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玲
識字量是激發(fā)小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基礎(chǔ)。新課標也強調(diào)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老師應該對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進行大膽的革新,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各種語文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因此,識字教學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非??菰?,不但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會適得其反,會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那么,如何提高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有效性呢?筆者從實踐出發(fā),總結(jié)幾點做法,希望和各位同仁共同進步。
一、開發(fā)識字資源,為識字創(chuàng)造條件
1.從身邊開始識字。走進班級,如果遇到有的學生的姓名是比較罕見的或者是筆畫多的難寫的,可以有意識的把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指導大家去認讀。走在校園中,花叢中、路樹旁、小溪邊那一塊塊書寫生動、打動人心的標志牌可以引導學生去記錄。教室中,懸掛在墻上的一句句震撼人心的名人名言,也是學生識記、認讀漢字的豐富源泉。大街上,林立在馬路邊的各類商鋪的名稱、廣告牌也是增加學生識字量的重要資源。生活中處處有資源,老師要懂得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教育學生有意識的去認讀這些課本上沒有的漢字,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漢字的習慣。
2.學會自己動手查字典。有的學生在生活中學到了很多漢字,但有的漢字比較生僻,容易讀錯,如果不及時訂正,有可能影響學生以后的學習。老師可以教給學生查字典的方法,遇到不會讀或者讀不準的字音,一定要親自查一查,千萬不要“山東秀才讀半邊”。適當?shù)臅r候在班里舉行查字典比賽,比一比誰能熟練利用字典這個工具幫助自己更快更準的掌握漢字。只要學生能養(yǎng)成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就可以在課外學到不計其數(shù)的漢字。
二、靈活多樣的識字手段,拓展識字空間
1.畫字。涂鴉畫畫是低年級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漢字起源于象形文字,也是古人通過“畫”的方式來表情達意。因此,老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采用“畫”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漢字。比如漢字鳥、果、山、日、月、水都可以通過“畫”的方式,把字的輪廓和實物大體描摹出來。在教“休”這個字的時候,我就鼓勵學生大膽想象,根據(jù)漢字的意思,把這個字用簡筆畫出來。有的學生就非常生動、形象的畫出了一個人依著一棵大樹在“休息”。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只要進行正確的引導,他們就有可能創(chuàng)造奇跡。有時我在教學生學習新的生字的時候,鼓勵學生給生字配上詩情畫意的畫面,指導學生把畫面和生字進行比較,這樣學生就會把生字的字形牢牢刻在腦子里。
2.加減游戲。形象化的游戲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漢字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善于把握好教學時機,通過各種游戲幫助學生快速識記漢字。比如“增加筆畫”的游戲,“日”這個漢字增加一筆可以變成什么漢字?“漢字疊羅漢”游戲,漢字“田”和“力”可以組成什么字?“門”和“人”可以組成什么漢字?“減筆畫”游戲,“多”去掉一半讀什么?
當學生掌握了一定量的漢字以后,老師還可以利用相同的偏旁、部首讓學生組合成新的漢字。比如“彳”,你學過的漢字有多少個是這個偏旁的,寫出的越多越好,寫出最多的是勝利者。也可以玩“漢字找朋友”游戲,把漢字拆開,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掌握漢字的情況找到漢字的朋友,組合在一起,并且大聲拼讀出漢字的讀音,誰找的又快又準就是獲勝者。
通過靈活多樣的游戲活動,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而且提高了漢字教學效率,學生不但學的快而且記得牢。
3.教給方法,自主識字。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但是僅僅依靠課堂是有限的。因此,老師在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一些簡單易操作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課外仍然可以根據(jù)掌握的方法,自主的去學習、認識漢字。比如“漢字歸類法”。在日常教學中我經(jīng)常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先是有智慧的,他們在造字之初,就把一些在意義上有聯(lián)系的字,加上相同的部首,這樣就便于后人理解識記。比如:林、樹、森、橋、梁這些漢字都是“木”字旁,說明這些漢字都和“木”有關(guān)。比如我讓學生觀察“蚯蚓、螞蟻、蝴蝶”這些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學生都說這些字都和“蟲”有關(guān),然后我讓學生總結(jié)出類似的規(guī)律:部首是“禾”的都和莊稼有關(guān),部首是“米”的,都和糧食有關(guān);部首是“月”的都和肉有關(guān),部首是“王”的都和玉石有關(guān),并且給學生解釋了這些規(guī)律的原因。
通過這種方法,學生不僅掌握了課本上的生字,而且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掌握了積累漢字、認識漢字的小技巧,有利于幫助他們在課外、在生活中有意識的去自主學習漢字。
三、識讀結(jié)合,鞏固效果
識字和閱讀必須同步進行,課堂上學習的漢字只有及時運用到閱讀中,才能鞏固和強化課堂的效果。因此,老師可以把學生帶進閱覽室和圖書館,通過閱讀,讓學生體會到掌握了漢字就可以自己了解世界各地的知識,閱讀豐富多彩的故事,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習漢字的樂趣。也可以開展“識字大會”的活動,讓學生把在閱讀中遇到的不認識的漢字記錄下來,來到課堂上通過查字典的方式自己去學習認識,最后比一比誰在一節(jié)課中學習到的新的漢字多,一次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只有當學生從閱讀中嘗到識字的樂趣,他才會更加自動地識字,并使閱讀成為自己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總之,識字教學的高效離不開課堂和生活,因此,老師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課堂這個主陣地,不但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靈活多樣、豐富趣味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同時,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的語文意識,讓他們隨時、隨處都可以在生活中識記新的字形,鞏固已知的知識。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多和同學交流,在生活的環(huán)境中掌握更多的漢字,為提高閱讀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