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欣
張艾嘉導演的電影《念念》將在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首映。這是張艾嘉自 2008 年執(zhí)導《一個爸爸》之后,隔了將近 7 年才推出的導演作品。
十六七歲進入演藝圈,30多歲就有人在歐洲為她辦了回顧展,緋聞男友一個比一個出名:楊德昌、羅大佑、李宗盛,以及蔣家公子;打拼40多年,她經(jīng)歷豐富,頭銜眾多——歌手、演員、導演、編劇、制片,她穿行于大銀幕的前前后后,自在從容。
《念念》騰空:文藝范兒的女權(quán)聲音
張艾嘉導演的電影《念念》將在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首映。這是張艾嘉自 2008 年執(zhí)導《一個爸爸》之后,隔了將近 7 年才推出的導演作品。并且,這一次她的電影拍攝地又回到了臺灣。
拍攝地在臺灣和名字叫“念念”,加上張艾嘉,文藝的感覺就已經(jīng)騰空而起。再看《念念》的幾位演員,梁洛施、李心潔、張孝全及他們的電影《伊莎貝拉》、《 20,30,40 》、《盛夏光年》,可見張艾嘉作為資深“文藝工作者”,號召力還是有的。
1999年,《時代周刊》曾用“女權(quán)主義”形容過她的電影。實際上,同樣是偶像、愛情元素,她的電影多了一份文藝范兒。她的電影對女人的刻畫總帶著哀矜,以柔克剛,與她本人相似,懷著隱忍的力量,知止、有愛,像少女小漁,像《心動》里的小柔。
再說回她的這一新作——《念念》。這個名字聽起來很怪,也許英文名會更容易讓人理解,Murmur of the hearts ,心的絮語。
當出品方松澤影業(yè)拿了這個故事給張艾嘉看時,她就很感興趣。 張艾嘉說:“故事中的三個人就是因為愛的太深,才會在心里留下‘念。”在這里,念是念念不忘,也是一念之差的遺憾。
在張艾嘉的電影里,年輕女孩們多半會為了一些看似虛無的東西近似偏執(zhí)地執(zhí)著,比如愛情。而對于張艾嘉而言,她的執(zhí)著是電影。只是人們說她還不夠漂亮,導演鄭文懷就說過她沒有一張上鏡的臉。
張艾嘉的聰明之處在于,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她始終保持讓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新鮮感,當人們以為她是歌手,她又演戲了,當她拿到最佳女主角,她又盯上最佳導演了。
張艾嘉常常說有人說過我不漂亮不上鏡,所以我就要更努力。這句話看似玩笑,卻也可以看到一個“自知之明”的女人才有底氣到今時今日屹立不倒。
《金玉良緣紅樓夢》據(jù)張艾嘉說是她最入戲的一部電影,現(xiàn)在看來,已被林青霞的反串徹底抹去光芒。哪怕后來的《碧云天》讓她拿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她也還是毅然選擇了做幕后。在香港演那些“滑稽”角色的經(jīng)歷,使她看清演員是被操控的,幕后制作者才是掌控者。
制度在年輕張艾嘉眼里絕對是個貶義詞
年輕時隨性不羈,喝酒喝得開心了,可以醉臥街頭。該戀愛的年紀就愛到瘋狂,情史赫赫 ;待得成家,立馬收斂心性,相夫教子。
徒弟兼朋友劉若英常常念叨,“你真的太讓人羨慕了?!甭槔背鑫坏男也這樣贊嘆:“艾嘉姐是所有女孩子都想變成的那種人。”
實際上,名女人的人生哪有那么簡單。
她母親是位絕世佳人,父親是位空軍。然而她一出世,父親就因為撞機過世了。再后來,母親改嫁,她跟著祖父母一起生活。
13歲她去了美國,在那邊生活了3年。初到美國,有同學嘲笑她,她就與她們打作一團,然后不打不成交。
后來張艾嘉說,那時的孩子叛逆,是真正的叛逆,是內(nèi)心有東西要爆發(fā)出來。20世紀60年代,她長在美國??宓舻囊淮娴目宓袅?,卻繁衍出一批嬉皮士,他們玩世不恭,今朝有酒今朝醉,卻讓張艾嘉喜歡得要命。這也成為她骨子里的那股勁兒,老是不可怕的,沒有夢想和追求才可怕。
作為一個女人,她在別的女孩還在傷春悲秋時,就開始做保姆、給人遛狗、賺錢。那時的她就明白,自由其實是可以用金錢買來的。
“我不是讀書人,不想花媽媽的錢,她供姐姐念書已經(jīng)很吃力。我跟媽媽說,讓我試試在臺灣電視唱歌好嗎?”
起先是在廣播電臺做DJ,慢慢開始拍電視劇,18歲,得到與邵氏合作的機會,赴香港拍攝《龍虎金剛》,逐漸紅了起來。
她那諸多圈內(nèi)女星羨慕的完美婚姻,也曾走過曲曲折折好一段長路。第一次結(jié)婚是在25歲,嫁給美聯(lián)社香港分社社長劉幼林,兩人相差16歲。這段婚姻只維系了不到4年。再披婚紗,已是38歲。
許多人贊她勇敢,未婚生子。她神情凝重,正色以告,“千萬不要學我,我那時其實是任性,太想要孩子了,覺得再不生就生不出來了,不論是否可以結(jié)婚,我都要定了那個孩子?!彼寡宰觥暗谌摺钡淖涛恫⒉缓檬?,“我最不能容忍自己犯的錯誤就是傷害到他人,這讓我一直不安?!?/p>
兒子奧斯卡9歲時遭綁架,是她此生最大的噩夢。因為是公眾人物,這件至今仍令她心悸的事情,常常被記者們提起。她最初抵觸,漸漸放開?!盎乇懿⒉荒苓z忘,漸漸接受、放開,也許也是一種治療?!?/p>
奧斯卡已經(jīng)成年,長得高大英俊,綁架是否對他造成了某種陰影,張艾嘉仍在觀察。3個綁匪是她家的裝修工人,20出頭的年紀,不知后果?!拔液芟敫麄冋f:‘你們所造成的傷害你們不會了解的?!?/p>
一路走來,她沒有被寵溺,也沒有被歧視,她就只能叫作張艾嘉
在林青霞、林鳳嬌雙林鼎立的時代,張艾嘉憑著她的獨立和全能闖進了電影圈,開辟了一條與漂亮偶像截然不同的道路。從20世紀70年代到如今,她始終活躍在電影圈,見證了香港與臺灣電影新浪潮時期的熱浪青春。
在她開創(chuàng)的空間里,女性演員、女性導演、女性電影都獲得了多一分發(fā)聲的權(quán)力,羅大佑、李宗盛、黃霑、楊德昌、侯孝賢、許鞍華這些重量級名字的故事里都有著她的位置,但張艾嘉卻認為,這一路走來,她沒有被寵溺,也沒有被歧視,從她開始,人們意識到,女演員是可以呈現(xiàn)不同風貌的。
《某年某月某一天》是張艾嘉執(zhí)導的第一部影片,那個時候影人與記者的關(guān)系很融洽。收工后,她邀請?zhí)桨嗟拿襟w一塊吃飯,多喝了幾杯之后口無遮攔,“拍得很爛,真的,你們不要叫人進影院去看?!?/p>
之后,她在這個領(lǐng)域日臻成熟,《少女小漁》、《心動》、《20,30,40》的細膩深情,為她贏得業(yè)內(nèi)尊重。
無論是演是導,她都從未受過專業(yè)訓練,全靠耳濡目染、片場偷師。她能有今日成就,恰如知名作家林燕妮的感嘆,“這女子啊,沒有一天服氣的。”
成全自己的同時,也不忘成全他人,這或許才是她不被遺忘的緣故。2011年,張藝謀在《金陵十三釵》用了嚴歌苓的小說,叫響了嚴歌苓的名字。而早在1995年,張艾嘉的《少女小漁》就已經(jīng)先行一步。主演劉若英,現(xiàn)在是獨具風韻的名角,而在當時,她不過是個其貌不揚的女青年。可張艾嘉對選角向來有自己的堅持,后來的《心動》,她為了等金城武,甚至抱著不拍的決心。
她專心工作,也欽慕有才華、專注工作的男性,“很容易喜歡上有才華的男人”,“后來就懂得了,才華這個東西遠遠欣賞就夠了,跟有才華的人相處是很辛苦的。”
她說過愛情對于她而言,還是太重要。太想愛,太想愛人,太想愛兒子,太想愛電影,太想愛這個世界。源源不斷去愛的女人大多老得晚,因為她們總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可以給予。也許是信仰里告訴她相信愛的重要,也許是經(jīng)歷讓她體驗了太多不為人知的苦,她才要不斷去給予。
導演林亦華說:“她從沒演過弱者?!币粋€女人,能夠做到離開任何人也能很好地活下去,能夠在各個領(lǐng)域都獨當一面,能夠讓夢想變成現(xiàn)實,能夠讓婚姻建立于愛情,又常常帶著梨渦笑靨哈哈大笑,她就只能叫作張艾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