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旭輝
《桃花源記》是東晉陶潛的傳世佳品,是歷代文人的追懷之作,是語文教材的扛鼎篇目。江南四月,桃花盛開。港、澳、粵、蘇四地四位語文教師于江蘇無錫新安中學同課異構(gòu),演繹《桃花源記》。不同的地域風格,共同的文化品格,解讀方式多樣,個人風格迥異,可謂各異其趣,各美其美。本文借助這四節(jié)語文課,比較語文課堂的異趣,探尋語文教學的“美趣”、“情趣”與“理趣”。
一、文本之美趣
語文課因“文”而異。解讀文本,了解文本之“美”,是教學的前提,也是為師生共同走進文本,由文本世界的此岸過渡到作者精神世界的彼岸鋪設引橋?!短一ㄔ从洝穭?chuàng)作于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東晉末年,是陶淵明政治理想幻滅后的避世之作。虛構(gòu)的桃源美景、明媚的敘事筆觸、隱忍的社會理想,虛實相生,情景之美借助文字之美,營造出亦真亦幻的藝術(shù)效果。學習此文,解讀文本之美當屬首沖。
1.文字之美
(1)美在文句長短參差、錯落有致。例如:“緣溪行,忘路之遠近”的散逸與“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整飭,相得益彰,這樣的錯落美句文中比比皆是,仿佛溪水潺湲,曲徑通幽,令人賞心悅目。(2)美在語言清麗、節(jié)奏明快、急徐有致、朗朗上口。例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樣的句子宜于閱讀,更宜于朗讀,讀來有“美詞”之感,仿佛泉水泠泠作響。(3)美在文句省凈、疏朗蘊藉。比如,“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等句,敘事簡潔,描寫生動,同時作者隱身事外,不作評論,給人“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感。
2.景象之美
(1)自然景觀之美?!昂龇晏一?,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以及“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描繪出桃花林的旖旎風光和桃花源的恬淡風情。(2)人文景觀之美。“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描繪出桃源人的淳樸民風和熱情好客,令人神往。(3)情節(jié)之美。文章線索清晰,脈絡分明;武陵人時隱時現(xiàn),虛實相生。“武陵人捕魚為業(yè)”交代故事緣起,“漁人甚異之”伏筆隱情,“見漁人,乃大驚”為情節(jié)推波,這些句子連成漁人的行蹤;“既出”“及郡下”“尋向所志”等句皆隱去主語,給人以漁人行蹤急迫之感,為下文的“遂迷”“未果”“后遂無問津者”再次埋筆,至此,一個美好的桃花源神秘出現(xiàn)又神秘消失了,一個亦真亦幻的故事開始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尋夢之旅。
那么,如何導引學生循文字的路徑領悟文本之“美趣”呢?港派曹勵老師拋開字詞句的辨析,忽略考試命題的壓力,用視聽手段營造氛圍,演繹“夢幻的桃花源”的故事,體現(xiàn)出港派語文課的輕松。澳門趙燕青老師從審美桃花圖切入本文,又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xiàn)故事脈絡,凸顯桃花源的“美”“樂”“奇”。蘇派王中意老師用“內(nèi)需式”語文教學理念,帶來學生審視文本,尋找疑點,從朗讀入手把學生帶入文字的佳境,以“異”字領銜感知桃花源的神奇美好。珠海的曾文老師切入文本最為巧妙,他用尋找文本中的13個以“水”和“心”做偏旁的字,如“溪”“源”“池”“怡”“惋”等,把學生帶入文本,感知桃花源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和善良人心,文字之美與意境之美巧妙融合。
語文課從本質(zhì)上講就是對語言文字的審美教學,比較而言,港澳語文教學重理念,輕文本;重思辨,輕文言。內(nèi)地語文課更重視對語言文字的把握,更重視挖掘文言本身之“美趣”。
二、教者之情趣
語文課也因“人”而異。同課異構(gòu)之“異”本身涵蓋了不同教者的異趣,教師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本身的知識素養(yǎng)、文化氣質(zhì)、個性理念等個體特質(zhì),再經(jīng)過經(jīng)驗的積累和文化的沉淀往往形成教師獨特的審美情趣,而教師的審美情趣是影響語文課堂的重要元素。就《桃花源記》的教學而言,四位教師或循循善誘,或夫子風范,或輕快爽利,或癲狂謹守,可謂異趣盎然。
1.標準語音,散發(fā)教者情趣,提升課堂雅趣
語文教師應該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這是職業(yè)素養(yǎng)之一。然而,地域文化形成的口音差異是不少語文老師的職業(yè)短板,“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說的就是鄉(xiāng)音難改。如何在教學中揚長避短?身為語文教師,就應該練習說好普通話,用一口標準的漢字發(fā)音提高語文課的雅趣。如果不能如此,可巧妙規(guī)避。如蘇派王老師地方口音重,不宜范讀或領讀,宜多鼓勵學生讀,或使用標準語音范本;珠海的曾老師普通話較標準,宜于示范。港澳的兩位老師應努力克服生活環(huán)境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漢語發(fā)音的專業(yè)素養(yǎng)。
2.濃情激趣,彰顯教師底蘊,拓展課堂視野
曾文老師將曹操的“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和杜甫的“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等詩句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對東晉社會背景的思考,要求學生從文本中找到與詩句相照應的句子,從而理解漁人的“甚異”之情。曹勵老師的兩段售樓廣告視頻,或美輪美奐的現(xiàn)代化樓宇,或風光旖旎的浪漫海景,畫面優(yōu)美變幻,音樂震撼人心,全場為之唏噓,其目的在于喚醒學生對“理想棲居地”的向往,從而走進陶淵明的理想世界。尤桐《蒼梧詞序》評《桃花源記》曰:“文生于情,情生于境?!庇钟蟹綎|樹《昭昧詹言》評其語“情融乎內(nèi)而深且長,景耀于外而真且實”。情與境、情與景的高度融合是文本的突出特質(zhì),由此,教者的“造境”之舉,實為“激”情之計,繼而方能“情動”“辭發(fā)”。筆者以為,曾老師的激趣是文本的拓展,是文學藝術(shù)的異曲同工;曹老師的激趣,脫離了作品本身的價值觀,意義不大。
3.巧妙激疑,施展為師志趣,點燃學生智慧
曹勵老師這樣施問:“漁人是怎樣誤入桃花源的?”一個“誤”字激活了全篇;王中意老師帶著學生尋找文中的“一個字”、“一句話”“一個故事”使教學步步深入;趙燕青老師則發(fā)問:“為什么這么美好的地方和生活卻不足為外人道?”引發(fā)學生的虛實之辯;曾文老師則問:“陶淵明一生思考,難道就為留下一聲嘆息、一腔遺恨嗎?”此問一出,境界大開。于有疑處“釋”疑是教師的智,于無疑處“設”疑是教師的慧。教師巧妙激疑,拓展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繼而引學生于無疑處見有疑,則是學生的長進。
三、課堂之理趣
語文課因“品”而異。人有人“品”,文有文“品”,課有課“品”?!捌贰弊謨?nèi)涵豐富,這里取其“等級”“品質(zhì)”之意?!捌贰庇懈呦轮?,語文課的“品”,取決于課堂的“理趣”,尤以《桃花源記》的教學為顯。陶淵明一生五隱五出,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格、高唱《歸去來兮》和采菊東籬的灑脫,以及歸隱16年后寫作《桃花源記》的人生境界,注定了其文品與人品的高度統(tǒng)一。陶淵明隱于官場之外,隱于世道之外,隱于詩文之外,語文課堂不能只見其文,不見其人,理趣所在,正是“見人”之妙法。
1.激辯明志,因文尋理
曹老師和趙老師的課堂均以學生的辯論作為壓軸環(huán)節(jié),一個辯“桃花源能否實現(xiàn)”,另一個辯“桃花源是理想寄托還是消極避世”,問題同中有異,均涉及到作者的社會理想,前一個側(cè)重于對歷史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的考量,后一個側(cè)重于作者理想信念和政治人格的考量,由文及人,由文本升華到理念,學生在思辨中歷練,自成高格,自有理趣。
2.生本理念,個性解讀
生本理念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體經(jīng)驗和個性思考,在交流碰撞中彰顯理趣。王中意老師啟發(fā)學生思考世外桃源的故事與一般金銀財寶、長生不老之類的仙境故事不同之處在于,鼓勵學生個性化理解,見仁見智,結(jié)合作者的《歸園田居》其一,探究“文章究竟在講什么”的問題。
3.情到深處,理趣凸顯
曾文老師濃情誦讀全文,頗有感染力量,讀后即將“后遂無問津者”這一故事的煞尾句變成另一個問題的發(fā)軔:不再尋找比找尋不到更令人嘆惋、悲傷!陶淵明一生思考,難道就為留下一聲嘆息,一腔憾恨嗎?帶著問題,學生朗讀、品悟,在誦讀營造的沉思、哀婉的氣氛中去感悟,“世亂如傾,政亂如粥,心亂如麻”,陶淵明卻在人的心靈深處種下桃林一片,“縱有萬般憂傷壓于心底,卻化作千樹桃花昭示未來”,怎不哀傷,怎不美麗!末了,是一段時長2分鐘的視頻《站上你家的頂樓》,在平淡如水的訴說中,有化不開的家園之思,家國之愛,滲透著每一個普通中國老百姓的精神理念!
鐘嶸《詩品》說:“文體省凈,殆無長語。篤意真古,辭興婉愜,每觀其文,想其人德?!薄端嚫?書概》言:“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眴韬簦粋€知性的陶淵明,一個精神的桃花源,啟迪我們“我思故我在”!世道或許紛亂,理想可以幻滅,但“靈魂深處的桃花源”永遠是“一種生活符號,一種文化坐標”?。汉庹Z)在充滿“美趣”“情趣”和“理趣”的語文課堂上,“桃花源”美麗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