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學
摘 ?要:課堂互動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師生雙方或?qū)W生之間在教學過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傳遞信息并相互影響的過程。增進互動,努力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探究精神,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使我們的互動課堂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關鍵詞:互動教學 ? 依據(jù) ?特點 ?實施
教師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課堂互動是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所謂課堂互動,實質(zhì)是相對獨立的生命個體之間在學習過程中相互促進,相互推動,是師生雙方或生生之間在教學過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傳遞信息并相互影響的過程。課堂教學中的互動,就其存在形式而言,主要有兩種: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老師控制課堂、學生被動聽講的局面,師生共同探討、共同研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給學生以引導,學生給老師以啟發(fā),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過去那種師道尊嚴、領導權威將逐漸淡化;生生互動指學生間擺脫了“各自為戰(zhàn)”的學習方式,在學習活動中,互相推動,從而共同提高學習效益。
一、互動教學的依據(jù)
1.互動教學遵循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理念?,F(xiàn)代教育思想強調(diào)學習過程,而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過程。教學不僅是讓學生學習,還要讓他們學會如何學習。互動教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2. 互動教學遵循現(xiàn)代數(shù)學教學法。教學的實質(zhì)是交際,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師生是平等、合作、互動的關系。在寬松民主的課堂氣氛中充分體現(xiàn)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過程不再是消極的“等、靠、聽、記”,不墨守成規(guī),而應讓其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主動地去探究新知,主動地追求進步與發(fā)展。只有通過學生自己動腦去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學知識,促進思維的發(fā)展,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增進學生的智慧。
3. 互動教學遵循青少年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同一班級的學生具有相似的年齡層次,知識水平、生理特征、學習體驗和思想情感等因素,易于相互傳遞和接受信息。而且中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好表現(xiàn)性。互動教學能有效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人際合作和互動。
二、互動教學的特點
1. 教學過程具有親和性。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交流得越多,就了解得越多,彼此有了共鳴,縮短了同學間、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同學們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增強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學生喜歡老師,更喜歡學習數(shù)學,提高了數(shù)學學習成績。
2.教學過程具有開放性。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不能預先制定一個不可改變的框框,將課堂封閉起來。由于學生情緒高漲,辯論激烈,課堂秩序也許有些亂,但幾乎每個學生都圍繞著教學目標參與教學活動,即所謂形散而神不散。
3.教學過程具有非確定性。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隨時互換,突出了互動性、互助性、互聯(lián)性、互促性。
4. 教學過程具有非線性。往往不能按照一條不變的程序進行下去,隨著教學的進展要發(fā)生變化,有時為了探索某一結(jié)論,需要教師帶領學生重新回到起點,重新制定策略進行探索。
5.富于批判性。它是互動性的升華,是以扎實的基礎知識為底蘊,以發(fā)現(xiàn)問題量的積累為支撐,批判的過程就是質(zhì)疑的過程。質(zhì)疑是學習的需要,是思維的開端,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和源泉。批判性要求學生善于在求同中存異、在吸收中批判,在學習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而煥發(fā)出自主意識和努力探索的人生態(tài)度。
三、互動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1.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將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zhuǎn)向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我們就必須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觀,構建教學雙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關系。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解題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在互動課堂上,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關鍵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獨立思考。使學生敢想敢說,不受約束地去探究思考,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在無拘無束的爭論中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給課堂教學注入生機。
2.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質(zhì)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哪怕不成熟的見解。例如有的學生對某一個概念不是很清楚,可以隨時舉手詢問。學生提的問題能夠由學生解答的盡量由學生解答,教師做補充;若學生對問題有其他解決方案,就讓學生到前面講解給大家。無論方法優(yōu)劣,教師都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做法,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不僅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盡量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當他們的想法與我的預想不符合時,我總是先按照他們的想法和思路去分析,或者讓他們自己分析,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感受,最后再把教師自己的想法展示給學生,促進了學生的多項思維。
4.教師在探究教學中的活動應圍繞問題進行,應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并將學生經(jīng)過探討、體驗等獲得的個人結(jié)論作為集體討論的重點內(nèi)容,使學生在討論過程中不斷深化他們的認識。學生通過探究學習,不僅弄清了自己頭腦中的疑問,更重要的是通過參與探究過程,學會如何確定目標、如何尋找信息、如何處理信息等一系列學習技能與思維技能,為學生將來在真實問題情境中獨立思考、自主判斷打下基礎。當學生懷疑某一個問題的條件不充分或有錯誤時,我從來不去直接告訴學生對與錯,而是讓學生由結(jié)論去探索、推理來驗證自己的假想長期的探究學習鍛煉,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一次次獲得成功的喜悅。
5.常規(guī)的課堂小結(jié)往往是只偏重對所學知識點的總結(jié),而容易忽視對思維方法的總結(jié)。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有意識地加強了這方面的試驗,讓學生自己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思維收獲。
6.按照智力、個性及學業(yè)成績把全班劃分成若干個異質(zhì)小組,每小組四人,把學困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組中,有利于改善學困生的心理氛圍。對性格內(nèi)向、不善于表達的學生,教師要付出更多的關愛和鼓勵,多給他們具體的指導和幫助。課堂上多給他們開口的機會,提高他們“說”的勇氣。對因心理障礙造成口語表達較差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要求,讓他們從簡單的問題說起,由易到難;對他們的點滴進步應及時肯定和表揚,使他們獲得成就感,產(chǎn)生上進的動力。
這一方法不僅強調(diào)學困生與教學的互動,而且強調(diào)學困生與周圍同學之間的互動,通過小組內(nèi)的活動,使得優(yōu)差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息息相關、榮辱與共,在討論中達到互相取長補短、友愛互助的目的。由于合作學習組內(nèi)是合作關系,他可以讓學困生在一定范圍內(nèi)處處自由選擇,并且可以讓他們體驗到一種受尊重、受信任的感覺,有效培養(yǎng)了學困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并使他們形成了主人翁的意識。在園丁看來 ? (下轉(zhuǎn)281頁)
(上接282頁)
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殘枝”可以隨意“修剪”。而教師應該允許學生的缺點存在,應該允許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發(fā)展。教師應該給學生的成長引路,而不是限制學生的發(fā)展空間,更不能給與自己見解不同的學生“判死刑”。教師不應該作學生未來的設計者,而應該作學生心智的喚醒者,使其不斷進步。
7.每天安排一個學生或?qū)W生自告奮勇利用課前的五分鐘,把自己對某一個問題的獨到理解充分展示給大家,教師做補充和講評。在活動開始前,教師必須向?qū)W生講明此活動的意義,讓他們樂于接受,而不會成為學生的負擔。
8.我們提倡每天讓學生在作業(yè)本中寫感想、收獲、和知識小結(jié),特別倡導給老師提問題,我還鼓勵他們能在課堂上大膽提問、質(zhì)疑。學生們一改過去自卑、不愛當眾向老師請教問題的習慣,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學習熱情被大大調(diào)動了起來。師生之間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從而實現(xiàn)真正的師生互動。
互動的課堂是開放的、真實的、多維的,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的多元的對話,是充滿生命活力、充滿智慧與挑戰(zhàn)的課堂,我們要善于創(chuàng)造條件把握關鍵,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使我們的互動課堂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樂園。互動教學有利于轉(zhuǎn)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有利于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探究精神,有利于滿足個人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