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伙 陸榮森 楊大富 黃廣龍 梁多
同期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并良性前列腺增生電切術的臨床分析
黃伙 陸榮森 楊大富 黃廣龍 梁多
目的 研究同期采用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電切術治療膀胱癌并發(fā)前列腺增生癥患者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48例膀胱癌并發(fā)前列腺增生癥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24例。對照組單純采用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進行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前列腺增生電切術治療。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 兩組患者在隨訪期間, 觀察組病情復發(fā)率為16.7%, 對照組復發(fā)率為25.0%, 兩組復發(fā)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膀胱癌并發(fā)前列腺增生癥患者, 在開展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前列腺增生電切術進行治療, 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膀胱內腫瘤細胞的種植, 減少住院時間, 提高臨床療效。
膀胱腫瘤;前列腺增生;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前列腺增生電切術
膀胱腫瘤是泌尿外科常見的疾病, 其對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質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手術治療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措施, 選擇有效的手術治療措施是本院長期探討的工作。本次研究通過對近幾年本院收治的48例膀胱癌并發(fā)前列腺增生癥患者開展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以及前列腺電切術治療, 探討其手術可行性, 現將詳細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48例膀胱癌并發(fā)前列腺增生癥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2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64~79歲, 前列腺大小均處于42~88 g, 對照組膀胱腫瘤最小直徑0.9 cm, 最大直徑2.5 cm, 對照組膀胱癌分期中Ⅰ、Ⅱ、Ⅲ期患者依次為5例、17例、2例;觀察組患者的年齡62~82歲, 前列腺大小均處于45~90 g, 觀察組腫瘤最小直徑0.5 cm, 最大直徑3.0 cm, 觀察組膀胱癌分期中Ⅰ、Ⅱ、Ⅲ期患者依次為6例、16例、2例。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均接受病理活檢, 被明確為膀胱移行細胞癌, 兩組患者通過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查、B超檢查以及CT檢查等對前列腺癌進行有效排除。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連續(xù)性硬膜外麻醉, 選擇截石位, 在尿道直視下將膀胱鏡正確插入, 觀察前列腺增生情況, 觀察患者后尿道以及精阜等是否存在異?,F象, 對膀胱頸以及精阜兩者之間的距離進行測量, 全面檢查患者膀胱內部的腫瘤位置、具體形態(tài)、大小以及數量等信息, 了解其與輸尿管開口以及膀胱頸口之間的關系。采用F25.6電切鏡以及鏟式電極實施汽化切割。具體如下:①開展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選擇環(huán)狀電極對患者瘤體以及蒂部進行切割, 切割至淺肌層位置, 針對患者輸尿管口附近的腫瘤, 建議汽化到基部位置。②之后選擇電切環(huán)對其進行電切術治療, 針對側壁腫瘤, 還可以選擇凝切術進行治療。用Ellik沖洗器吸出已經切除的腫瘤組織并送病理學檢查。③選擇滾狀電極對創(chuàng)面及距離患者腫瘤2 cm遠的膀胱黏膜進行汽化處理[1]。
選擇膀胱電切液, 進行連續(xù)灌注處理, 開展前列腺汽化電切術治療, 將汽化功率控制在180~200 W范圍內, 選擇80 W的電凝功率, 采用鏟狀電極對患者前列腺實施汽化切割, 針對難以徹底清除的焦化組織以及精阜附件組織, 選擇環(huán)狀電極開展切修處理, 根據規(guī)定將患者前列腺切除到包膜位置。正確放置F18~F22三腔氣囊導尿管, 注入20~40 ml水囊, 術后進行1~2 d的連續(xù)膀胱沖洗[2]。手術結束后24 h內采用30 mg的羥基喜樹堿對患者實施膀胱灌注, 手術完成后1周, 拔尿管前再用30 mg的羥基喜樹堿行膀胱灌注, 之后按照1次/周實施膀胱灌注治療, 堅持灌注化療8次, 之后改為1次/月, 患者隨訪1~3年。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術后均采用羥基喜樹堿進行膀胱灌注化療, 術后第1年按照1次/3個月接受膀胱鏡復查。觀察組病情復發(fā)率為16.7%, 對照組復發(fā)率為25.0%, 兩組復發(fā)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復發(fā)情況分析(n, %)
近年來, 我國的膀胱腫瘤并發(fā)前列腺增生發(fā)生率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 有調查顯示其發(fā)病率可以達到8%, 給廣大患者的健康和生存帶來嚴重威脅, 不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3,4]?,F階段針對該疾病的治療主要以同期手術治療為主,但是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以及前列腺電切術是否能夠同期實施仍不確定, 爭議性很大。
本次研究發(fā)現, 對照組及觀察組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病情均得到有效緩解, 觀察組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以及前列腺電切術, 其病情復發(fā)率為16.7%, 對照組單純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 其復發(fā)率為25.0%。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
有相關研究表明, 同期實施經尿道汽化電切治療以及前列腺增生電切術治療, 能夠減少膀胱癌并發(fā)前列腺增生的膀胱癌種植機會, 有效解決患者后尿道阻塞問題, 減少膀胱癌復發(fā)現象。在同期行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以及前列腺電切術的過程中, 應該要選擇專業(yè)技能較高、臨床手術經驗豐富的醫(yī)師開展手術治療, 開展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的過程中,應選擇環(huán)狀電極, 最大限度地實現對瘤體的完整切割, 完成切除操作后馬上將腫瘤組織徹底沖吸出去, 之后再選擇滾狀電極對患者創(chuàng)面實施汽化處理, 抑制局部血液供應, 減少腫瘤組織粘附種植的問題[5,6]。
綜上所述, 針對膀胱癌并發(fā)前列腺增生癥患者, 在實施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治療的基礎上另外選擇前列腺增生電切術進行治療, 可以大大減少患者膀胱內腫瘤細胞的種植問題, 減少住院時間, 提高臨床療效。
[1] 玉海, 梁建波, 李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腔內治療進展.中國臨床新醫(yī)學, 2013, 14(11):123-124.
[2] 韓蘇軍, 張思維, 陳萬青, 等.中國膀胱癌發(fā)病現狀及流行趨勢分析.癌癥進展, 2013, 15(1):158-159.
[3] 李彬, 王澤佳, 王玉軍, 等.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同期微創(chuàng)治療.現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 2012, 20(4):96-97.
[4] 謝毅, 陳焱, 程學軍, 等.2種不同微創(chuàng)手術方法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臨床觀察.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2, 19(7):37-38.
[5] 郭順利, 翟保生, 楊小娜, 等.根治性經尿道氣化電切術與膀胱全切術治療中晚期膀胱癌療效分析.河北醫(yī)藥, 2010, 32(20): 2855-2856.
[6] 蒲小勇, 王行環(huán), 王懷鵬, 等.臨床評估同時切除前列腺和膀胱腫瘤對膀胱腫瘤復發(fā)的影響47例報告.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07, 22(5):350-35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067
2015-01-16]
525300 信宜市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