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娟
隨著汽車設計語言多樣化形態(tài)的呈現(xiàn),未來的汽車設計語言又將會是怎么樣的?
如今,汽車設計語言呈現(xiàn)出多樣化形態(tài),在剛剛結束的2015年CES電子科技展會上,各大汽車廠商更是攜手“車聯(lián)網(wǎng)、物聯(lián)網(wǎng)”、“智能化的用戶體驗”等產(chǎn)品精彩亮相,在給消費者帶來一場視覺盛宴的同時,也似乎給未來汽車設計提供了一個風向標。
從這次展出的汽車整體風格上不難看出,汽車在內飾設計方面大多以用戶體驗為主導的數(shù)字化高科技設計處處彰顯;而外觀方面,汽車設計語言多樣化趨勢已越來越明顯。隨著這些新的科技以及新的理念的出現(xiàn),在未來,汽車的設計語言將會朝著怎樣的方向發(fā)展?家族化的設計語言還是魔咒嗎?國內外未來汽車設計語言又會有著怎樣的差距?未來汽車設計師的設計思維又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汽車觀察》記者特意分別采訪了上海汽車乘用車有限公司設計師趙英男、五菱汽車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師李爽、吉林大學汽車研究院設計師梁峰,作為一線的設計師,他們對未來汽車設計語言的預見或許更具有代表性。
預見一:設計向消費者情感靠攏
《汽車觀察》:您認為未來汽車的外觀與內飾設計語言,會朝著什么樣的方向發(fā)展?它的設計語言一定是追求未來感和科技感么?
趙英男:設計的基礎是工業(yè)技術水平。除非汽車技術發(fā)生翻天覆地的技術革命,足以顛覆整車的布置,否則從外觀上講不會有太大變化。而以如今的混合動力或者純電動汽車的外觀設計趨勢來看,在十幾年之內恐怕難以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就近十年左右的趨勢來看,最有可能帶來一些亮點的地方是LED與激光前后燈的應用和新車身覆蓋件材料。
LED與激光使得燈體的發(fā)光單元可以不局限于傳統(tǒng)的“晶鉆大燈”的大面積燈碗或氙氣大燈的圓形透鏡。幾乎可以做成任何形狀的發(fā)光單元使得車的“眼睛”可以更加有神,通過燈光的切換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表情。在普通鋼板和全鋁車身之后,熱成型塑料開始逐步進入普通汽車市場。由于加工工藝的不同,以熱成型塑料材質做整車覆蓋件的汽車的車身表面可以有更豐富的變化。
汽車從本質上來講從來都是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絕大部分汽車都不是用來彰顯科技感和未來感的玩物。所以我認為大部分汽車的設計依然是以功能為前提并加入或奢華、運動或科技的元素。
李爽:汽車設計語言是多樣化的,汽車企業(yè)對于汽車造型都有自己的理解,也會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它會去追求未來感和科技感,但會更多向消費者的情感靠攏?,F(xiàn)在的汽車品牌越來越多的注入感性元素,希望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比如,現(xiàn)在汽車車燈越變越小, 這代表了新一代年輕人的審美傾向。在他們看來,較大的燈看起來很老式,小燈更具時尚感。所以消費者的喜好將會左右著未來汽車設計語言的發(fā)展方向。
梁峰:汽車的造型是和當代人們的物質是生活狀況,審美息息相關的。未來的城市人口會越來越多,資源和能源消耗增多,尺寸更加小的汽車,清潔能源的汽車會越來越多的進入人們的生活。這時,一些小巧的設計可能會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睞。同時,人們通過朋友,網(wǎng)絡等每天接收的信息量非常的大,生活越發(fā)的繁雜,人們可能更趨向于喜歡一些簡約,時尚,更能引起情感共鳴的設計語言。
我認為不一定是追求未來感和科技感,有時候未來感和科技感的東西往往會讓人產(chǎn)生距離感,同時用戶體驗不一定好。而一些設計可愛而又人性化的東西是富有情感的,往往很受人們的喜愛。
預見二:家族設計語言不是魔咒
《汽車觀察》:很多人認為家族設計語言是魔咒,您是如何看待全球各大汽車集團家族式設計語言未來的走勢,去家族化還是繼續(xù)保留更多的家族設計元素?
趙英男:汽車設計的家族式臉譜是寶馬和奔馳一直堅持的。但直到90年代末都沒在業(yè)界內普及。在2000年代初,奧迪和大眾開始統(tǒng)一化家族前臉,奧迪的大嘴和大眾的U形格柵席卷江湖。最近幾年,連一直堅持的日系廠商也開始臉譜化了。這個是根據(jù)不同的汽車廠商的需求不同而論,未來的設計語言一定是很靈活的,我不認為家族設計語言是魔咒。
李爽:設計要求新求變,但也不是天馬行空,要有根有源,那么家族式設計語言恰好能夠提供一個切入點,有這一點進行發(fā)散,這也不能不說是設計的一個捷徑。而且我們講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同樣一千個設計師就有一千種不同的感覺。設無止境,家族式設計語言并沒有把設計師束縛住,只不過是提供了一種設計的方式。汽車不再是作為一個簡簡單單的產(chǎn)品,它已經(jīng)象征著一個品牌而深入人心,在這個過程中家族式設計語言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是需要繼續(xù)保留的,所以我認為,家族設計語言并不是魔咒。
梁峰:家族化設計語言確實給各大集團的設計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性,以及品牌統(tǒng)一性。但是也導致了汽車設計的同質化,失去了本該有的多樣性。我認為未來各大集團還是會堅持家族式設計語言,畢竟品牌形象和經(jīng)濟效益還是廠商所看重的。但是未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各大集團可能會削減部分家族設計元素的應用,只保留最最關鍵的品牌辨識語言,同時,家族設計語言將會更加精煉,更加具有特色。這樣既保持了家族設計語言的優(yōu)勢,同時又不會帶來套娃設計的不良印象。
預見三:國內外設計語言會相互融合
《汽車觀察》:根據(jù)目前國內外(歐美、日本、韓國、自主)未來汽車設計語言的現(xiàn)狀,分析一下它們在未來的走勢會是什么樣的?
李爽:汽車設計都會被設計師傾注自己的情感,不同的汽車品牌都會有不同的設計風格,有的剛硬威猛,有的動感十足,有的飽滿穩(wěn)重。那么未來會有一個什么樣的走向,一成不變?當然不會,福特T型車的時代早已過去,現(xiàn)在更多的是人性化設計,為了拉近與人的距離,就會更多的加入感情元素,而人們的喜好各異,隨著眼界的開闊,審美也在發(fā)生變化,設計語言也會相應的改變。比如大眾汽車,給人的感覺就是方方正正,線條簡單。近年來,隨著世界汽車行業(yè)競爭的加劇,消費者需求趨于多樣化,大眾汽車也經(jīng)歷了多次設計上的變革,風格從硬朗趨于更加圓潤和簡潔,例如POLO、速騰等車型。
梁峰:目前來看,歐美主要以德系和美系為主,就最近的北美車展來看,他們主要還是延續(xù)之前的設計語言,但是設計語言更加精煉,更加成熟,每條線每個細節(jié)都讓你感覺精湛和迷人。
日本的設計語言富有科技或者富有情感,像本田的FCEV新能源概念車,充滿科技和未來感。英菲尼迪的概念車豐富的曲面變化,充滿奢華與情感。日產(chǎn)的多款感念車也是走了曲面變化豐富的特點。這些較歐美都有所不同。
韓國的流體雕塑設計語言,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布2.0版本,較之前妖嬈的曲線曲面變得理性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但是感覺有種向德系看齊的感覺,不過還是保留了語言的豐富性。相信未來韓國的設計語言將會沿著此方向更加變得更加成熟。
而中國自主品牌的設計語言,目前真正形成成熟的設計語言的車企并不多,就目前來看,上汽MG,一汽奔騰,華晨中華,哈弗等設計語言比較明顯,廣汽、長安、吉利等初見端倪。
總體上來看,目前自主品牌的設計語言還是以向歐美品牌看齊的較多,在未來各國的設計語言都會相互融合,以達到被消費者喜愛的終極目標。
預見四:汽車設計更是在設計生活
《汽車觀察》:目前大多數(shù)設計都是逆向思維和靈感思維,未來汽車設計師的設計思維將是什么樣子?他們應該更加具備哪些方面的設計思維?
李爽:現(xiàn)在一直在講自主設計,但更多的用到的是逆向,由于汽車產(chǎn)業(yè)的成熟,很多時候是將整個汽車設計過程簡化了,因為我們現(xiàn)在有很多資源,行業(yè)內一些領先的、經(jīng)典的設計,經(jīng)常會被我們借鑒,以我們自己的理解,用不同的形式在表現(xiàn),并不是以解決問題為出發(fā)點。由于各種原因,現(xiàn)在汽車造型有趨同的趨勢,汽車設計師也察覺到這一點而感覺不安,希望能有所突破,那么就要從汽車設計思維上進行轉變。
未來的汽車設計不再是設計汽車,而是在設計我們的生活,因為我們可以感受到設計師正在想方設法地將更多的領先科技和創(chuàng)新理念融入到觸手可及的生活中,而汽車只是最后的一個結果。
雖然我國的汽車設計起步較晚,但是從現(xiàn)在來看,國內外設計師的思維本質已無差別,無論是表現(xiàn)技法,設計理念,設計認知等等,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我們經(jīng)常說外國人喜歡較真兒,講究自我,講究個性,自己的設計會積極做到最好,努力讓自己的東西凸顯出來。而我們由于文化背景,領導等種種原因并沒有足夠的勇氣去爭取。同樣,這也是國內汽車設計師被“冷落”的根本原因。
梁峰:未來汽車設計師的思維方式可能因人而異,或許會出現(xiàn)輔助設計程序等。我覺得應該更加具備一些理性的或者工程性的思維,更加有助于設計轉化為產(chǎn)品,而不是僅僅是一個漂亮的元素。
國外設計師很多從小就接觸汽車,初高中階段就有自己的汽車,他們對車的感覺,對設計的感覺是很多國內設計師所不具有的。國內很多設計師是美術出身,技法很好但是對于車的理解不夠到位。
國內汽車設計師之所以被冷落,首先,國內諸多車企沒有認識到造型的重要性,近一兩年才逐漸對其開始重視,導致很多設計師被埋沒。其次,國內汽車造型教育的起步比較晚,導致國內設計師自己本身的汽車設計素養(yǎng)和水平較之國外差距較大,即使國內企業(yè)重視起汽車造型,但是比起很多國外有經(jīng)驗的設計師,他們的競爭力依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