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意濤
【摘要】現在已經掀起了一股全民學英語的熱潮,在公園長椅,公交站牌,圖書館內等等用來休閑等候的場所都不難發(fā)現不管是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還是上班人員、退休老人,都在捧著英語讀物,在那里靜靜地閱讀。隨著英語步入小學課本,學生就開始接觸英語學習英語。教師的英語教學方式伴隨著英語的普及也在不斷的改變,下面針對于閱讀為中心的英語教學進行簡單地分析。
【關鍵詞】語篇閱讀 英語教材 英語教學
掌握一門外語已經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門技能,中國作為一個泱泱大國,漢語雖然是使用人數最多語言,但英語卻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并且英語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使用,全世界也是掀起了一股學英語的熱潮。
一、閱讀帶來的好處
閱讀是讀者通過視覺輸入語言文字,是自主獲取信息的過程。同樣一本英語教材學生通過閱讀獲取的信息比從老師教學獲取的信息量要大很多,因為閱讀是通過視覺輸入語言文字,傳到腦部將信息加以理解變成自己的知識是自主學習。教師教學是學生通過聽覺系統,將教師所說語言文字傳到腦部,是被動傳輸。
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大多數人接觸英語是從小學開始,初中、高中、大學是我們學習英語的重要時期,英語學得好與壞從英語成績中可以得到部分體現,很多學生的英語并不是很好,因此作為教師在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也是想盡各種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以閱讀為中心的英語教學也慢慢普遍開來。
英語閱讀對于提高學生的口語技能起著重大的作用,通過閱讀次數的增加,對所讀英語文章的理解也在慢慢加深。學生由閱讀在不知不覺間慢慢轉化為自主背誦,通過背誦英語文章有助于鍛煉學生對詞句發(fā)音的標準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技能。
二、英語閱讀課上老師的作用
1.維持紀律的必要性。閱讀是需要學生自己進行文章的觀看,要求閱讀環(huán)境是十分安靜的,如果在英語課堂上若是出現同學之間大聲的說話,三五成群的在那里嬉戲打鬧的情況,這就違背了閱讀的初衷,這種情況下英語閱讀課容易演變成學生的“體育課”,這時就需要老師出馬來管控紀律,維持好課堂秩序,讓學生在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下閱讀學習知識。
2.解答問題的重要性。在英語閱讀課上,學生問你個難免遇到不會讀的生詞或是不理解的句子,這時候就需要老師來解答學生的疑惑,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己解決英語上的疑惑,這樣不僅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
3.設置目標的重要性。在閱讀課堂上,不能學生讓學生漫無目的閱讀。教師應該為其設立適當目標讓學生自主完成如單詞文章的背誦,漢英對照詞語連線,漢譯英句子的翻譯,好詞佳句的默寫等等,學生通過完成一個個目標,來掌握所學到的英語知識,也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效率。
三、英語教學方式的改變
將英語教學中心改為閱讀后,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英語教材的內容、學生具體情況、每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變換自己的教學模式,如參照歷年考試題目為學生設計閱讀理解的填空題、選擇題、問答題。老師出的題目要具有可行性,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難度過大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難度偏低容易造成學生自信心爆棚產生自負心理。
老師要善于營造情境,保持學生在學習英語中旺盛的求知欲。英語作為學生學習的三大主科之一,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中都占有很大的分值比重。因為中國并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就比較重要了。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模擬情景的方式,讓學生根據模擬的情景進行英語對話練習,通過模擬情景學生不僅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課外的英語視頻,讀物都可以成為學生提高英語的重要法寶。教師在課堂上,可以播放英語電影,英文歌曲,或是給學生發(fā)放英語讀物,這樣除了緩解課堂氣氛以外,還可以提升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寓教于樂中還獲得知識,同時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
綜上所述,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外語學科,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英語閱讀為中心的英語教學,不僅需要老師教學方式的改變也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這樣學生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成績,在英語考試中大放異彩,教師也可以借此提升自己的教學質量,得到雙贏的效果。即便畢業(yè)以后不再學習英語了,以閱讀為中心的英語教學,也為學生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打下了堅實的英語基礎。
參考文獻:
[1]王瑞飛.淺談以閱讀為中心的英語教學[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2(21):44-44.
[2]董鳳嬌.淺談高校英語教學中對英語學習者文化能力的培養(yǎng)[J].福建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7(5):66-68,78.
[3]南玉紅.淺談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C版,2013(3):52.
[4]肖祥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淺談[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2(8):133
[5]余祖晨.以內容為中心的英語閱讀教學法[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22(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