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玲
內容提要:美術屬于一門張揚的藝術課程,美術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本文闡述了高職美術色彩教學的一些有效方法,希望可以為高職美術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職院校 美術 色彩教學
色彩教學在高職的美術教育課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目前我國的高職美術色彩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要想改變這一教學現狀就一定要更新教學的方法,這樣才能保證提高學生的色彩運用能力。
一、當前高職美術色彩教學現狀分析
我國的高職美術色彩教學中,不論是教學觀念還是教學方法和內容上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導致原本生動、活潑的美術教學成為模式化教學課堂[1]。教師的傳授方法上也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落后的教學觀念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只能臨摹或寫生,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作品也毫無新意。對于高職美術教學來說,運用的條件主要是以學生理論為基礎,使學生能將物體的固有色、光源色以及環(huán)境色進行充分地表現,從而來繪畫出事物的原貌。就是我們看見的所謂“真實”色彩[2]。但是由于目前對于色彩的寫生方式十分的單一,因此會嚴重地影響學生們水平的發(fā)揮。
二、高職美術色彩教學效果提高方法
1.更新傳統(tǒng)教學觀念
色彩是一種視覺語言,色彩的重組是一種理念的表現。在繪畫中,經常會涉及到色彩、圖形以及文字,在這三個要素中,其中色彩的作用十分重要[3]。對于學生進行色彩教學,主要是為了使學生能夠真正地了解到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變化的規(guī)律,從而促進學生對色彩的運用。在高職的色彩教學中,教師常常主觀地認為讓學生用各種色彩對比,如明度對比、冷暖對比等來表現內容。這種情況下,教學中應加強色彩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對各種類型的色彩進行分析,讓學生能親身體會運用色彩學原理達到的效果,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色彩在設計中的運用方法。
2.理解基礎性與藝術性之間的的關系
目前,在高職院校美術色彩教學中,主要是對學生的藝術表現力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要能使學生真正地了解到色彩的主要規(guī)律,并且學生能夠將生活中的感受應用到對事物的認識上。簡單地說,學生在進行寫生時,教師要教會學生去進行體驗,能夠去真實地感受自然,從而來將自身的情感描繪出來。
3.科學地設計教學課程
高職的美術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來采取相應的教學模式,教師應利用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式,在高職美術色彩教學中,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寫生,教師要始終與學生保持平等的溝通,并與學生討論對色彩的理解和感悟,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潛力,增加學習興趣,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教師要注意,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的身份,因此,對色彩教學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和品味。
4.加強色彩重構訓練
我國的美術色彩教學當前有兩個重要的任務,一是盡量擺脫美術高考前單一的色彩模式,二是制定一定的色彩訓練目標進行針對性訓練。在進行藝術設計的過程中,設計者可能受到色彩文化的限制,但對色彩文化卻是一直處于主導地位。作者對色彩的重新構建能體現出藝術的真正價值。因此在高職院校中,美術色彩教學一定要讓學生多學習,有了一定的文化積淀,才能去品味色彩文化,最后才能達到對色彩的創(chuàng)造。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色彩知識和技能時,不僅要對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進行培養(yǎng),更要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進行培養(yǎng)。不同的地域和民族都有著自身所不同的藝術特色,有著其獨特的表現形式,也正是因為這些藝術有著各自的差異,才會形成不同地域的獨特文化,同時也包含了其特殊的色彩文化。
結語
在高職的美術色彩教學中,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色彩素養(yǎng),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藝術的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色彩應用能力,這是藝術的需要,更是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高職的美術色彩教學中固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有效地處理好這些問題,將會提升美術色彩的教學質量。如何在今后的高職美術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仍然是廣大的美術教育者需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江漢英.設計色彩教學理念的優(yōu)化與實踐[J].藝術科技,2013,01(04):27—29.
[2]李珍.淺析再現和表現在色彩教學中的運用[J].藝術科技,2014,05(05):36—39.
[3]宋協(xié)海.藝術設計專業(yè)意象色彩教學芻議[J].甘肅科技縱橫,2011,12(02):21—26.
(作者單位:吉林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 )
(責任編輯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