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媛 張巖
[摘要] 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媒介,互聯網已成為公眾表達和交流的重要平臺,開辟了民意訴求的新渠道。與此同時,互聯網也帶來了一些非理性的不和諧因素,其中尤以網絡集群行為的潛在危險性較為突出。結合近年來網絡上典型的集群現象,文章分析了網絡集群行為的涵義和主要特征,并為引導網絡集群行為向正確方向發(fā)展提供了規(guī)范之策。
[關鍵詞]網絡集群行為;網絡環(huán)境;協(xié)調控制
[作者單位]李曉媛,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張巖,遼寧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互聯網為公眾提供了傳播信息、分享情緒以及意見整合的平臺,它把分散的網民聯系起來并整合為網絡社區(qū)的共同體,把個體意見或個別事件轉化為公共話題或群體情緒,把事態(tài)的感性表達延伸到對比分析或深度探究,網絡傳播的效應又使關注事態(tài)的網民不斷積聚,不同層面的利益訴求不斷放大,事態(tài)引發(fā)的各種復雜情緒不斷潮涌,由此形成一種強大的力量。所以,在肯定網絡媒介為變革人類的傳播活動,豐富人們的社會生活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必須辯證而清醒地看待網絡這把“雙刃劍”,看清復雜的網絡環(huán)境,以及其間混雜著的各種非理性網民情緒,特別是以網絡集群行為為代表的不和諧現象,為避免其規(guī)?;l(fā)展,需對其特別關注。
一、網絡集群行為的涵義
互聯網作為一種新興媒體,從它誕生之日起,就顯示了磅礴發(fā)展之勢。但是從技術上來說,互聯網只是一個由硬件和軟件構成的基礎設施系統(tǒng),而不是一個傳播主體,真正的傳播主體是那些使用這個設施系統(tǒng)進行著信息生產與傳播的人。不論是意見領袖,還是一般網絡用戶,大規(guī)模的網民存在以及他們之間的頻繁互動,往往將某一網絡事件推至風口浪尖,掀起一股輿論風暴。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在互聯網時代,網民的主動性、參與性、互動性往往對某一事件能否成為社會焦點起決定性作用。
2012年前,麥田發(fā)表《人造韓寒》一文質疑韓寒才華,稱韓寒的文章很可能由其媒體發(fā)言人路金波代筆,“韓寒為被團體打造的產物”,一石激起千層浪,麥田的這些言論引起文學界的一片嘩然。然而,麥田不久之后道歉退出論戰(zhàn)。有“打假斗士”之稱的方舟子接棒質疑,與韓寒展開隔空罵戰(zhàn)。非同尋常的公眾身份使這場文墨官司早已不僅僅局限在兩位主角之間,隱匿背后的壯觀,則是一個200多萬“韓粉”與180多萬“方粉”的大規(guī)模作戰(zhàn)格局。本來是一次針對文藝作品的真假辯論,然而,在網民“無節(jié)度”的參與下,焦點轉移,變成一場相互傳染的質疑病。參與者在網絡空間的對陣中,失去了對現實的感知能力,滿足于虛擬的話語爭鋒,火藥味濃烈。在這種情況下,網絡社群產生了巨大的裂痕,成為網絡集群行為的發(fā)端和基礎。
傳統(tǒng)集群行為理論認為,集群行為是指在相對自發(fā)、不可預料、無組織以及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對某一共同影響或刺激產生反應的行為。與傳統(tǒng)集群行為相比,網絡集群行為由特定的社會階層變?yōu)闅w屬模糊的網絡公眾,由大規(guī)模的人員聚集變?yōu)樘摂M空間的意見匯聚。它屬于一種特殊的群體行為方式,是一般集群行為的延伸,成為“一定數量的、無組織的網絡群體,圍繞特定的現實主題,在一定誘發(fā)因素的刺激下產生的,以意見的強化與匯聚為特征的,具有現實影響力的網民聚集”。
二、網絡集群行為的主要特點
1.彈性變動的網民關系
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集群行為以個體匯聚的方式存在,多發(fā)生在廣場、公園和街頭等公共空間,“身體在場”是集群行為的必要條件。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網絡成為現代大眾互動交流的平臺,網民完全可以在論壇、博客和微博等虛擬空間聚集,固定的物質場所已經不再是引發(fā)集群行為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正如吉登斯所言:“媒體越來越使我們成為其他地方所舉行的演出的直接觀眾,并使我們參與到不是物理在場的觀眾之中。”除此之外,虛擬化的網絡空間也為人們參與共同事件提供了相對自由的時空條件。根據事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網民可以隨時瀏覽網頁,并進行跟帖、評論和轉載。這種意見表達的即時性,往往使得網民情緒一觸即發(fā),特別是在緊張的社會結構下,網絡集群行為極易發(fā)生。
與此同時,正是因為在網絡集群這一特定情境中網民的時空分散性以及聚集行為的偶然性、臨時性等特點,也導致了網絡集群行為的不穩(wěn)定性。網民之間缺少直接關聯,所以內部結構也較為松散。在這一網絡事件中可能還是并肩作戰(zhàn)的盟友,在另一事件下可能就變成勢不兩立的仇敵。正如心理學家特納和塔吉費所指出的,“一個人從其贊賞和確認所屬的群體中獲得一種社會認同感。不僅如此,這種社會認同感似乎并不經常起作用,而是不時地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中出現,又在特定的情境中消失?!?/p>
2.動機與方式的反向協(xié)調
從引發(fā)網絡集群行為的公共事件與網民的關系來看,那些轟動性事件一般與網民之間并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然而,這種無關聯性并沒有消抵網民的關注熱情。從一些網民對此類事件的相關評論來看,其中確有呼喚倫理道德和社會秩序健康發(fā)展的參與動機。分析近年來網絡爆發(fā)的典型事件,網絡輿論對國內問題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官員腐敗、貧富差距、公正缺失及正義難申等負面社會問題上。人們希望通過互聯網這一相對寬松開放的渠道來表達對傳統(tǒng)倫理和公共道德的呼喚與堅守。
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相當數量網民的參與方式或行為存在極端化傾向。在急于求成的心理支配下,他們常常言辭激憤,表露出暴躁、亢奮、偏激和沖動的情緒,甚至出現謾罵攻擊的不文明舉動。例如,來自不同城市的10多個網友于2012年6月21日自發(fā)前往《南方周末》在廣州的總部,在報社大樓前當場撕毀《南方周末》“構陷”方舟子的當期報紙,展示標語,派發(fā)傳單;還有成立于3月27日的“倒韓先鋒網”,其網頁鮮明標注“文盲當作家,流氓成導師,騙子變公知”,網站有反韓派發(fā)表的《公癡韓寒》等系列“倒寒”文章。網絡集群行為體現出善意的參與動機與惡劣的參與方式不相協(xié)調的特點。及時關注公共事件,并發(fā)表意見,對欺騙、虛假和邪惡等行為施以輿論的壓力,所謂“圍觀即力量”,體現了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但是,在網絡集群行為的參與者中,人們非理性的參與方式又隨處可見,顯示出與參與動機的不協(xié)調性。
3.惡性循環(huán)的“樓層”效應
勒龐的《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早在1923年就對大眾群體心理展開了精辟入里的分析,他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探究了烏合之眾的誕生,闡述了“群體的心理”,群體經常失去方向感,表現為一種純粹的無意識形態(tài)。他認為在群體中,隨著人數的增加而不斷積累的是愚蠢而非智慧,個體的智力水平無足輕重,因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愚人和智者都喪失了觀察力。
在一些爭議性比較大的事件中,由于缺少充分的調查研究,一時正誤難辨,而在人們又急于求“真”的情況下,非常容易形成對立的觀點,產生“派別”之爭?!坝^點、態(tài)度一致的一方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群體,在‘自絕于他人意見的網絡‘回音室里,輕易且頻繁地溝通,卻屏蔽不同的看法,群體觀點在逐步放大的‘自我回音中走向極端?!彼麄儠r刻對對方的意見、看法保持高度的警惕,一旦發(fā)現情況有異,即刻群起而攻之。對話內容的“樓層”越高,離題越遠。在相互攻訐、指責甚至謾罵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忘記了最初的參與目的,參與目標發(fā)生轉移,以網絡事件為由頭,把網絡作為自己的發(fā)泄渠道,以對立異己的一方作為發(fā)泄對象,理性辯證思維消失。
4.匿名狀態(tài)下的有限理性
匿名理論認為,當個體處于匿名地位,即處于去個性化境地時,由于沒有明確的個體標志,不必承擔破壞規(guī)則的后果,就會產生責任分散的心理;同時,匿名也使人的群體遵從性降低。這兩個因素會降低個人的社會約束力,使其容易越軌。由于網絡身份的異化,與現實中的個人身份相對應的一整套道德價值規(guī)范和約束機制就失去了約束力。在網絡虛擬外衣的掩護下,做出種種宣泄原始本能沖動的行為。而之所以說“有限理性”,是因為這種“非理性”的盲從、沖動,是相對而言的。網絡集群行為中,個體或族群的非理性并不一定代表整體的價值判斷。在差異對立的辯駁之間也會出現理性的火花,只不過這種理性思維的出現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如參與者需具備一定的冷靜與清醒意識,意見領袖的突出引導作用在這里顯得尤為重要。
三、網絡集群行為的調控路徑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網絡集群行為的潛在危險性,特別是參與者極易表現出的情緒不穩(wěn)定、不理智的特征是十分危險的。因此,引導網絡集群行為向正確方向發(fā)展,具有現實必要性。
1.構建良好的網絡秩序
構建一個合理、健康和良性發(fā)展的網絡秩序需要從網民素質和網絡管理兩個方面著手,雙管齊下,促進網絡民主和網絡規(guī)范的形成。
首先,網民的需要和使用是網絡存在的價值,也是網絡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從網民自身來講,每個參與者都應該增強自己的自覺性和自律性意識,提高自己在網絡環(huán)境中的道德修養(yǎng)和社會責任感,注意自己的網絡用語,做一個合格而文明的網民。此外,網民之間可以相互監(jiān)督,對傳播虛假消息、制造謠言等不良行為的網民給予強大的輿論壓力,制止其惡劣行為。同時,積極尋找影響民意的“輿論領袖”,因勢利導,主動介入,及時掌握輿情動態(tài),搭建平等協(xié)商的意見平臺,發(fā)揮“輿論領袖”的正向作用。
其次,從網絡管理方面來說,需要加大對網站的監(jiān)管力度以及加強網絡法治化建設,推動網絡法治化進程。在已有互聯網法規(guī)的基礎上,健全相應的配套措施,加大輿情監(jiān)控力度,加強集群行為的適度干預。同時,防范信息不對稱引發(fā)的網絡暴力,屏蔽、過濾有害信息,消除非理性民主、情緒式民主的消極后果,加強集群行為的規(guī)范化和法治化,使之向健康、有序和穩(wěn)定的方向發(fā)展。
2.保障信息及時公開
信息透明不夠,傳播渠道不暢,往往造成傳聞、流言等的快速傳播,造成人們的恐慌,導致集群行為的發(fā)生。因此,權力組織和傳媒機構應把握時機,加強信息公開的主動性。
在權力組織方面,一方面,應為信息交流設置多重通道,可以定期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及時公開政務信息;另一方面,構筑對話平臺,積極回應網民疑問,從而營造寬松、民主的互動氛圍。對待某些公職人員、公共機構不良行徑被互聯網曝光的情況,有關部門要立即啟動“危機公關”程序:主動公開信息,迅速查清事件來龍去脈,公布處理決定,給公眾一個清楚的交代,同時也要對不實之言堅決辟謠,以正視聽。
在傳媒組織方面,應注重提高從業(yè)者的新聞敏感,及時通報公共事件,建立有效的信息傳播機制,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同時,要充分發(fā)揮輿論引導作用,為輿情發(fā)展指明正確方向。此外,傳媒人應加強新聞報道,尤其是危機信息傳遞的謹慎性、準確性,防止“第三人效果”的出現,避免虛假不實的報道造成社會人群的不必要恐慌。
3.新舊媒體互動合作
作為一種新興的媒介傳播形式,網絡媒體對傳統(tǒng)媒體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二者在競爭進一步加劇的同時,合作也會越來越多。在競爭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求共贏,將是傳統(tǒng)媒體和網絡媒體共同發(fā)展的趨勢。
網絡媒體在資源共享、快速互動和實時更新等方面具有傳統(tǒng)媒體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因此,在合作中,它可以給傳統(tǒng)媒體提供有益的新聞線索。傳統(tǒng)媒體可以其豐富的經驗和專業(yè)化的團隊在網絡事件的深刻性上下功夫,由于它長期形成的品牌具有權威性,可信度較高,對群眾產生的影響力較大,從而易于疏導網絡集群行為。
傳媒技術的發(fā)展導致人的“重新群落化”,互聯網很容易將互不相識的個體捆綁在一起,集結力量,導致網絡社群的不斷崛起,對事件發(fā)展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因此,對網絡集群行為應加強重視。以辯證的眼光看問題,網絡集群也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它有利于堅定信念,增強信心,團結集體,形成強大輿論,發(fā)起組織行動,推動價值實現等,但前提必須是要有正確的輿論引導。而如何使網絡集群行為發(fā)揮其積極作用,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美]戴維·波普諾. 社會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王道勇. 匿名的狂歡與人性的顯現——對2006年若干網絡集群事件中網民行為的分析[J]. 當代青年研究,2007(3).
[3]彭蘭. 中國網絡媒體發(fā)展的第一個十年[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4]安呈斌.網上群體性事件特點、成因分析及處置對策建議[J]. 公安研究,2007(10).
[5]鄭興東.受眾心理與傳媒引導[M]. 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6][美]沃納·賽佛林,[美]小詹姆斯·坦卡德. 傳播理論、起源及應用[M].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
[7][法]古斯塔夫·勒龐著.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8]田大憲,賈舉. 網絡集群行為的生成機理與調控方略[J]. 當代傳播,2010(4).
[9] 郭慶光. 傳播學教程[M].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10]鄧希泉. 網絡集群行為的主要特征及其發(fā)生機制研究[J]. 社會科學研究,2010(1).
[11]藍海. 從林嘉祥事件看網絡力量[J].南方傳媒研究,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