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敏
【摘 ?要】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重要任務的提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對美好社會的追求古來有之,大同思想作為其中的代表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研究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大同思想的傳承和進步,有利于增強歷史責任感和文化自信心,堅定構建和諧社會的信念。
【關鍵詞】 傳統(tǒng)文化;大同思想;和諧社會
【作者簡介】 劉廣昊,西南石油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中圖分類號】 D6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5-5103(2015)12-0024-02
符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是我黨從國家治理的實戰(zhàn)經驗中,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引導下一步步摸索出來的。在向著社會主義邁進的路途中,我黨確立了全面貫徹依法治國,打造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體系和社會的戰(zhàn)略方針。在這些戰(zhàn)略的制定過程中涌現(xiàn)出了很多的疑問,如:“何謂社會主義的法治國家?”“怎么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直到中國特色的法治理念出現(xiàn),這些無解的命題才找到了合理的答案。
一、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特點
1. 強調依法治國
自十八大之后,習主席針對促進依法治國的手段、打造法治國家的方法,展開了諸多演講,提出以憲法為核心,大力推動依法治國。在2013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針對依法治國展開了多達四次的重點培訓,習主席在培訓的進行過程中指出,大力推動社會繁榮需要依法治國的支撐,大家要切實地將十八大的精神運用到法治中去,緊跟前輩步伐,秉承科學發(fā)展觀,大力促進法制建設,提升執(zhí)法、司法、行政法治力度,加強民眾全面法治理念,把依法治國切實地運用到國家發(fā)展的各個方面中去,打造社會、國家、政府、民眾全面聯(lián)合的法治大局面,打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法治國家。
2. 明確民眾在法治建設內的主人公位置
廣大民眾是依法治國事業(yè)的主人公,民眾的滿意才是評價法治程度的科學標尺。習主席曾說,群眾對優(yōu)質生活的追求,是黨和政府工作的目標;尊重群眾的心聲,滿足群眾的需求,確保群眾的合法權利,確保社會和平穩(wěn)定發(fā)展;落實人民群眾的切實訴求,秉承法治建設理念。以上關鍵性講話,都凸顯出黨和中央的治國理念,也為依法治國贏得了良好的民眾口碑。
二、我國社會主義前提下的法治理念教育
1. 我國法治理念教育的大環(huán)境
如今社會的改變可謂日新月異,新的信息技術打破了人們以往的生活方式,信息大爆炸時代的來臨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經濟、政治和法律制度,對全球社會發(fā)展產生了全方位的革命性影響,因此法治質量也需要與時俱進。
當前,和平發(fā)展仍然是時代主旋律。世界局勢總體保持和平,我國周邊局勢總體平穩(wěn),全球政治經濟秩序基本穩(wěn)定,大國關系格局基本穩(wěn)定。期望和平、共同發(fā)展、全面協(xié)作必然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及全球民眾的一致要求。然而,局部戰(zhàn)爭的爆發(fā)依舊不可避免,這也必然成為從今往后很長一段時期內全球局勢的寫照。影響我國和平與發(fā)展的不穩(wěn)定、不確定因素逐漸增多,諸如領土爭端、貿易爭端、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加劇等。要想處理好相關問題,繼續(xù)推動我國經濟在復雜的國際局勢下發(fā)展,我們就必須認真學習國際法律法規(guī),必須善用法律手段和國際規(guī)則去解決領土和貿易爭端,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世界格局在一體化局勢形成后,很多國際問題變得更加尖銳。一是經濟全球化。建立在新型國際分工上的全球經濟紐帶空前緊密,“世界工廠”紛紛出現(xiàn),跨國公司、地區(qū)經貿集團迅猛發(fā)展。在世界經濟體系中關稅障礙將大幅度消減,各國電信、銀行、保險、證券、期貨、商業(yè)零售、國內貿易、旅游、律師、教育等服務業(yè)將空前開放。貨幣、商品、技術、人員更自由地、更快捷地跨境流動。世界范圍內金融市場的逐漸形成,令各項經濟活動變得更為自由。其次是政治世界化。政治世界化就是指各國在價值觀及制度上的趨同性,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各國對于民主這一觀念的認同,其中主要的兩點就是對民眾自由、平等這兩項權利的保障。由于世界一體化金融格局的形成,在經濟發(fā)展的推動下,大多數(shù)國家的政治價值觀和法治標準也都趨于一致,全球范疇的法治標準已經初見雛形。
2. 法治理念教育的核心對象
(1)法治理念教育模式。現(xiàn)在黨員培訓體系內的法治理念教育十分薄弱,在教育形式上不夠重視,沒有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培訓,很多培訓流于形式,培訓方式不夠科學,存在考評和保障機制缺乏穩(wěn)定性與有效性等問題。
要想提升黨員的法治理念,首先要設計出合理的培訓體系。黨員干部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培訓不是簡單地學習法治知識,而是包括更深層次的價值觀轉變。因此,在內容設計上既要有法治基礎知識普及,也要有法治情感培養(yǎng),更要有法治意志鍛煉和法治理念踐行等內容。設置的課程除了法治課程,還可以包括黨性修養(yǎng)、廉政建設專題等。在具體教育中應按不同層級、不同崗位分類設定教學內容,譬如針對領導干部要強化依法治國、執(zhí)法為民意識,強調合法權利、誠實信用及法制權利,于源頭上樹立黨員的法治觀念,明確其法治理念的科學性,針對普通黨員干部要積極運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案例,以案析法,在思想上搞清楚堅持什么、反對什么、防止什么。
其次要規(guī)范黨員在我國社會主義前提下的法治理念教育的模式。堅持自學、黨校培訓、在線學習、法治講座等多種教育形式,著力提高黨員干部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培育的實效性。一方面,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堅持以人為本理念,遵循教學和人的發(fā)展規(guī)律,改變單一的理論灌輸方法,綜合運用啟發(fā)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并充分運電子白板等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針對黨員干部較少接觸法律援助等直接的法律實踐,一般對法律的理解停留于形式,對法律價值的體驗較少,法治教育方法老套等問題,在完善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增設法治實踐課程,增強其切身的法治體驗,促進黨員自覺地維護和實踐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2)完善黨員的法治考評及稽查體系。完善黨員的法治考評體系,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落到實處??己酥笜耸侵笓]棒,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影響著正確政績觀的樹立。但目前對黨員干部的考核大多是重經濟、輕法治,重結果、輕過程,重數(shù)量、輕質量,任務考評思想頑固不化,對于我國今后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極為不利,有礙法治理念的學習。因此,必須進一步完善現(xiàn)有的政績考核制度,把法治要素納入政績考核指標中,促進黨員干部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一定要督促黨員進行年度法治述職,將學法用法考試作為公務員學習培訓的必備課目之一,把考試情況作為選拔任用、晉升、獎懲的條件之一;把法治考評納入到黨員考核的內容中去,督促黨員將法治理念貫徹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去,在行政中合理應用法治思維,從而推進我國社會的法治化進程。
社會主義法治追求是建立在依法治國、執(zhí)政為民、公平公正等科學發(fā)展觀基礎上的,是深入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基本內涵及其內在邏輯關系,進而把握其黨性與人民性、科學性與開放性、實踐性與時代性相統(tǒng)一的基本特征,就成為融匯法治理念的先決條件。
參考文獻:
[1] 李婧,田克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由來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憲法及其修正案為分析視角的思考[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8).
[2] 田培炎.管黨治黨的新要求——學習習近平同志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J].求是,2013,(14).
[3] 戴雨薇.“楓橋經驗”與中國特色法治模式關系探討[J].公安學刊:浙江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3,(3).
[4] 王勝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2013年3月10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R].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13.
[5] 梁平.語義與實踐:中國特色法治文化及其建設進路探究[J].法學雜志,2013,(3).
[6] 范進學,張玉潔.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內在邏輯的梳理[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
[7] 李婧.高校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的思考與建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1,(12).
責任編輯:喬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