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輝玉
[摘 要]運用字理識字教學法,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認識漢字,而且能讓學生理解漢字的音、形、義。教師可從激發(fā)學生字理識字的興趣,遵循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字理識字的能力入手,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關鍵詞]字理識字 構字規(guī)律 識字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5)12-029
字理識字不僅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學習特點,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使學生了解漢字音、形、義之間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對漢字的識記,而且容易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漢字的自主性。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字理識字教學實踐中的點滴體會。
一、激發(fā)字理識字的興趣
托爾斯泰曾說:“成功的教育,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教師要善于運用直觀、形象的圖畫或實物演示來分析字理,通過具體的教學情境,促進、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學“亭”和“?!睍r,運用課件演示先用課件演示一個“亭子”:“點和橫就像亭子的哪一部分?”“亭子的頂部?!薄爸虚g的“口”像亭子的哪一部分?”“亭子的中間?!薄岸d寶蓋像亭子的哪一部分?”“亭子的屋檐?!薄啊∠裢ぷ拥哪囊徊糠??”“亭子下面的幾根柱子?!薄拔覀兛吹健み@個字形,就能想到亭子的樣子?!睂W習“亭”后,教學“?!睍r,也可用課件演示。通過課件直觀形象的演示,“亭”和“?!边@兩個生字的字形與字義就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遵循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
眾所周知,漢字的形成是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的,盡管漢字數量很多,結構復雜,學習起來困難很大,但究其根本主要是通過象形、指事、會意和形聲這四種構字方法組成的。因此,教師根據漢字的構字方法進行教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主要談談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的教學。
1.象形字的教學
象形字多為獨體字,是學習合體字的基礎。教師在教學獨體字時,要抓住契機,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將所教的漢字形象化地展示出來。例如,教學“日、月、山、石、田、水”時,把日、月、山、石、田、水原來的樣子畫到黑板上或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先觀察圖片,教師再啟發(fā)和誘導,讓他們根據圖片的特點,猜出所對應的漢字,再寫出來。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畫一畫象形字的方法,提高識字的質量和品味。
2.會意字的教學
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把所要學的漢字分解成幾個部分,讓學生分別猜測這幾部分的意思,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這幾部分重新組合起來。如在教“寶”這個字的時候,讓學生先了解“寶”是由“宀”和“玉”組成的,然后告訴學生,“宀”代表的是房屋,“寶”的意思是屋中有玉,所以寶是玉器的總稱。
3.形聲字的教學
形聲字兼有表音和表意的特點,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最多、接觸最多的就是形聲字。形聲字的教學重點在于“形”,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加偏旁的方式,以了解字義為突破口,讓學生在學會一個字的同時學會一串新字。例如,教學“包”字時,我先講解“包”字的字理含義:“‘包字就像裹著胎兒的胞衣,包的本意是胞胎,現(xiàn)在引申為包藏之義?!比缓笪乙怨适滦问綄W習“包”字加上偏旁組成的新字:“包娃娃出生了,我們就叫他包弟弟吧。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包弟弟來到草地上玩,一不小心摔了一跤,于是和小草交上了朋友,你們猜猜,‘包字和什么偏旁交上了朋友?”學生馬上答出是“草”字頭。我再出示“苞”字,問學生:“‘草字頭和‘苞字有關系?”學生很容易理解“草”字頭的字和植物有關?!暗搅酥形?,小草請包弟弟吃午飯,還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包弟弟吃得飽飽的,你們想一想,包弟弟又和什么偏旁交上了朋友?”學生很快知道它和“食”字旁交上了朋友。我再出示“飽”字問:“看到‘食字旁,你們想到了什么?”學生很容易理解它跟食物有關。最后,再讓學生動腦筋想一想,“包”字會和哪些偏旁交上朋友。學生開始動腦筋,想出了“抱、跑、袍、刨、咆”等字。成串的字會讓學生在字義、字形和字音方面產生聯(lián)想,快速地掌握漢字的音、形、義,培養(yǎng)了識字的興趣和識字能力。
三、培養(yǎng)字理識字的能力
怎樣讓學生認識“雨”字,正確理解“雨”字頭的含義,并通過學習來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呢?
1.了解雨字是象形字
課上,我問學生:“‘雨字的上橫可能表示什么意思呢?”學生在下面竊竊私語。我告訴學生:“其實這個‘雨字的上橫表示天,天與地的陰陽之氣相交合(巾)便會落下雨滴??w的‘雨書寫時四點均向右斜,似隨著風勢雨點斜落?!曜髌员硎敬髿鈱铀a生的各種現(xiàn)象,所以跟大氣層所產生的各種現(xiàn)象都是‘雨字頭,如‘雷、雪、霜、雹等。”
2.自編字謎拓展學習
學習生字 “雨”,了解雨字頭的含義之后,我又自編字謎,讓學生加深對“雨”字頭的理解和印象。
(特約編輯 嚴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