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魚
從黃鶴樓上俯瞰武昌城
總是這樣,我登高,第一眼的遠之后,視線隨即又被扯向低處。
即便登上最高一層,伸開雙臂,迎著天空,要將情抒出去,也是障礙重重。是什么干擾了我的懷古與詩興?
霧鎖大江,遠處混沌一片,濤聲甚渺,耳邊涌動的,是民間的翻卷沉浮。
腳下的武昌城,如同一個倦怠的老船夫,背水而棲,拖著一長串雜沓,日復(fù)一日地演繹古詩卷里白云千載的蒼茫與憂愁。
倚欄俯瞰,樓南側(cè)斜對的胭脂路,書卷與胭脂香粉糾纏著,彼此損耗,又彼此成全。
不必我再一次親臨,我也知曉還有更多的矛盾藏在滄桑的皺紋里。瞧那些臨街的古衙門大宅,正襟危坐,看似篤定從容,實則羞澀尷尬。面對魚貫而入的獵奇者,已展示不出多少昔日光榮。
貴族夢,杳如黃鶴,一去不返了么?
如果翻新他用呢?看起來似乎愜意了許多。適者生存,無所謂不倫不類,畢竟現(xiàn)代涂料抹去滿身瘡疤之后,還能保住些許骨縫里的尊榮。
至于蛇山腳下臨街背水的那一排普通民居,低矮擁擠。進進出出的人,密如螻蟻,偶爾觸角相抵,互不相讓,恩怨糾葛。
我熟知在火爆的腔調(diào)背后,更多的時候,是一笑泯恩仇。老武昌城的中華門碼頭,就曾渡載過一波又一波歃血為盟的江湖。
你說,我該越過這些,將視線放得更遠,和生活保持點距離,才能提煉,才能拔高,才能輝映名樓。
也許吧,可我畢竟不是游客,家在武昌,還是想用陪我晨昏飄渺的一縷縷人間煙火,來衡量這座樓的高度。
武昌東湖畔
湖平如鏡。已分不清湮滅香草魂魄的是哪一波?哪一波又舔吮過翻云覆雨的手?哪一波是助推?哪一波又是阻遏?
在寸土寸金中鑲嵌一面鏡子的城市,越來越模糊。以至于我必須貼近,才能看清魚影和船槳——
釣竿總是幾十年如一日,氣定神閑,抵抗岸邊的騷動和來自孩童的好奇。仿佛它和湖水有著秘密的約定,不到關(guān)鍵時刻,誰也不肯松口。垂釣者花白的頭發(fā),正好與水中暗沉沉扭動的水草相呼應(yīng)。模糊光陰還有些許從容。
我也在其中,從少年到中年,我的影子看起來并無明顯的變化,沉寂,落寞,即便有另一個影子,或者更多影子圍著,也還是喑啞,影子和影子之間確實無話可說。
我曾?;笥谒母×?,一次次將自己拋入水中,享受水在皮膚上綻開的愜意。一波波在岸上看似微小緩和的浪,在水中卻無比有力,仿佛那是水底深處被壓抑的某種力量,尋找著目標,然后狠狠地洶涌。
但我很快厭倦了。弄潮帶來的快感遠不足以抵消風(fēng)平浪靜后的空落。我現(xiàn)在更愿意置身事外,眺望一處水域,發(fā)現(xiàn)即使在水質(zhì)油膩肥碩的時候,鋪滿綠色水藻的湖水,也能帶來疏解與緩沖。
我喜歡細微的波浪有節(jié)奏地拍打著堤岸,像我中年的夜晚,已看不出愛恨。
身后是掩映在青松與綠柳之中的行吟閣,此刻靜悄悄的。高高的石雕,細致刻畫著詩人衣襟袖袍的紋路。太過輕松流暢了,好像靈魂痛苦的褶皺,只要迎風(fēng)面水就能舒展了似的。
我知道,在湖畔某處,桂花和梅相互簇擁之地,是一座神秘了幾十年的行宮。在今天依然以不變的格局持續(xù)著它的神秘。我無興趣探秘,只是對它室內(nèi)的泳池?zé)o比困惑。
還有什么泳池比東湖更能讓人放松?我將一城的繁雜與煙塵,一身的煩憂與疼痛,全都傾瀉進去,它只用一個夜晚就化掉了。
利川民歌夜
利川摔碗酒之夜,柔媚的月光和民歌照著一地碎瓷。
我擷取了一句,離開人群,走向后院外的湖堤。在四周厚厚植被的掩護下小聲學(xué)唱,卻怎么也唱不出稼軒與煙火,山青與水秀。
不知該怎樣清除喉嚨里的淤積?
“你喝茶就喝茶,哪來這多話.....”欲喜還嗔的潑辣風(fēng)情,應(yīng)該是一支山間野花才能搖曳得出來的吧?
漫步湖堤。濃蔭環(huán)繞的小湖泊,沉靜得像躲在絲絨堆里的玉。唉,這樣的比喻,抹殺了生命蓬勃的活性,湖水該不屑了吧?
原諒我視力不夠,看得清月光灑在水中的斑駁,卻看不清你顫動時的漣漪細波。那是一尾魚在向另一尾魚唱歌么?潮濕的歌詞,一小圈一小圈蕩開,是不是像那位唱歌的土家妹子,面朝對歌人,胳膊和腰肢一下一下地輕輕擺動。
撥開一叢蒼翠,我向堤壩外窺探。
月光下的稻田又是一塊墨玉。齊齊整整的稻苗盡頭,隱約現(xiàn)出幾座土家吊腳樓。依山凌空而建,月光照在斜頂上,可惜我還是看不清,不知道那幽幽的青黑,到底是一片片小小的青瓦,還是茅草樹皮?但我能確定斜鋪而下的,肯定是人間的甜美與苦澀。
蟬啊蛙啊,都不肯睡,此起彼伏的聲浪,撲滅了我內(nèi)心最后的一點小煩憂。
身后的酒宴還未結(jié)束,仍有摔碗聲尖利地劃破月夜。圍著篝火的人不再慫恿民間歌手。互相搶著麥克風(fēng),爭相嘶喊著五顏六色的流行歌。
我舒展開眉頭,向他們走去,以剛剛獲得的安居之心。
“你喝茶就喝茶呀那來這多話,眼前這個妹子(噻)今年一十八……”
荊州古城墻上一瞬間的恍惚
深秋昏黃中,一墻篤定的磚頭,清晰、蒼老,如同時光隧道浮現(xiàn)出了可供觸摸的指向。
蓬勃的野草,聯(lián)合墻縫里的青苔,態(tài)度自然淳樸,增添著歷史的鮮艷度。
一把重達幾百斤的鐵兵器,沉甸甸地矗立在架托上,喑啞憨厚,斑駁的銹跡就要和腳下磚頭長在一起。猛一看如同暮年安享,再端詳,才品出無奈謝幕的寂寞。
這讓我覺得在荊州不可大意,盡管城門大開,車水馬龍,無憑無證亦能自由進入。
荊州友人讓我再等一等,說有個詩人將從不遠處的潛江趕來,說不定此刻他正迅速向城門靠攏。
因為詩,等待一個陌生人,也算不得荒謬。
甕城內(nèi)的古裝店生意很火。我也想仿古,但我無需戲服。對著陌生的來者,露一個似是而非的笑容,就如同穿上了戲服。
靠在城垛上,四下觀望,城池內(nèi)外,影像模糊,那些行色匆匆的人,看不清五官,似有盔甲罩面,又似各有戰(zhàn)場需要趕赴。
我承認在同一只甕前,被再三請進去的不乏無悔者。
落日卡在城垛凹陷處,巨大殷紅,久久不愿墜落。恍惚間無數(shù)箭矢破空而來,而英雄堅持不倒啊,單腿撐著,撐得旁觀的江山亦驟然變色。
突然間不能自持,想起此生罕有肝膽相照者。
如果,甘愿一同赴死也算一甕的話,我愿不請自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