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學生工作角度看大學生學校認同教育

2015-05-30 09:39:06安然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5年7期
關鍵詞:學生工作缺失

安然

內容摘要:從學校認同的角度來看,目前中國高校面臨著學校認同缺失以及學校認同教育的缺失兩大問題。然而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了學校認同對于學生成長、成才和學校長遠發(fā)展都是有重要意義的,高校的學生工作中也應該從不同的方面來開展學校認同感培養(yǎng)教育。

關鍵詞:學校認同 缺失 學生工作 學校認同培養(yǎng)

“認同”(identity)的概念可以說是現代社會發(fā)展的產物,根據美國學者Philip Gleason研究,直到20世紀50年代開始“認同”一詞才在社會科學領域中流行開來。采用Fred Mael和Blake E. Ashforth的定義,組織認同是指個人對于自己屬于一個組織或者一個組織命運共享關系的知覺和感受,是一個人用組織成員的身份來定義自己的過程。而本文所述的大學生學校認同即是大學生對于學校這個組織的意識,是指學生對于學校所產生的出于價值認同、學術認同、文化認同和情感認同的歸屬感。培養(yǎng)在校大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有利于學生樹立與學校共榮辱的價值觀,增強其對學校價值內涵的認同,培養(yǎng)其積極的、高度的責任感;[1]對于畢業(yè)生來講,學校認同有利于學生在社會上的榮譽感和歸屬感的形成,也有利于高校優(yōu)秀品質的傳承以及高校品牌的傳播。

一.中國高校的學校認同感現狀

目前,中國高校學生和畢業(yè)生的學校認同感現狀并不容樂觀,主要的問題在于目前學生對學校認同感的缺失以及高校對于學校認同感培養(yǎng)教育的缺失。

1.中國高校普遍存在的學校認同感缺失

一些相關的調查可以反映出大學生目前的學校認同感現狀。以教育部學信網面向全國進行的高校滿意度調查可以看出,學生對于自己所在高校的環(huán)境滿意度、生活滿意度和綜合滿意度調查中,給出的評價都不算很高,以綜合排名第一的北京大學為例,其綜合滿意度也不到90%,河南高校的綜合滿意度多在60%-70%之間。重點與普通高校之間存在差距,地域之間也存在差異,以甘肅省為例,其高校的綜合滿意度較河南省更低。另外就畢業(yè)生而言,學校認同感缺失現象表現得更為明顯。在2014年5月由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和手機騰訊網,對12626人進行的題為“你還記得你們學校的校訓嗎”的調查統(tǒng)計,僅有46.6%的受訪者能清晰記得母校的校訓,59.2%受訪者不了解校訓含義,70.7%受訪者不知道校訓出處。[2]而在更早的該中心進行的“你覺得大學畢業(yè)之后自己和母校還有關系嗎”的調查中,稱“畢業(yè)后就沒什么關系了”的竟然高達35.3%。一組組數據足見當前中國高校的學校認同感現狀是存在很大問題的。

2.高校對于學校認同感培養(yǎng)教育的缺失

學生對于學校認同感不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學校方面。學?;驔]有符合學生的期望,或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沒有傳遞學校的價值,或沒有足夠的影響力或社會榮譽。除此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目前中國高校缺乏對學校認同感的培養(yǎng)教育。根據認同理論來講,認同感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因此,高校對于學校認同感的培養(yǎng)應當是一個循序漸進、融入學生學習生活的一個過程。而目前中國的很多高校確實沒有將學校思想和價值在平時的教書育人中傳達給學生,只是讓學生被動地形成認同,自然會出現學生的學校認同缺失的情況。高校與大學生之間應該是緊密的依存關系,與畢業(yè)生之間也應當有維系情感的紐帶,可是實際上學生對于高校的情感相對淡漠,高校對于學校認同的教育還沒有進入學生日常教學、管理、服務工作之中。

二.對大學生進行學校認同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

面對中國高校目前學校認同缺失的現狀,高校應該進行一些反思。在現代越來越快的學習、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下,在高校具備了良好的硬件設施和實現規(guī)?;l(fā)展的今天,價值觀、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內容又開始越來越多地引起關注。之所以要重視學校認同感的培養(yǎng),是因為學校認同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與學校之間情感上的共鳴,而且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學校的長遠發(fā)展都是受益的。

1.學校認同會深刻影響學生學習

國內一些學者通過相關分析、獨立樣本T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對回收的問卷進行分析,大學生的學校認同與自主學習能力、學習動機存在顯著正相關關系,且學校認同感高的大學生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動機都顯著高于學校認同感低的大學生。[3]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學校認同是對大學生的學習有著較為深刻的影響,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有積極的意義和影響力。在大學中,學生以學習知識為首要任務,而對學校而言,培養(yǎng)學生的學術學識也是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學校認同既然對學生的學習能夠產生積極影響,對學生的成長成才是有意義的,作為校方也更應該重視學校認同感的培養(yǎng)教育工作。

2.學校認同可以促進學生的自我提升和形成健全人格

對學校的認同感是建立在對高校的學術水平、價值體系、文化傳承等各個方面的認知的基礎之上的。培養(yǎng)學生學校認同感的同時,就需要學生更多地了解學校,從價值和文化的層面真正與學校的思想、理念與精神產生共鳴,從而建立認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學生在不同層面的自我提升,同時,學校認同會形成對學校組織的積極方面的情感,形成與高校價值體系相關的價值觀念,這種情感和觀念可以促進學生以正確的態(tài)度來面對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問題,幫助其形成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和對學校情感的升華。

3.學校認同可以推進學校發(fā)展和進步

從學校認同的建構過程來看,在學生對學校認同的建構過程當中,會產生對學校不同的評價,學??梢愿鶕@些評價來衡量自身,從而進一步改進自己的工作以促進學校認同的形成。而大學生在校時可以向低年級的同學傳遞這種認同感,離校后也會向社會傳遞學校的價值觀念與文化精神,對于學校來講,無形的聲譽可以轉化成為直接的收益——高校品牌建設的提升,生源更加充足優(yōu)質以及可能享受更多資源等。從學校認同發(fā)揮的影響來看,學校認同感高的學校,畢業(yè)生更傾向于通過合作或捐贈等形式回饋母校,為學校帶來直接的收益。國外一些知名大學的學校認同感普遍比較高,其在校學生和畢業(yè)學生都對學校有較高的評價,最直觀地表現在畢業(yè)生對母校的捐贈。以美國高校為例,普林斯頓大學的年度校友捐款率常年保持在60%以上;哈佛大學每年獲得兩億多美元的捐款,而中國高校的畢業(yè)生捐贈平均還達不到5%。[4]其實,中國高校畢業(yè)的成功人士也并不少,但是回饋母校方面較國外高校來講差距還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回饋機制的不完善,而更重要的則是中國國內的學校認同感還有待加強。

三.在學生工作中開展學校認同教育

學校認同的構建是一個過程,同樣,學校認同感的培養(yǎng)教育也應當是一個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過程。而且,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校認同感過程中,學校要全員動員參與其中,教學、行政、后勤等各部門都應該融入其中,學校的硬件設施、教學教育資源水平、管理體系、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在校吃住行問題等等都是學校認同感形成的重要方面。特別是與大學生有密切聯系與接觸的學生工作者,在學校認同感培養(yǎng)的工作中更應該走在前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首先,加強學生工作者自身的學校認同感。雖然本文的學校認同主要是針對大學生的學校認同而言,但其實學校認同中教師也是重要的一個主體。所謂言傳身教,提高教師自身對學校的認同感是首要任務,特別是做學生工作的廣大輔導員和奮戰(zhàn)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們,在他們身上所表現出的對學校的熱愛、歸屬感和榮譽感可以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其次,應當將學校認同教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校認同教育結合起來,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學校的熱愛以及對學校各項事務的關注與關心,在平日工作中向學生傳遞有關學校的價值理念、文化精神、優(yōu)秀傳統(tǒng)及歷史沿革等信息,有利于其學校認同構建的同時,也有益于學生三觀的形成。所以其實學校認同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高度契合的。再次,轉變工作思路,激發(fā)學生主人翁意識。與其說學生工作者所做的是教育與管理的工作,不如講我們做的是引導與服務的工作,這就是在工作思路上的轉變。秉承服務理念的學校應當為學生們積極解決困難與問題,創(chuàng)造良好的硬件、軟件等各方面條件,讓學生真正成為學校發(fā)展的主體。當學生充分地投身到學校的各項事務、學校的發(fā)展成長之中,意識到他們與學校是緊密相連的,是與學校共榮辱的,他們則會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去主動關心、熱心學校的各方面事務,愿意投入、付出、建言獻策,收獲歸屬感和榮譽感從而提高學校認同。最后,建立健全畢業(yè)生服務、校友會工作等相關體制,建立畢業(yè)生與學校的穩(wěn)定聯系。學生工作者是與學生最密切聯系的教師群體,見證他們在學校的成長,順利畢業(yè)邁出校門,學生工作者可以說是當前畢業(yè)生與學校之間情感維系的最重要的紐帶。正是要利用這樣的優(yōu)勢,做好畢業(yè)生就業(yè)服務、跟蹤、幫扶工作,健全校友會體制,讓這種聯系規(guī)范化、制度化、系統(tǒng)化,以有利于今后畢業(yè)生工作、校友工作的常態(tài)化運轉,進而也有利于學校認同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注 釋

[1]牟艷娟,谷正杰,《大學生母校認同缺失的心理成因及應對措施》,高教論壇,2011年7月第7期,第15頁。

[2]邱凌,向楠,《53.4%受訪者坦言記不全母校校訓》,中國青年報,2014年5月6日,07版

[3]陳權,陸蓉,《大學生的學校組織認同感及其對學習的影響研究》,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年9月第9期,第84-89頁。

[4]胡波,《畢業(yè)戒指要留住校友一輩子》,中國青年報,2014年6月4日,02版

猜你喜歡
學生工作缺失
淺談如何做好小學班主任工作
青年時代(2016年27期)2016-12-08 07:48:30
探究高校學生工作專業(yè)化的發(fā)展
如何做好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實習管理
初中生物生命教育的缺失及對策
以《荷塘月色》為例探討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教育缺失
淺析新媒體推廣對高校學生工作的影響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1:36:58
當前中國公民意識缺失研究——以社會監(jiān)督為例
資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0:41:22
淺談大眾傳媒社會責任的缺失
新形勢下的高校大學生心理教育和咨詢問題研究
人民監(jiān)督員的監(jiān)督效力探析
全州县| 彭水| 定州市| 乌鲁木齐县| 合江县| 盈江县| 综艺| 云林县| 山东省| 清远市| 太和县| 墨竹工卡县| 蓬莱市| 原平市| 厦门市| 保靖县| 大理市| 靖州| 沈阳市| 莱州市| 北宁市| 慈溪市| 顺义区| 平陆县| 晋州市| 贵南县| 永德县| 武平县| 库车县| 邓州市| 昔阳县| 夹江县| 友谊县| 广西| 安化县| 东乡族自治县| 旬邑县| 应用必备| 分宜县| 舞阳县|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