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悅
[摘要]:語文教學活動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還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很有必要滲透德育教育的內(nèi)容。對此,高中語文教師在對學生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也要重視對他們進行思想道德的教育。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僅是要培養(yǎng)出學生們的語文素養(yǎng),還要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這也是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學的要求。文章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著手,探討德育滲透藝術,旨在探索出高中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提高學生們思想道德品質(zhì)修為的途徑。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活動 德育滲透 思想修為
道德是評價一個人行為的準則與規(guī)范。德育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是不容忽視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滲透德育教育,更是新課程改革下對語文課堂教學的最新要求。語文對于各個階段的學生來說都是一門最基礎的課程,它是進行德育教育最好的學科工具。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效地把傳授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能力與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有機統(tǒng)一,是當前新課標改革的重點要求。
一、德育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必要性
高中是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語文課程內(nèi)容的豐富性決定了對學生進行德育有得天獨厚的地位,所以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地位,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思想道德進行教育以免學生走入歧途。
當前社會不僅需要具有豐富專業(yè)技術能力的人才,更加需要的是品學兼優(yōu)的高素質(zhì)人才,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變得尤為重要。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課堂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對學生進行信念、理想以及價值觀等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健全和完善學生們的人格。
二、新課標下高中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藝術的探究
(一)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能選入高中語文教材的所有文章,都經(jīng)過了嚴格的審批,它蘊含著我國歷史上眾多先哲先賢們的思想智慧結(jié)晶和高尚道德情操,濃縮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美德,是對高中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教材。學生通過閱讀文本,能夠受到意志、情感和志向等各個方面的陶冶,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比如,在學習魯迅先生的《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中,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容易被革命黨人“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的偉大革命精神所震撼,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課堂教學中教師教導學生不僅要掌握語文知識,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眼光與角度觀察事物、思考人生,使學生在接受語文知識傳授的同時,樹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確的思想信念,做一個具有高尚節(jié)操的人。
(二)發(fā)揮教師自身的作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言傳身教是流傳千年的一種很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堅決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因為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而且是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中的行為典范。教師要嚴格規(guī)范自己的所作所為,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一方面,教師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只有具備豐富的知識,才能對學生進行良好教育,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的形象,這對課堂教學進行道德教育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對于博學多才的教師,往往有一種敬畏情感,這是讓學生對教師信服并聽從的良好開端。另一方面,教師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要時刻重視言傳身教,做到“行得正,做得端”,成為學生學習的好典范。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愛戴,進而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制定教學計劃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學校應該制定含有德育內(nèi)容的教學目標,不僅僅要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的培養(yǎng),而且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通過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強調(diào)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讓教學人員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只教給學生課本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要引導學生具體怎么做人做事、告知學生為什么這么做人做事,才不至于讓高中課堂教育教學內(nèi)容空洞而不具有實用性。所以制定明確而具體的教學方案,讓教師明確思想道德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在科學文化教育的同時,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相關內(nèi)容,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思想觀與價值觀。
(四)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教學方式的成敗往往決定教育的成敗,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須要有良好的教學手段,因此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對思想道德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著重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術,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情感的熏陶。形式新穎的教學手段,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步。此外,教師還要注意轉(zhuǎn)變教學模式,選擇最適宜學生的教學方式,通過情感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讓學生更能體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在情感的熏陶下,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對此,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時,結(jié)合當時的時代背景,介紹詩詞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例如,在學習李白的《蜀道難》,讓學生感受到李白那不畏權貴、不向惡勢力低頭的高尚情操。總而言之,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實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最有效的手段。
(五)學校與家長的大力支持是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影響力
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僅是高中語文教師的責任,同時也是家長、學校和社會的責任,而學校與家長的大力支持,對于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至關重要。不僅教師要重視言傳身教,家長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的孩子樹立良好榜樣。所以家長要積極配合教師以及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讓德育教育,能夠在學生身上充分發(fā)揮作用,使得學生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成為身心健康、學識和素養(yǎng)完備的人。因此,家長與學校要大力支持教師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團結(jié)一切力量,幫助學生不斷健全人格。
三、結(jié)語
德育就是塑造人的信念、意志和理想,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是新課程改革對當前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教師在進行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在接受文化知識傳授中,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思想觀與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林菊.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解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0,(21).
[2]張寶杰.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4,(10).
[3]葉彬.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