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明 劉小娟 李宏吉
殘株膽囊疾病的超聲診斷價值
黃水明 劉小娟 李宏吉
殘株膽囊;超聲;聲像圖;診斷
殘株膽囊疾病是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中的一種,包括殘株膽囊炎、殘株膽囊結石、殘株膽囊癌變等。近年來,隨著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廣泛應用,殘株膽囊疾病的發(fā)病率有所增加[1]。殘株膽囊疾病的發(fā)生多與第一次手術有關。殘株膽囊疾病是由于膽囊切除不完全,術后膽囊殘留或膽囊管殘留過長逐步形成的囊腔樣結構,可并發(fā)炎癥及結石,引起類似膽囊炎的臨床癥狀,大多數發(fā)生于急診手術患者。筆者對本院2008年6月—2013年12月臨床手術及病理證實的30例殘株膽囊疾病的術前超聲檢查結果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殘株膽囊疾病的聲像圖表現,評價超聲對殘株膽囊疾病的診斷價值。
1.1 臨床資料 本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20~71歲,中位年齡45歲;30例患者均為膽囊切除手術后,臨床考慮殘株膽囊疾病,術后出現癥狀時間30天~5年,超聲檢查時間術后1個月~10年?;颊呔蛏细够蛴疑细固弁础柮?、噯氣、呃逆等不適癥狀就診。查體:上腹或右上腹壓痛,可向右肩胛部和背部放射,墨菲氏征陽性。殘株膽囊疾病診斷標準[2]:殘株膽囊壁厚>4mm,右上腹痛,莫菲征陽性,可診斷為殘株膽囊炎;若囊腔內有結石回聲,可診斷為殘株膽囊合并結石;如果殘株膽囊壁不連續(xù),邊界不清,探及團塊狀回聲,則考慮為殘株膽囊癌變。
1.2 方 法 應用GE VIVID7PRO型及ALOCK SSD-a10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MHZ?;颊邫z查前1天以清淡飲食為主,空腹8小時以上,取仰臥位或側臥位,在劍突下、右肋間、肋緣下等部位作包括縱、橫、斜等切面的掃查,掃查時持探頭適當加壓,連續(xù)線行或弧形滑行等多手法掃查,全方位掃查肝內外膽管及膽囊窩區(qū)的情況,以盡可能減少盲區(qū)或疏漏。
30例殘株膽囊疾病患者,術前超聲正確診斷殘株膽囊疾病25例(殘株膽囊炎6例、殘株膽囊合并結石19例),誤診4例(誤診為肝門部腫瘤1例,肝門部囊腫1例,術后膽囊窩積液1例,1例殘株膽囊合并結石手術后病理提示殘珠膽囊癌變),漏診1例,準確率83.3%。殘株膽囊疾病的超聲聲像圖表現:在膽囊窩區(qū)或近肝門部探查到類似于膽囊結構的囊性暗區(qū)(圖1,封三),大小約15mm×10mm~45mm×30mm不等,邊界清楚,形態(tài)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可及囊壁回聲,囊壁厚薄不一,其中19例囊性暗區(qū)內可見結石強回聲伴聲影(圖2,封三),泥沙樣大小至花生米大小不一,數量不等。另外本組患者中,合并膽總管擴張5例,其中3例膽總管內有結石;合并肝內膽管擴張4例,其中2例右肝內膽管結石,1例左肝內膽管結石。
殘株膽囊疾病形成的原因有多種:①臨床手術中因各種原因對膽囊三角解剖困難,導致膽囊或膽囊管殘留過長;②急性膽囊炎,膽囊三角區(qū)充血水腫、粘連嚴重,行膽囊切除術時殘留的膽囊黏膜清除不徹底逐漸形成再生膽囊。③慢性膽囊炎反復發(fā)作,膽囊萎縮,膽囊三角纖維化,造成膽囊切除術時膽囊分離困難而導致膽囊或膽囊管殘留過長。④外科手術醫(yī)生經驗不足,檢查不仔細,手術時膽囊或膽囊管殘留過長。⑤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時由于切口小,手術視野小,膽囊顯露不完全,也是導致殘株膽囊疾病增加的原因之一。
殘株膽囊應與肝門部的腫瘤、囊腫以及膽囊術后的膽囊窩積液等鑒別。本組1例殘株膽囊誤診為肝門部腫瘤。肝門部腫瘤多為實質性回聲,內部回聲可不均勻,可出現液性暗區(qū),但不出現膽囊壁樣的結構,可行脂餐試驗觀察有無縮小而明確診斷。本組1例殘株膽囊誤診為肝門部囊腫,肝門部囊腫的聲像圖有時與殘株膽囊表現相似,但肝門部囊腫不與膽總管相聯系,可仔細掃查其與膽總管的關系加以鑒別。本組1例殘株膽囊由于未探及明顯囊壁而誤診為術后膽囊窩積液。術后膽囊窩積液常常發(fā)生于手術后早期,位于膽囊窩中下部,邊緣不規(guī)則,無包膜的液性暗區(qū),是局部組織水腫積液形成,多自行吸收,短期內復查液性暗區(qū)可縮小或消失。本組1例殘株膽囊結石手術后病理提示殘珠膽囊癌變。李東恩等[3]認為,殘株膽囊有惡變的可能,殘株膽囊結石診斷明確后應再次手術治療,特別是有癥狀者。本組1例殘株膽囊超聲漏診,可能是由于殘株膽囊小,檢查者經驗不足所致,后經MRI檢查發(fā)現。
由于殘株膽囊疾病發(fā)病率增加,所以更需要外科醫(yī)師進行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前要嚴格掌握適應癥,術前對膽道的檢查也尤為重要,對膽囊解剖結構不清的患者,應主動轉為開腹手術[4]。膽囊切除術后患者出現上腹或右上腹疼痛、飽脹、噯氣、呃逆等不適癥狀時不能輕易地診斷為胃病或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要進一步進行超聲等影像學方面的檢查,避免遺漏殘株膽囊疾病的檢出。
總之,超聲對殘株膽囊疾病的診斷是較為準確的,特別是當殘株膽囊內發(fā)現結石強回聲時,診斷更加明確。對膽囊切除患者術后應常規(guī)定期復查超聲,尤其是急性炎癥期進行急診小切口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5]。另外,超聲檢查方便、無創(chuàng)、可重復性、價廉等優(yōu)點,在診斷殘株膽囊疾病方面相對與CT、ERCP、MRI等其他影像學檢查,性價比更高,可作為殘株膽囊疾病診斷的首選檢查方法。
[1]柏寧野,周宏良,張華玲,等.膽囊切除術后殘余膽囊的聲像圖研究[J].中國超聲醫(yī)學雜志,2003,19(10):766-768.
[2]費維國,姚坦.膽囊切除術后殘余膽囊結石28例診治分析[J].中華普通外科文獻,2009,3(2):145-146.
[3]李東恩,宋甫春.12例殘余膽囊結石診治分析[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2,24(1):73-74.
[4]劉宗艷,王麗英.膽囊殘余疾病的超聲表現及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79-80.
[5]徐春.超聲顯像在殘余膽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1(2):263.
(收稿:2014-04-17 修回:2014-07-25)
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超聲科(平湖 314200)
黃水明,Tel:13706598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