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晶
摘要:隨著中國民族音樂在電影音樂中的不斷運用,電影音樂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發(fā)展格局。中國本土民族音樂元素,是中國電影音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通過民歌、樂器和戲曲的應用,使電影音樂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感覺。本文主要通過對民歌、樂器和戲曲在電影音樂中的運用進行分析,探究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在電影音樂中的具體運用,旨在能夠使中國電影音樂創(chuàng)作的更加民族化,能夠體現(xiàn)出名族特色,受到人們的喜愛。
關鍵詞:民族音樂;電影音樂;運用
作為一種民族的藝術,只有具有自己的特色,在能夠始終屹立在世界的藝術巔峰。作為人類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音樂與人們所生存的地區(qū)文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可以說,民族的音樂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電影音樂中融入更多的民族音樂,能夠使影片表達出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思想和情感。隨著各個經典影片的問世,人們對于帶有中國特色的影片印象深刻。
一、傳統(tǒng)戲曲的運用
作為一種綜合表達的藝術形式,戲曲融合了音樂、美術、武術和文學等多種表演藝術,其主要特點就是能夠有效結合眾多藝術形式于一體,在共性中有效突出了個性。中國戲曲在電影音樂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梢哉f,通過戲曲音樂,使影片的背景和環(huán)境更加清楚其展示在觀眾面前,尤其是戲曲的鑼鼓點節(jié)奏和唱段等形態(tài)的組合,起到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和烘托氛圍的重要作用。在中國早期的電影中,戲曲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即使在以后的電影音樂發(fā)展過程中,也不乏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影子。
《定軍山》作為中國人拍攝的首部電影,其中就包含了許多戲曲音樂的元素。同樣,在電影《枯木逢春》中,其音樂主要就是結合了南方評彈音樂的成分,通過這些音樂元素的使用,把主人公悲喜交加的情緒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著名的昆劇《牡丹亭》中包含了三段折子戲,主要就是介紹在有錢的大戶人家中發(fā)生的一樁情感凄凄的故事。用愛情故事的針串起了昆曲音樂的線,從而造就了感人的故事??梢哉f,在影片中對于昆曲的使用比較恰當,很得當?shù)乇磉_出了濃濃情意。通過其中的情感故事,結合其主要的時代背景,以比較含蓄的方式表達出了情意,情景交融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電影的藝術美感,使其呈現(xiàn)出美輪美奐的效果,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傳統(tǒng)樂器的運用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電影對音樂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傳統(tǒng)簡單的歌唱已經不能夠滿足電影對于音樂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具有年代氣息的影片中,使用一些樂器能夠使影片的氛圍被有效烘托。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樂曲種類比較繁多,主要分為吹奏類、彈撥類、拉弦類和打擊類幾種。每一種樂器的表現(xiàn)力都比較強。對于這些樂器的不同演奏方式造就了不同特色的音樂風格。在當代電影音樂中,有效利用民族樂器,能夠使電影的表達效果進一步提升,從而受到更多觀眾的喜愛。
通過樂器在電影中的有效應用,能夠使其氛圍得到有效的烘托。例如,作為吹奏類樂器的一種,嗩吶在電影音樂中出現(xiàn)的頻率就會比較高,引起其能夠很好地渲染氛圍,傳播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情緒。例如,在著名電影《紅高粱》的“野合”場景中,通過使用嗩吶進行配樂,生動形象地展示出了主人公的愛情故事,使其熱烈程度進一步增加。同時,利用音樂的作用,刻畫出了比擬真實的場景,體現(xiàn)出了藝術角度下的人性美感。同樣,在電影《臥虎藏龍》中,在玉嬌龍?zhí)幼叩囊欢螘r長內,使用鼓進行奏樂,很好地利用了鼓點的節(jié)奏和韻律,創(chuàng)設出一種緊張的氛圍,使原本枯燥的氛圍變得不再枯燥。因為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樂器,鼓會使人聯(lián)想到戰(zhàn)斗,所以在這里面使用鼓可以讓影片充滿力量,讓人體會到每一個較量回合的力道,從而更加真實的感受電影氛圍。
三、傳統(tǒng)民歌的運用
早在遠古時代,我國就有了民歌這種藝術形式。既是音樂發(fā)展史上最早的音樂形式,也是中國電影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流傳已久的《彈歌》,為后世研究遠古時機的真實場景提供了必要的理論支持。通常來說,民歌會更多的設計人民的勞作生活,通過民歌,人們能夠把內心真實的感情表達出來,起到抒發(fā)情感的重要作用。一般來說,民歌的傳唱程度比較高,因為其主要反映的就是人們的實際生活情況,所以是一種比較受大眾喜愛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塞上風云》是我國第一部表現(xiàn)少數(shù)民族人們生活的電影。在這部影片中,就在西康民歌的基礎上出現(xiàn)了,《思鄉(xiāng)曲》給觀眾真實的在草原的感受。民歌比較凸顯的作用就是其能夠很好地展現(xiàn)出少數(shù)民族人民所生活的社會風土人情,使人們能夠更加直觀地看到少數(shù)民族生活的特色之處,既滿足了電影劇情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烘托了電影的環(huán)境氛圍,使觀眾在觀看的時候能夠從內心深處產生共鳴。例如,在影片《金陵十三衩》中就使用了江蘇民歌中的蘇州評彈,通過使用這種具有特色的民歌,更加深刻地展現(xiàn)了當?shù)氐娘L土人情,給觀眾無限的遐想空間。在結尾《秦淮景》中,通過合唱和管弦樂的伴奏,更加有效地烘托出了濃厚的氛圍,讓人們在觀看影片之后,久久不能忘懷。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民族音樂在電影音樂的發(fā)展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是通過運用不同的民族音樂形式,才使得電影音樂受到了越來越多觀眾的青睞。二者之間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正是因為二者的有機結合,才使得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電影音樂受到了國人的喜愛,同時,通過民族音樂元素在電影作品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傳承民族精神,發(fā)展民族文化的作用。相信在中國民族音樂元素的帶動下,中國電影音樂一定會取得更加快速穩(wěn)定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曉云.淺談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在電影音樂中的運用[J].音樂探索,2007(02):14-16
[2]劉禎.中國民族音樂元素在電影音樂中的運用[J].電影文學,2010(23):142-143
[3]閔敏.論中國電影音樂中民族音樂元素的運用[J].傳播與版權,2013(05):50-51
[4]徐大珂.談中國電影音樂中民族音樂元素的運用[J].作家,2009(14):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