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守寧
摘要:杜小荃的書畫詩文所映射的深層文化內涵,通過他的花鳥畫、書法作品表達了出來,讓我們這些觀賞者得到了美的享受,以情達意,堅守傳統(tǒng),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自覺性,如果沒有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無從談起中國書畫。
書畫家簡介
杜小荃,1972年出生于山東臨沂,曾先后就讀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書法篆刻專業(y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美學專業(yè)?,F(xiàn)任山東新文人書畫院院長,北京文人畫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農(nóng)工黨山東省委書畫院常務院長、山東藝術學院教授,中國藝術收藏網(wǎng)學術總監(jiān)。
同時他在詩詞散文等方面也很有造詣,是中國國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他常年致力于繪畫書法創(chuàng)作,并精于藝術理論的探索研究,出版了《文苑萬象杜小荃美術批評文集》,《杜小荃寫意梅花技法》等書籍。杜小荃崇尚古典藝術,同時對于新形式的藝術作品也從不排斥,這無疑是持古泥新的一種態(tài)度,在近些年他深入書畫藝術的海洋,對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進行了挖掘,力求塑造一種新古典主義的繪畫形式。
他自己有很明確的目標,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沿著一條主線在平穩(wěn)過渡,沒有時下的浮躁之風氣,這助推了其作品的不斷成熟。他提出中國畫要“以古為新的復興使命”之觀點,這是一種態(tài)度,也是一種當代畫家的責任感體現(xiàn),讓我們肅然起敬。中國畫和中國書法在如今的大環(huán)境下顯得較為浮躁,很多人受世界文化藝術大融合的影響失去了方向,處于游離狀態(tài),讓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脫離了“根”。杜小荃主張“以傳統(tǒng)的筆墨語言與古典的藝術形式去闡釋時代精神”。
作品欣賞與解讀
杜小荃在藝術上有很高的靈性,可謂是書畫雙絕,他的書法很有功力,尤其是篆書與隸書,其大篆頗具吳昌碩的風格,線條蒼勁有力,落筆生根,墨與紙之間通過饒有筆力的摩擦產(chǎn)生一種枯澀之感,而其隸書有伊秉綬的影子,卻在結體上進行了巧妙的安排,顯得更加放松。他喜歡寫對聯(lián),望去一氣呵成,毫不拖泥帶水,盡顯功力。
書畫本同源,對于一名花鳥畫家來說,有一個很好的書法基本功作為支撐,會讓其繪畫作品增色不少,國畫花鳥特別重視線條的質量,長線、短線、粗線、細線都很講究,尤其是像走“復古路線”的杜小荃這樣,繪畫作品中的書法韻律顯得尤為重要。
看其花鳥作品《長壽桃》,本身題材就特別喜慶,很傳統(tǒng)。乍一看去,像是吳昌碩先生之大作,整體風貌厚拙樸茂,有雄渾博大之氣,這是杜小荃對前人的尊崇。他把前人優(yōu)秀的藝術內涵與表象都進行一種學習與挖掘,而并非復制,看其畫面控制的很到位,雖然有吳昌碩的感覺,但是在用筆、設色等方面卻走了出來。他把色與墨進行了更為夸張的融合,石頭的石綠色、桃子的朱紅色,在其畫面中毫不掩飾的出現(xiàn),讓畫面更加貼近于主題。
最吸引我們的還是畫家?guī)в袝üαΦ木€條,每一筆都有力透紙背之感,虛實濃淡揮灑自如,這映合了我們對于國畫線條的最高要求,不要追求“畫”線條,而是要有“寫”線條的感覺。紙條之間的穿插,自然生動,通過葉子、枝條的變化,自然而然產(chǎn)生了一種虛實的變化。
《清連秋生》,整幅畫面構圖大開大合,對角線留白的處理,讓畫面顯出通透的感覺,荷葉畫的不多,但是卻各有姿態(tài),大筆揮去、盡顯蒼穹,墨色自然流動,任由水與墨在紙面相互沖染。墨色極為氤氳,顯現(xiàn)出畫家很高的藝術功力。
在作品的落款上,畫家不太喜歡落窮款,往往要寫上很多字,這不是在湊字數(shù),仔細讀來篇篇成型,滲透出畫家的詩文才能。
市場相關
中國文化的審美內涵與中國書畫不茍而同,也是一種極具代表性的表現(xiàn)形式,詩書畫印對于一位文人來說是一項基本的技能,但到了現(xiàn)代,卻有很多畫家無從談起。畫家、書家因為缺少文化修養(yǎng)而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停滯不前的比比皆是,這說明了中國書畫“由內而外”的重要性。文者,無形之畫;畫者,有形之文,這二者有著親密的聯(lián)系,缺一不可。
杜小荃的書畫詩文所映射的深層文化內涵,通過他的花鳥畫、書法作品表達了出來,讓我們這些觀賞者得到了美的享受,以情達意,堅守傳統(tǒng),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自覺性,如果沒有傳統(tǒng)文化的根基,無從談起中國書畫。
就如著名畫家吳悅石評價杜小荃:“他本身除了自己畫畫之外,還是一位優(yōu)秀的藝術評論家,鑒賞家,不同領域的研究涉獵,讓他成為了藝術圈的全才。看他的作品有一種渾厚古樸之感,能找到文化的“根”,不造作,不浮夸,成為時代的典范”。市場也鐘愛這些基本功扎實,形成自己藝術風格的畫家?,F(xiàn)在他的作品由八大畫廊代理。(來源:雅昌畫廊網(wǎng))