說,蘇聯(lián)解體結束了文學領域官方意識形態(tài)的壟斷和控制局面,但與此同時,俄羅斯文學被拋向了市場,作家們失去了往昔的各種優(yōu)惠政策和社會地位,為生活所迫,不得不追求文學獎項,滿足市場需求。在這種背景下,文學獎一方面是一種刺激和召喚機制,另一方面也成為當代文學發(fā)展重要的風向標,引領著一段時間的創(chuàng)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