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屹東 管云波
內容提要 知識表征是一個重要的認識論問題。相應于科學從小科學到大科學的發(fā)展,科學知識表征的發(fā)展經歷個體知識表征、集體知識表征和社會知識表征三個階段??茖W知識社會學把科學共同體的知識背景、價值取向、利益協(xié)商等納入社會學的分析,使得一直享有客觀知識特殊地位的個體科學知識受到了挑戰(zhàn),社會表征理論也對科學知識進行了重新界定,合理地解釋了科學共同體對科學知識的社會表征。
關鍵詞 科學知識 個體表征 集體表征 社會表征
〔中圖分類號〕N031;B6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15)05-0015-07
科學知識的表征一直是科學哲學和科學知識社會學(SSK)共同關注的問題。SSK的產生,顛覆了一直以來科學知識所享有的特殊地位,因為它把科學知識的產生理解為科學共同體集體的表征,而不僅僅是科學家對客觀事實的真實描述過程。同一時期產生的社會表征理論,將社會、文化、心理等因素納入科學知識的表征中,強調這些因素在知識形成、表達和描述過程中的重要作用??v觀科學知識的發(fā)展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對科學知識的描述經歷了從個體知識表征到集體知識表征再到社會知識表征的轉變。這種轉變不僅與所處的社會發(fā)展背景有關,也體現(xiàn)了科學由“小科學”向“大科學”的轉變。
一、個體知識與個體表征
對知識本性的探討在哲學史上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從亞里士多德到培根、洛克、休謨、康德、穆勒等,他們都把知識作為反思的對象,通過對知識的探索來研究認識論問題。近代科學革命以來,特別是18世紀啟蒙運動后,科學知識受到特別重視,知識體系被分為“純知識”和“非純知識”。前者是指不受社會因素影響和歷史條件制約的客觀知識;后者則是受社會因素影響和歷史條件制約的主觀知識。①這種“二分法”的直接后果是把科學知識看作具有某種優(yōu)越的特殊知識,這不僅對以后的邏輯實證或經驗主義、證偽主義或批判理性主義的科學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還對曼海姆的知識社會學、默頓的功能主義科學社會學對知識的表征產生了深刻影響。
在科學哲學中,20世紀初興起的邏輯實證或經驗主義對科學知識的本性做了系統(tǒng)的解釋:科學知識是實證的、客觀的,觀察獨立于理論,觀察陳述嚴格與理論陳述相區(qū)分,經驗事實被看作是判斷知識是否科學的唯一標準??梢哉f,邏輯實證主義對科學知識本性的解釋,是當時乃至其后很長一段時期的標準解釋,這種科學合理性理論也被稱為“標準科學合理性理論”。賀建琴:《從科學知識的不同解釋模式解析科學知識社會學的發(fā)展》,《山東科技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此后出現(xiàn)的證偽主義,雖然在理論上對邏輯經驗主義做了批判,但它仍然主張一種與數(shù)理邏輯結合的、靜態(tài)的科學知識結構分析。因此,無論是邏輯經驗主義還是證偽主義,都表達了這樣的科學觀:“科學知識是已證明了的知識??茖W理論是嚴格地從用觀察和實驗得來的經驗事實中推導出來的。……個人的意見、偏好和思辯的想象在科學中完全沒有地位,科學是客觀的?!盵英]查爾默斯:《科學究竟是什么——對科學的性質和地位及其方法的評價》,查汝強譯,商務印書館,1982年,第10頁??梢姡谠缙诘目茖W哲學家看來,科學知識作為一種標準科學被看作是一種對自然的精確表征,是一種去情境化的、沒有任何“雜質”的理論。
在社會學領域,曼海姆的知識社會學也區(qū)分了兩類知識,“知識”被認為是社會科學知識,是主觀的、社會決定的,這與早期科學哲學家反對知識的社會化有所不同。雖然曼海姆克服了自己對知識普遍一致性的盲從,但其思想仍然徘徊于二分法的傳統(tǒng)中,強調自然科學知識享有特權,免于社會學解釋。這種對科學知識的非對稱解釋在默頓的功能主義科學社會學中得以延續(xù)。默頓的功能主義秉承了邏輯經驗主義的“標準科學觀”,它雖然以科學知識為研究對象,卻是科學建構化的社會學,仍局限于科學知識的外在社會現(xiàn)象的研究,不涉及科學知識的內容及其深層本質,其實質是一種“黑箱式”功能主義社會學,反而為科學圣殿圍鑄了一層更為堅實的保護墻。
無論是邏輯經驗主義,還是知識社會學及科學社會學,都對近代以來認識論一直在致力回答的最核心問題——知識何以可能,認識主體怎樣才能獲得客觀真理和各種信念——作了近乎一致的解釋。它們堅信,科學的目標是建構一個按照邏輯規(guī)則且不受主觀制約的世界圖景,強調通過實踐檢驗來判定知識的真假,科學知識因此是特殊的、享有某種優(yōu)越性的客觀知識體系,它是科學家個人對客觀世界的主觀表征。
顯然,在對科學知識的不同理解中,知識社會學雖然考慮到了情境、社會因素,但真正做到徹底的卻是SSK。在SSK之前,對科學知識的研究幾乎都是從個體的、微觀的角度進行的,所得知識是科學家個人對科學研究的程序、結構、邏輯進行的一種靜態(tài)研究結果??茖W知識是一種理性因素的積累與重建,高度崇尚邏輯理性,完全排除非理性的因素。SSK完全反對這種做法,“同原有的認為不同,它脫離了以笛卡爾、康德為代表的研究傳統(tǒng),并不是從認識個體這個角度來研究知識,而是強調對知識進行現(xiàn)象學的考察,直接研究知識的內容與社會因素的關系”。顧正林:《從個體認識論到社會認識論——當代認識論的另一個轉向》,《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7年第6期。
我們把科學家個體研究得出的科學知識叫做個體科學知識。這種知識所對應的知識表征形式就是個體表征,也即從微觀角度揭示個體認知過程的內部心理機制——信息是如何獲得、貯存、加工和使用的。個體表征也因此被稱為心理表征,它是信息或者知識在大腦中的呈現(xiàn)和記載方式。當人們對外部信息進行加工——輸入、編碼、轉換、存儲和提取時,這些信息就以表征的方式顯現(xiàn)在大腦中。因此表征一方面反映了客觀實在,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動要加工的對象。
傳統(tǒng)的個體科學知識是關于科學方法的合理重建以及概念命題的邏輯分析,強調對分析、還原和邏輯方法的運用,使科學知識成為一門精密的學科,而不以科學家的個人品質和社會屬性為轉移。用孔德的實證主義術語講,自知識從神學階段、形而上學階段進入實證階段后,知識被認為只有建立在經驗觀察基礎上才是科學的,科學家創(chuàng)造知識的過程就是個體的認知過程,這種個體知識是科學家頭腦中所具有的信息總和,屬于個體表征。這種流行的科學主義看法在當時乃至其后相當一段時間都具有眾多的擁護者。
然而,這種個體表征的科學知識是有局限的??茖W家在形成這種知識表征的過程中完全排除歷史、社會、個人心理等因素,而尋求一種高度精密的、價值中立的科學知識,這顯然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茖W家在生產知識的過程中完全是一種靜態(tài)的、理性的、個人的狀態(tài),忽視了知識要為社會所接受、受社會規(guī)范和社會標準所影響的狀態(tài)。這種所謂客觀的、標準的科學知識具有某些主觀虛妄性,因為在科學知識的生產過程中,從問題的產生、假設的解決,都滲透著研究者的判斷、設想、想象和直覺,“在一項探究活動中,心靈的兩種功能從頭到尾都在聯(lián)合地發(fā)生作用。一種是想象力的刻意的主動力量,另一種是我們稱作直覺的自發(fā)的整合過程?!盡. Polanyi, Science, Faith and Socie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64, p.29.因而,個體表征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完善,勢必要求一種把社會、環(huán)境、文化等綜合因素都考慮進去的集體或社會的科學知識觀。
二、集體意識與集體表征
個體表征的科學知識是小科學時期科學家個人憑借自己的興趣及主觀努力實現(xiàn)的。隨著科學與社會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個體知識表征的局限越來越明顯,科學知識需要更加宏觀、復雜的社會解釋,在這種情形下,“集體表征”則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
集體表征是迪爾凱姆在《個人表征與社會表征》中提出的。他雖然沒有對“集體表征”進行明確定義,但由于致力于推動社會學成為獨立學科,主張社會學應該以客觀的社會現(xiàn)象為研究對象,從而劃清社會學與心理學的界限。在他看來,心理學微觀地探討和研究個體及其心理現(xiàn)象,割裂了個人與社會的聯(lián)系;個體表征是心理學的范疇與概念,集體表征則是社會學的范疇與概念,知識就是一種集體表征。
集體表征概念意味著,我們所得知識一般都源于社會,知識因此既是一種集體意識,又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不過是人對社會的一種符號表征,以及對社會組織與自然環(huán)境之間關系的一種認知描述;知識離不開人的社會存在,它只不過是這種集體意識的不同方面,其基礎就是社會形式本身。因此,只有將知識作為一種集體表征來分析和考察,才能對社會進行研究。
迪爾凱姆的集體表征主要圍繞宗教認知展開。在他看來,宗教是以集體表征方式突現(xiàn)出的知識現(xiàn)象,是前科學知識,并非只是觀念系統(tǒng);宗教儀式也并非只是信仰的附帶物,宗教源于實際的、現(xiàn)實的社會,但由于社會須將自身保持為一個連續(xù)性的概念,它就以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張秀琴:《表征、情境與視角——古典知識社會學視野中的知識、社會與意識形態(tài)》,《遼寧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因此,迪爾凱姆解決知識的社會條件問題是借助對宗教的分析來完成的。這種知識便是一種集體表征,它既不是經驗的也不是先驗的,而是社會的、強制的和權威的。
迪爾凱姆還認為,集體表征是一種靜態(tài)的表達方式,它縮小了主體及其心理方面的作用,以保證社會因果關系的客觀性。也就是說,集體表征是事先建構的,一旦建立便不受個體表征的任何影響,這就是表征的強制性。因此,“表征就是與集體相等的并且是與沒有其他表征存在的群體相關聯(lián),這就導致表征的靜態(tài)特點并與封閉的社會聯(lián)系在一起。”Moscovici S., “Presenting Social Representations: A Conversation,” Culture and Psychology, vol.4, no.3, 1998, p.219.
從個人與社會的二元關系上講,由于迪爾凱姆致力于知識社會學的建立,他認為個人與社會是一種不對稱關系,社會凌駕于個人之上,集體表征優(yōu)于個體表征,個體表征也是由于社會傳遞給個體成員才形成的,這樣就會導致集體表征所包含的意義過于宏大、不具體,忽視個體表征反而失去了意義。Moscovici S., “The Origin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A Response to Michael,” New Ideas in Psychology, vol.8, no.3, 1990,p.386.在迪爾凱姆的具體分析中,盡管他討論的是關于知識的社會條件問題,但他的宗教知識社會學關注的仍然是古代的、原始的社會和知識形態(tài),這并不完全符合當代社會的發(fā)展背景以及科學發(fā)展的需求。
當代科學發(fā)展已由近代時期以科學家個體研究為主的小科學時代,進入當代需要科學家共同體或科學組織之間共同協(xié)作的大科學時代??茖W知識的解釋也需要綜合考慮當代社會的各種因素。在當代,社會分工日益細化,社會結構更加復雜,不同的社會分工與社會類別交叉存在,導致人們生活在多重文化的環(huán)境中并擔任多重社會角色,信息的流動日益頻繁,這就會導致文化之間的交流與碰撞,所以不能用一種既定的結構框架解決先存的問題。作為個體表征與社會表征之間過渡階段的集體表征,雖然反對從個體的角度解釋知識的產生,但也不符合當代社會的背景,不能描述當代社會及文化現(xiàn)象,因此,當代科學知識的表征應該表現(xiàn)為與當代社會相適應的社會表征。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社會的”和“集體的”這兩個概念在人類語言系統(tǒng)中并沒有明顯的差異,但“社會表征”和“集體表征”卻大不相同?!吧鐣碚鳌笔菫榱嗣枋錾鐣c個體之間關系所存在和顯現(xiàn)的共同領域,它反對偏重于社會或個人的最終結果,認為個體心理與社會文化之間是一種對稱、對等的關系,不存在凌駕關系。一旦將個體的具體性與集體性相分離,人們將從這二者的沖突關系中脫離出來。同時,“社會表征”強調現(xiàn)代社會的異質性、動態(tài)性、多樣性以及社會中群體成員的共識性,強調社會文化與個體心理間的相互依賴、共同發(fā)展,它是一種動態(tài)結構,是由社會成員構建的,不是與生俱來的,個體創(chuàng)造與社會之間是一種動態(tài)的相互作用的關系。它更關注現(xiàn)代社會中集體觀念的變化和對差異的探索,正是因為集體觀念中存在差異,才導致社會內部同質性的缺乏,而恰是異質性的存在才會使一種文化狀態(tài)存在壓力甚至分裂,這就會導致新的社會表征的出現(xiàn)。因此,用社會表征理論解釋科學知識的產生就是可理解的了。
三、社會共識與社會表征
法國心理學家莫斯科維奇(S.Moscovoci)1961年發(fā)現(xiàn),當代社會心理學中的意向、態(tài)度、刻板印象等概念無力整合心理、社會與文化,而意識形態(tài)、世界觀、意圖等概念又過于寬泛,無法解釋社會知識的文化特異性,于是便繼承并發(fā)展了迪爾凱姆的“集體表征”概念,在《精神分析的公眾表象》中首次提出了“社會表征”的概念,張曙光:《社會表征理論述評——一種旨在整合心理與社會的理論視角》,《國外社會科學》2008年第5期。并將它定義為“某一群體所共享的價值、觀念及實踐系統(tǒng),并認為其兼有兩種功能,其一是為個體在特定生活世界中的生存進行定向,其二則是提供可借以進行社會交流及對現(xiàn)實世界與個體、群體歷史進行明晰分類的符號,使人際溝通得以實現(xiàn)”。Moscovici S., La Psychanalyse, Son Image et Son Public,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76, p.103.
這樣一來,社會表征就構成了集體成員的共有觀念、意圖、思想和知識。這種共有理念和知識是由社會產生并通過交流而形成的。也就是說,作為社會表征的共有知識,它被共同體的所有成員所共有,并成為成員之間溝通的基礎。因此,共有知識既源于人們的社會經驗與體驗,也源于人們憑借傳統(tǒng)、習俗、教育、文化和社會交往與交流而接收和傳遞的信息及知識??傊鐣碚魈N含了一種社會共識。對同一共同體來說,社會共識構成了其成員理解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的認知構架,也即將人和事物置于一種熟悉的語境中給予習俗化。
從對莫斯科維奇的社會表征概念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社會文化的主體間性和社會認知的異質性這兩個特征,前者是指同一文化共同體成員間共享一定的觀念、思想、意象和知識,也即關于特定客體的表征,后者即是不同共同體對同一客體彼此不同的表征,這兩個特征深刻揭示了文化與認知互構互生的辯證聯(lián)系。而強調社會成員的交流互動構成了社會表征,社會表征反過來又對社會成員有規(guī)約作用。這可以解釋SSK中科學知識的集體間性。
社會表征理論把個人、社會及其互動納入心理學的研究,用以解釋一些社會群體以及社會問題。傳統(tǒng)科學哲學給予科學知識的特殊地位,也因此招致了越來越多的批評。20世紀70年代初,受庫恩范式革命思想的影響,英國科學社會學家巴恩斯(B.Barnes)和布魯爾(D.Bloor)借鑒知識社會學對默頓的科學社會學和維特根斯坦的哲學進行了批判,建立了SSK。SSK的產生改變了這種認知和現(xiàn)狀,將科學社會學研究引向科學共同體的認知層面,對長期以來享有免于社會學解釋的科學知識特權提出挑戰(zhàn)。他們重新對科學知識的本性進行深層反思,認為所有知識“不論是經驗科學知識,還是數(shù)學知識都應該對其進行徹底的研究……,沒有什么特殊的界限存在于科學知識的本身的絕對的、先驗的或存在于合理合法的、真理的或客觀的特殊本質之中”。[英]布魯爾:《知識與社會意向》,艾彥譯,東方出版社,2001年,第7頁。可以看出,SSK學家們不滿足于對科學知識的純客觀解釋,認為只將非理性的、失敗的信念和知識狀態(tài)作社會學解釋,是一種不對稱立場的外在表現(xiàn),因此致力于對科學知識的社會學解釋。
當然,在SSK產生之前,就有對這種不對稱解釋的異議。庫恩的“范式”理論是典型代表,它認為不同科學共同體有其專門的研究范式,在范式的選擇過程中,只能訴諸于科學共同體的非理性因素如愛好、興趣、專業(yè)背景等;范式之間不可通約,科學的合理性及科學知識的意義只拘泥于范式的合理性,由所選擇的范式決定。庫恩探討了社會和心理因素對理論選擇的影響,彰顯了非理性因素在科學進步中的積極作用,促使了相對主義方法論的流行,對科學的客觀性、理性形成了真正的挑戰(zhàn),打破了以往關于科學知識具有普遍性和經驗檢驗性的觀點,為SSK的形成產生了直接影響。波普的證偽主義、漢森的觀察滲透理論都對邏輯經驗主義的知識觀進行了批判,強調理論與觀察不是獨立的,情景因素對科學家觀察實驗及實驗結論有重要影響,否認科學知識是一種天然產物。費耶阿本德認為科學知識并不是區(qū)別于宗教、藝術的理性知識,而是一種與宗教、藝術、文化、音樂等相互聯(lián)系的文化系統(tǒng)。
不難看出,無論是庫恩、漢森還是費耶阿本德,在對待科學知識的問題上都反對對科學知識做不對稱解釋,他們要把科學知識從黑箱中解救出來,并對其做社會學的解釋。SSK更是把科學共同體自身、社會、文化等因素都納入科學知識的解釋中,并對科學知識做對稱解釋。從起初的“強綱領”到后來的建構主義,都否認自然界在科學知識產生中的決定作用,認為科學知識在本質上是建構的,從而試圖消解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鴻溝,把科學與文化、宗教等平等看待,科學不再具備任何優(yōu)越性。
總之,SSK對科學知識的重新理解,沖擊了傳統(tǒng)科學知識的特殊地位,指出了個體表征的缺陷,更重要的是,通過對科學知識的重新理解,SSK體現(xiàn)了一種新的認識論——社會認識論。在這種認識論中,知識共同體是科學認知的相關單元,強調“知識共同體”的社會認知的突出地位。這是以往無論是知識社會學還是科學社會學都沒有體現(xiàn)的,它們僅僅體現(xiàn)的是科學家個體的活動,這實際上完全忽視了集體認知的效應,忽視了將科學看作“重要的公共知識的社會生產”的觀念,科學知識的產生就成為科學共同體集體表征的產物。這與社會表征理論的產生有著相似性,對社會表征的理解有助于全面理解科學知識的產生及其客觀性,因此,我們主張用這一范式重新解釋科學知識的表征問題。
四、科學知識的社會表征
對科學知識的個體表征做了徹底否定的SSK重新定義的科學知識是科學共同體的社會表征嗎?社會表征理論又能否解釋這種科學知識的產生呢?
首先,SSK把科學知識的形成看作集體認可的信念。巴恩斯、布魯爾和柯林斯(H.Colins)等的“強綱領”思想,從因果關系上對科學知識進行社會學的解釋,以消解其科學合理性合法地位的同時,也堅持經驗知識是滲透于理論的,但是理論又受制于科學共同體所信奉的特定范式,理論的選擇是科學共同體之間磋商、解釋和爭論的社會過程和結果,因為個人體驗、尋求的東西不一定能成為人們共享的東西,科學共同體的專業(yè)背景、學派等的不同都會對理論產生影響,這需要集體的協(xié)商才能決定,從而強調“看待科學知識的本性,不能對孤立的個體行為和信念進行哲學分析,因為科學知識是社會文化的產品,是文化選擇和社會協(xié)商的結果”。郭啟貴、高文武:《愛丁堡學派科學知識社會建構論批判》,《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12年第1期。這是由原來的個人認知,向一種由科學共同體構成的集體或社會認知的轉變,因為科學共同體是知識產生的主體甚至是決定者,它因此是遵守同一科學規(guī)范的科學家群體,也就是說,科學家們在同一科學規(guī)范的約束和自我認同下工作,其成員掌握大體相同的文獻,接受大體相同的理論,有著共同的探索目標。而知識的產生則是科學共同體與社會環(huán)境、社會文化、專家的背景之間主體間性化的結果。
其次,根據(jù)莫斯科維奇的社會表征理論,知識表征是通過“錨定”(anchoring)和“具化”(objectifying)這兩個概念來實現(xiàn)的?!板^定”意指負責整合原有的知識、內容和意義,將其變成新系統(tǒng)的認知過程,并對不熟悉的事物和現(xiàn)象進行命名,明確其指稱,也即用熟悉的名詞和概念來解釋和定義不熟悉的事物和現(xiàn)象,使其獲得解釋和溝通的過程。Moscovici S., Social Representations: Explorations in Social Psychology, Polity Press, 2000,p.177.或者說,“錨定”是一種規(guī)約化、習俗化和約定化的認知過程,它是用已有概念、術語、名稱或規(guī)則及方法,讓新發(fā)現(xiàn)的事物和新事實很快地被人們熟悉起來,讓人們以熟悉的事物或客體作為圖式或框架,來理解、掌握新奇的和陌生的事物或客體,以化解我們無法應對新奇概念、現(xiàn)象和事物所產生的不安和煩惱,或是消解或降低由于缺乏相關知識和學科背景而產生的威脅之感受和體驗。管?。骸渡鐣碚骼碚摷捌浒l(fā)展》,《南京師大學報》2007年第1期。因此,錨定過程是基于對熟悉事物的認知儲存,是對新異和陌生事物進行分類和命名的認知過程?;蛘哒f,它將新異的事物歸入已知的類別或者類型,并將其轉化為自身所熟悉的范式和模式,而且,錨定過程在熟悉的類別語境中賦予了社會文化信息更多的內容和意義,使我們在語境化過程中建立起自己的群-己關系,之后產生行為、行動和思考的傾向,并形成對路徑的敏感和依賴,進而形成強勢和主流的價值觀。楊宜音:《關系化還是類別化:中國人我們概念形成的社會心理機制探討》,《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具化”是指將各種元素(規(guī)范、價值、行為、意圖、理念)形成社會框架和文化框架,在溝通過程中將它們整合到表征的不同元素中,并使那些模糊和抽象的觀念變得具體化和具象化。而擬人化(personification)和比喻(figuration) 則是具化過程的兩種路徑。進一步說,具化是錨定機制的延續(xù)和擴展,它將其隱含的抽象事物和不可見現(xiàn)象,具體化為可見、可觸和可控的現(xiàn)實事物和實在現(xiàn)象,以便我們能夠理解一般常識知識和特殊科學知識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理解從新異事物到熟悉社會現(xiàn)象和人類經驗的過程。通過錨定機制,我們將不熟悉的事物置于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中而使其具有內涵和意義,再運用具化機制將抽象的概念、態(tài)度和關系,通過編碼、解碼轉化為具體的事物或者客體。因此,社會表征就成為一種變化、動態(tài)和發(fā)展的過程,它首先通過一種內在引導機制,將新奇觀念或事物置于熟悉的語境中而賦予其內涵與意義,進而指明社會行動的方向和道路,而后再通過一種外在引導機制,將相應的事物或者現(xiàn)象轉化為具體的、客觀的社會共識物而投放到我們外部的世界之中,從而使其成為現(xiàn)實社會安排和設置的組成部分。
第三,科學知識的產生和承認需要共同體內部的溝通和磋商。一方面,個體的認知產生和評價要成為大家所共識的、集體承認的知識,需要共同體內部的溝通。認知個體遵守行為的共同準則,他們在相互作用中通過交流與溝通,調整已有的認知表征,以與共同體所要求的行為準則一致,逐漸形成科學共同體的社會表征這種共識,所以“事實是被集體界定的,任何知識體系由于其制度特征,必然只包含集體認可的陳述?!盵英]巴里·巴恩斯:《科學知識與社會理論》,魯旭東譯,東方出版社,2001年,第24頁。另一方面,科學知識的產生不僅是一種合乎邏輯而連貫的認知過程,也是一種與社會態(tài)度相關的思維運作過程,通過分類與命名新異事物,我們不僅可以認識它,也可對它做正面或負面評價。而且,SSK學者都認為科學知識并不是絕對的,它的產生帶有偶然性,因為科學知識本身就帶有利益和社會磋商形成的偶然性。實驗室結果必須得到不同文化、教育、道德和科學訓練的科學家的評價和認可,才能最終融入公共知識體系。因此,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fā)現(xiàn)或新結論,都是一個自然推論,它并不是運用規(guī)則推理的結果,而是偶然使用特殊儀器、特殊材料和特殊語言的結果,更是實驗人員之間,以及同實驗室外的人們之間相互協(xié)商的結果。只是在將發(fā)現(xiàn)結果寫出來發(fā)表時,科學家才把自己的活動編成故事,其中強調理性,去除導致這種發(fā)現(xiàn)的偶然性和社會磋商。[奧]卡林·諾爾-塞蒂納:《制造知識:建構主義與科學的與境性》,王善博等譯,東方出版社,2001年,第88頁。
第四,科學知識的產生還受制于科學共同體的價值觀、興趣和利益選擇等,其形成不僅是對共同體語境、個人和集體的社會、歷史、文化語境的理解,也是對科學家感受他們所相信的那些“無形且不可見”的東西組成的客觀世界的理解。[英]巴恩斯、布魯爾等:《科學知識:一種社會學分析》,邢冬梅、蔡仲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01頁。因此,科學活動中的協(xié)商和共識,比自然界的裁決更重要,甚至連自然規(guī)律本身也是科學家集體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產物。因此,科學知識本質上講是已被共同體“接受的信念”,而非“正確的信念”。拉圖爾(B.Latour)、謝廷娜(K.Cetina)通過對處于科學中心的國家或地區(qū)的實驗室進行觀察,揭示了科學知識的社會構建特征。在他們看來,科學知識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自然而然地具有社會性,它們不是對給定的、不依賴人的自然秩序的解釋,而是用可獲得材料和社會、經濟、文化資源創(chuàng)造的。在謝廷娜看來,科學活動存在資源的分配問題,科學實驗就是認知文化的試驗場,其中的人員之間的交流和協(xié)商體現(xiàn)了一種交換關系。這表明:雖然科學知識是共同體內部共同協(xié)商的結果,但設計科學實驗時,共同體會將自己的愛好、價值觀、偏好等因素考慮進去,從而導致最終結果是共同體與主觀情感、環(huán)境之間張力的體現(xiàn),這表明科學知識是符合共同體本身的利益和需求的。
第五,在科學知識的產生中,“信任”和“權威”能使科學共同體在創(chuàng)造、研究、探索、實驗中最終得出大家所接受并認可的結果?!靶湃巍焙汀皺嗤鄙钌钋短子谏鐣雍吞骄客獠靠陀^世界的活動中。作為一項集體事業(yè)的科學,其共同體成員之間的相互信認與依賴,科學家個人的經驗陳述與可靠、合理的主張,只有被置于科學共同體的體制化過程中才能建立起來??茖W知識不只是通過集體行為獲得的,更是通過集體行為保存和認可的。在知識的獲得與交流中,交流關系由于包含“信任”和“權威”而具有道德屬性。也就是說,科學知識的獲得和認可,是由科學共同體的普遍道德秩序支撐的。因而科學共同體不只是個體的集合,還包括它們之間的道德關系以及“權威”和“信任”。這種對科學知識的認識是基于不同時空的個體認知者的集體認知。
五、結語
科學知識的產生體現(xiàn)著科學共同體內部的相互作用,與傳統(tǒng)微觀的個人認知過程有所不同,它從宏觀意義上體現(xiàn)著一種社會知識表征。社會表征理論重返人文主義話語形態(tài),凸顯了特定文化共同體的社會表征,會因新事物的突現(xiàn)而發(fā)生重構,揭示了社會表征在變革社會中的自我調節(jié)機制。在我們看來,社會表征主要還是一種語境預設,也即,個體的存在與認同植根于一種集體性并為社會所塑造。社會表征概念本身也有兩個缺陷。一是偏重表征的內容和結構,忽視了社會性表達。因為表征在現(xiàn)實社會中通常不是中立的,而是與種種權利糾葛在一起的。二是重視社會、歷史、文化的主體間性,但未觸及個人層面動態(tài)和多元化的認知過程。盡管這樣,社會表征對解釋SSK對科學知識的重新定義和重新解釋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哲學社會學學院
責任編輯:無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