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y Kan
“All Roads Lead to Rome”——條條大路通羅馬,相傳這名著名的諺語最早出自羅馬皇帝尤里安之口,它讓我們在平常生活中也會時進提及“羅馬”。占羅馬原本是意大利的一個小城邦,公元前3世紀羅馬統(tǒng)一了整個亞平寧半島,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為加強其統(tǒng)治,共筑造8萬公里的硬面道路,修建了以羅馬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當時從意大利S半島甚至歐洲的任何一條大道開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終都能抵達羅馬。
今日,羅馬的這些大道已成為傳說。但羅馬從未丟失過它決意作為世界中心的意志,這也許與那些城中隨處可見的令人聯(lián)想到恢宏歷史的見證物有關,當廢墟和殘缺也成為美的一種,更讓人堅信,“人類創(chuàng)造了建筑物,建筑物又創(chuàng)造了人類?!敝T多游客奔赴這座史上最偉大帝國的首都,是為了古競技場、萬神殿、許愿泉、圣彼得大教堂而來,它們構建起了人類社會發(fā)展歷程中諸多精神領域的衍展,包括宗教、藝術、建筑等等。世界上很多首都只是國家的一部分,但羅馬就是意大利,它是意大利的心臟,只要想到羅馬的面積還有那些偉大的建筑、羅馬街頭無處不在的雕塑和噴泉、你就會抑制不住對這座“永恒之城”的敬佩。它們塑造了西方世界,本身也成為了文明的象征。
曼妙的雕像之城
羅馬是美妙的雕像之城,隨處可見美麗的雕塑,它們歷經(jīng)風雨洗禮,早已如紋身般刻入城市的肌理,任再多歲月亦無法洗刷。不過我有我的最愛,且一再造訪,那就是波各賽美術館。這里滿是雕像,其中有一位藝術家的作品傲視群雄,他叫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1680)。羅馬歷史上杰出卓絕的藝術家遍地,但我最推崇貝尼尼。
推崇他的理由,是因為當同時代的其他藝術家都在為教皇而創(chuàng)作時,貝尼尼已在為個人自由意志而創(chuàng)作。正是波各賽美術館的作品開啟了他的事業(yè),也界定了巴洛克雕像風格。巴洛克風行于17世紀,它被賦予諸多意義,但若只用一個詞來定義,那就是“運動”,或者說是“動感”。在這以前,雕像都不曾像貝尼尼作品般“運動”。
波各賽美術館建成于1613年,原是樞機大臣西皮奧內(nèi)·波格賽的別墅,他是貝尼尼的贊助者,也是著名的收藏家。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和贊助者之間的佳話成就了一段段傳奇,若沒有實力充沛又真正心靈相契的贊助伙伴,米開朗基羅不可能尋找到一塊600多平方米的房屋頂棚盡情地揮灑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達·芬奇也無法在米蘭完成《最后的晚餐》。
走進波各賽美術館,你就能領會將藝術奉若珍寶是何等體面的事情。《阿波羅和達芙尼》、《攻占普羅塞爾庇那》,大量貝尼尼的作品充斥著一樓展廳,至今,他仍是全球最搶手的藝術家。由波各賽美術館啟程,終又回歸原點,人生是一場奇妙的旅程。
我欣賞貝尼尼對細節(jié)的雕琢和講究,他的作品總是因充滿生命力而栩栩如生。米開朗基羅也曾說過,“完美不是一個小細節(jié),但注重細節(jié)可以成就完美”。貝尼尼塑造的人物總是處在激烈的運動中,富于動感,例如《搶掠普羅瑟皮納》,冥王挾持年青女孩普羅瑟蓮娜,不顧她的掙扎,從我們眼前將她帶走,手放在肌膚上由于用力而致使手指幾乎要掐入少女柔嫩大腿肌膚的深深凹陷,少女在空中無助而揮舞的手,因驚懼而蹺起的左腳拇指,眉毛因推擠而扭曲……這些強烈的動感皆是貝尼尼對藝術界所做出的最重大貢獻。大理石材在他手中仿佛失卻了重量,幻化為輕盈如風,衣袂飄飄。
每次我在西班牙廣場的“破船”噴泉池前停留,總能感受到歷史如風而來,這是貝尼尼為羅馬奉獻的第一座噴泉。它古樸又華麗,厚重又輕快多姿,是建筑與噴泉設計的完美融合。古老的羅馬有一條臺伯河穿城而過,這是一條完完全全屬于意大利的河,它曾沖刷羅馬幾千年來的血腥和仇恨,也曾多次引發(fā)損失重大的洪水,“破船噴泉”正是為紀念1598年羅馬大水災而建造的,當時臺伯河泛濫成災,洪水一度漫進西班牙廣場。今天的臺伯河寧靜美麗,祝福著人世間一切災難過后的笑臉。貝尼尼人生中的第一件建筑作品則奉獻給了梵蒂岡圣彼得廣場,廣場周圍半圓形的長廊里聳立著284根圓柱及88根方柱,內(nèi)列柱頂上刻有140尊圣像,廣場中央還屹立著一座高26米來自埃及的方尖碑,氣魄與雄心幻成曠世奇作中躍動的荷爾蒙,在荏苒的時光中始終葆有沸騰的靈魂。
噴泉里涌出的永恒浪漫
羅馬有幾百座噴泉。此地乃至歐洲每一座水花園的靈感來源,都始自于那片由擁有巨大財富與野心的伊波利托所創(chuàng)建的埃斯特莊園,這座為世人震撼的宮殿還有個名字叫“干泉宮”,這里有51座噴泉,398個噴嘴,364個噴水口,64座瀑布,220個水池,還有875米的水道,徜徉其間,人顯得如此渺小。
其中,特雷維噴泉是真正的“大泉”,它由可尼拉·砂維在1732年設計,耗時近30年才完工,完整呈現(xiàn)了海神駕馭世界水域的景象。噴泉建造在羅馬三條街的交叉口,特雷維本身就是分岔路的意思,《羅馬假日》中奧黛麗·赫本向池邊拋去硬幣,時至今日,它成為最廣為人知的羅馬許愿池,人們對于美好的向往和希冀令許愿池超越建筑之美,散發(fā)最純真溫暖的氣息。每次途經(jīng)這里,我都渴望重聽一遍《噴泉里的三枚硬幣》那首歌,它出自和《羅馬假日》同屬上世紀50年代的The Four Aces樂隊,歌詞唱道“被充滿希望的戀人丟進噴泉里的三枚硬幣,每顆心都向往自己的家,哪一個才是為這噴泉所庇佑的?”在羅馬有種說法:扔一枚,代表你會回到羅馬。扔兩枚,代表你會認識一位羅馬美女,扔三枚,或許會在羅馬娶到一位曼妙嬌妻,我不知道扔中四枚會怎樣,但一定非常不錯!
羅馬,亦因奧黛麗·赫本而鍍上一層浪漫金色。她的《羅馬假日》成就了愛情經(jīng)典,亦成就了她和格里高利·派克之間長達40年的情誼。1954年赫本在瑞士和派克的好友梅厄結婚,派克特意從美國趕去赴他們的婚禮,并送上枚蝴蝶胸針作為特別的禮物,此后,無論赫本的情感歷經(jīng)怎樣的變遷,無論她的事業(yè)有怎樣的跌宕,這枚蝴蝶胸針始終是她生死相隨的摯友。2003年,蘇富比拍賣行舉行赫本生前衣物和首飾義賣,已87歲高齡的派克買下了赫本一生珍藏的蝴蝶胸針。拍賣會結束后49天,派克與世長辭,手里握著的就是那枚蝴蝶胸針,人生兜兜轉轉,百折干回,這一份浪漫從當年的許愿池激起的漣漪,一直蔓延回蕩數(shù)十年,最后的一刻終聽從自己的內(nèi)心,仍是歡愉和完滿的。
其實,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我們所期待的浪漫已不再是轟轟烈烈的形式和排場,所謂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說回羅馬的浪漫,西班牙廣場是必去的。廣場周遭的分岔路口并不寬敞,窄窄的街角常常會涌進來一群群的人,他們是歡聲笑語的背包客,忙不停地拍照。環(huán)繞著許愿池周圍,羅馬有很多家冰激凌老店,我相信每個去過羅馬的女生都會效仿電影鏡頭中奧黛麗-赫本舉著一枚甜香軟糯的甜筒,坐在西班牙廣場的臺階上,春日的風輕柔地吹過,那些硬朗的雕塑在甜蜜與溫情的浸泡中亦變得委婉動人起來。
西班牙臺階順延Hessler Rome酒店的鐘樓徐徐而下,是一件完美無缺的藝術品,創(chuàng)造者諷刺性地設計有缺陷的細節(jié),反而達到了一個更高程度的完美。事實上,西班牙廣場無論從精神或物質(zhì)層面,都極度奢侈,它的街坊鄰居都是那些叫做Valentino、Bvlgari、Gucci、Giorgio Armani的精品店,而17世紀以來,李斯特、拜倫、歌德、考夫曼、巴爾扎克、司湯達等等一大批名人都曾在廣場附近的街坊居住過,英國詩人濟慈就是在大臺階右手邊的那間屋子里與世長辭的。西班牙廣場上的咖啡館曾是濟慈、拜倫、雪萊最愛去的地方,空氣中四處彌散著浪漫的味道。
意式咖啡與夜的街頭
羅馬究竟有多少家咖啡館,也許和噴泉一樣多吧。據(jù)說羅馬人是這樣分配時間的,三分之一在酒吧,三分之一在旅行,另外三分之一在劇院,但我覺得他們至少還有一大半的時間是泡在咖啡館里的。就像我喜歡的納沃娜廣場,是羅馬的大客廳,出沒于廣場上熙來攘往、形形色色的人潮,成為最生動的背景,露天咖啡座里的椅子整齊排開,有點像電影院,你把自己安頓下來后,掏出太陽眼鏡戴上,便沒有人管你的目光看向何處了。不見了肌肉壯碩的雄性荷爾蒙,代之以嫵媚的女性軀體和線條,時髦以一種跨越性別與時空的方式永遠飛奔在最前頭。
意大利人的一天要喝了咖啡才開始,世界上有哪個地方還能比得上意大利最老的咖啡館呢?意大利人不種咖啡,卻讓它變成了自己的特產(chǎn)。拿鐵、瑪琪朵、卡布奇諾,都是意大利咖啡,意大利人也會嘲笑英國人不懂品味意式濃縮咖啡,它看起來太小杯了,顯得有點浪費錢,但意大利人覺得這才叫咖啡。有一次我故意配合意式幽默,跟帥哥店員調(diào)侃道“好喝,不過咖啡好少!”對方逗趣地說“哦,其實我覺得已經(jīng)太大杯了!”我笑著說:“如果我點美式咖啡呢?”帥哥回答:“來羅馬點美式咖啡,不如到隔壁喝湯,如果你要,我可以幫你煮一杯,加上同樣的水,都可以拿來煮意大利面啦?!痹诹_馬,你不會看到如美國曼哈頓街頭帶著速溶咖啡邊走邊喝的街拍,羅馬人就坐定在路邊,安安心心地喝上一杯咖啡。
而一個人逛的時候,羅馬呈現(xiàn)予我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夜色來臨前,天空的藍如此純粹,委婉的意大利情歌也成了美食的佐料。若餐廳正對永恒之城,便可以欣賞到圣伯多祿大教堂的圓頂建筑。那一刻所有的房子都變得沉寂而富有教養(yǎng)。廣場厚重而靜謐,旁邊的咖啡館正冒著熱氣,客人們在熱情而節(jié)制地交談,香氣繚繞,所有的故事都蒸騰在幾干年的空氣里,晚霞中的天際線高遠迷醉得令人震撼。
從餐廳出來,一抬頭發(fā)現(xiàn)這里夜空是一種童話中才有的深藍,月亮近得似乎伸手就能摘到,街角的路燈灑出一縷縷金線般的光襯映著藍色的夜。脫掉腳上的高跟鞋,光腳踩在石子路上,沐浴著月光,我覺得自己前世一定來過。再次抬頭,讓我有種在夢中行走的幻覺,卻又是那么真實,這時我情不自禁地聯(lián)想到凡高的《星空》——這里是自由、浪漫,絕不做作的藝術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