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秀華
【摘 ? ?要】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而古典詩詞恰如這漫漫歷史歲月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經(jīng)久不衰,光華奪目。那么,作為高中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中華古典詩詞之美,并對其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呢?語文教師承擔著傳播古典文化,傳承詩詞之美的重任。
【關(guān)鍵詞】詩詞之美 ?建議 ?教師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155
詩詞,是包括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在內(nèi)的中國傳統(tǒng)詩歌。其中包括了勞動生產(chǎn)、兩性相戀以及宗教信仰等內(nèi)容,涵蓋范圍極其之廣。著名詩人和學者葉千華曾經(jīng)說過:“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詩詞是中華文化的需要。詩詞在傳統(tǒng)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韻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漢語特有的魅力和功能,這是其他任何語言所沒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語言翻譯不了的。因此傳統(tǒng)詩詞文化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和文學遺產(chǎn)?!?/p>
由此可見,詩詞在古典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是極其重要的。那么,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究竟該如何使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發(fā)現(xiàn)其魅力之處,并對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呢?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當詩遇上歌,詩詞的古典之美
在當下很多人的心目中,詩詞便是陽春白雪的代名詞,高雅端莊但是晦澀難懂。其實不然,隨著中國風音樂的盛行,方文山、許嵩等一批優(yōu)秀的作詞者大膽地推陳出新,將古詩詞融入流行音樂,使得詩詞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同時也使歌曲具有濃郁的古典氣息,富有古典意境。作為教師,則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詩詞內(nèi)容向?qū)W生推薦相應的古風歌曲,使得詩詞的學習更有趣味性,也使學生更容易對詩詞產(chǎn)生興趣。
比如,在學習辛棄疾的詩詞時,可以為學生播放一首羽泉的《辛棄疾》,歌詞中大量化用了辛棄疾的詩詞,比如“何處望神州,不盡長江滾滾流。千古興亡多少事,金戈鐵馬戰(zhàn)不休。天下誰英雄,贏得功名在身后?!焙唵螀s動聽的旋律有助于學生對詩詞本身的記憶,而歌詞中體現(xiàn)出的霸氣和淡泊名利也正是辛棄疾作為豪放派詩人的顯著特點。
再比如,在學習《詩經(jīng)》中的《蒹葭》時,老師可以為學生放一首鄧麗君的《在水一方》。這首歌的歌詞與《蒹葭》的白話文翻譯大同小異,而鄧麗君的輕柔女聲也恰到好處地唱出了《蒹葭》中蘊含的纏綿悱惻和堅持不懈的精神。由此可見,詩詞與歌曲的結(jié)合,更有利于學生對詩的理解和把握。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例子。比如著名歌手毛寧的《濤聲依舊》,來源于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黃安的《新鴛鴦蝴蝶夢》來源于李白的《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梅艷芳的《女人花》則來源于唐代杜秋娘的《金縷衣》。這些歌曲的意境非常具有古典之美,有助于學生對詩詞及其意境的感受。
二、當詩遇上畫,詩詞的靈動之美
詩詞之美還在于它寥寥數(shù)字就可以勾畫出一副完整的畫面。而畫面給人的感受則更為直觀和貼近心靈。
(一)畫之圖畫
比如高中課本中杜甫的《春望》,全詩僅八句,但是卻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國破家亡,山河破碎的凋零,以及親人難見,世道艱難的心酸。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手工繪畫或者尋找圖片,讓學生將圖畫與詩詞相結(jié)合,更直觀、更深入地去了解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是如何辛酸自持,卻無能為力;家人四散,卻有苦難言。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對于詩人的情感有了直觀感受,更可以讓學生從詩詞中收獲情感,感受到詩詞傳達出的無聲魅力。
(二)畫之畫面
除了圖畫之外,畫還有一個意思就是畫面。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成詩人,回到寫下詩詞時的背景,設(shè)想詩人會遇上什么樣的事,說什么樣的話,又是從哪兒獲得了靈感寫出流傳古今的詩詞。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使學生對于詩人的背景和詩詞的思想情感有一個明確的把握,也可以使學生樂在其中,讀懂詩詞中的美。
三、當詩遇上情,詩詞的動人之美
詩詞之美并不是在于文字的排列組合,而是在于詩詞背后傳達出來的情感。這情感才是一首詩詞的動人之處。所以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對詩詞中情感的體會和把握。比如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疊詞的使用使得詞的開頭便有一股冷清之意撲面而來,這樣的氛圍也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diào)。
而對詩人背景以及經(jīng)歷的結(jié)合,更是有助于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比如這首《聲聲慢》就是李清照寫于國破家亡、天涯飄零的情形下。那么對于詩詞中體現(xiàn)出的悲涼落寞,孤獨愁緒,學生就有了深刻的體會。
四、當詩遇上故事,詩詞的內(nèi)涵之美
(一)歷史典故
一首詩的創(chuàng)作,其實源自于一個詩人想要講故事的心情。而很多詩詞的來源恰恰是一個著名的歷史典故或者故事。比如李賀的《春坊正字劍子歌》和王昌齡的《雜興》就提到了著名的荊軻刺秦的歷史典故,而詩中歌頌的俠義之情也與該典故中荊軻的品質(zhì)有莫大聯(lián)系。再比如李清照的《夏日絕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就來自于著名的歷史故事——“項羽烏江自刎”。詩中傳達出的高傲之情也與項羽烏江自刎時的心境不謀而合。
(二)神話傳說
除此之外,神話傳說也造就了很多杰出的詩詞。比如李商隱的《嫦娥》就借嫦娥奔月的傳說,表達了嫦娥雖長生不老卻從此孤獨一人的凄涼,更是由此引發(fā)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再比如陶淵明的《讀《山海經(jīng)》其十》,詩中引用了《山海經(jīng)》里精衛(wèi)填海和刑天操斧執(zhí)盾不甘失敗的故事,歌頌了堅持不懈的精神。
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這些詩詞之前,先了解一下詩詞中包含的故事。這樣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幫助學生對詩詞進行理解,對于詩詞中傳達出的精神也更加容易接受。當然,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講一些詩詞背后有趣的典故或者小故事,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古詩詞以其特有的韻味和風骨在歷史長河中沉淀得愈發(fā)美麗,而教師們有責任和義務(wù)引導學生去學習和體會中華詩詞的這種美。
引導過程中,對于詩詞創(chuàng)作背景的了解,以及對于詩人生平的了解,對詩中意象代表意義的明確——比如“歲寒三友”象征堅貞高傲,牡丹象征富貴,柳和長亭象征送別,蓮花象征高潔。這些意象的應用,也恰恰是詩人的托物言志。這些都有利于學生對于詩詞的理解,理解通透了,也就自然能體會到其中的韻味。
不可不提的是對于“詩眼”的把握。詩眼,顧名思義也就是全詩的中心,詩眼的把握也就是對全詩的思想感情的把握。思想感情則是學生學習一首古詩詞的關(guān)鍵。當然,對于詩中應用的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的了解也有助于學生對詩詞的學習和理解。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盡一己之力,讓中華詩詞之美繼續(xù)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